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練胸肌之前 先搞清楚這個關鍵!
1
胸肌訓練
練胸肌之前 先搞清楚這個關鍵!
2
想要練出飽滿有型的完美下胸 你絕不可錯過的三個基本動作
3
「一噸的男人」田基森 破紀錄勇奪2017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胸肌之前 先搞清楚這個關鍵!

2018-08-09
知識庫 健身 增肌 觀念 上半身肌群

希望胸肌增厚、變大,你會將每組訓練動作重量抓在8-12RM之間嗎?其實,這樣你只對了一半。在訓練肌肉之前,必須先知道為何肌肉纖維的組成類型對於訓練方式、訓練量與休息時間有著這麼密切的關係?看完以下說明,你將知道最佳的肌肥大,原來是依據肌肉的特性來決定的。

胸肌訓練
練胸肌之前 先搞清楚這個關鍵!

肌纖維分類與功能

我們人體的纖維用外觀來分有紅肌纖維(I型肌纖維)與白肌纖維(II型肌纖維),如果用肌纖維的收縮速度來分的話紅肌纖維為慢縮肌可用於耐力性的運動,例如許多的長跑選手就是屬於慢縮肌較多的人;白肌纖維為快縮肌主要是適合短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動作,想要肌肥大就是針對白肌纖維來做破壞進而增加肌力。另外,白肌纖維(II型肌纖維)又可分為IIa型、IIb型與IIc型三種,其主要的特性都在下列表內。對於I型肌纖維來說它的收縮速度較慢、有氧能力與抗疲勞性較高,因此較適合長時間的耐力型運動,IIb型肌纖維抗疲勞性低再加上持續時間短,因此適合短時間的爆發力訓練動作,IIa型肌纖維則是具備I型肌纖維與IIb型肌纖維的特性。所以,快速收縮纖維對低訓練量、長休息間隔、高強度和低頻率訓練反應最好;慢速收縮纖維則相反,對高訓練量、短休息間隔、低強度和高頻率訓練反應最好。

人體肌纖維的分類與功能
人體肌纖維的分類與功能,你必須先搞懂!

基因擁有優先權

而我們人體的肌肉纖維類型組成,基本上都是由基因所組成,這也就是為何有的人適合跑拉松這樣具有長時間性的耐力運動,而有的人適合跳遠或短跑這樣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在人體每一個肌群都會由不同比例的I型與II型肌纖維所組成,一般來說通常都會佔50%左右,但還是會有肌群在比例上會有不同,例如胸大肌大約60%是由II型肌纖維所組成,肱三頭肌的II型肌纖維也比手臂上其它的肌群多出10-30%左右,所以你就會知道為何某些肌群需要使用高強度低頻率的訓練節奏,因為,這跟它們的肌纖維組成比例有關。另外,肌纖維的比例除了基因之外,還會受到荷爾蒙與運動習慣所影響,所以沒有一個人的肌纖維分佈比例是完全相同的!

胸大肌
胸大肌約60%是由II型肌纖維所組成,所以適合高強度低頻率的訓練!

肌纖維測試

你一定常常聽過肌肥大80%的做法,這個主要也是要找出你的肌群內快縮肌(II型肌纖維)佔比有多少,因此,有某些教練會針對特定肌肉用1RM的80%來測試,你可以執行這項動作的次數,如果少於8次則快肌纖維占主導地位,超過慢肌纖維占主導地位。另外,這個測試有很多更複雜的變化,例如,查爾斯·波利金(Charles Poliquin)使用85%的5次作為標準,但依造原理來說這些方式是相同的。這個測試其實也有一些問題,因為有部分的肌群訓練是無法使用1RM來進行操作與測試!

1RM 的80%
針對特定肌肉用1RM的80%來測試,對於某些動作是有其困難性的

胸肌訓練技巧

當我們了解肌纖維跟訓練方式兩者間的關連性之後,接下來就是進入胸肌的訓練方式與技巧。首先,你要知道胸部的主要功能是橫向屈肩和內收這兩項,所以針對胸肌的訓練你因該要選擇橫向屈肩或內收的動作,例如臥推與飛鳥這兩個訓練胸肌十分經典的動作,另外,你的手臂和身體之間的角度決定了胸部上中下哪個部位肌肉刺激最大,這就是為何會有上中下胸的訓練分別。另外,當我們在訓練胸肌的時候通常三角肌前束都會參與在其中,如果你想要將胸肌訓練從三角肌前束中孤立出來,那在肩外旋時進行移動,最明顯的是在標準飛鳥動作中主動旋前雙手,然而,即使胸肌通過涉及肩外旋的動作來孤立訓練,但在肩內旋時,胸大肌在生物力學上將會更有效更強壯的成長,這意味著如果不訓練三角肌前束就不能最大程度的刺激到胸大肌,所以在訓練計劃內必需要考慮到三角肌前束與胸大肌之間的關係。

