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年過30身體脂肪頑固難消?營養師激推2種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1
年過30身體脂肪頑固難消?營養師激推2種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2
飽和脂肪與健康之間有何關聯性
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禍首的飽和脂肪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
3
南瓜籽油──男性的守護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年過30身體脂肪頑固難消?營養師激推2種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2020-03-02
話題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當我們年過30歲之後,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逐漸緩慢,如果又累積了多年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後,可以而知,我們的脂肪一定也囤積了不少。然而可怕的是,外在的脂肪看得到,但內臟的脂肪卻像個隱形殺手般,藏身在身體器官內臟之中,一時半刻恐怕難以消除。當內臟脂肪過高時,嚴重還會導致身體罹患疾病。

年過30身體脂肪頑固難消?營養師激推2種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如果在網路上尋找燃脂的食物,一定大概有好幾千篇文章介紹什麼食物葛幫助燃脂,或是介紹的食材種類不下數十種。然而,到底燃脂食物必須具備哪些特點?根據營養師趙函穎表示,一般所稱的燃脂食物,通常是以可增加發汗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就是以能提升代謝力的食物為主。以下兩大類食物,能促進身體新成代謝,同時也能增加免疫力。

高纖類食物

對減重很有效果的食材,趙函穎營養師稱之為剷脂食物,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高纖食物。這類食物可以幫助清除體內不必要的排泄物,解決排便不順暢的問題,但要記得搭配多喝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高纖食物大部分都具有豐富的營養素且因為需要咀嚼,可以順便消耗體內的熱量,再加上具有低熱量、高纖維的特性,也有負熱量食材的稱號。這些食物以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為主,如海帶、小黃瓜、大番茄和菇類等。

©foodinsight.org

辛香料類食物

辛香料類食物屬於溫熱性質的食物,它們可以讓體溫升高、加速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提升新陳代謝的效果。像是薑、蔥、蒜、洋蔥、胡椒及咖哩,不但可以瘦身,對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即使食物可以提升代謝力,卻不表示隨便吃都能達到消脂功效,營養師曾經遇過想要減重的民眾,因為聽說咖哩能提升減肥效果,所以每餐吃兩大碗咖哩飯為目標,結果反而越吃越胖。

©thrillist.com

雖然飲食的重要性佔了人體的70%,但如果配上運動習慣加上良好作息,想要瘦的的效率會更高,此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更良好。因此,想要瘦得健康,必須配合運動以及睡眠才能讓身體更上一層樓。

資料來源/常春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禍首的飽和脂肪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

2020-10-26
運動營養觀念飲食方式減脂飲食知識庫

飽和脂肪酸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心臟病的罪魁禍首,因為它們會增加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以及更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英國衛生署(DoH)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不要超過總卡路里攝取量的11%。

飽和脂肪與健康之間有何關聯性
英國衛生署(DoH)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不要超過總卡路里攝取量的11%。

然而,更近期的研究顯示,飽和脂肪與心臟病風險之間的關聯,並不如以往所認為的顯而易見,雖然飽和脂肪酸確實會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科學家們並不確定它如何對心血管疾病產生影響。某些研究表示,飽和脂肪酸會增加此種風險,而其它研究則不這麼認為,我們還知道並非所有的飽和脂肪酸都以相同的方式作用。

過量的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會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清除,因此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但其它脂肪酸則不會如此。研究亦提出,乳製品、肉類和雞蛋的飽和脂肪並不會增加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但可增加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因此,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整體影響可能是中性的。

替代飽和脂肪酸

要以什麼替代飽和脂肪酸很重要,若你以高精製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那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心臟病的風險皆會增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某些研究發現減少飽和脂肪幾乎沒有好處,因為大多數人傾向以相當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它們。

最新研究表示,你應該於膳食中以不飽和脂肪(蘊含於植物油、堅果、種籽和富含脂肪的魚中)取代某些飽和脂肪。這些健康的脂肪可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並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它們亦可改善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的比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考科藍合作組織(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於2012年的研究回顧發現,採用此方法至少兩年的人減少了14%罹患心臟病、心絞痛和中風的的風險。

