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伸展的印象與觀念是否還停留在「越痛效果才會越好」?我們常常在健身房的伸展區或瑜伽教室裡,看到許多的人都皺著眉頭或表情痛苦的進行伸展動作,甚至於有的人因為彎不下去或張不開大腿,變找尋夥伴兩人一組進行拉伸動作,這些都是我們既有的「越痛苦才表示筋拉的越開」錯誤觀念,其實,過度的伸展反而會造成肌肉的傷害,甚至於還會降低身體的柔軟度,可以說是適得其反。
我們會需要進行伸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放鬆肌肉,但如果在伸展時用力過度反而會讓緊繃的肌肉不易伸展開來,反而,我們透過適當的力量慢慢的進行伸展動作,筋繃的肌肉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的放鬆開來,進而讓肌肉順利的伸展並提升彈性。
然而,我們的身體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運動伸展時,只要感受到疼痛的情況身體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就會自然啟動,而位於碰撞或是伸展部位週遭的運動神經元,就會出現興奮性的變化進而導致肌肉緊繃,除此之外,疼痛這件是也時常伴隨著肌肉撕裂或流血等狀況,因此,只要肌肉產生緊張加上流血或撕裂等情形時,就容易導致血液流動受到阻礙,也就是血液循環將會變差。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伸展的時後會感受到疼痛,我們的交感神經就會進入興奮狀態,導致肌肉不容易伸展放鬆,即使你的伸展是舒服中帶一點點的疼痛,都會造成一些負面性的影響。而倆倆一組的伸展動作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也會由於對方會強行的進行伸展與壓縮動作,我們的肌肉就會下意識的產生反抗力量,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肌肉組織纖維的斷裂。
除了上列所說的情況之外,當我們肌肉受到拉扯時,身體便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反射性的收縮,這樣的反應是由一種人體為了維持正確姿勢,所產生出的「姿勢反射(postural reflex)」又被稱為「牽張反射(stretch reflex)」,這樣的反射動作同樣也不利於肌肉的伸展。
如果你對於伸展時的疼痛置之不理,依然想憑藉著自我的意志力將肌肉伸展到極致狀態,這時就有可能會造成肌肉撕裂傷、肌腱斷裂或是關節部位的損傷等情況。一般來說有許多的運動都需要透過優異的柔軟度才能發揮功能,例如日本相撲選手或是體操選手等等,這些運動項目的選手在進行訓練前都會有一定的伸展熱身流程,在以往來說這些伸展與熱身的流程,都會因為傳統且錯誤的觀念造成用力過度的情況,進而造成許多選手肌肉的永久性運動傷害,而被迫放棄這項運動。
總而言之,唯有採取溫和緩慢的放鬆方式,讓過程中不會有所謂的疼痛產生的力道,才能正確且安全的放鬆伸展肌肉,千萬不要在相信「越痛拉筋的效果才會越好」這種錯誤的觀念。
資料參考/verywellfit、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現在許多忙碌的上班族因為長時間工作關係,導致一日都要在電腦前8~9個鐘頭,由於長時間坐著以及姿勢不正確,長期下來,當身體硬骨或軟骨壓迫到時,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瑜伽鴿式(Pigeon pose)能有效讓脊椎得到充分的舒緩、伸展,同時也可保護在脊椎與椎間盤之間的神經。
大多數係因為脊椎的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退化狹窄,隨之壓迫腰椎或薦椎的神經根並引起發炎反應所致。另外,坐骨神經痛也可能導因於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被臀部的梨狀肌壓迫)、脊椎感染、腫瘤等疾病;其它如腰椎骨關節退化、背部肌膜炎等,有時也會產生類似的症狀。然而會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可能是來自長時間坐姿不良或是翹腳等,此外,年紀大的人,脊椎會有所變化,容易造成骨刺或椎間盤突出。
