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1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2
跌倒手撐地手腕痛?醫揭舟月韌帶損傷6大警訊與後遺症
3
黃斑部病變不再是隱憂!4種飲食與檢查雙管齊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2020-04-09
知識庫 飲食 保健 觀念

咖啡的好處眾人皆知。研究表明,飲用咖啡後新陳代謝的增加,也是由於脂肪燃燒增加所引起,然而,在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神經系統向脂肪細胞發送直接信號,告訴他們去開始分解脂肪。但近期研究更發現有另一項好處,就是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newsweek.com

每天喝杯咖啡有益健康

咖啡不只是可以提神,只要喝對了時間及份量,就能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長期研究咖啡的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國外有份研究心臟衰竭危險度的報告,發現每天喝2~3杯,可降 7%的罹患風險,而每天喝4~5杯,則可降低 11%風險。但是超過5杯的話,預防效果就會下降。然而專研「阿茲海默症」的宜蘭大學動物科學系及生物技術名譽教授吳輔祐,也在著作《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症因與預防》表示,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醇對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有明顯的幫助。

©rocsatocoffeeroasters.com

咖啡能抗身體發炎,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作

什麼是「自體免疫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指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太強,強到去攻擊自己的正常細胞、組織與器官的一種疾病。常見的疾病有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癬等。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近10年來台灣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正逐年增加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目前在台灣約有10萬名的患者,若要控制此種疾病,首先解決就是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好讓免疫細胞不再繼續去攻擊正常細胞。根據義大利的《Humanitas Research Hospital》也表示,咖啡因可作用於免疫系統,有調節先天及後天的免疫功能作用,雖然其機轉尚未得知,但推測是因為抗發炎反應所致。愛爾蘭國立大學曾發表過的一篇研究,顯示咖啡因可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產生,同時也會抑制抗體的產生,對於慢性炎症患者具有正面的影響。

©telegraph.co.uk

每天1杯咖啡有助減少發炎因子

在2018年《臨床免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是關於咖啡因對人類血液中單核白血球調控發炎反應的影響,研究中發現咖啡因可以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反應,只要1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就能降低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炎症指數。這是因為抑制了發炎反應的訊號傳遞路徑,進而讓發炎相關細胞因子的產生減少,只要發炎細胞減少,相對的會使發炎反應也跟著下降。結果得知,每天喝 1 杯咖啡就有助於減少自體免疫疾病的發作、及減緩症狀的嚴重度。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跌倒手撐地手腕痛?醫揭舟月韌帶損傷6大警訊與後遺症

2025-10-31
話題新知觀念保健

70多歲劉先生退休後愛騎腳踏車,3年前一次意外摔倒時本能地以手撐地,自此手腕便時常隱隱作痛,起初認為只是扭傷並未積極治療,直到近2個月疼痛逐漸加劇,甚至連拿水杯和開門的小動作都變得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續,前往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治療,診斷為「舟月韌帶損傷合併舟狀骨與橈骨關節炎」,經手術後疼痛大幅減輕,重新能輕鬆拿水杯、轉門把,生活便利度顯著提升。

手腕韌帶損傷的後遺症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醫師陳重宇指出,「舟月韌帶損傷合併舟狀骨與橈骨關節炎」(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SLAC)是舟月韌帶損傷後常見的後遺症,因韌帶受損導致8塊腕骨間排列失衡,使關節承受異常壓力,軟骨逐漸磨損,最終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常見症狀包括:

手腕隱隱作痛

握力下降,拿重物困難

手腕腫脹、活動度減少

嚴重時連轉水龍頭、開門都會受限

藥物、護具沒改善需手術

陳重宇說明,對於這類退化性病變,若藥物、護具或復健無法有效改善,便需考慮手術。早期病人可以透過藥物、護具或復健治療控制症狀,若病程已進入中後期,則需要動手術。

以下為常見手術:

全腕關節融合術:優點是止痛效果佳,能提供較高的穩定度與力量,但會完全失去手腕活動度,較適合勞力工作者。

部分腕骨融合術:優點是能有效止痛,同時保留約8成力量與6成活動度,在功能與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

陳重宇表示,由於劉先生的症狀是手腕腫脹、活動受限和握力明顯下降,X光檢查顯示已進展至中後期病程,經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後,劉先生接受「舟狀骨切除合併四角融合術」(scaphoid excision and four corner fusion),並使用新型環狀鋼板固定,復原順利。

手腕疼痛、僵硬快就醫

陳重宇提醒,民眾若長期手腕疼痛伴隨腫脹或僵硬,切勿拖延,應該及早透過X光或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能釐清是否為韌帶損傷或退化病變,並選擇合適治療方式。

陳重宇呼籲,慢性手腕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盡快就醫接受妥善治療,不僅能有效止痛,也可保留手腕功能,幫助病人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沒有骨折,手腕卻好痛?醫:恐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教你2招判斷

手腕麻痛無力怎麼辦?復健科醫教你「肌腱滑動運動」5步驟改善症狀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跌倒別再手撐地!醫揭韌帶損傷「恐怖後遺症」:手腕痛、握力下降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黃斑部病變不再是隱憂!4種飲食與檢查雙管齊下

2024-11-21
觀念新知保健話題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會開始增生,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會逐漸上升,也是老年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不過,平常只要多攝取「4大營養素」就能降低風險,最好還要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才能遠離失明危機。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中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主要是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位萎縮,造成視力減退、模糊等症狀。AMD好發於50歲以上長者,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也大增,65歲以上長者更是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為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

老年黃斑部病變研究

根據《美國眼科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老年黃斑部病變研究指出,每天至少200克蔬菜、每天2次水果、每週2次魚,就能顯著降低42%罹患AMD的風險,其中每週2次魚就將風險降低24%;衛福部則建議每日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及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然而多數長輩攝取不足。

另外,根據《臨床營養雜誌》(Clinical Nutrition)的雞蛋攝取量與黃斑部病變研究指出,與每週吃少於1個蛋黃的人相比,每週吃2~4顆蛋黃的人,15年後發生晚期AMD的風險降低了49%。

日常4大護眼食物

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表示,護眼食物「蔬菜、水果、魚、蛋黃」皆有助於降低AMD發生風險。魚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DHA、EPA);蔬果含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蛋黃含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都是對眼睛很好的營養素:

魚: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等包含Omega-3,其中DHA能保護眼部感光細胞免受氧化傷害,而EPA能降低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發炎。

蔬菜、水果: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藍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水果如奇異果、芒果、葡萄、柳橙等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此外,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可在烹調時加入些許油脂助其吸收,以達到更好的護眼效果。

蛋黃:澳洲雪梨大學視覺研究中心表示,攝取較高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人罹患AMD的風險會增加,而蛋黃含有這兩者,故每週2~4顆最為合適。若每天吃1顆或以上,其預防AMD的效果可能會減弱。

董氏基金會呼籲,50歲以上樂齡族,每日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每週2次魚、每週2~4顆蛋黃,這樣就不用花冤枉錢購買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除了飲食以外,建議每週180分鐘運動、減少太陽直射眼睛等也很重要,最好還要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

延伸閱讀:

眼睛飄黑影、閃光⋯小心飛蚊症「恐1成視網膜剝離」醫教3招救眼

眼前突然有小黑點、閃光⋯恐是黃斑部病變!醫「1表」秒測嚴重度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每天吃「雞蛋」能避免黃斑部病變?是真的!研究:眼病變風險降一半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