飲食中可以以不飽和脂肪來取代
應該於膳食中以不飽和脂肪(蘊含於植物油、堅果、種籽和富含脂肪的魚中)取代某些飽和脂肪。

降低心臟病風險

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科學家們分析了來自兩大群人的數據資料:護理人員健康研究的84,628名女性和健康從業人員隨訪研究的42,908名男性,於1980年代至2010年進行隨訪。食用較多飽和脂肪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食用較少者高,此外,食用較多不飽和脂肪與更多全麥碳水化合物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食用較少這些營養成分者低。他們預估以等量的多元飽和脂肪、單元飽和脂肪或全麥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攝取,替代5%由飽和脂肪的能量攝取,它們分別能降低25%、15%和9%的心臟病風險。

共識的建議是每天攝取不超過11%的飽和脂肪熱量,並以不飽和脂肪、非精製碳水化合物取代你餐點中某些飽和脂肪,勿以「低脂飲食」為目標;請採行「適度脂肪」的飲食,其中主要包含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南瓜籽油──男性的守護神

2018-11-13
趨勢觀念飲食方式飲食話題

根據德國的醫學學家最早對南瓜籽油(Pumpkin Seed Oil)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在某些經常吃南瓜籽的民族中,前列腺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可以降低,同時也能增加雄性激素。南瓜籽油又叫白瓜子油,由於其對男性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所以被人們譽為男性的守護神,是目前在歐美最常使用的男性保健配方,此外,由於南瓜籽油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脂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有助預防疾病的好物。

南瓜籽油──男性的守護神 ©diet-health.info

 1  改善雄激素性脫髮

雄激素性脫髮是一種遺傳性、雄激素依賴引發的皮膚病,在男性中更為常見,它偶爾出現在女性身上,通常從20歲開始,在50歲左右影響到將近50%的男性。雄性禿治療方式有限,主要有米諾地爾(minoxidil)、5- alpha還原酶抑制劑和毛髮移植,但由藥物副作用會導致,毛髮生長過度、性欲下降、性功能障礙、生產缺陷等,於是,從研究中得知,南瓜子油能有助於改善雄激素性脫髮,還能增加髮量。

改善雄激素性脫髮 ©dantri.com.vn

 2  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男性下泌尿道症狀,與結締組織、平滑肌和腺上皮不受調控的增殖有關,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盛行率約在15%到60%之間,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血清二氫睾酮(DHT)、肥胖、葡萄糖穩態、飲食、運動和發炎狀態。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症狀可能有:排尿阻塞、排尿緊張、排尿不全,或膀胱儲存問題,像是頻尿、尿急、夜尿等,根據國外做了一項實驗,將100位症狀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每天服用南瓜籽油,過了六個月發現,有助於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狀以及生活品質,同時還降低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對身體抗炎效果變好,以及降低膽固醇。

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 ©drtepeler.com

 3  改善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臨床上以尿急為特徵,並伴隨尿頻和夜尿症狀,不論有無尿失禁,這項症狀影響了美國約17%的人口(約3800萬人)。此外,膀胱過度活躍的患者往往健康狀況不佳,且活動受限,並且會伴隨一些相關症狀,像是抑鬱症、跌倒相關的傷害,以及睡眠障礙和生活品質下降等,根據同一類型的研究指出,口服南瓜籽油,一日約10 g,有助於改善膀胱過動症狀,此外性尿失禁、頻尿相關等問題都逐漸被改善。

頻尿伴隨失眠 ©saluteabc.info

除了男性,南瓜籽油對中年婦女有的漏尿及膀胱無力等問題,均能改善。對於強化尿道括約肌、控制排尿也有不錯的成效,除此之外,對年長或久站工作的女性,也有助排尿順暢。

資料來源/Healthline、營養新知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