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蛋白質比雞蛋還高!日本研究:吃白魚肉增肌減脂更有感
1
蛋白質比雞蛋還高!日本研究:吃白魚肉增肌減脂更有感
2
外型瘦一定健康?小心其實可能是內臟脂肪滿滿的偷肥族
3
體重過輕的問題
看起來只要瘦就真的好嗎?體重過輕將會帶來這些問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蛋白質比雞蛋還高!日本研究:吃白魚肉增肌減脂更有感

2020-04-30
知識庫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有在健身的人都知道運動完攝取蛋白質能夠幫助受損的肌肉細胞快速修復以及增長肌肉。而對於肌力易流失的中高齡者來說,餐餐攝取雞蛋、大豆製品等食材更是營養師們常掛在嘴邊的叮囑。根據日本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四所大學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原來白肉魚的增肌能力居然更勝雞蛋。

蛋白質比雞蛋還高!日本研究:吃白魚肉增肌減脂更有感 ©medium.com

日本水產主導研究:白肉魚比雞蛋還能增肌

雞蛋近年來因為營養均衡且蛋白質品質優質,在營養學界甚至有「蛋白質之王」的稱呼,但是就在今年10月初召開的日本胺基酸學會學術集會中,日本水產的研究團隊,及其他四所大學聯名發表了一份共同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12公克的白肉魚絞肉,不用刻意大量運動也能有效增肌。

©verywellfit.com

每天食用4.5克白肉魚助肌力不流失

專攻運動健康科學的立命館大學藤田聰教授指出,若以65歲以上的高齡女性來說,平均每年肌力都會流失1~2%,但是本次臨床實驗中找來了此年齡層的19名女性進行飲食測驗,發現光是每天食用4.5克阿拉斯加鱈魚,就算不運動,只要3個月也能讓其中的15名女性的肌肉量增加。

©medicalnewstoday.com

食用白肉魚後還能延緩肌肉分解速度

根據愛媛大學的營養學博士岸田太郎則表示,其實過去就有營養學研究針對白肉魚類,進行實驗鼠研究,發現實驗鼠在食用白肉魚肉的蛋白質後,負責製造身體爆發力的快肌的肌凝蛋白會大量增生,所以運動能力跟肌肉量都會跟著提高。此外,東京大學的農學院生命科學系特約副教授岡田晉治更表示,該份研究不只發現食用白肉魚能夠增加體內肌凝蛋白的量,更能起到基因層面的改變來加快生物體內的肌肉合成速度,更延緩肌肉分解時間,也增大肌肉體積。 但是本次日本水產則進一步進行了人體測試,而參與研究的日本水產研究員內田健志也表示,由於阿拉斯加鱈魚含有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每食用100公克魚肉就能吸收到29公克。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外型瘦一定健康?小心其實可能是內臟脂肪滿滿的偷肥族

2020-08-10
觀念保健瘦身話題

你聽過「偷肥族」(Thin on the Outside, Fat on the Inside)嗎?其實,偷肥族就是外表看起來瘦,但內在油脂可不少的意思。像是有些人的BMI數值落在正常範圍,以及體重也正常,但是醫師們發現,這樣的情況人有些都有代謝症候群,然而還是屬於偷肥一族,因為他們沒有運動的習慣,外表不顯胖,但脂肪都堆積在內臟器官。

外型瘦一定健康?小心其實可能是內臟脂肪滿滿的偷肥族 ©seca.com

體重不代表一切,體脂才能判斷健康

體重的組成包括了肌肉、脂肪、骨骼、水分等成份的重量,我們其實更應該關心脂肪的多寡,因為脂肪(尤其內臟脂肪)的囤積與許多代謝疾病有關。像是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單看體重,無法得知脂肪的多寡。例如對於長期運動健身的人而言,身體充滿肌肉,肌肉的密度比脂肪來得高,因此這些人的體重往往不低,甚至單看體重會以為這樣可能是個胖子,但其實他們的外型看來並不胖,而是結實精壯。此外,當然要吃得健康也才能控制內臟脂肪。

