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弓箭步跟深蹲哪個效果好?專家:弓箭步較能啟動臀肌與消除下背疼痛
1
弓箭步跟深蹲
弓箭步跟深蹲哪個效果好?專家:弓箭步較能啟動臀肌與消除下背疼痛
2
後燃效應:讓身體脂肪延續燃燒
3
輪椅健身王:沒有雙腿的 CrossFit 教練 Zack Ruhl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弓箭步跟深蹲哪個效果好?專家:弓箭步較能啟動臀肌與消除下背疼痛

2020-07-09
話題 健身 觀念 下半身肌群 臀部肌群 腿部肌群 核心肌群

深蹲與弓箭步是現在上健身房運動做訓練最常做的動作,但是,是否還在認真練習深蹲來雕塑臀部肌群,但你有想過,當你的姿勢不正確時,效果不僅沒出來,還會傷到腰以及讓腿變粗。根據國外健身教練表示,弓箭步的雕塑下半身的效果比深蹲還好,不僅能強化下半身肌群,還可以減緩上班族惱人的下背痛,因此,弓箭步這項訓練度做深得許多教練喜愛。

弓箭步跟深蹲
弓箭步跟深蹲哪個效果好?專家:弓箭步較能啟動臀肌與消除下背疼痛 ©fitwirr.com

弓箭步改善下背痛

現代人長期姿勢不正確,像是彎腰、駝背,或是時常搬重物的工作者,都必須依靠脊椎來使力,長期下來脊椎就會勞累,周邊肌肉缺乏彈性,以及胸口會鎖住,導致呼吸不順、胸口不適,這些久而久之會導致脊椎側彎、胸口痛等情況發生,為了避免此情況發生,從現在就開始要做保健。然而弓箭步不僅能強化下半身肌群,還能延展過勞脊椎、打開胸口的動作來改善許多人都有的下背痛。

練習弓箭步四大好處

除了鍛鍊下肢力量以及改善下背痛外,弓箭步對身體還有其他好處。

平衡身體:弓箭步是單邊進行的動作,有效的訓練我們身體的平衡能力,不僅有效的訓練腿部肌肉,還可以預防運動過程中的身體損傷。

強化核心肌群:正確的弓箭步動作是保持上身直立,肌肉收緊,強化肌肉的核心穩定性,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能在其他健身動作中,像是重量訓練能更有好的運動表現。

強化臀部肌肉:很多人認為練習弓箭步無法有效的鍛鍊臀部肌肉,但其實,我們在進行正確的弓步訓練時,髖部屈肌會收緊,可以幫助我們強化臀部肌肉,同時也有提臀的效果。

伸展髖關節:許多運動員、愛跑步的運動者都必須要有穩健以及健康的髖關節才能讓表現更加出色,但時常讓髖關節維持在緊繃的範圍中,會造成肌肉沾黏、發炎等情況,必須透過伸展與按摩才能讓髖關節周圍的肌肉恢復彈性。弓箭步能伸展緊繃的髖關節,幫助我們在運動過後避免乳酸堆積導致肌肉發炎。

©fitnesstale.com

如何做弓箭步(Lunge)?

步驟1:採站姿,先將左腳往前踏出彎曲成90度,上半身打直。

步驟2:雙手可握拳在胸口,吸氣,將身體下壓,右腳會跟著降低,停留10~20秒後,吐氣再將左腳踏回原地。

步驟3:將右腳踏出彎曲成90度,吸氣,將身體下壓,右腳往會跟著降低,停留10~20秒後休息。

步驟4:可重複做10~20次。

©popsugar.com

資料來源/FITWIRR、YURI ELKAI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後燃效應:讓身體脂肪延續燃燒

2017-02-06
瘦身減脂運動生理健身知識庫

一般來說,透過高強度的運動後,身體的肌肉會感受到疲勞,進而開始大量消耗氧氣,此時高運動強度讓身體耗氧量達到最大攝氧量時,會啟動一種機制叫做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 簡單來說,後燃效應就是可以讓身體在停止運動之後,還可以繼續消耗氧氣,因此也能持續消耗熱量來燃脂。

後燃效應的原理

根據美國南緬因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Christopher Scott博士的研究,他找來了7位健康男性,並要求他們完成31分鐘的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在重量訓練結束後,研究者持續監控他們的氧氣消耗量,在這個研究中他們發現,這7位測試者在重訓後的38小時內,身體的氧氣消耗量都大於運動前,但是什麼是氧氣消耗量大呢?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所需的必要元素,如果沒有氧氣,人體就無法產生可用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在缺氧的狀態下人類很快就會死亡,所以消耗更多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