除了能緩解坐骨神經帶來的壓力外,還可以改善梨狀肌症候群。當患有梨狀肌症候群時,會感到臀部中間或是靠近薦椎或尾椎處的深部開始疼痛,有時會有疼痛或麻麻刺刺的感覺,隨著坐骨神經的走向,會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幫我們在活動、走路、或是長時間久坐時,都會加重症狀。一般來說,治療梨狀肌都採保守療法為主,只有少數病患須接受梨狀肌切斷手術。醫師通常會開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減緩疼痛並放鬆梨狀肌,或是採用注射方式來減緩梨狀肌發炎,但效果不會比口服好,反而胃與腎臟副作用比口服強。熱敷以及電波刺激治療也會達到一點效益,但都只是暫時緩解,除了這些方式,可以嘗試瑜伽鴿式來改善這些不適,效果會比開刀、藥物治療來得好,像是許多患有坐骨神經疼痛、椎間盤凸出者都會透過瑜伽來改善,而且成功案例非常多。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背部打直,停留5-8個呼吸後換腿。
橘皮組織一旦生成就不容易去除,而且其實我們所知道的運動或是一般的減肥方法,沒辦法完全去除橘皮組織,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想要去除橘皮組織,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的刺激已經打結的肌肉、平常很少活動的部位。比起減重或是靠運動燃燒脂肪,直接刺激橘皮組織堆積的部位,一點一點軟化分解橘皮組織最有效。
我們可以靠伸展動作來活動平時沒有動到的肌肉,再用按摩來放鬆緊繃的肌肉和肌筋膜,促使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細胞活動、促進淋巴循環,同時也能促進廢物排出,進而快速分解橘皮組織。還有,如果能讓僵硬結塊的脂肪軟化,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會更加活絡,達到防止水腫的效果。
其實做激烈的運動雖然可以減肥、鍛鍊肌肉,但卻沒辦法處理因橘皮組織而造成皮膚凹凸不平的問題。一定要靠人的手去刺激,才能讓皮膚恢復光滑。順著淋巴流動的方向按摩,血液循環就會變好、減緩老化作用,讓皮膚恢復光滑平整,甚至還能讓氣色變好喔。
坐著的時候翹腳、彎腰、撐下巴、看手機時脖子向下彎等姿勢, 都會造成脊椎彎曲、妨礙血液循環,促進橘皮組織的出現。生活 中經常坐著的人,會有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所以一定要多加留意。盡量選擇有扶手的椅子,站起來或坐著的時候可以支撐身體,不要跨坐在椅子的末端或是翹腳。建議養成一段時間要站起 來活動筋骨,並特別揉一揉或按摩大腿後方的肌肉的習慣。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或單一食物減重法,是促使脂肪和橘皮組織產生的捷徑。尤其是單一食物減重法,會導致肌肉損傷、身體失去彈性,一定要多加留意。缺乏纖維的菜單也必須多注意。因為身 體一旦缺乏纖維,就會產生慢性便秘,使腿部靜脈的阻力增加, 容易有水腫問題。因此建議可以減少食量,並且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能防止橘皮組織生成的蔬菜和水果。
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就會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導致脂肪堆積。因此,要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另 外,大量的鈉會降低膠原蛋白的含量,導致皮膚老化、引發血液 循環障礙,促進橘皮組織生成。所以請盡量養成飲食清淡的習慣,尤其絕對不能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會讓你的身體在短時間內 囤積大量脂肪,橘皮組織就會瞬間形成,一定要多加留意。
