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減脂是許多健身人不斷追求的目標,而台灣近年引進一款已在歐美、日本推行的身體雕塑儀器Emsculpt,宣稱無侵入式治療下,4次療程可增肌16%、減脂19%,並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這台儀器能替代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嗎?它是運用什麼原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嶄新技術。
以往,坊間醫美有許多用於減少脂肪的非侵入性設備,例如冷凍減脂,但這些技術都不適用於肌肉。Emsculpt是第一個美國FDA 核准的增肌減脂非侵入式治療,換句話說,它同時鎖定肌肉和脂肪問題。
Emsculpt每次療程約30分鐘,它利用一塊面板放置在腹部或臀部上,這塊面板將「高強度聚焦電磁」(High-Intensity Focused Electromagnetic, HIFEM)傳導於放置部位的肌肉(即腹肌或臀肌),觸發運動神經元,造成超極限肌肉收縮,並促進肌肉內部結構的深層重建以適應極限狀態,同時達到減脂和增肌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效果僅限局部,不像許多健身動作可同時訓練到全身。
該儀器經美國7項臨床實驗,使用者兩週間隔執行共4次療程後,對腹部及臀部增肌減脂獲得一致結果︰使用部位脂肪減少約19%、肌肉增加約16%。
此外,「腹直肌分離」是許多懷孕及產後媽媽常見的現象,腹直肌若長期分離,鬆弛的腹部可能大量堆積脂肪,使產後婦女身材走樣,甚至造成脊椎病變、腰痠背痛、內臟器官移位等問題。而據臨床實證,該療程1年後平均改善11%腹直肌分離。
國外使用Emsculpt 的醫美機構宣稱,該儀器非侵入性、非加熱式、無游離輻射,安全性高,因為無痛所以使用者不需麻醉。療程30分鐘可達兩萬次極限肌肉鍛鍊,相當於做兩萬次仰臥起坐。除了幫助增肌,同時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並增加供氧量,預期成效通常在療程幾天內顯現,持續時間則依個人狀況而異。
如前段所述,Emsculpt目前在國外主要用於腹部與臀部,用在腹部,使男女使用者腹部平坦、加強六塊肌線條;用在臀部,多為使女性臀部圓潤、提臀,這也是美國FDA核准的非手術式提臀儀器;另也可用於雕塑手臂(二頭肌和三頭肌)、小腿、大腿等較小部位的線條。不過,目前台灣許可證僅通過腹部,臀部則正在申請中。
健康且在理想體重範圍內的男女可從治療中受益最大,要注意的標準是,使用者的腹部肌肉沒有太多餘脂肪,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30。此外,對於患有疾病、疼痛而無法鍛鍊的人,Emsculpt可增強他們的核心肌力。
台灣已引進該設備的漫雲思境診所醫療長、前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昱廷指出,多數接受此療程者,本身BMI在平均值之間,並且已嘗試鍛煉和重量訓練多年,而他們接受此療程目的是,讓自己的六塊腹肌更明顯清晰。
資料來源/林昱廷醫師, BYRDIE, Haute Living, BATNIJI
責任編輯/Dama
在實行瘦身計畫時,除了對攝取熱量斤斤計較,許多人會遵循特定的飲食法,例如低醣飲食、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等,而這些資料通常是告訴你攝取比例、一日各餐食譜等大方向。事實上,減肥時有些實用秘訣可讓瘦身計畫更加有效,以下10項有科學研究根據的減肥技巧,做起來,讓你的瘦身計劃效率滿分!
早餐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減少整天的飢餓感,進而減少熱量攝取。
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是減肥者們共同的課題,而含糖飲和果汁這類看似無形的糖,可能正是讓你變胖的原因。
一項研究發現,55-75歲的中老年人在飯前半個小時喝500ml的水,能使3個月(12週)後體重減輕的幅度增加44%。
即便是同種類的食物,有些食物的減肥效果就是比其他食物好,例如同樣是吃青菜蛋和魚,可以多選擇綠葉蔬菜、全蛋,以及鮭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試著靠「選擇」來為瘦身效果加分!
