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逐漸的增加體重也在某些程度上被認為增加是無法避免的事,即使我們持續一般常見的飲食與運動方式,但卻無法避免身體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先前有一些研究報告,將中年人的體重變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聯繫在一起,但這些研究報告證明,體重不單單會影響心臟的健康,她還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肺部。
在Thorax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將中年體重的變化與肺活量下降的因素連繫在一起,這項研究往深一點來說,中年體重增加對於我們的跑步效率將會有一些影響,研究人員查看了歐洲共同體呼吸健康調查(ECRHS)收集的數據,這項研究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追踪大多數歐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的10,000多名成年人的健康狀況。
在這項針對胸腔功能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從12個國家與地區的3673名歐洲共同體呼吸健康調查(ECRHS)參加者中分析一連串的數據,他們分別在20年的期間挑選了3個不同階段的身高、體重以及肺部功能,同時,也將生活習慣例如是否運動、吸煙或是有嚴重的健康情況(哮喘,癌症或糖尿病);在為期20年的研究開始之初,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34歲研究結束時為54歲,其中57%為正常體重、24%為超重、6%為肥胖,其餘的12%是體重不足。
然而,在過去研究20年的期間,大約有30%的人體重維持穩定、50%的人保持在中等體重範圍、9%的人體重上升而有4%的人體重減輕。因此,當研究人員將肺活量變化與體重變化的數據進行比對時,他們就發現隨著體重增加與肺活量下降之間存在著一些關聯性,尤其是一開始體重正常到中年時體重超重或是肥胖的人,在肺活量的數據上下降最快。
西班牙巴塞隆拿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的呼吸流行病學家朱迪思·加西亞·艾默里奇(Judith Garcia Aymerich)博士說,關於中年體重增加與肺功能加速下降之間有存在著兩個潛在原因。第一.當你的體重超重時,脂肪會在腹部與胸部限制你呼吸時肺部擴張的空間,第二.體重的增加可能會損害肺部的功能,這是因為脂肪組織是炎性物質的來源,當脂肪過多時就會損害肺部組織,並減小能將氧氣運出與運進的肺部管道,即使你年輕時體重都超重,只要在中年時透過減重降低脂肪就能扭轉肺活量下降的問題。
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布里埃拉-普拉多博士(Gabriela Prado, Ph.D)表示,根據我們的數據分析與觀察,在20年研究期間將體重減輕的多寡與肺活量的下降強弱有關。因此,肥胖對肺功能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逆轉,無論任何形式的運動,都可以有效的幫助你將體重降低,依據許多的研究報告指出,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可以燃燒最多的脂肪,另外,在訓練中增加一些重量訓練動作,也可以提高減脂的作用。
然而,除了運動之外還需要改變飲食習慣,必需要在飲食中設定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這三大營養素的比例。最後,普拉多博士說「減肥與減脂將可以逆轉因為肥胖對呼吸道的影響,並減少炎症的發生率進而恢復肺部正常的機能」。
資料參考/runnersworld
責任編輯/David
當延遲性肌肉酸痛出現時,任何可以增加肌肉血液循環的方法都有助舒緩,例如低強度活動、運動按摩、熱水沐浴,另外充足的運動後營養補給也十分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延遲性肌肉酸痛與乳酸(lactic acid)其實沒有關係,因為乳酸在運動後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後已經回降,而且乳酸作為運動生理過程的一個副產物,其實是為了減慢細飽變酸性。
但如果肌肉酸痛在運動後72小時甚至96小時也沒有明顯減弱,甚至出現肌肉腫脹,那必須馬上求醫了。
參考資料
GI值,是許多人相當關心的一項飲食攝取指標,但是追求低GI值真的有助於減重或是減少體脂肪嗎?這個答案相當具有「爭議性」。
GI值(Glycemic index) 意指升糖指數,這代表著一項食物,在攝取後兩個小時後人體血糖變化的數值,較高的會讓血糖在短時間內上升,所以我們都要選擇較低的食品攝取嗎?食品的GI值多寡,跟本身的纖維多寡、消化容易度、脂肪與蛋白質含量有關,越難消化的脂肪、蛋白質與纖維都會讓食品的GI值下降,同樣份量的白米飯與粥,兩者之間的GI值也有所不同,肉類比起澱粉相對有較低的數值,可是熱量卻不一定比澱粉來得低,因為肉類本身含有的脂肪與蛋白質比較不容易消化,所以數值相對低。
GI值與消化難易度有關係,所以「不會」跟熱量成正比關係,GI值越低不代表熱量就越低,然而GI值對於減重者來說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不過在食品的選擇上不能就單單只看升糖指數更需要嚴格控制「份量」與「熱量」。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可以減少胰島素大量的分泌,將過多的醣類,轉換成脂肪儲存,避免減少脂肪的增加,但是如果是「過高的熱量或是份量」,這樣低GI值的食物根本沒有抑制胰島素的效果。
另外GI值也只是一個相對參考的數值,這個數值會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消化狀況,或是胰島素分泌狀況等等而異,造成同樣食物的GI值在每個人身上產生誤差,這樣的還誤差可以高達正負20(GI值),所以這樣的數值真的只能參考而已,真的要減重,還是透過均衡的飲食與運動才能達成。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選擇「非」精緻化的食品,並攝取具有高纖維,低脂肪與熱量的食物,這樣的食物通常具有較低的升糖指數與熱量,對於自己的血糖控制比較有幫助。一般人想要減少體脂肪,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調配自已的飲食計劃,利用粗食的概念,達到減少體脂肪與飢餓感,避免刻意餓肚子,讓自己不但可以吃飽,也可以吃得放心,未來對於食物的選擇,不需要再刻意挑選GI值過低的,只要挑選非精緻化,低脂肪含量、低熱量的且高纖維的食物,這樣才能真正從飲食改變,從而吃出美好體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