橘皮組織是廢物和水分混合脂肪細胞組成的,所以平時就要攝取足夠的水分,以幫助排出體內的廢物。一天喝8杯(1.5公升)以上的水可以防止水腫,並使血液和淋巴循環更順暢,減少橘皮組織產生。不僅如此,多喝水還可以暢通腸道解決便秘問題,這樣 就能更快去除橘皮組織。
水腫是會在瞬間變成橘皮組織的可怕存在。請盡量避免緊身牛仔褲、內搭褲、貼身內衣等過緊或會壓迫身體的衣物。在室內要穿舒服的平底室內鞋,避免穿跟又高又細的高跟鞋。
不要想花時間做什麼運動,只要每天10分鐘做去除橘皮組織的伸展和按摩就好。按摩前可以先泡澡,幫助血液和淋巴循環,然後再重點式按摩有大量橘皮組織的部位,這樣不僅有去除的功效, 更能有效防止橘皮組織產生。按摩時可以用天然精油或身體乳, 順著淋巴循環的方向塗抹,這樣更能有效增加皮膚彈力、幫助排出水分。幫助淋巴結運動的伸展運動、脖子向後仰或雙手向後伸展等動作,都能幫助去除橘皮組織。躺著像在踩腳踏車一樣,雙腳懸空踩踏的姿勢,也能有效去除橘皮組織,打造光滑平整的腿部線條。
睡覺之前吃的食物會直接變成贅肉和橘皮組織。所以盡可能晚餐少吃,睡前至少4小時不要進食,尤其宵夜更是大忌。消夜主要 都高油、高熱量且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導致水腫和脂肪囤積。晚上運動量少,全身的循環也會變差,第二天很容易水 腫,所以建議晚餐少吃一點,早一點睡覺才是上策。
感受到壓力或緊張的話,身體會僵硬,肌肉也會跟著緊繃。肌肉 一緊繃循環就會不好,也就會產生橘皮組織。負面想法、怨恨、 怒火等情緒,會促使壓力荷爾蒙分泌,也就是皮質醇的數值會提 升,使橘皮組織的情況更嚴重。此外,一旦有了負面想法,就會 刺激對食物的慾望,使你可望更多食物,想要吃甜食或碳水化合物,所以盡量避免給自己壓力,努力以正面積極的想法面對生活。當人感受到壓力時活性氧也會增加,而活性氧就是老化的主 因。
在去除橘皮組織之前,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狀況。捏膚測試(Pinch Test) 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特定部位,確認脂肪與肌肉彈力的方法。通常是用在測量脂肪多寡,但最近也用於掌握橘皮組織的狀態,通常都會捏大腿後方的肉。
隨著疼痛和皮膚的狀態,橘皮組織可分為0∼7個階段,通常是以「正常皮膚→水腫→僵化→ 纖維化→損傷」這樣的順序發展。
• 正常(0階段)捏皮下脂肪較厚的地方,不會發現皮膚組織有變化的狀態。
• 水腫(1∼2階段)這是橘皮組織發展初期的階段,外面看起來皮膚狀態沒有改變,但做捏膚測試捏大腿後方的肉時,會發現細小的顆粒。會因為皮下脂肪層的循環不佳,出現一些水腫現象。按 摩腋下、鼠蹊部(大腿內側)、腳踝等部位,就可以去除橘皮組織。
• 僵化(3階段)用手捏皮膚會出現比上一階段更大一些的顆粒, 按壓該部位時會有點痛。因為循環一直不好,皮下脂肪層的廢物、水分和脂肪細胞結塊,導致橘皮組織變僵硬。跟肥胖無關, 過度運動時也可能會出現。所以運動之後一定要按摩放鬆肌肉。
• 纖維化(4∼5階段)橘皮組織的部分已經整個結塊,四周形成一層薄膜。不用手抓也能用肉眼看到橘皮組織,摸的時候會伴隨疼痛感,還有按壓神經時偶爾會覺得疲勞。橘皮組織面積非常大, 導致皮膚表面凹凸不平,到了這個階段,想要去除橘皮組織就得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每天都要好好伸展、按摩才行。
• 損傷(6∼7階段)皮膚表面的溫度下降到31∼32度,皮膚非常暗沉、粗糙。橘皮組織越發展皮膚反而會越鬆軟,所以身體的線 條會看起來鬆垮無力。膝蓋、小腿、大腿的界線漸漸,還會出現腳麻的現象。這是皮下脂肪層發炎變嚴重的徵兆。要透過飲食調整、伸展、按摩和高周波治療等各種方法,並花費長時間保養才可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