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即將步入中年才開始意識到運動能帶來健康的意識時,其實不算晚。一般來說,中年是指45歲至59歲,當你落在這個歲數開始想健康生活,可以把握以下5點。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只要在中年歲之後,維持不抽煙、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適量飲酒以及採取健康飲食,平均可以讓你無病無痛長達34年,體力也能越來越好。也就是說到了你高齡歲時,也不用被人推著出去曬太陽,還可以自己出去遊山玩水,甚至健康程度比年輕時還更好。
根據近期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的一篇文章發表了一項新的分析,此分析是由哈佛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與他的團隊所制定的結論:當人從步入中年開始,只要堅持5種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讓無病痛的時間拉長至31到34年,比不堅持好習慣的人整整多了10年。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運動的話,可以從每天走路10000步開始。根據2013年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快速行走對於靜息心率、血壓、運動能力、最大耗氧量和生活質量有益。每週五天每天大約30分鐘步行與冠心病風險降低19%相關,同時提高你的速度和強度可以給你身體狀況更多的好處。從本質上講,你走路時越努力而且做的越多,你的身體狀況就會越好,所以,為了能獲得最健康的好處,請嘗試逐漸增加你每週的總步行時間、距離、頻率、能量消耗和速度。
根據許多醫學報告研究顯示,抽煙不僅會增加罹患肺部疾病,還會降低體力。香菸的煙霧會刺激支氣管內壁,使其腫脹狹窄並分泌更多黏液,還會減緩纖毛運動,使煙塵和有害物質留在肺部。而且菸的危害不僅限於呼吸道,50%的癌症都跟菸品相關。所以,要步入中年開始養生,菸品一定要拒碰。
雖然適量飲酒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一定好處,但喝酒越多,癌症風險就越高,所以專家並不建議之前不喝酒的人開始喝酒。如果本來就有喝酒情況的人,也可以考慮改喝其他健康的酒類降低喝酒的害處,像是紅酒。過去被認為適度飲用紅酒可以預防血栓。動物實驗與流行病學發現,紅酒的化學成分單寧可一定程度改善心血管內皮,提升高密度膽固醇、降低血小板凝血功能,達到保護心血管效果。
BMI是一項判斷人體是否肥胖的好方法,BMI的計算方法是「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健康BMI的數值範圍是18.5~25,高於範圍是過胖,低於範圍則是過瘦。太瘦或是太重,都應該透過運動跟飲食調整。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總結了2020年最健康的飲食模式,美國飲食、營養、肥胖、飲食心理、糖尿病和心臟病方面的專家,評選出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以及彈性素食飲食是最佳的飲食方式。 這些健康的飲食方式,都可以有效保護人體的心血管,避免有害物質的累積。
什麼時候開始健康生活,都不會太晚。儘早開始做當然好,但即使是步入中年才開始,也同樣有顯著的獲益。現代人追求的不只是活得長,還要健康有品質,無病無災無殘疾地活著。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你昨晚有好好睡覺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睡眠過程重覆發生上呼吸阻塞,使呼吸間歇或中斷,並於停止呼吸一段時間後,突然短暫塞住或倒吸一口氣,導致睡眠時出現明顯的打呼,嚴重甚至會造成呼吸道完全堵塞而窒息,更會影響睡眠品質。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及被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要小心該疾病上身。
此疾病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
大約25%的成年人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
簡韶甫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3種,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阻塞性則因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
由於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的狀況,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睡眠呼吸異常,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導致疲勞和嗜睡。
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 簡韶甫指出,臨床診斷可參考呼吸中止指數亦即每小時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根據吸中止指數分為正常、輕度、中度與重度:
正常:每小時小於5次
輕度:每小時5~15次
中度:每小時15~30次
重度:每小時30次以上
