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數據指標多樣,對於習慣配戴跑錶的跑者來說,除了配速之外最著重的多是心率,但其實還有其他數據對你的整體表現都相當重要,「步頻」就是其一。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步頻,無論對跑步表現、跑步效率、受傷風險和恢復能力都有正面影響,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通用 180 步頻,也不是每個人都該跨出大步。本文讓你了解為什麼要注意自己的步頻,以及如何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步頻。
在跑步中,步頻定義為每分鐘跨出的步伐總數,簡單來說,就是 60 秒內雙腳踩地面的次數。我們跑步的速度等於步頻乘以步幅,因此,如果想跑快一點有兩種選擇:一是增加步頻,二是增加步幅(腳跨出去的幅度加大),而兩者也決定了你的速度。
一般跑者的步頻多在 170-190 之間,而運動生理學家丹尼爾(Jack Daniels)博士曾觀察田徑場上精英選手後提出,長跑時步頻應在每分鐘 180 次以上。但每個人真的都通用這個數字嗎?優秀的跑者通常比初階跑者有較高的步頻,頂尖馬拉松運動員的步頻通常在 180 次以上,而多數跑步新手約在 156 到 164 之間,由此可見,步頻的多寡確實跟速度有關。
雖然步頻影響速度,但不是單靠加高步頻就能解決速度問題。步頻取決於你的跑齡、跑步能力和身體結構,例如較高的跑者自然會有較低的步頻。
不是每個跑者都要有相同步頻,一些跑者可能以增加步幅提升跑步經濟性(即跑步效率,概念是在固定速度下穩定跑步所消耗的攝氧量,攝氧量越少表示跑步經濟性越好);另一些跑者可能增加步頻達到同樣的跑步經濟性。相反地,當你透過提升速度、肌力和協調能力成為更好的跑者時,步頻可能就會悄悄地發生變化。
要知道自己的步頻有很多種方法,最簡單是用碼表計時 1 分鐘、自己算步數;而現在跑錶風行,如果你手上有配戴,那麼直接看跑錶或連結 App 的螢幕顯示就相當清楚。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檢視自己的步頻呢?我們列出3大原因。
1. 避免過度跨步
過度跨步是跑者常會犯的嚴重錯誤。當步頻低、步幅過大,腳掌過度跨到膝蓋之前落地時,腳掌著地點容易落在腳跟,也會形成剪應力(Shear Stress),而剪應力是造成膝關節受傷的主因,也成為阻止你向前的力量。 為了避免傷害發生,可將腳掌著地位置更靠近身體重心(約落在臀部正下方),同時增加步頻;但就長遠來看,你應該解決的根本原因是增加腿部肌力。
2. 改善跑步速度
「多樣性」是改善的關鍵。你可以使用步頻當作訓練的指標,用高或低不同步頻來跑課表,使身體對各種運動刺激作出反應。隨著時間,你將發現肌力、協調性和速度都默默地提升不少。
3. 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
步頻可做為跑步的診斷工具。比方說,在長距離跑步中,你會感到疲累並影響跑步技巧,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會注意到這些變化,因為身體會試圖維持同樣的配速。如果跑步時試著專注在步頻,將會發現當你開始疲倦時,步頻可能自動往下降,這表示你的跑姿無法維持夠長的時間,需要增加一些多樣性的訓練來改善。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更好的跑者,應該先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來改善步頻,而不是盲目地改變步頻只為了達到預期數字。相反地,我們應該利用步頻來監測自己跑步的問題,只要聰明地使用,步頻將是一個強大且實用的監測工具。
資料來源/POLAR,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責任編輯/Dama
跑步對身為羽球選手的周天成而言非常重要,是他平時都在做的基礎訓練。周天成回憶2014年國際賽中面臨10連敗人生低潮,一時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中,經前輩提點,他透過不同的訓練方法幫助自己進行自我察覺,例如田徑跑步馬克操訓練就是當時嘗試的一個方法,透過跑步訓練,除了訓練基礎體能,更嘗試去開發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周天成表示,他慶幸自己曾經歷過這段路程,唯有歷練挫敗、克服逆境,才會有之後的14連勝。
新生代台灣戲劇演員楊晴表示,自己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劇本和背台詞,甚至因為戲劇角色對於體力、烈日操練的需求,常常在下戲後還自主討教他人體能訓練的訣竅。國中曾加入田徑隊的她,從單純的體能重量訓練,漸漸發現找到放鬆的方法相當重要,5年前開始愛上路跑,現在每週練跑4天,她透過跑步過程整理心緒、沉澱工作思緒。楊晴表示:「跑步對我來說是最放鬆的,當我路跑時會脫離角色回到最原本的自己、回到生活,而在過程中也學習和自己對話。跑步就像是一個心理遊戲,會讓心變得堅強勇敢!」
跟著UA教練與周天成、楊晴的示範,一起提升跑力吧!
