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1
輕鬆跑混和衝刺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2
NIKE推出數位活動體驗 激發跑者豐富想像
3
公園運動(6):欄杆—腿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2020-02-26
話題 跑步 保健 健身 跑步機 間歇訓練 新知 單車

大家都知道運動能讓人心情更愉悅,那你有想過,不同強度的運動能為大腦和情緒帶來什麼影響嗎?國外新研究發現,低強度運動與認知和注意力明顯有關,高強度運動則能增加情緒處理能力,也就是說,在長距離訓練中加入一些衝刺,能雙重幫助你鍛鍊大腦!

輕鬆跑混和衝刺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以往的許多研究中,運動和大腦健康之間的關聯已相當明確;而新的研究發現,依照活動強度不同,獲益也有所不同。這項發表在《大腦可塑性》期刊上的研究,招募了25名男運動員,他們分別在跑步機上以低強度跑30分鐘,並在另一天以高強度跑30分鐘。在每次訓練前後,研究人員透過MRI核磁共振檢查,測量活動過程中大腦發生的血流變化,並檢視大腦區域與跑步活動的關聯。

雖然受試者在高強度和低強度兩個階段,正面情緒都明顯增加,但低強度訓練與認知和注意力相關的功能有更多連結;高強度訓練則與大腦和情緒處理較相關。該研究合著作者、德國波恩大學附設醫院功能性神經影像學小組醫學碩士Angelika Schmitt指出,這是了解運動過程中大腦結構和功能動態變化相當好的一步。

在運動強度對大腦活動的影響上,上述德國研究並不是唯一發現有趣結果的。南澳大學2019年一項研究發表於《運動科學與醫學》期刊,研究128名同時參與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以及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狀態。結果發現,兩種運動都對神經連結產生了正面影響,但是混和高與低強度運動,可能在調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上具有額外益處。

南澳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員 Ashleigh Smith 表示,高強度運動時皮質醇升高,但持續的高水平可阻斷神經反應,而間歇訓練可以使皮質醇水平恢復到正常水平。

知識便利貼︱皮質醇

皮質醇又譯成可體松,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提高血壓、血糖水平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而皮質醇過高,會導致庫興氏症候群庫興氏症候群;皮質醇過低會導致愛迪生氏病。

高低強度混和策略還可能有增進恢復的潛力。2019年一項研究針對自行車手試驗,發現變動式的高強度騎行(即一系列的自行車衝刺穿插低強度騎行),比起相同時間的中等強度騎行,恢復效果明顯較好。

無論是在對大腦、情緒的影響,或是運動後恢復的效果,這些研究的結果都導向混和高與低強度。因此,下一次出門運動時,為了你的大腦和身體著想,試著把高、低強度混和在你的訓練中吧! 

資料來源/Bicycling、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推出數位活動體驗 激發跑者豐富想像

2018-04-19
跑步話題生活NIKE

春夏交際的季節,是許多跑者想享受隨時隨地都任我去跑的時刻。Nike將在此一季節開啟更多貼心與充滿樂趣的跑者服務與體驗,用運動喚醒跑者的能耐,解鎖更多的潛能和運動時尚混搭的可能性,鼓勵跑者勇於探索自我!

NIKE推出數位活動體驗 激發跑者豐富想像

Nike的期間限定服務包含首次推出的INSTANT PACER 線上預約專屬配速員服務、REACT LAND奇幻跑步遊戲體驗以及NIKE BY YOU客製化Tee服務等,幫助跑者從各面向都能獲得不同以往的多感體驗。甫推出即大受歡迎的NIKE REACT跑鞋也有新款與新色登場,有新配色Nike Epic React Flyknit櫻花粉與抹茶綠,以及全新鞋款Nike Odyssey React,讓你不論跑步或者日常穿搭都能時尚有型。

INSTANT PACER 專屬配速員服務

自4月23日至5月5日,NIKE+ RUN CLUB推出升級版專屬配速員服務!跑者可自由選擇起跑地點(任何台北捷運站點,但不包含機場捷運及貓空纜車)、距離與配速,NRC專業配速員將依據你的運動習慣以及強度來客製化跑步路線,陪著你即刻出發INSTANT GO!

