•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戴口罩跑步有沒有用? 醫生解答5個常見問題
1
戴口罩跑步
戴口罩跑步有沒有用? 醫生解答5個常見問題
2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3
世界最速!奧運120年百米王點將錄
香港01
香港01

戴口罩跑步有沒有用? 醫生解答5個常見問題

2020-02-06
話題 跑步 保健 觀念 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口罩資源有限,對跑者們多了一個難題,儘管口罩還夠用,但跑步時要不要戴?這篇文章請鐵人三項高手兼神經科學醫師黃秉康解答「跑步時應否戴口罩?」的疑惑。出門練跑、上跑課時之前,不妨先看看他解答5個常見問題,再下決定。

戴口罩跑步
戴口罩跑步有沒有用? 醫生解答5個常見問題

問題1 :跑步時,口罩是否能有效運作?

解答:外科口罩功能受呼吸力度影響,它主要應付我們日常呼吸產生的力度,阻擋外界有害物質進入口鼻,減低呼吸道傳染病傳播。跑步時,我們會比平常用力呼和吸,吸氣時產生的壓力比平常大,因而減低外科口罩的阻隔功能。此外,弄濕口罩也是一個問題。

問題2:跑步時,弄濕了口罩會否影響效用?

解答:會,外科口罩濕了就沒有效用,所以跑到出汗,面部汗水弄濕口罩,就算戴了口罩都沒有功效。

口罩工廠中的員工對口罩做品管 ©Sam PanthakyAFP via Getty Images

問題3:口罩濕了會影響效用,那咳嗽或打噴嚏應否摘下口罩?

解答:不應該,因為要保護他人。呼吸道傳染病會透過飛沫傳播,我們帶了口罩咳嗽或噴嚏,減低傳染風險。當然,這樣會略為弄濕口罩,減底它的壽命,但大家要以保護他人為重。

問題4:如果我戴口罩跑步,臉部會否滋生額外細菌?

解答:不會。

問題5:跑步時及跑步後,有什麼方法減底患病風險?

解答:減少去人多地方,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基本上,相隔2公尺以上就風險不高。因此,選擇跑步路線是很重要的一環。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2018-10-24
知識庫跑步字典觀念運動生理跑步

「後段加速(Negative Split)」跑法是常見的比賽策略和訓練方法。我們可將跑程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顧名思義,後段加速意味著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後半段比前半段更快完成,因此初始配速會刻意設定較慢,保留體力;等後半段逐漸加快速度。這個策略與一般跑者常見的實際情況恰好相反,一般跑者通常在開始時衝很快,後段因疲憊而速度漸慢,可稱為「前段加速 (Positive Split)」。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比賽中 

在比賽開始後必須克制衝動,避免一開始就衝刺,以略低於自己期望「完跑前的配速」起跑,接著逐漸加快到正常速度並陸續超越其他跑者,到最後用全力加速衝進終點線。
 
《秒懂馬拉松入門》一書中以「後半型跑法」稱之。例如,全馬42公里SUB5(5小時內完賽)的跑者,前15K的配速以慢均速10秒的輕鬆跑為主,約每公里7分10秒;15-30K以平均速度進行,配速約7分整;30K到終點的配速則比均速快10秒,約6分50秒。全馬SUB4(4小時內完賽)的跑者,前15K配速約5分50秒;15-30K約5分40秒;30K到終點則約5分30秒。與前段加速、全程均速等跑法相比,後半型跑法最容易發揮實力。

平日的練習

平常用5K這種短距離就能練習。一開始慢慢跑,等到熱身完畢再漸漸加速,這樣結束前的配速就一定會快於開跑時的配速。 建議在已測好距離的場地練習,較方便精準計算速度;或可跑同一地折返的路線,分別計算去程和回程時間,目標是回程比去程快,當你的跑步經驗是「完成時比開始時快」,自然會有跑步的愉快和成就感。 

後段加速的練習讓完成時比開始時快、回程比去程快,增加跑步的愉悅與成就感

後段加速的比賽策略與練習方法運用在許多運動項目,例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鐵人三項以及賽馬等;在跑步上,不僅可用於全程馬拉松,即便5公里比賽也可使用。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WEKIPEDIA,《秒懂馬拉松入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最速!奧運120年百米王點將錄

2017-08-02
故事奧運里約奧運跑步話題

奧運田徑賽事最受矚目項目莫過於男子100公尺短跑,在此項目上各國先驅前仆後繼,不斷刷新前人紀錄,終於將時間推進到10秒之內。在此,為您回顧一下120年來,奧運在這個項目之上,有多少各國菁英選手締造了多少耀眼的成績。

1896-Thomas Burke (美國) - 12秒

現代奧運會重新燃起聖火,於1896年4月5日舉行,當時雖然只有13個國家300名運動員參加,但是它第一次成為了國際性的比賽。這一屆的冠軍沒有金牌,因此不能被稱作「金牌獲得者」。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也確定了奧運會由奧委會的各成員國輪流舉辦的原則。

Thomas Burke贏得第一屆現代奧運百米冠軍 ©Getty Images

1900 - Frank Jarvis (美國) - 11秒

Frank Jarvi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04 - Archie Hahn (美國) - 11秒

Archie Hahn ©IOC Olympic Museum/Getty Images

1906 - Archie Hahn (美國) - 11.2秒

Archie Hahn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連續衛冕百米王的選手。

1908 - Reginald Walker (南非) - 10.8秒

Reginald Walker參加1906年奧運時年僅19歲,這也使他成為奧運史上百米最年輕的冠軍得主。

Reginald Walker (右方1號選手) 贏得1908年倫敦奧運百米冠軍 ©rebeccajenkins.com
Reginald Walker被隊友高舉 ©rebeccajenkins.com

