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可以幫助你減脂並增強運動表現?其實,這都是咖啡因在作祟!咖啡因對我們有什麼優點?有許多的人在跑步或比賽前喝一杯咖啡會產生一些提神的作用;在一項「菁英運動員使用咖啡因」的研究報告中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奧運會運動員使用咖啡因來提高他們的表現,另外,在「咖啡因對於跑步的里程數增加」這項研究已被證明,在一些運動員身上可以提高身體運作性能和肌肉耐力,而咖啡因也可以幫助你跑得更快。
那咖啡因又有什麼缺點?使用咖啡因像任何鍛煉補充劑一樣都會有缺點;尤其咖啡因是一種利尿劑能增加我們排尿的頻率,這對於跑者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此外,在跑步前喝咖啡時可能會遇到其他胃腸道問題,特別是如果在飲料中添加牛奶或其它成分,再加上咖啡因具有通便作用,這代表著如果你的腸胃比較敏感的話,就有很大的機率會造成腹瀉的問題,還有對於某些咖啡因敏感的人來說,喝咖啡可能會引起頭痛或心率加快等問題。
如果你想要透過咖啡因讓運動表現與減脂能發揮最大的功效,以下這4個喝咖啡的常識與迷思你一定要知道。
1.掌握喝的時間
都說應該在健身前喝咖啡,能夠提升運動表現,獲得最佳減脂效果,但到底健身前多長時間喝才最好呢?由於咖啡因經口服用後,可以快速被腸道吸收,一般在飲用1小時後即可在人體內達到最大濃度。而咖啡因的半衰期,即人體中含量減少一半的時間,為2-12小時。所以在健身前1小時喝咖啡,可以有效提高運動表現,提升減脂效果。
2.餐前或餐後飲用
有許多人都會喝咖啡邊配上一些食物,然而,食物確實會減慢咖啡的吸收速度但並不影響吸收利用度,因此,如果你在運動前需要加餐並飲用咖啡的話,可以將加餐與飲用咖啡的時間略微提前,但如果你是屬於飲用咖啡容易腸胃不適的人,那就可以在餐後再飲用咖啡。
3.加糖會減緩效果
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不習慣黑咖啡所帶來的口感,因此,都會選擇加入大量的砂糖或是牛奶,來中和黑咖啡的苦澀與酸度。雖然,這樣有助於提升口感與香味,但這些配料卻往往會抵銷咖啡所帶來的好處。例如加入奶精或是奶油,這些往往都含有氫化油脂成分與反式脂肪酸,而加入大量的糖就會提升熱量的攝取,並降低咖啡中抗氧化物質的濃度。
4.喝越多越好
喝咖啡就如同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一樣,太多的好事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就如同咖啡因一樣。過多的咖啡因攝取會造成一些副作用,如煩躁不安、焦慮、頭暈、胃部不適、失眠、煩躁、心跳加快甚至震顫等等,對於大多數健康成人來說,高達400毫克(mg)的咖啡因被認為是安全的,這大約是4杯224ml咖啡的量,但不是每杯咖啡所含的咖啡因都固定相同,所以,在咖啡因的攝取上要特別的注意。
資料參考/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如果當你嘴饞想買條巧克力吃,包裝上提示要跑步多久才能燃燒掉這條巧克力的熱量,你會吃完趕快去運動、直接放棄吃它,還是不為所動?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食品標示上詳細說明需要多少運動能燃燒產品內容物所含的卡路里,有助於每天減200卡熱量、對抗肥胖。
以現有食品標示來說,包裝食品都必須顯示熱量等營養訊息,但少有證據顯示人們會因為這種方法改變購買或飲食方式。而一篇發表於《流行病學和社區衛生雜誌》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研究,以 「(暫譯)身體活動卡路里當量Physical activity calorie equivalent」(以下簡稱PACE)進行分析。PACE標籤例如:在一塊巧克力包裝標示上告知消費者,其所含230卡熱量需透過跑步23分鐘或步行46分鐘才能燃燒掉。而該研究發現,大規模應用PACE標籤,可讓每人每天平均減少200卡熱量。
該研究團隊分析了14項研究數據,檢查PACE標籤在減少卡路里方面的有效性。結果發現,與沒有標示的食物相比,使用PACE標籤時人們每餐選擇的熱量少了103卡。不過,研究也發現與其他類標籤相比(例如僅標示卡路里、英國特有的「食品紅綠燈標籤」),PACE標籤對減少熱量並沒有明顯效果。
研究第一作者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Amanda Daley接受《CNN》訪問時,認為這方法值得一試!她表示,現有的食品標示系統(熱量和營養成分標示),沒有對英國的肥胖症產生巨大影響,相比之下,PACE標籤呈現資訊的方式更加「親民」,可幫助人們避免暴飲暴食、促使人多運動消耗熱量,並可能會鼓勵食品製造商生產熱量更少的產品。即便該研究分析的數量少且未落實在實際環境中,但研究目的是將PACE標籤添加入現有資訊中,而非替換它們。
「方法簡單非常重要!」Daley指出:「我們在決定是否購買之前,大約只會花6秒鐘查看食物,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必須接受易於理解的資訊,而不需要獲得數學博士學位才能算出吃了四分之一比薩實際上意味著什麼?」如果包裝標示直接告訴消費者「要花60分鐘走路才能消耗掉這包零食的熱量」,大多數人應該都能理解,並能體會60分鐘要走很長的路。