偷肥族對身體的傷害

偷肥族的重大特徵就是,內臟脂肪過高。內臟脂肪容易囤積在腸胃附近,所以,腹部都會鼓起來,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啤酒肚。而代謝性症候群與內臟脂肪有關;因此,大多數被診斷出代謝性症候群的患者都以男性居多,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就代表內臟脂肪量已經超過標準,在健康上可能就會出現問題。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內臟脂肪會分泌出30種以上有害的物質,因此又被稱做「脂肪毒」。為了要避免以上這些為害身體健康的情形發生,減少內臟脂肪就便得格外的重要!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

想要減掉內臟脂肪,首先要減掉皮下脂肪!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經過一項科學的研究發現,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有著存在並發的關係,然而內臟脂肪容易引發皮下脂肪的增加,所以,如果你只減少皮下脂肪卻放任內臟脂肪不減,就相當於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如果不想讓內臟脂肪增加,最根本的觀念就是控制熱量的攝取,這取決於從飲食中的熱量攝取及運動和基礎代謝使用的熱量消耗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首先,我們必須要控制澱粉跟含糖飲料,接著就是控制油脂的攝取量與增加蛋白質,讓身體處於「消耗熱量大於攝取熱量」的狀態。

資料來源/關鍵評論網、Metro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看起來只要瘦就真的好嗎?體重過輕將會帶來這些問題!

2020-07-08
觀念體脂肪增肌瘦身話題

你也是那種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嗎?其實,體重過輕與過重一樣都會為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對於體重增加有困難的人來說,要搞清楚如何以健康的方式增加體重,成為一件十分值得注意的事項。如果你是想要有效率增重那就必須要透過某些食物以及持續運動來補充熱量與肌肉量,這才能獲得正確的方向及目標。

【延伸閱讀】完美的28天增肌計劃 3個關鍵教你簡單安排出一套訓練課表

體重過輕的問題
你也是那種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嗎?要注意過輕的體重也會為身體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

增重就如同減重計劃一樣,都需要採取身體平衡的方式來進行,這將會著重於你所吃進的食物類型、飲食頻率以及進行肌力訓練的方式,要了解吃進過多的加工食品增加熱量攝取,並不會幫助你增加健康的體重,反而會導致身體的發炎狀態與其它健康問題;相反,當我們懂得選擇健康的原型食物並加上運動的計劃,就能讓身體成功的獲得健康的增重。

【延伸閱讀】減重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加工過多的食物
吃進過多的加工食品增加熱量攝取並不會幫助你增加健康的體重,反而會導致身體的發炎狀態與其它健康問題。

為何需要增重?

儘管我們有很多時後都會知道體重過重所帶來的風險,但必須要知道體重過輕也存在著健康的風險性,有很多時後體重不足是由於營養不良或不健康食物與飲食習慣所導致的問題,再加上現在飲食西化的影響,讓人很難透過健康的方式來增加體重。

我們從體重指數(BMI)來講,只要小於18.5就會被視為體重過輕,根據BMI圖表身高5英尺5英寸(165公分)的成年女性,體重應介於114-144磅(51.3-64公斤)之間,才能被視為正常體重;而6英尺(183公分)高的成年男性應在140-177磅(63-79公斤)之間,以使其處於正常範圍內。

【延伸閱讀】瘦子為何一直練不壯?你是不是搞錯方向了!

BMI值是個參考數據
很多時後都會知道體重過重所帶來的風險,但必須要知道體重過輕也存在著健康的風險性。

在2014年瑞士國家的研究小組,特別研究體重過輕與死亡率之間的長期關係,這項研究找來了31,000位年齡介於25-74歲之間的人;這些人裡體重過輕站總研究人數的3%,並且這些體重過輕的人裡女性又佔有9成,這些受研究的對象都透過長達32年的隨訪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與體重正常的人相比之下,體重過輕的人與外部原因(例如事故與自殺)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這樣的研究數據也表明,體重過輕的人不僅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外,還會在意外事故發生後降低身體恢復的能力,另外,這項研究還表示,低BMI和仰鬱及自殺風險增加有相關性,這也就是為何體重不足的人必須要正確且適當增加體重的原因。

資料參考/draxe、menshealth、NCBI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