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Keto diet)在前幾年由於包括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名人,都將生酮飲食視為一個十分有效的減肥方案,讓生酮飲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但近幾年來也開始發生一些悲劇的狀態,讓許多人對於生酮飲食產生了一些疑問,到底生酮飲食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請不要長期執行這項飲食計劃,因為,它將會傷害你的身體。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老鼠的研究中發現,從脂肪中提供99%的卡路里加上從碳水化合物中僅提供1%的卡路里的生酮飲食,在短期內可對人體產生健康的好處,但約一週之後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項結果提供了早期的一些問題跡象,表明生酮飲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過降低糖尿病風險和炎症來改善人類的健康,它們也代表了這研究可能在人體中,進行臨床試驗重要的第一步。
在2020年1月20日出版的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上所發表的耶魯大學研究中說明,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發現,生酮飲食對人體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均與稱為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的免疫細胞有關,這種免疫細胞可降低糖尿病和發炎的風險。
耶魯醫學院的主要研究作者免疫生物學教授Vishwa Deep Dixit說,生酮飲食會欺騙人體燃燒脂肪,這是由於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而使人體的葡萄糖濃度也跟隨降低時,我們人體的行為就好像處於一種飢餓的狀態儘管實際上並非如此,因此,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換取所需的能量而非碳水化合物。反過來說,此過程就會產生稱為「酮體(Ketone bodies)」的化學物質作為能源的替代燃料,而當身體燃燒酮體時,具有組織保護作用的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會在整個身體內產生膨脹。
這是在身體飢餓、禁食或某些病理狀態(如糖尿病)下產生的一類化合物,它包括丙酮、乙醯乙酸和β-羥丁酸三種化合物,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β-羥丁酸是一種羥基酸,而非酮類。 身體在上述狀態時,脂肪動員加強,大量的脂肪酸被肝細胞吸收和氧化;而同時為了維持血糖濃度的穩定,也會刺激體內糖質新生作用。(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比較醫學的Waldemar Von Zedtwitz教授和免疫生物學教授Vishwa Deep Dixit都指出,生酮飲食能降低糖尿病和炎症的風險,並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在經過一個星期生酮飲食的老鼠,在血糖濃度和炎症狀況都降低不少。
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當人體處於飢餓而非實際飢餓模式時,脂肪儲存會與脂肪分解同時發生,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當老鼠繼續吃高脂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超過一個星期時,當它們可消耗的脂肪超過可燃燒的脂肪量時,就會發展為糖尿病和肥胖症;他也直接指出,這是因為這些老鼠失去了脂肪中的保護性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 關於這個研究論點,仍然需要對人體進行長期臨床研究,以驗證有關生酮飲食對健康有益的傳聞。
比較醫學是一門獨特的實驗醫學學科,在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人和動物疾病的動物模型;換句話說,它涉及並利用了物種之間的生物相似性和差異性,以更好的理解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疾病相關機制。(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另外,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在執行或建議這種生酮飲食對人體有好處之前,必須在可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以了解代謝和免疫學益處或對超重和糖尿病前期個體的潛在危害的機制。有了這項最新的發現,研究人員現在可以更好的來了解以生酮飲食持續服用的人體工作原理,以及為什麼生酮飲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對人體帶來這些健康的好處。
比較醫學的博士研究生艾米麗·戈德伯格說,我們的發現突顯出新陳代謝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協調並維持與健康組織相關的功能。最後,Vishwa Deep Dixit教授也說道,對於人類健康有好處的飲食習慣與理想時間,將會是以後醫學研究的主題與方向,如果可以發現酮體能短時間對人體有好處,誰會願意永遠在節食與控制飲食的狀態。
資料參考/news.yale、Nature Metabolism
責任編輯/David
酷熱盛夏,你在戶外跑步時是否也為爆汗所擾?痛苦程度隨著溫度越飆越高?在悶熱潮濕的戶外跑步,保持充足的水分是關鍵;而根據澳洲雪梨大學一份研究顯示,在這種天氣下運動,且汗液飆出皮膚滴下地板,這時喝清涼的冷飲比起相同量的溫熱飲料,更能幫助你增加訓練時間和強度。
要注意的是,這個技巧可不是任何環境下都管用!根據澳洲雪梨大學開特力運動科學研究所的一篇論文(作者為Ollie Jay和Nathan Morris)指出,喝冷飲的方式只有在潮濕悶熱的天氣才能帶來效益,因為這種天氣下你一定會出汗。但如果是炎熱但颳風乾燥的天氣,身體沒出大汗時,即便你在跑步前或跑步圖中途喝冷飲,也無法獲得更大的提升,因為這樣可能導致身體保留更多熱量,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比預期的速度更慢甚至提前停止。以下一一解釋其生理機轉。
首先,該篇論文以華氏50度(攝氏10度)或更低溫度的冷飲作為研究基準。研究發現喝冷飲時,身體為了溫暖這些液體,會造成一些熱量流失;而喝冷飲可以冷卻身體的關鍵機制在於,當冷飲進入胃部,胃中的溫度感受器會降低你的皮膚出汗率。
進一步探討「流汗」這件事,在正常情況下,流汗的主要目的是讓身體冷卻,而不是讓身體脫水。但當熱量的蒸發和流失從空氣中轉移到你潮濕的皮膚上,而你無法夠快速地補足流失的汗水時,流汗就會導致可能危害表現的脫水情形。若在不極端的環境條件下,當身體可以保持足夠的水分,越多的出汗意味著更大的熱量流失,讓身體必須承受更高的工作負荷。
為什麼天氣的差異會改變你喝冷飲後發生的狀況?有兩種環境情況左右這個機制。其一,想像你正在沙漠中度假,這是個炎熱但乾燥多風的日子,因為乾燥的空氣和風可以吸收水分、防止出汗,這時身體產生的汗水將幫助你冷卻;然而,如果這時你透過喝冷飲來降低汗液產量,這意味著你會保持更多的熱量,而因為你的出汗量不足以冷卻身體,最終就得放慢跑步速度。
第二種情況是你到南方城市享受一趟夏季旅跑,這邊溫度超過攝氏32度、濕度也高,跑步時,靜止的潮濕空氣阻止你的汗水蒸發,汗水在你的跑衣和皮膚上已達飽和,多餘的汗水只好如雨水般滴落在地上。而這些汗水並沒有真正讓你冷卻,你的體內熱量仍然很高,同時你不斷出汗;很快地,你必須更努力才能保持同樣的速度,否則就得放慢速度。這個情況下,喝冷飲降低出汗率就可產生冷卻效應。
該篇論文顯示冷飲可幫助跑者提升的溫度和濕度範圍:從低於華氏70度(攝氏21.1度)和濕度80%,到華氏約80度(攝氏26.6度)和濕度40%,以及高於華氏90度(攝氏32.2度)和濕度30%或更低。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速度、熱量和濕度的結合導致汗水從皮膚上滴落,冰涼冷飲將有助於讓你保持涼爽,雖該篇論文使用的是冷水,但研究者Jay表示,冷的運動飲料也應該產生同樣的效果。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