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空氣汙染該不該出門跑步?改成跑步機比較好嗎?
1
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該不該出門跑步?改成跑步機比較好嗎?
2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3
2018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陳柏長
陳柏長

空氣汙染該不該出門跑步?改成跑步機比較好嗎?

2020-02-12
運動部落 跑步 陳柏長醫師 運動傷害 跑步機 跑步訓練

空氣汙染,尤其在冬天會是許多人想使用跑步機的原因之一。空氣汙染明顯會造成心肺疾病,這個應該沒什麼好爭論的,但是冬天也是馬拉松季,要不要出門去練跑一直是兩難。運動可以帶給身體健康,但是空氣汙染會影響身體健康,兩者是否能相互抵銷,或是出門運動帶來的風險是多少?目前證據是兩者相互權衡下,醫療照顧者還是要建議出門運動。

空氣汙染的城市
空氣汙染該不該出門跑步?改成跑步機比較好嗎?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當空氣品質指標轉成紅色甚至紫爆,出門跑步被當作是種「自殺式」行為。陳柏長醫師身為跑步教練,更是一名「不到兩個月就用過至少20台不同廠牌跑步機」的跑者,他用科學研究和自身經驗跟你分享專家的建議、跑步機與路跑的不同、跑步機可能的傷害,並提出相當實用的替代方案:交叉訓練。無論如何,空氣汙染都不會你在家當沙發馬鈴薯的藉口!

空氣汙染該怎麼練跑?

跑步機跟室外跑步有何不同?我個人因為長期在旅館、健身房及復健治療等因素,在不同的跑步機上練跑,今年為止至少使用超過20台不同廠牌的跑步機。跑步運動力學上(這不是我喜愛跟深入研究的議題),有研究者利用肌電圖、各個面向的攝影機去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發現找不太到兩者之間明顯的不同。所以至少在初步的研究後,可以得出,出門跑跟在跑步機上的跑步機制是類似的結論。

對於戶外跑步以及跑步機的比較,還有分跑步機是有馬達帶動、沒有馬達、跑步機是否為弧形,都有很多人在研究,這些跑步機跟跑在路面上的差異,光一個跑步機的學問,就已經超出我個人能夠理解的範圍。

延伸閱讀:《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空氣汙染

但是在我個人大量使用不同跑步機的經驗下,同樣設定2%的坡度、6分速或5分速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跑步機跑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跑步機如果使用久了,再去跑路面會發現跑不到那樣的配速,或者在同樣配速下的感覺是不同的。我相信許多在跑步機上堆過跑量,再去路面跑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甚至跑一般路面跟跑操場對身體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感受只是感受,它不代表證據,跑步機設定在室內,少了風阻,許多專家仍認為跑步機制有改變,造成在跑步機上訓練很難量化,你會不知道要如何讓跑步機和路面訓練的刺激,調整到一樣的訓練量。

簡單的實驗方式,就是在路面上跑類似強度時,跟跑步機設定同強度是否在相同的心跳區間,如果是的話,則可能可以在跑步機上作替代訓練。最好還是以心跳帶當作監測工具,光學心率的準確度仍然在個體上有極大差異。

跑步機

跑步機與運動傷害

根據統計,美國因為室內運動去急診的病人,約有3分之2都是跑跑步機。更有不少跑跑步機的人跌下跑步機撞傷腦部(跑一般路面撞到頭,不太容易吧?),還有不少人撞到背部造成脊椎受傷。家裡放一台跑步機,更會大大增加家裡小朋友及嬰孩受傷的機會。

跑跑步機被確認較容易導致受傷。既然跑跑步機的跑步機制初步看來跟跑在路面差異不大,那是什麼原因,造成跑跑步機有較高的受傷機會呢?

一般認為,跑跑步機的跑步機制會變得較單一,而科學已經證明越單一重複性的運動越容易造成受傷,問題是跑校園、操場看起來也是一個單一重複性的運動,跟跑步機有差那麼多嗎?

出門跑會有高低起伏,跑在河濱或是校園、一般道路、公園,總是要左轉右轉。在操場要閃操場三寶,更要不斷地繞圈,這都會讓你在跑步時更為專注,更能維持跑步合適的跑步姿勢,這些都是跑步機上沒有的特質。

在跑步機上,除非你在上面跑間歇等較高強度訓練,否則只是一般的累積跑量,專注力很容易跑掉,你會很容易踩到跑步機的邊框,或因為跑步機不夠長、過快配速而直接跌落跑步機,這些都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甚至導致較嚴重受傷,需要就醫或是養傷。上述可能才是進急診的主因,跑步機制單一,造成的傷害應該是相對慢性,會造成頭部及脊椎受傷,就不會單純是跑步機制單一的問題,更可能是專注力或疲勞導致速度跟不上等因素。

循環式訓練
循環式訓練

還是害怕空汙,那就做交叉訓練吧!