她也認為,只要每天減少約100卡熱量,加上持續增加身體活動,可以降低肥胖率。況且PACE標籤是非常簡單且直接的策略,相當適合用於包裝食品和飲料、超市標示和餐廳菜單。
反面意見:對飲食失調潛在影響
英國營養學會的營養師兼發言人Nichola Ludlam-Raine對PACE標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她表示,此標籤可能對飲食失調者產生極大的問題,因為標籤建議食物必須被「燃燒掉」;而標籤也提倡了一個不盡正確的觀念:選擇食物主要考慮是熱量而非營養成分。Ludlam-Raine也提醒:「運動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靠巧克力或碳酸飲料為生!切忌過度節食。」
上述研究作者Daley承認了這項擔憂,但她也表示沒有證據能證實PACE標籤會引起進食障礙。
正面意見:小變化足以產生大影響
另一方面,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是PACE標籤的擁護者。RSPH副執行長Duncan Stephenson認為,像這樣的「小變化」就可以對熱量消耗和最終體重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其他研究也顯示,減少熱量能為健康帶來好處,例如減少300卡熱量可使血壓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下降,以及三酸甘油脂濃度下降24%。
資料來源/CNN, The Guardian , BMJ Journals
責任編輯/Dama
大豆(黃豆)這項食品是女多許姓的愛載,它不僅能延緩衰老,對身體上還有許多益處。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只要每天攝取適量的大豆,維持一段時間後,就能防止血管硬化、降血止,此外還能維護皮膚達到美白的功效。
大豆主要成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還有鈣、鐵、磷等,營養價值高,其中所含的大豆蛋白質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同時不含膽固醇。大豆富含卵磷脂,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活化細胞、延緩老化等,所含的大豆異黃酮能提供女性雌激素,適合更年期婦女補充外,同時也具有抗癌的功效。然而每100公克的大豆就有36克的蛋白質,比雞蛋還來的高,對於有在運動健身的人來說,大豆也能嘗試和作為補給。
然而大豆除了美白、降血脂外,還有許多益處:
大豆磷脂中含有85%~90%磷脂酰膽堿以及鱗脂酰乙醇胺、磷脂糖甙等,對人體器官有很好的保健效應。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發現,人體的各組織器官中含有大量麟脂,大豆中的大豆磷脂可增加組織機能,降低膽固酵,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和治療腦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它還有助於肝贓健康,對肝炎、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療效。另外,大豆磷脂還能促進脂溶性維他命的吸收,防止體質及各組織器官酸化。
目前醫學家們正在研製一種既有美容護膚價值,又避免一些副作用的外用美容用品,然而他們發現最好的東西就是植物雌激素。這種植物雌激素是從大豆中提取出夾的一種類似異類黃酮的物質,被稱作駐顏、護顏的健康使者。它有類似雌激素作用,而無雌激素的毒副作用如噁心、食欲不振、乳房腫脹、月經不調等,是美容抗皮膚衰老的上品。英美科學家經過研究,揭示了東方女性容顏俏麗、肌膚細膩、乳腺癌發生率較歐美低的奧秘,東方大豆製品為餐桌上的貴賓、座上客,而大豆恰恰堪稱為雌激素之王。
大豆中的植物蛋白也是重要的健康物質,因為它是大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原料。增加食物中大豆蛋白的含量,就能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避免沮喪、抑鬱的深層發展。曾有學者進行對比研究,發現經常吃植物蛋白的人,比對照組的膽固醇平均降低12%。美國學者將膽固醇正常的人分為AB兩組作臨床實驗,A組的膳食中以牛奶、動物蛋白質為主,B組膳食中主要是大豆蛋白,同時每天還攝取500毫克膽固醇,隨後兩周後實驗結果發現,B組不僅低密度脂蛋白明顯減少,而且高密度脂蛋白還增加了15%。遠充分證明了大豆蛋白在心臟病的防治上,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豆中富含磷脂是一種天然營養活性劑,是建築聰明大腦的重要物質。由於人的大腦20~30%由磷脂構成,所以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大豆可使腦中乙酰膽喊的釋放增加,從而提高人的記憶和接受能力。 此外,大豆磷脂中含磷脂酰肌醇、甾醇等營養素,可增加神經機能和活力,有較好的保健功能。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