他補充,進一步可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以診斷是否確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標準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患者需要在睡眠實驗室中睡一個晚上,至少記錄6小時睡眠期間的生理訊號。
其中記錄腦電圖、肌電圖及眼電圖以區辨病患睡眠期別,並同時記錄打鼾聲音、心跳速率、呼吸氣流、胸腹起伏、血氧濃度、身體姿勢、腿部肌電圖等訊號偵測睡眠中發生的呼吸、肢體抽動或其他障礙。另外可以使用家用監測設備來監測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心跳速。
簡韶甫表示,治療的目標是在睡眠期間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減低危險因子,有效的治療日常保健將消除睡眠障礙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持續性正壓呼吸器:使用正壓呼吸器產生的氣壓以維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通暢。經過學習後,可以在家使用。
佩戴適當的面罩:面罩非常重要,以免因舒適度不佳而減少治療的意願與效果。
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酒精和鎮靜劑會加劇嗜睡,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同樣,服用抗焦慮藥或鎮靜劑入睡的人應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談談這些藥物對睡眠呼吸暫停的影響。
減重:對肥胖或超重的人非常有幫助,通過飲食變化,運動或手術治療來達成減重的目的。
他補充,針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手術是另一種選擇,手術也可以與其他非手術治療結合使用。包含重塑上呼吸道的結構、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上顎及下顎前移術等等.不過需要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預期結果和潛在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一名 15 歲高中女生小澄踩飛輪 10 分鐘,竟出現可樂尿、站不起來等症狀。立刻就診後診斷為過度激烈運動所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醫師提醒,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逐步提升,先適當的暖身做好防護,才能避免運動傷害。
小澄選修學校每週 1 次的運動休閒課,由教練帶領跟著田徑隊選手訓練,當天課程是飛輪腳踏車,她依規定重量與速度進行間歇運動,做心肺功能訓練,各組做 1 分鐘,30 秒踩 60 下後休息 30 秒,重覆 10 組。小澄看診時,自述當時雖然運動負荷比平時大,當下感到腿軟但不以為意。直到媽媽聽小澄一直抱怨「腳會痛」,起初還以為是運動後「鐵腿」,應該休息一兩天就能好轉,想不到隔了 2 天愈來愈嚴重,不但小便尿液呈可樂般的深褐色,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嚇得趕緊帶孩子就醫。
醫師進行肌肉、血液檢查後發現,小澄的肌酸磷化酵素(Creatine kinase)超過 2 萬,是正常值 200 微升的 100 倍;肝功能指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超過 1 千,是正常值 50 微升以內的 20 倍,數據大幅上升,顯示肌肉出了問題,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主任指出,「橫紋肌溶解症」通常發生在突然超出負荷的訓練或壓力性改變,造成橫紋肌急速損傷,臨床表現包括:
.疼痛感
.肌肉收縮力下降
.肌肉無力
更值得擔心的是,後續恐因肌球蛋白跑到腎臟,導致腎小管阻塞,刺激發炎的反應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一旦未做好處理,可能就要做緊急的透析治療,即需要洗腎。
此外,細胞損傷可能造成鉀離子上升,也就是高血鉀症,會造成心律不整,心搏緩慢,嚴重會有心跳停止與猝死發生,所以一旦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在治療上還要同時監控脈搏、心跳。
小澄被收治住院治療後,李敏駿讓她確實臥床休息、補充足夠水份,避免腎臟發生進一步傷害,同時持續監控腎臟、小便的量與顏色及血壓心跳等數據,經住院觀察 1 週並做腎臟超音波確認沒問題後,能恢復自行走路才出院,也終於免除了洗腎危機。
李敏駿提醒,運動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就做太高強度的運動,反而可能導致肌肉運動傷害,建議運動時應落實以下方法:
.運動前至少做 20 分鐘的足量暖身,讓肌肉動起來,讓全身細胞有備戰狀態
.運動後的放鬆復原也很重要,有助於防止肌肉緊繃、損傷
他補充,如果是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更要按部就班,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地逐步提升,才能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延伸閱讀:我的大腿拉傷了嗎?復健醫師教你「1分鐘」快速判斷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褐色尿!暖身不夠「1運動傷害」恐害洗腎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