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壽以及回春是不少人的夢想,然而研究證實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別吃太飽」。近日,一項來自美國《Cell》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限制生物體的卡路里攝取,就有一半的衰老細胞以及四分之一衰老基因能被「逆轉」。這代表,細胞會逐漸被逆齡,免疫力也能越來越好。
其實,過去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曾經指出,在延長哺乳動物的壽命方面,「限制熱量攝取」是唯一有效的干預方式。同時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導致動物及人類衰老的46組關鍵基因,而科學家們發現,將長期攝取的普通食物熱量削減一半,就可以扭轉這些基因改變過程。
這次探討少攝取卡路里的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及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的合作。他們用大鼠做試驗,將一批實驗大鼠分為3組:年輕任意進食組、年老任意進食組、年老節食組。後者從中年期開始對大鼠進行「七分飽」干預,持續節食9個月。他們分別對3組大鼠的皮膚、主動脈、棕色脂肪、白色脂肪、肝臟、腎臟、骨髓這7種組織中取到的細胞進行單細胞定序,對腦、骨骼肌這兩種組織的不同細胞進行單細胞核定序。科學家發現表示透過老少比發現,促炎細胞比例增加會導致老化,但是這些細胞半數以上可被節食抑制。而炎症相關基因上升也會導致老化,節食則是可逆轉四分之一的基因表達變化。
除了吃七分飽,還有一些減少食物攝取的方式,就是透過間歇性斷食。根據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和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員指出,雖然沒辦法阻止生物體得癌症,但是間歇性禁食有助於抑制惡性腫瘤擴散。 試驗期間,無論是間歇性禁食食還是不禁食的兩組實驗鼠中,都有老鼠染上癌症。但明顯差異是,節食的老鼠的腫瘤生長明顯比不節食的老鼠慢。而且節食老鼠的壽命,比不節食老鼠的壽命幾乎長100天,用人類的壽命來看,這相當於人類壽命延長12年。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很多人在減重時,都認為白飯是澱粉質且多糖容易致肥的食物,因此都戒掉了吃白飯的習慣,甚至找了其他食物來代替白飯來增加飽足感,但是殊不知,反而吃進更多糖分與熱量。其實,白飯對減肥有很大幫助,戒掉白飯不能減肥之餘,還有可能變得更胖!
我們身體裡面可以轉換成能量的營養素有三種:醣類、蛋白質、脂肪。醣類主要來自米飯等主食和水果類,人體需要能量的時候,醣類的效率是最高,所以身體第一個使用的是醣類,如果沒有用完的話,就變成肝醣儲存。相反地,如果醣類使用完且沒有再補充時,身體就開始找蛋白質下手,然而這些蛋白質就是肌肉,但肌肉的運作佔了基礎代謝率當中的四成,如果肌肉耗損,無疑地就伴隨了基礎代謝率的下降,因此每天固定會消耗掉的熱量也就沒有那麼多,等下次進食比較多時就會胖得更快。
然而蛋白質要轉換成能量,需要腎上腺皮質醇等相關的賀爾蒙來驅動,血清素在這個過程中會被抑制,血清素如果被抑制,你的心情會變得很低落,很想吃非常甜的食物來彌補,此時,你吃的就不只是澱粉,而是加了大量油跟糖的垃圾食物了。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證實,每天攝取適量澱粉可以增加體內血清素合成,讓你的心情比較穩定,但如果長期避開白飯,就會有以下這幾種壞處:
當我們人體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時,大腦會覺得身體內的糖分不足,此時就會分解妳的肌肉,緊接著就會造成身體的基礎代謝慢慢變差,因此脂肪會逐漸累積,導致身體越來越胖。
根據美國研究發現,戒掉碳水化合物來減肥的人,很可能會對記憶力還甚至是思考能力有影響,此時不僅影響到日常生活外,減重之路也會跟著失敗。
對於女性來說,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時,會影響腦部神經組織,而腦部下視丘的自律神經跟內分泌系統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最終會導致生理期不順或經痛。
白飯裡面有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取的成分太少的話,會造成腸胃裏面的壞菌繁殖增加,然而腸胃裏面的壞菌變多了,便秘會使得髒東西無法排出體內,此時皮膚也會因為這樣變的更差。
資料來源/明醫網、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現在的上班族每天都有很長的時間盯著螢幕,就算下班之後,也是手機不離身,隨時在低頭滑手機,這樣長時間下來,脖子自然就會酸痛不舒服,這時利用適當的伸展來緩解這些問題,並同時伸展到脊椎與胸口,讓人輕鬆酸痛說掰掰!
步驟1:一開始,先以瑜珈嬰兒式做準備動作,將額頭與小腿脛骨緊貼地面,保持這個姿勢,做幾個深呼吸,放鬆自己的情緒跟身體。
步驟2:準備好後,將雙手背後反握,並且提高雙手。
步驟3:將身體重心往前移動,順勢提起臀部並深深地吸氣,讓頭底著地,盡量伸展手臂與身體,保持這個動作 10 秒。
步驟4:接著從臀部開始,慢慢地帶回身體,並重複這個動作 5 次。
步驟5:完成 5 組動作後,回到一開始的準備動作,將雙手放在雙腿旁,放鬆一下肩膀與手臂的肌肉。
利用這樣簡單的一個動作,就可以快速地消除惱人的肩頸酸痛。如果有這個問題的朋友們不妨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