我相信不管科學證據為何,還是有人會因為空汙而不敢出門運動。除了跑步運動外有許多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運動,可當作跑步訓練以外的運動。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跑馬拉松,冬天空汙的高峰期又是跑馬拉松季節,那適時在課表裡加入各種交叉訓練也是種方式。

循環式訓練(Circuit training) 被認為可以在同一時間訓練有氧及無氧系統,同時還能兼顧各個肌群的肌力訓練。對於跑者比較適合的是相對較低強度,休息時間少的訓練方式。可以在健身房設定好要訓練的器材,每做完一站後,在2、3分鐘的休息時間後進行下一組訓練。

腳踏車台訓練 一樣是有氧運動,也可以進行類似跑步的心肺訓練,同時降低腳部肌肉承受的衝擊,讓疲勞的腿部肌肉獲得更多修復。因為運動機制不同,也能運用到不同的肌群。

水中跑步 的運動機制跟跑步最為接近,但是很難跑到原本在路上的配速。水中阻力可以是徵召腿部神經肌肉很好的訓練,游泳也可以是一個替代訓練,但是同樣很難量化訓練的強度。

肌力訓練 也是最常被跑者忽略的訓練之一,既然不能出門跑,那就來做力量訓練吧!訓練全身的肌群、核心,可以在跑步時讓身體對抗疲勞,擁有更好的力量輸出,同時能減少受傷的機會。適當的肌力訓練,更可以增進跑步經濟性、避免肌少症、增加骨質密度。如果不能出門跑步,最重要也最優先的交叉訓練應該就是肌力訓練了。

做好風險管理

凡事都有風險,每天出門上班上學,外出用餐遊玩都存在許多風險。出門跑步有空氣汙染、運動傷害等風險。在家躺著不動有代謝症候群及減少壽命的風險。

我們所做出的每一項決定、說出的每一句話、在網路上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有其風險。我們每天都在風險及行動後可能帶來的好處之間,不斷地評估後做出決定。我們可以拿出文獻告訴你空汙跟跑步比起來,出門跑步好處還是比較多,但這一切決定都仍在你評估利弊得失後做出行動,不管如何,還是不要當個Couch potato。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2020-01-10
賽事單車游泳跑步戶外運動鐵人三項話題

極限鐵人賽事不再是歐洲獨有!舉辦亞洲鐵人三項賽事的熱門地點台灣,今年11月27日首度與 XTRI World Tour合作舉辦《台灣極限鐵人三項》(Formosa Xtreme Triathlon),使台灣成為亞洲地區第一站、全球第13場賽事。賽道包含秀姑巒溪游泳、知名自行車賽事KOM路線往碧綠神木,並在武嶺完成全馬,能讓海內外選手完整感受台灣獨特的美麗。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亞洲第一場極限鐵人三項賽在台灣!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鐵人三項選手沒有最狂,只有更狂!台灣極限鐵人三項的226公里賽道,讓選手們能在清澈的秀姑巒溪游泳、騎上台灣知名自行車賽事 KOM (King of Mountain) 路線往碧綠神木,最後完成全馬在武嶺衝線,總爬升高度約莫7,000米,比挪威Norseman的難度還要高,相信有能力完成的參賽者,定必成為全球最強、最勇敢的鐵人三項好手!

歷經4年籌備,由構想、場勘到舉辦比賽,努力尋求完整的賽道、顧及參賽者的安全等因素,過程中得到 XRTI 注意,認為這場是最具有潛力的賽事,故邀請成為展望賽事 (Prospect Race) 。XTRI 在台灣加入後,目前全世界有13個國家舉辦比賽,台灣極限鐵人三項不僅成為全球第13場 XTRI 賽事,更是亞太區首場極限鐵人賽。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於2020年11月27日舉辦

甚麼是XTRI World Tour(極限鐵人聯盟)?

當一般226超級鐵人賽已無法滿足鐵人們的胃口,XTRI World Tour (簡稱 XTRI)的賽事絕對能滿足狂熱鐵人們的需求。相較於超鐵,XTRI 所設的比賽路線會更加極端或是路線更長,務求將參賽者的意志力推到極致。在2019年全球有12個XTRI 世界賽,例如挪威Norseman、蘇格蘭Celtman、加拿大CanadaMan、黑山Blacklake等。

以聲名遠播的挪威極限鐵人賽 Norseman為例,賽事要求參賽者征服峽灣湍急寒冷的水流與陡峭的山峰,在不到攝氏15度的冰冷海水裡游3.8公里,接著騎上一段總爬升接近 3000米的 180公里的繞山公路。最後42公里的馬拉松。如此高強度卻吸引世界各地的鐵人們蜂擁去報名,令賽事名額一席難求。但由於賽事地點只集中於歐洲,亞洲的鐵人們只能長途跋涉前往當地參賽。

