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1
跑步機與戶外跑步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2
跑馬拉松前受傷 該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3
NIKE+ RUN CLUB COACH吳文騫,#RUNFOREVER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2020-01-08
知識庫 跑步 跑步機 跑步訓練 觀念

在戶外練跑還是跑步機上練跑比較好?多數人取決於自己的習慣、天氣、跑步目的、甚至是否健身房會員。不過,一篇發表於《運動醫學》的研究發現,雖然一般來說兩者訓練效果相似,但其實會影響你的步態造成些微差異,尤其在傷後復健或恢復跑時,不同傷害應選擇完全相反的選項;研究更打破跑步機傾斜度調1%的傳統觀念,發現原來是特定少數人才需要這麼做!

跑步機與戶外跑步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延伸閱讀:跑步遇瓶頸?用跑步機拉抬跑速的3大好處與8個提醒>

對多數跑者而言,在跑步機或戶外跑步,兩者心理感受、舒適度上大不同。例如戶外跑者覺得跑步機簡直是「懲罰」,乏味之外還要吹冷氣吹到頭痛,戶外新鮮空氣和風景好多了﹗跑步機跑者則認為邊看電視邊跑既療癒又殺時間,而且有效率,比戶外颳風淋雨飆汗好得多。

對此,2019年底剛發表於《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33項比較跑步機跑步和戶外跑步的相關研究,發現雖然兩者都能給跑者相似的鍛鍊效果,但仍有不少細節差異,包括:
1. 步態差異:腳底著地點、膝關節屈曲,以及骨盆的垂直位移(跑步時上下跳動的幅度)。
2. 對於不同傷害部位的跑者,地面硬度等差異會對他們產生最大的影響。
3. 以往觀念將跑步機傾斜度調整為1%和緩上坡,有助模擬戶外跑步,但實際研究結果不完全如此。

1. 步態差異源自跑步時的舒適度

腳後跟著地的情況在跑步機上不常發生,較多是以腳尖或是腳掌著地;但在戶外跑步時,跑者較常出現腳跟著地情形。該研究第一作者、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健康、醫藥與生命科學博士Bas Van Hooren表示,這種生物力學上的變化,可能是因為身體試圖彌補地表的差異,而細微的差異可能源自你在跑步機上跑步時的舒適度(曾有研究針對不熟悉跑步機的跑者測試步頻,發現他們越不舒服,步頻越容易增加。「步頻」指步伐的頻率,多以每分鐘雙腳踏步的次數steps/min為單位)。事實上,當你在跑步機上推蹬時,輸送帶的速度會稍微改變你的步態。相較於路跑,身體在跑步機上下跳動的幅度降低,可能是因為較高的步頻導致。

跑步機跑步著地
在跑步機上不常發生腳後跟著地的情況,較多是以腳尖或是腳掌著地

2. 傷害部位不同,選擇差很大

傷後恢復跑的跑者要注意了!一項研究發現,與戶外跑步相比,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脛骨的應力較低,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疲勞性骨折(應力性骨折)休息一陣子後恢復跑,跑步機是較好的選擇。原因可能是跑步機表面的硬度比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小,可減少作用在脛骨上的衝擊力。

相反地,如果傷害部位在小腿後側或阿基里斯腱(跟腱),那路跑對你比較有益。因為一般路面對小腿肌肉和肌腱的作用力可能較小。

跑步機對脛骨的應力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脛骨的應力較低

3. 跑步機傾斜1%才能模擬戶外?

以往人們認為將跑步機傾斜度設定為1-2%和緩上坡,有助於模擬室外跑步強度,並彌補室內空氣阻力的不足。但事實證明,多數跑者不需要這樣做就能得到與戶外跑步非常相似的阻力和推蹬變化。

一般跑者不需要1%來補償在戶外遇到的阻力,主因在跑步機上,你必須以類似在戶外把自己往前推的力量去推動輸送帶,而不僅僅是抬起腳而已。

不過,對於每小時能跑12.8到16公里(配速約3:45-4:41)的神級跑者來說,將跑步機傾斜度調到1%是有幫助的。其原因可見本段開頭所述,可以補償他們以這種速度在室內練跑時缺乏的空氣阻力。

配速約3:45-4:41的跑者在戶外跑步的空氣阻力較大,將跑步機傾斜度調1%可彌補室內練跑缺乏的阻力

總體而言,跑者在跑步機上比較容易因為舒適度、覺得無聊或艱難等各種身心理因素,影響步頻、步幅和垂直反作用力。所以當你有運動傷害或剛恢復不久,必須相當注意跑道表面。但無論如何,只選擇戶外或只選擇跑步機,對任何跑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訓練!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Sports Medicin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拉松前受傷 該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2017-04-25
觀念運動傷害話題跑步

幾個月前,你報名了一場馬拉松賽事,開始制定訓練計畫,管理自己的生活,並努力進行著。過程中,甚至還為自己添購了新的裝備,一切都是為了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卻在這看似一切順利之時,啪!你的膝蓋似乎受傷了…。跑馬前受傷,要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呢?
 