即日起至5月5日,持NIKE+帳號於http://go.nike.com/04sffmaj報名,此為期間限定服務,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INSTANT PACER 專屬配速員服務

REACT LAND 跑步體驗遊戲

REACT LAND是第一款用真人化身虛擬人物並用跑步控制的遊戲,以NIKE REACT科技為靈感,帶你進入柔軟、輕盈且充滿彈力的奇幻想像世界。

活動期間於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試穿NIKE EPIC REACT FLYKNIT,體驗化身成專屬遊戲虛擬人物,感受腳踩彈簧飛馳去發現精彩世界景點,可以透過遊戲PK跳過巴黎鐵塔,或者2分鐘跑遍歐亞大陸,更可以在排行榜上和各路跑者玩家一爭高下!

體驗方法
4月19日起,於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服務時間內至店內現場報名

試穿體驗日期
4月19日至5月31日

REACT LAND 跑步體驗遊戲

NIKE REACT全新配色與鞋款

Nike Epic React Flyknit全新配色櫻花粉與抹茶綠,採用全新的泡棉Nike React科技,擁有輕質、柔軟、能量回饋和耐久性的出色的鞋底緩震性能,穿著後猶如活力四射地漫步在柔軟絢麗的棉花糖上,每一步都能在撩人春色裡綻放無盡可能,充滿朝氣蓬勃的氣息,更讓你不論跑步或者日常穿搭都能時尚有型。

NIKE REACT全新配色與鞋款

Nike Odyssey React有泡綿緩震系統靈敏卻輕盈、耐久但柔軟。看似互斥的機能造就出色驅動感;鞋面採用輕量透氣材質,不只增強往前邁進的感受,更讓跑步充滿樂趣。

NIKE REACT全新配色與鞋款

NIKE BY YOU客製化Tee服務

自4月19日起,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推出期間限定客製化Tee服務,代表柔軟、回彈、輕盈、耐久的靈感來源圖案,另還有台灣獨有的Q彈有嚼勁的珍珠奶茶,原來和NIKE EPIC REACT科技這麼對味!打造專屬你的NIKE EPIC REACT客製化Tee,除此之外特定款式還有印字服務,讓跑者隨時可以穿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NIKE BY YOU客製化Tee服務

完整NIKE REACT體驗活動報名請上 Nike.com/TPE 
更多最新跑步訊息請關注 Nike+ Run Club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公園運動(6):欄杆—腿部

2016-08-12
動學堂街頭健身初階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健身

欄杆在整體的訓練上,難度算較低的,也是較具有變化的道具,可以藉由欄杆訓練全身性的肌肉。

欄杆抬腿
鍛鍊肌肉群:腿部、髖屈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面向欄杆,雙腳距離依個人舒適即可,依自身能力來調整與欄杆之間的距離。

STEP 2 正式動作
上半身保持穩定,抬腿踩住欄杆,停頓一秒後,回到準備動作之後,換腳,雙腳來回一組做10~16次,做3~5組。


注意:雙腳與欄杆之間的距離可以依照自身的能力調整,距離越遠對於腿部的訓練強度越高。

欄杆保加利亞式深蹲
鍛鍊肌肉群:腿部
動作難度:★★★

,

STEP 1 準備動作
背對欄杆,雙腳與欄杆距離依自身狀況決定,但是距離不要太近,將一隻腳腳背靠在欄杆上。

STEP 2 正式動作
上半身保持穩定,做下蹲動作,停頓一秒後,回到準備動作之後,換腳,雙腳來回一組做10~16次,做3~5組。


注意:雙腳與欄杆之間的距離可以依照自身的能力調整,站直時速度放慢,勿過度用力使膝關節成伸直卡死狀態而受傷;另外距離越遠對於腿部的訓練強度越高,但是距離也不能過短,影響動作完整度。

欄杆登山者式
鍛鍊肌肉群:髖屈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距離比肩膀略寬,手掌握住欄杆,雙腿向後併攏,保持保持頭、肩膀與臀部在同一個水平線。

STEP 2 正式動作
保持雙手固定在欄杆上,左腳膝蓋朝正前方抬起往欄杆靠近,到定點時停頓一秒。回到準備動作之後,換腳,雙腳來回一組做10~15次,做3~5組,可藉由調整雙腳與欄杆之間的距離,來調整訓練的強度。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