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代價高昂且不斷增加的全球健康流行病,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控制與預防策略來避免延重的併發症產生,因此,控制飲食所攝取的熱量與持續性的運動習慣,都是控制並降低肥胖疾病十分有效的方法。尤其,在近幾年來吹起一股間歇性斷食法(Intermittent Fast)的熱門減肥方式,它不用刻意的改變你的飲食習慣,只要改變你的進食時間就可以降低體重,因此十分的受到歡迎!
但限制進食時間的飲食法有可能增加持訓運動的動力嗎?根據發表在內分泌醫學雜誌(Journal of Endocrinology)上的一項研究,限制小老鼠的進食時間會增加生長素釋放肽(Ghrelin)的濃度,這也可能會增加運動的動力。這項研究也表明,當禁止進食一段時間之後,促進食慾的生長素釋放肽(Ghrelin)濃度升高,會促使受測的小老鼠開始自行運動。
在這項研究中,日本久留米大學醫學院的田尻裕司(Yuji Tajiri)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關於運動與小老鼠體內生長素釋放肽濃度之間的關係,它們在研究中比較了可自由時間進食的小老鼠和有限制每日只進食兩次時間的小老鼠,兩者間的食物攝取量及滾輪活動量。
儘管,兩組吃盡的食物量相近,但在於運動量來說受限制進食時間的小老鼠跑的量較多。另外,有少數經過基因改造的小老鼠也同樣放進限制進食時間這組裡,由於沒有生長素釋放肽,因此可透過通過施用生長素釋放肽來逆轉這種情況,這些發現也正好表明,針對這樣的限制時間的飲食計劃,生長素釋放肽可能在進食狀況和運動動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田尻裕司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說明在有限制進食時間的條件之下,身體的飢餓會引發飢餓素的產生,也可能與增加自願運動的動機有關,因此,保持健康且正確的飲食習慣例如定時進食或禁食,有可以促進身體超重的人想持續運動的動機。
但最後田尻裕司博士也警告!目前這項研究與報告都只是基於動物方面的研究,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與案例來確認生長素釋放肽(Ghrelin)濃度提升,和持續運動的反應也存在於人體之中,所以,如果可以在臨床實驗中確認有這樣的反應,這不僅僅將開啟最具有成本效應的飲食方式,也能在增進運動習慣上,發展出新的模仿生長激素釋放肽的藥物進行治療之用。
目前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有兩個,其中一個是5:2就是一週內有五天正常吃,另外二天各只吃500卡的熱量,因為有兩天只能各攝取500卡的熱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十分辛苦的,所以,大家比較能接受的另一個方式就是16:8間歇性斷食法,它就是你一天內的8小時可正常進食,其餘的16小時採用禁食,在禁食的期間還是可以喝水、茶或咖啡這些零熱量的飲品。
資料參考/draxe、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為了瘦身,是不是開始拚上健身房運動、開始計劃飲食?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規律運動,但長時間久坐、而且每天走路少於4000步者,就算有運動習慣也一樣不利於新陳代謝,同時也不容易瘦身!
根據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最新研究發現,其實保有規律運動習慣雖然能維持身材,但因為久坐關係導致預期的效果大幅縮短。德州大學的人體運動學教授愛德華·柯爾(Edward Coyle)表示,當許多人長時間不動時,這會使人體對運動所提升的新陳代謝產生阻抗,意思就是,如果坐得太久,運動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然而這份研究找來10位身體健康、常活動的研究生進行實驗,要求他們減少活動量,並且每天走路不超過4000步以及久坐超過13小時。
這些受試者連續四天坐著不動,但也同時減少熱量攝取,讓體重不至於增加,在觀察一陣子後,確實發現「久坐」對新陳代謝有影響。到了第五天早上時,這些受試者喝下含有牛奶、鮮奶油,以及冰淇淋的高熱量奶昔,研究人員記錄他們三酸甘油脂、血糖以及胰島素在接下來六小時的變化。同一批受試者再次展開另外四天的不動生活,但這一次到了第四天傍晚,增加一小時的跑步機運動。第五天早上同樣喝下高熱量奶昔,並記錄三酸甘油脂、血糖等變化,根據實驗結果當然不讓人意外,整整四天近乎零活動的生活,讓受試者的新陳代謝變得極緩慢,即使在食用高熱量奶昔好幾小時後,依舊記錄到高三酸甘油脂、高血糖,以及低胰島素敏感性。
雖然這份研究的樣本數不多,實驗時間也不夠長,但柯爾教授認為,數據已經足以顯示整日久坐對身體的衝擊。他表示,久坐讓身體釋出更多不好的物質,可能阻礙運動的有益物質正常釋放。然而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一天走路超過8000步的人,只要1小時的運動就能增加脂肪的新陳代謝,因此他建議每天至少走8000步,才能讓跑步、游泳等運動達到該有的效果。
柯爾教授表示,如果要讓運動達到最佳效果,必須經常保持在活動狀態,像是跑步的休息時間,要用走路增進新陳代謝,然而在辦公室的久坐族,可以每小時起身上廁所或是裝水,或在上班前以及下班後散步半小時。即使週末已經排定要跑步,也不妨在週五就維持活動狀態,不停動才能讓身體這部引擎運轉得更順暢,也能讓雙腿習慣活動來避免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康健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