而後燃效應的原理就是因為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必需的元素,所以消耗更多的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健身後持續加速新陳代謝,身體仍會在休息時繼續燃燒卡路里。

如何提高後燃效應

根據研究指出,並不是所有運動都有顯著的後燃效應,但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比「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還更能刺激後燃效應產生,但是,什麼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呢?像是短跑衝刺、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式訓練,或是任何需要爆發力、力量的運動,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像是有慢跑、快走、中低速游泳、騎腳踏車等相對緩和且持久的運動。

然而提升訓練強度以及拉長訓練時間,後燃效果都會相應增強,因為在訓練的過程中消耗能量越多,運動結束後身體狀態恢復所需的能量就越多,這也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以下介紹一組7分鐘健身操,對後燃效應能達到很不錯的效果,每一個動作都做上30秒,每一組中間間隔休息10秒鐘。

對於想減重的人來說,跑步機、飛輪不再是你唯一選擇,高強度的訓練可以讓你不用每天花許多時間在漫長的有氧運動裡,不僅如此,還能提高新陳代謝,持續燃燒脂肪,不過高強度的重量訓練有一定的危險性,在進行時,需找一位專業的的教練指導,才可以進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輪椅健身王:沒有雙腿的 CrossFit 教練 Zack Ruhl

2016-10-26
重量訓練CrossFit話題健身人物誌

身體殘缺就沒有希望?這位沒有腿的 CrossFit 健身教練會告訴你,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而且,他正在教其他身障者如何將自己的身體推向極限。現年26歲的扎克·儒爾 (Zack Ruhl) 能做重達420磅的仰臥推舉,並能揹負著他的輪椅直接做伏地挺身與引體向上(還能單手!),就像那是他身體的一部份一樣自然。去年,他創立了自己的 CrossFit 健身房,並專門為身障者提供免費課程。

沒有雙腿的 CrossFit 教練 Zack Ruhl ©Barcroft TV

「不管誰告訴我,我不能做某件事 - 我都能證明他們大錯特錯。」來自德州休士頓的扎克說,「當我在健身房鍛鍊的時候,便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你決不可能在我的健身房中使用的一個詞就是『不能』。只要你進來到這裡,這個詞就會自動從你的口中消失。」

©Barcroft TV

扎克出生時,由於腿骨過於脆弱,而且他的大腿骨不完整,所以醫生後來將他雙腿都截肢了。但他的母親,雪兒·可貝羅 (Cheryl Corbello) 對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而且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讓他知道,他與其他四肢健全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剛出生時的Zack Ruhl ©Barcroft TV

「在他還只有七個月大的時候,我總是不會直接將奶瓶遞給他,他必須用他包裹著石膏的身體爬過來抓才能拿到它。」雪兒說,「他常常要求我將東西放在櫃子下層,這樣一來他就不用挺身往上抓,我則告訴他沒有這回事。『我不會永遠陪在你身邊,因此你必須學會自己完成該做的事情。』我告訴他,他可以成為任何他想要當的人,而且我一點也不在乎別人也許會告訴他這不可能,我們必須找到另一種方式給他肯定的答案。」

高中時期的Zack Ruhl ©Barcroft TV

國中時,扎克開始參加各種運動和舉重,但他的教練卻不太願意讓他上場。他說:「他們不想讓我打球,因為他們認為我一定會受傷。不過,據我自己的觀察,我卻是其中最有競爭力的隊員。高中時,我的名字始終掛在校內臥推榜的榜首。」「我不能做深蹲或硬舉,但我能做臥推,而且我想成為第一名!在大一的時候我是全校第三名,而且後來直到畢業,我都是全校冠軍。」

高中時的Zack Ruhl與父母親 ©Barcroft TV

扎克決定將自己的對於健身的知識和力量都投注於他自己的健身房,在那裡他可以教其他身障的人如何健身。他說,「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而且我一點也不喜歡我的學員找藉口。」他對於現況也非常滿意且自豪:「能夠幫助其他身障者是我自己到現在為止最好的成就。這些課程都是免費提供給身障運動員,因為我知道,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日子有多難熬。很多坐輪椅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看不到未來,而且沒有希望。」

現在的Zack Ruhl與母親 ©Barcroft TV

扎克說,「我想告訴其他截肢者或任何一種身障者的是:『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你一定會有進步的空間,你只需要秉持信念往前走,總有一天會成功。」

©Barcroft TV
Zack也能開車無礙 ©Barcroft TV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