眼看離賽事日期不遠,真不希望因為這個傷害而放棄比賽,於是你開始充分的休息、冰敷、熱敷、按摩、滾筒、上復健科,凡事對於治療運動傷害有幫助的方式一試再試,只希望在比賽得當天能有發生奇蹟。

糟糕的是,我們都知道發生運動傷害通常不單是某單個部位,而是整條筋膜的問題。在復健的過程中,原本只是膝蓋疼痛,卻可能因為過去長期的累積緊繃,造成其他的部位疼痛。天哪!幾乎整個下半身都在痛,該如何是好呢?

對一般的跑者或是非運動員來說,的確很難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因為當你和家人和朋友一起犧牲時間,甚至放棄了周末進行復健,只期望在比賽當天能順利完賽。
或許馬拉松對你來說甚至不只是完賽,是因為你本來就喜歡,是你的興趣,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逼得你得棄賽,該如何調適內心的拉扯呢?

 1   適當運用社交媒體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你隨時隨地都能在社交媒體上看見跑友們分享的運動大小事。這時候,你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工具,來分享最近的心情,聽聽其他人給予你的安慰,或許在其中,會遇到曾有著跟你有同樣遭遇的跑友,互相交流,分享心得,或許能夠讓你的心情好些。

當然,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不想再被額外的訊息打擾,暫時關閉這些社交媒體也無妨,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益處的方式,再回頭看,心情會不同。

 2   放下完美,不害怕失敗

毫無疑問,在你的長跑中,你已經觸碰到了終點線,甚至可以從你身體的深處感受能量,並將最後階段的勝利回饋於此。但這些夢想的不會在每一刻發生,或許在這一次的規劃中,你已經想好自己要破PB或是到達某一個目標。但是時間只是一個數字,身為一位聰明的選手,就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你跑多快,而是心智能跑到多遠

 3   沒有跑步,沒有關係

有一些跑者認為即便他們得了足底筋膜炎或是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依然可以帶著這些傷到達終點,因此所謂的堅持兩字,便成了跑友們一定要印在心裡的詞。但是如果你不想,沒有人會怪你,若因為跑馬拉松會而受傷卻要一直堅持下去,對身體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且截至目前,並未有科學證實不跑馬拉松會造成任何不好的影響,所以請轉換心態,告訴自己:「沒有跑步,沒有關係。」

 4   擴展你的選擇

在治療運動傷害的過程之中,若遇到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他們能夠治療你的病痛,並幫助你更舒適。但在某些情況下,或許治療的醫生本身對運動並不是很了解,於是只能協助你注射些局部的止痛藥或類固醇,這些方式並未不妥,只是效果較短暫而已。建議可以多尋找、詢問一些治療、復健的地方,最終一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院所。

 5   記住你並不孤單

儘管看似所有的跑者都前去參加馬拉松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跟你一樣狀況的跑友,只是沒有遇到而已,敞開心胸,多找些人說說話,當遇到知音,或有與你相同遭遇的人之時,你會發現這遠比一個人療傷來得更快一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RUN CLUB COACH吳文騫,#RUNFOREVER

2016-07-25
馬拉松故事專訪跑步知識庫
台灣馬拉松好手吳文騫

 
 
我是吳文騫,馬拉松跑者。
從國中開始接觸跑步,現在是臺北 Nike+ Run Club 的教練,常來一起跑步的朋友們會叫我“史哥”。
全程馬拉松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16分05秒。

你覺得Nike LunarEpic Flyknit是一雙怎樣的鞋?

我覺得Nike LunarEpic Flyknit的外觀很驚豔,中高筒以及極簡的設計顛覆我們對傳統跑鞋的認識。尤其是對於那些注重舒適感及包覆性的跑者來說,LunarEpic的鐳射切割中底可以幫助他們在跑步時更加緩震、將壓力分佈更加均勻,並帶為他們帶來十分舒適的跑步體驗。

作為NRC的Master Coach,你對廣大跑者會有什麼獨家建議嗎?

平時對參加NRC的初跑者,我們會把課程內容設置為比較好玩,讓初跑者們把跑步當作一項遊戲,讓他們覺得跑步是快樂的。當這種感受傳遞給跑者時,他們一定會有想要再跑的欲望。這時,跑步對於初級跑者而言,已經不再是件辛苦的事情了。
  
對於每週跑3-4次的進階跑者,他們已經學會規劃自己,能適當的安排跑步和日常生活的平衡。

在比較成熟的跑者遇到撞牆期時,要懂得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調整屬於自己的訓練步調。有時需要讓自己慢下來,給身體一個恢復期。充分休息,才能跑得更遠。而一個可彈性調整的訓練,可以讓自己擁有良好的心態,在下一次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表現。
  
在裝備選擇上,如果跑者想要追求不同的跑步體驗,選擇的跑步產品也會有所不同。沒有最好的裝備,只有最適合的裝備。追求速度的跑者,可以選擇更輕盈敏捷的Zoom air系列跑鞋;注重舒適感及強調緩震性的跑者,LunarEpic則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你怎麼理解 #RunForever?

我所理解的#RunForever 是一種態度。13歲開始跑步,到現在成為NRC Coach,從一個人自己在賽道上奔跑到幫助更多人去邁開腳步,跑步已經與我的生活融為一體。我的生活離不開跑步,我熱愛跑步,也樂於將這種熱愛跑步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