研究顯示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的攝入量和身體活動增加,與降低內臟脂肪有關,也可促進體重減輕。攝取一些纖維補充劑,如葡甘露聚醣也有幫助。
不是要喝到讓自己咖啡因成癮,但研究顯示咖啡因可將新陳代謝提高3-11%,而新陳代謝越高,燃燒的卡路里就越多,也就越能幫助減肥或維持體重。
與加工食品相比,全食物暨健康又有較高的飽足感,可降低因為暴飲暴食而增肥的可能性。
吃東西速度過快會導致體重增加,而緩慢盡食可使你感到更加飽足,並增強加易瘦荷爾蒙。
研究指出,每天量體重的人減肥的可能性較大,且能長時間維持體重。要提醒的是,因為消化食物、水腫等各種原因,整天體重會相差0.8-1.8公斤,想知道自己的正確體重,建議在早上起床上廁所之後量。
睡眠是健康之本,也是減肥之本。睡眠不足是體重增加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也有許多研究證實了睡眠時間短與肥胖有關。所以,想要減肥,第一步就是晚上睡飽睡滿吧!
資料來源/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ma
起司這項食物總是讓人抵擋不住它的誘惑,但起司同時也是很多人又愛又恨的食物,關鍵就出在它的讓量相當驚人熱量,這讓許多想減重的人感到非常憂慮。但是,如果想要保持好身材或是正在減重中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碰高脂的起司製品了?其實,看完這5個分析,就會讓你不再畏懼起司。
起司內除了豐富的鈣質以外,由於是乳製品,它的蛋白質含量其實也很高,另外它富含維生素B12能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促進紅血球的再生、形成,對造血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然而幾乎都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像是動物肝臟、肉類、蛋、海產類、牛奶及乳酪等。另外,起司也富有維生素B2,可提高脂肪代謝的效果,所以雖然起司的脂肪含量高,但其實並不容易像其他食品中的脂肪容易囤積,而高鈣含量更是可以幫助骨骼生長發育。
起司的鈉含量不低,然而發表在美國《美國高血壓組織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的研究報告卻顯示,義大利格拉那帕諾起司在發酵過程產生的蛋白,可以維持降血壓藥(ACE inhibitor)的藥效,有助於降血壓!研究中針對30位平均54歲的成人,有進行藥物等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實驗兩個月間。然而他們基本飲食內容沒有刻意改變,但治療組每天會吃30公克的起司,對照組則吃含鹽、脂肪的麵包。結果發現,治療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有明顯下降,根據專家解釋推測,起司中的縮氨酸(peptides)可以令血管放鬆來降低血壓。
起司是以奶類為原料發酵而成,富含活性乳酸菌,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且起司本身抗胃酸的能力較佳,可保護好菌順利抵達腸道,發揮健康作用,不過因為起司含有較高的鹽分,所以應注意控制攝取量。
在2016年時,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期刊的研究論文指出,每天攝取一盎司以上的起司,就能降低中風機率3%。雖然起司的脂肪含量高,但乳製品也含有維生素D、鈣與磷;維生素D與心臟疾病有關聯,鈣與磷則可能有幫助降低血壓的作用,因此起司、牛奶和天然肉品中的飽和脂肪,其實適量攝取是好的,重點是要避開人工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就能預防心臟疾病。
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實驗,他們對139名成人進行12週的起司飲食實驗,分成3組。第一組每天吃80克的高脂起司、第二組吃80克的低脂起司、第三組不吃任何起司,改吃火腿和麵包。然而實驗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一組出現壞膽固醇(LDL)上升的情況,反而是攝取高脂起司的第一組人員,血液中的好膽固醇(HDL)增加。同時,2015一項小型研究也指出,起司是預防肥胖、促進新陳代謝的好幫手。
看完以上5點對起司營養價值的分析,正在減重的你,其實攝取起司其實無妨,適量的攝取不但有助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加體內好膽固醇含量喔!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INDIA TODAY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