更多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資訊請上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頁查詢。

資料來源/台灣極限鐵人三項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2018-11-13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路跑

引進自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的「HOOD to COAST」接力路跑賽台東場順利落幕,第二屆2018 BMW HOOD to COAST從10日凌晨0時在鹿野高台開跑,全程共計170.6公里,長達24小時挑戰,共有近170組來自各國的跑者同台角逐。最終154隊成功完賽,由跨海來挑戰的中國跑跑團H2C戰隊獲得冠軍,而代言人修杰楷不受舊傷和身體不適影響,攜手哥哥一起參賽,精彩表現讓教練也大感驚艷。

2018 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修杰楷頂腸胃炎出賽:每一段都是撞牆期

修杰楷與哥哥偕同去年勇奪第三名的NRC教練吳文騫、吳信和與吳敏搭檔組隊,在比賽中負責第1、第6與第16賽段任務。最終以14小時59分02秒完賽,順利在天黑前跑回墾丁大灣沙灘。修杰楷賽前還因工作拍戲及腸胃炎身體不適,覺得自己是全隊狀態最差,但仍在意志力和隊友支持下順利完賽。賽後他開玩笑說:「每一段都是撞牆期,中間睡一覺起來要跑步,感覺像過三天」,不過他也表示能完賽非常感動,第一次挑戰超過半馬的距離,這場比賽對自己而言是一場突破,如果有時間好好準備,希望可以挑戰更好的成績。

修杰楷(中)與哥哥偕同去年第三名的NRC教練吳文騫、吳信和與吳敏搭檔組隊

歐陽靖與好友二度組隊挑戰   做足車內娛樂準備

今年舉辦第二屆的HOOD to COAST,有超過20支隊伍以原班人馬再次挑戰。去年曾參與第一屆賽事的歐陽靖、馬克媽媽與Elmo戴家昀,今年重組戰力再次挑戰,這群「生死之交」再度合體,從頭興奮到尾,Elmo表示自己自告奮勇挑戰這屆賽事最困難的路段「山道之神」,也提前進行許多訓練,而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大家都更了解怎麼調配隊員的狀態,也提前準備好各種補給、車上設備和娛樂道具,用歡樂氛圍為賽事留下紀念。

最痛苦也最美麗的賽道   各樣地形、落山風考驗毅力

HOOD to COAST主辦單位帶跑者體驗全新賽道風光,挑戰各樣地形地貌,包括號稱「全台最美車站」的多良車站,途經太麻里查拉密部落的傳說故事與海天一色的美景,以及南迴公路最高路段的壽卡驛站,這個環島旅客的必經之地,被視為南迴大魔王,路程爬坡極具挑戰性,但絕佳風光讓跑者印象深刻。
 
這屆賽事規劃超高難度路段「山道之神」,單段賽道長達18公里,海拔爬升460公尺;除多樣地形外,跑者也在比賽中面臨台東獨有的氣候挑戰──落山風,在逆風下持續前進,考驗跑者的體力與毅力。修杰楷的隊友吳敏賽後表示,跑「山道之神」路段的感覺「很厭世」,但不斷告訴自己隊友們都在等、不能太慢;官方贊助BMW總代理汎德則特地在「山道之神」接力點設置美食補給及按摩放鬆區,並準備原住民風味美食「小米粽」,為跑者補充體力。

完賽派對劉軒擔綱DJ 用音樂high翻大灣沙灘

延續首屆賽事,2018 BMW HOOD to COAST除沿途提供跑者完善的週邊服務、營養補給以及緊急救護措施,今年更首度舉辦完賽派對,跨界邀請劉軒擔任現場DJ,與所有隊伍一起在墾丁大灣沙灘慶祝完賽。

劉軒擔任完賽派對DJ,用音樂炒high氣氛

5國以上國際跑者跨國挑戰  征服東台灣享受在地風光

賽事現場共上千位跑者參與,除了全台各地頂尖跑者,更吸引來自5國以上的跑者參賽。其中來自中國的跑跑團H2C戰隊,以10小時34分52秒的驚人成績勇奪冠軍。跑跑團H2C戰隊在比賽約一半路程就與第二名隊伍拉開近10分鐘差距,隨後一路領先至終點,勇奪2018 BMW HOOD to COAST冠軍,同時也搶下2019年HOOD to COAST美國賽參賽資格,將於明年挑戰賽事發源地奧勒岡州。賽後跑跑團H2C戰隊表示,這次是「為了冠軍而來」,賽前特別全力備戰,而拚戰過程讓他們非常享受,直呼「風景太漂亮了!我們還想再來」。

跑跑團H2C戰隊贏得2018 BMW HOOD to COAST賽事冠軍

資料來源/2018 BMW HOOD to COA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