1912 - Ralph Craig (美國) - 10.8秒

若以現代奧運競賽標準來看,Ralph Craig有可能會被判失格,因為他起跑時搶快了一些。當年6位進入決賽的選手之中,有5位是美國隊成員。

Ralph Craig ©IOC Olympic Museum/Getty Images

1920 - Charles Paddock (美國) - 10.8秒

Charles Paddock ©Associated Press

1924 - Harold Abrahams (英國) - 10.6秒

Harold Abrahams ©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1928 - Percy Williams (加拿大) - 10.8秒

Percy Williams ©AFP/Getty Images

1932 - Eddie Tolan (美國) - 10.38秒

Eddie Tolan ©Gamma-Keystone/Getty Images

1936 - Jesse Owens (美國) - 10.3秒

詹姆斯·克里夫蘭·傑西·歐文斯(James Cleveland "Jesse" Owens,1913年9月12日-1980年3月31日)是一位廣受歡迎的美國非洲裔田徑運動員和民權運動領袖。他也是現代奧林匹克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他參加了德國舉辦的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特勒的監控之下,打破種族藩籬取得了令人矚目的4枚奧運金牌,分別是男子100米、200米,跳遠和4x100米接力。

Jesse Owens ©Austrian Archives/Imagno/Getty Images

1948 - Harrison Dillard (美國) - 10.3秒

Harrison Dillard百米奪冠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52 - Lindy Remigino (美國) - 10.4秒

Lindy Remigino以非常微小的差距取勝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56 - Bobby Morrow (美國) - 10.5秒

Bobby Morrow同年在200米和4×100米項目亦摘金。

Bobby Morrow ©Corbis

1960 - Armin Hary (德國) - 10.2秒

Armin Hary ©Associated Press

1964 - Robert Hayes (美國) - 10秒

Robert (Bob) Hayes (中立者) ©Getty Images

1968 - Jim Hines (美國) - 9.95秒

Jim Hines是奧運史上百米首次跑進10分台的選手。據說墨西哥當地的高原條件也是促使這次破紀錄的條件之一。

Jim Hines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72 - Valeriy Borzov (蘇聯) - 10.14秒

Valeriy Borzov ©Corbis/Associated Press

1976 - Hasely Crawford (千里達及托巴哥) - 10.06秒

Hasely Crawford ©Associated Press

Crawford 險勝第二名的牙買加選手 Don Quarrie 僅 1/100秒。

觀看影片請至 Olympic官方Youtube頻道。

1980 - Allan Wells (英國) - 10.25秒

Allan Wells ©Bob Thomas/Getty Images

1984 - Carl Lewis (美國) - 9.99秒

卡爾·路易斯 (Carl Lewis) 可說美國甚至世界史上,繼傑西·歐文斯之後,在田徑場上表現最出色的人物之一。複製歐文斯的成功,他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也拿了4面金牌。

Carl Lewis在1984洛杉磯奧運會 ©Corbis

1988 - Carl Lewis (美國) - 9.92秒

在這屆奧運100m競賽,本來是Ben Johnson以9.79秒的成績奪冠,不過他後來被測出服用禁藥,因而失去了冠軍頭銜,由卡爾·路易斯接替,也讓路易斯成為奧運史上繼Archie Hahn之後第二位連續衛冕百米王寶座的選手。

Carl Lewis在1988漢城奧運會 ©Focus on Sport/Getty Images

1992 - Linford Christie (英國) - 9.96秒

Linford Christie在1992巴賽隆納奧運會 ©David Cannon/Getty Images

觀看影片請至 Olympic官方Youtube頻道。

1996 - Donovan Bailey (加拿大) - 9.84秒

Donovan Bailey在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 ©AFP/Getty Images

2000 - Maurice Greene (美國) - 9.85秒

Maurice Greene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 ©Andy Lyons/Getty Images

影片請至 Youtube觀看。

2004 - Justin Gatlin (美國) - 9.85秒

賈斯丁·加特林 (Justin Gatlin) 可說這幾年的美國傳奇人物,他從這屆奧運開始贏得世人的目光,至今總共拿下奧運1金1銀2銅、田徑世錦賽2金4銀,以及室內田徑世錦賽2金的佳績。

Justin Gatlin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 ©Stuart Hannagan/Getty Images

2008 - Usain Bolt (牙買加) - 9.69秒

加勒比海國家近年來可說宰制了田徑場,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尤賽恩·柏特 (Usain Bolt)。這位「牙買加閃電」2002年開始,從青少年項目綻露其優秀的衝刺技巧,奪得世界各大賽事短跑項目的獎項,而且其中幾乎都是金牌。最重要的是,柏特08年在北京的這一跑,還打破了世界紀錄!

Usain Bolt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 ©Jonathan Ferrey/Getty Images

2012 - Usain Bolt (牙買加) - 9.63秒

由於柏特09年在柏林田徑世錦賽締造了一項很難打破世界紀錄9.58秒,他這次9.63秒雖然打破奧會紀錄,不過他自己表示還有努力的空間。

Usain Bolt:什麼?我贏了?(設計對白) ©EPA/Daily Mail

2016 - 又是 Usain Bolt - 9.81秒

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子100公尺巔峰對決,牙買加閃電柏特以9秒81的成績奪得冠軍擊敗美國宿敵加特林(Justin Gatlin),摘下本屆奧運首面金牌完成在100公尺短跑奧運三連霸,寫下田徑歷史紀錄,而加特林以9秒89奪得亞軍。

©Dylan Martinez/Reuters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topendsports.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