資料參考/draxe、t-natio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要練出飽滿有型的完美下胸 你絕不可錯過的三個基本動作

2018-05-11
重量訓練訓練動作胸部肌群上半身肌群健身知識庫

胸肌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健身男性最愛練的部位,但想要把胸型練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主要因為胸肌是一個很大的肌群,一般來說我們都將它分為上胸(鎖骨區)、中胸(胸肋骨區)及下胸(腹部),因此,胸肌的訓練就非常的講究角度,只有正確的角度才能鍛鍊到正確的肌肉,這篇就特別針對比較難掌握的下胸訓練動作來做介紹,讓你充分運用這三個基本動作練出完美的胸型線條。

漂亮飽滿的下胸會讓整個胸型便的更加立體。

 動作  1 下斜啞鈴飛鳥

這個動作是飛鳥變式訓練的一種,它可孤立胸肌下緣是想要鍛鍊胸肌必會的動作,和鍛鍊上胸的上斜啞鈴飛鳥正好相反,必須將斜板角度向下調整,讓胸肌的訓練重點由上方移動到下方,有研究表示當斜板下調至20~40度左右,對於下胸肌的刺激較為明顯,當然在你訓練下胸肌時,也同時會用到三角肌前束與肱三頭肌,啞鈴放的越低胸肌的牽引力就越大,相對受傷風險也會越大,因此,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啞鈴下降至與胸肌平行時就可。操作方式:1.先將斜板調成低於水平20~40度,臉部朝上頭朝下躺於斜板上,雙手採自然握法掌心朝上握住啞鈴,雙臂往胸上方延伸但肘關節不鎖死。2.開始時先吸氣摒住呼吸,將雙臂往身體外側下降手肘彎曲約20度。3.下降至啞鈴約與胸部平行或胸肌感到拉伸時,就可以收縮胸肌將啞鈴拉回到起始位置,動作有點像是擁抱一個很大的酒桶一樣。在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雙臂與肩都在同個平面。

這個動作是飛鳥變式訓練的一種,它可孤立胸肌下緣,是想要鍛鍊胸肌必會的動作。 ©Labulledaria.com

 動作  2 下斜槓鈴臥推

在健身房裡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三種臥推架,分別為平板臥推、上斜板臥推與下斜板臥推,當我們要練下胸時,就可以使用下斜板臥推架來做訓練,除了可以鍛鍊到下胸肌外,同時也會運用到肱三頭的力量,這個動作槓鈴在落下來時,以胸肌下緣處為正確落點位置,對於肩關節壓力較小下胸刺激較大。操作方式:1.仰臥在斜板上雙腳固定,頭部朝下讓身體與地面成20~40度,雙手握距約寬於肩膀,採用正手握槓。2.出槓後控制雙臂,將槓鈴緩緩下降於胸肌下緣處。3.接著將槓鈴垂直向上推起,於肩關節的垂直線上,回到起始位置。

胸肌下緣處為正確落點位置,對於肩關節壓力較小下胸刺激較大。 ©Muscle & Strength

 動作  3 下斜啞鈴臥推

這個動作與下斜槓鈴臥推一樣,差別在於啞鈴比槓鈴的角度可以更加靈活,相對來說需要的肌肉穩定性也更多,啞鈴的下降軸線約在胸肌下緣處。操作方式:1.仰臥在斜板上雙腳固定,頭部朝下讓身體與地面成20~40度,雙手自然握啞鈴拳心相對,預備動作時啞鈴於胸大肌下緣外側。2.開始時,收縮胸部肌肉將啞鈴向上向內推舉,推至頂點時手肘不鎖死啞鈴鈴頭相靠,停頓1~3秒讓胸肌持續緊張。3.接著將啞鈴緩緩降下至起始位置。