跑者下肢伸展
步驟1:右腳向前跨出弓箭步,膝蓋、腳尖都朝前,身體重心正中不傾倒。
步驟2:手掌五指觸地,臀部往後往上伸展,此時大腿後側得到伸展。
弓箭步抬腿
步驟1:左腳向前右腳向後蹲低,呈弓箭步,雙手擺出跑步擺手姿勢。
步驟2:右腳往前抬高至膝蓋呈90度,左腳打直站立,雙手隨姿勢移動前後擺手。
步驟3:重複步驟1、2。
炎熱的夏季經常被認為是跑者的休眠期,對UA來說,炎熱酷暑對身心的限制反而是鍛鍊跑力與心志的最佳時機,奠定為冬天跑季突破目標的基礎!因此UA在今夏與全台五大跑團舉辦《UA鬥陣尬一夏 環台挑戰賽》,以「UA Training For Runner 肌力訓練」為主幹,將紮實又富趣味的肌力訓練方式帶給全台各地的跑者。同時,結合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五大地區具當地特色的關卡挑戰,聚集全台擁有強韌決心的跑者,一起炎夏開練、知難不退!
這次挑戰涵蓋五大能力:肌耐力、穩定力、爆發力、配速力,彈跳力,針對各地跑團的特色路線設計。首先登場的台北場,結合山貓路跑團固定團練的山路特色路線,挑戰參加者在連續陡坡的肌耐力。中部知名跑團文心樂跑團,以台中知名地標文心公園為名,目前周間固定於市府前廣場團練,這次透過短程間歇激發跑友的爆發力。台南最具規模的安平夜跑團,這次挑戰地點選在億載金城,環繞一圈距離1,600公尺,要測驗跑友的配速穩定力。記者會後更開放課程體驗,以下是精華版訓練課程內容,提供跑友們搶先參考。
Move Better (秒/組數/6分鐘)
耐力型跑者需長時間使用髖部、肩部肌群來擺動四肢移動身體,應充分活化肩部、髖部與軀幹,使肌肉、肌腱韌帶機能提高活動範圍與穩定能力、以避免前次訓練後的疲勞感持續累績而影響當日訓練表現。
1.坐姿跨腿髖伸展
2.蟹式股四頭伸展
3.下犬式小腿伸展
4.跑者弓箭步+側彎
5.橫跨步伸展
Move Faster (秒/組數/4分鐘)
藉由快速收縮肌肉來啟動神經肌肉連結,使跑者肌肉藉由彈性能創造跑步經濟性來移動身體,並透過不同面向方法,促使跑者以不同移動方向促使跑步效能提高。
1. 雙腳前後跳
2. 原地抬腿跑
3. 雙腳左右跳+原地抬腿跑
4. 雙腳交換跳+原地抬腿跑
5. 集結隊呼
Move Stronger (秒/組數/12分鐘)
保持狀態、質重於量,採組間金字塔課程,以七大動作基礎能力,關鍵將注重動作品質,著重單側肌力表現,引導體線排列,節奏、呼吸、專注力的結合。
1.登山者式右邊
2.右邊站姿肩部W
3.右腳後撤弓箭步
4.4/1伏地挺身抬右腳
5.右腳臀橋
6.右側肘撐平板式
7.左側肘撐平板式
8.左腳臀橋
9.4/1伏地挺身抬左腳
10. 左腳後撤弓箭步
11. 右邊站姿肩部W
12. 登山者式右邊
Move Longer (秒/組數4分鐘)
以共同奮鬥為出發,激勵彼此共同接受挑戰,促使隊員團結一起,表現不畏苦,齊心奮鬥的項目。
1.前後分腿跳(雙人)
2.旋轉跳(全體)
Move Better (秒/組數4分鐘)
跑者在訓練後身體狀態呈現疲勞,以靜態伸展為恢復活動靈活度的方法之一。
1.跑者式伸展
2.鴿式伸展
3.坐姿肩部伸展
4.嬰兒姿側彎
活動報名時間:即日起至8/7
五大挑戰路線:
8/21 台北x山貓路跑團:肌耐力挑戰 (木柵恆光橋-救千宮:約5K / 連續陡坡)
8/23 新竹x新竹路跑社:穩定力挑戰 (清大田徑場-交大田徑場:約4K/長緩坡+短陡坡交錯)
8/27 台中x文心樂跑團:爆發力挑戰 (台中市政府前廣場:100m/間歇短跑競賽)
9/6 台南x安平夜跑團:配速力挑戰(億載金城公園:1.6K/圈*3共4.8K / 穩定配速)
9/13 高雄x R2R夜跑團:彈跳力挑戰 (中山大學行政大樓-文學院:約5K / 長緩坡+逆風)
活動報名詳情請上官網
資料來源/UNDER ARMOUR
採訪攝影/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