啞鈴臥推比槓鈴的角度可以更加靈活,相對來說需要的肌肉穩定性也更多。 ©AtletIQ.com

資料來源/nerdfitness、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噸的男人」田基森 破紀錄勇奪2017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冠軍

2017-09-20
新聞健身話題

台北時間2017年8月26日,來自充滿活力又熱情的台灣東部布農族選手田基森,參加2017年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一舉締造蹲舉400公斤、臥推260公斤、硬舉345公斤,三項總和達1,005公斤驚人成績,非常耀眼,也刷新台灣紀錄成為健力總和破噸第一人。雖在比賽的過程中顯得有些緊張,但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田基森拿下傲人成績並且成功奪下冠軍。

布農族壯士田基森 順利奪下2017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金牌

本屆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於美國佛州奧蘭多舉行,田基森表示無論如何一定要全力以赴拼下去,因為年紀關係,這將是他最後一場國際青年賽事。

23歲的田基森一直是一位熱愛運動的壯士,在國中二年級就開始參加學校的田徑社團,對跑步充滿濃厚的興趣,直到大學時,才轉換跑到改練健力。田基森發現他對健力這一塊充滿無可抵擋的熱情,尤其是硬舉這一塊,於是在鍛鍊一陣子後決定要參加比賽。

比賽時,平躺在重訓椅上,奮力舉起槓鈴的田基森,絲毫看不出賽前充滿緊張,在硬舉以及蹲舉時也非常穩定,比賽結束後,他在三項總和達到1005公斤,也就是破一公噸的驚人佳績,但由於其他國家兩名選手總和也是1005公斤,根據規則,排名依照每個人的體重決定名次,當時田基森體重為121.11公斤,比烏克蘭還有美國選手體重分別輕了9與15公斤,因此大會最終判定田基森為冠軍。獲得金牌的田基森非常興奮,並表示全力以赴後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比賽,非常值得紀念,絕對不會忘記這光榮的這一刻。

田基森參加2017年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
成功完成健力三項的田基森奮力嘶吼

奪金背後所付出的汗水及努力也同樣值得被關注。在比賽前兩個月,田基森改變以往訓練模式,並日日奮力練習。他每天花兩個多小時來舉重,除此之外也會進行一些心肺和核心訓練,他表示這兩種訓練能讓他在比賽中增加穩定度以及續航能力,當然拉筋與收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能保護肌肉避免過度使用。

田基森:「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瓶頸及困難,也會遇到一些成績卡關的時候,這時候我心理會產生正面以及負面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這些情緒,但要看每個人如何去面對,我想我是比較樂觀的人,遇到非健身的事情比較不會有太多的情緒。我把健力當作我的好麻吉,每天都要和它碰面,每天都會與它溝通交流,當遇到與它出現問題時,我會想辦法解決,就算沒有練習、比賽的日子,我都會看著它的比賽影片或練習影片來與它交流。然後在比賽開始前,我都會向自己的上帝來禱告祈求,祈禱我在比賽中能順利,每次禱告總是會讓我心裡獲得踏實以及平安的感覺,然後還會給我出人意料的祝福以及成績!」

參加120公斤量級以上的田基森,順利拿下好成績。
台灣健力之光——田基森拿下冠軍。

對於健力三項來說,硬舉一直是田基森熱愛的項目。他表示,因為享受拉起大重量的快感是非常踏實的,當別人不能的時候自己卻能做得到,這就是一種成就感,因此現在的硬舉成績有提高許多。

除了健力外,田基森也想嘗試其他的運動項目,像是UFC終極格鬥,他認為所有運動都是建立健康的基礎,多嘗試其他領域的運動項目也能幫助自己能瞭解更多體育項目。但是他也表示「無論是在健身、健力或是任何運動,剛開始的奠定基礎真的真的很重要,當然能夠找專業的教練當然最好。」

這一場比賽讓田基森成為台灣健力之光,並且擁有許多粉絲,其中還有人為他設計了這款紀念T-SHIRT,喜歡都可以洽詢田基森 - Tian Chi-Sen粉絲團。

田基森粉絲為他設計的紀念衣服。

最後田基森表示,萬事起頭難,但只要有恆心、毅力、努力,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離目標越來越靠近,成為閃耀的一顆星。就讓我們一起透過影片來看看這位台灣健力之光是如何拿下耀眼的冠軍:

圖片提供/田基森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