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BOOST + BOUNCE中底 adidas 全新SUPERNOVA跑鞋上市
1
adidas全新SUPERNOVA跑鞋
BOOST + BOUNCE中底 adidas 全新SUPERNOVA跑鞋上市
2
居家腿部肌力訓練
居家腿部肌力訓練大集合:15招動作3組訓練計劃
3
2018臺北渣打馬拉松 視障陪跑員訓練營 跨欄王子陳傑也首次體驗陪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OOST + BOUNCE中底 adidas 全新SUPERNOVA跑鞋上市

2020-07-28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ADIDAS 生活流行

一雙好的跑鞋是入門開跑不可或缺的裝備,為了持續提供跑者舒適腳感,adidas自跑步社群團體中蒐集跑者需求與反饋,打造專為自主訓練或短距離路跑所打造的全新Supernova跑鞋,結合品牌BOOST 與BOUNCE中底科技,帶來優越的緩震回彈與舒適度,幫助跑者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突破自我設限,能量滿載穿梭城市街道!

adidas全新SUPERNOVA跑鞋
BOOST + BOUNCE中底 adidas 全新SUPERNOVA跑鞋上市

adidas Supernova 跑鞋結合品牌兩大旗艦中底科技,跑鞋前段搭載 BOUNCE 中底,成就卓越的穩定腳感,後段 BOOST 中底則賦予雙足柔軟回彈的緩震效果;工藝式網布鞋面帶來極佳透氣和支撐性之餘,更有高達 75% 的鞋面材質是使用回收塑料循環再造的 PRIMEGREEN 紗線所打造,暢跑同時也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鞋底則採用耐磨橡膠大底局部強化抓地力,期許以高性能的跑鞋幫助更多初階跑者踏上起跑線、輕鬆開啟跑步訓練計畫,充分享受跑步所帶來的舒暢感受。

adidas  Supernova 跑鞋的BOOST 與BOUNCE中底科技
adidas Supernova 跑鞋結合品牌BOOST 與BOUNCE中底科技,帶來優越的緩震回彈與舒適度
耐磨橡膠大底
採用耐磨橡膠大底局部強化抓地力

adidas Supernova跑鞋推出多款夏日經典百搭配色,主打配色雪霧白,以簡潔白色鞋身搭配側邊黑色三線標誌,後跟處以一抹俏皮粉色增添鞋款設計亮點,散發活潑輕盈氛圍;玩酷黑款則以不敗的全黑色鞋面貫穿,輔以白色中底交互映襯,設計簡約卻又不失細節,輕鬆駕馭夏季跑道上的運動風格!

Supernova 女款跑鞋雪霧白與玩酷黑款
Supernova 女款跑鞋雪霧白與玩酷黑款

adidas Supernova 跑鞋系列即日起陸續上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密切關注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居家腿部肌力訓練大集合:15招動作3組訓練計劃

2020-09-07
動學堂訓練動作槓鈴啞鈴徒手訓練腿部肌群跑步健身

練腿能促進肌肉生長,而腿部肌群比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量高,所以想增肌就不能忽略腿部訓練。對於常常使用臀腿力量的跑者,練腿更是增加表現、降低傷害的必要訓練。那麼,如果你沒上健身房待在家,還能克服萬難練腿嗎?答案是肯定的。

以下腿部訓練是紐約市健身專家與 Forzag Fitness 創辦者 Mathew Forzaglia 所制定,分為 3 種腿部訓練計畫,共 15 個動作。只要一個瑜伽墊空間、一些負重小工具,你就能在家完成練腿日!

居家腿部肌力訓練
居家腿部肌力訓練大集合:15招動作3組訓練計劃

訓練計劃背後的原理

以下常規訓練主要由深蹲、硬舉、弓箭步等動作以及其變化式組合而成。主要訓練的目標肌群包括臀部、大腿後側膕旁肌、股四頭肌等,全面鍛鍊腿部。

由於我們的運動方向並非單一,多方向訓練肌肉是很重要的,複合式訓練可同時鍛鍊多部位肌肉,從而節省時間並燃燒更多熱量。透過負重、阻力帶、自體重量,可以增加力量和活動度,以支持你的運動和日常活動。

制定者 Forzaglia 建議腿部肌力訓練每週做 2-3 次,強化肌力同時也應空出時間讓肌肉恢復,一般來說,一套腿部常規訓練約 4-6 週可獲得最大效益。你可以視情況調整次數和重量,以繼續增強肌肉。

負重腿部訓練

以下動作所需負重的工具,可為啞鈴、壺鈴、槓鈴,或任何有重量的物體如水壺、瓶裝洗衣精、拖把等。

1.酒杯蹲︰3組,每組12次

目標肌群︰股四頭肌、臀肌。 
步驟︰將重物放在胸前,雙腳站立在臀部寬度之外,臀部如坐椅子般一樣向後下方蹲。全程保持挺胸,注意力放在臀部與膝蓋之間,擠壓臀部同時將重量推向腳後跟。接著回到站姿。

2. 擺腿弓箭步︰3組,每組單腿各10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同時加入平衡和穩定核心)
步驟︰將重物放在胸前,弓箭步右腳向前,重量放在右腳跟,左腳保持穩定,雙腳膝蓋盡量呈 90 度彎曲。推後腳跟站起身,立刻右腳向後做反向弓箭步。前後各一為 1 次,做 1 次後再換另一側腿。

3.羅馬尼亞硬舉︰3組,每組12次

目標肌群︰大腿後側膕旁肌、臀肌、核心和上背部
步驟︰雙腳站在臀部下方,雙手握住槓鈴或拖把等長棍物自然下垂。接著稍微彎曲膝蓋,臀部向後推直到大腿後側感覺緊繃為止,使身體平行地面,槓鈴沿著腿部向下放但不落地,同時保持核心穩定、脊椎中立,收肩胛。臀部夾緊往前推,並恢復站立。

4. 負重登階︰單腿3組,每組10次

目標肌群︰臀肌與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核心和下背部肌肉也同時參與訓練)
步驟︰找一個可以踩的凳子、盒子或台階,其需要有一定高度。將重物放在胸前,抬起右腳放在台階上,保持挺胸、右小腿垂直將右腳跟推向地面,接著另一隻腳也踩上台階呈站姿。雙腳分別返回到起始位置。

5. 負重橋式︰3組,每組12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髖內收肌、核心及腹斜肌
步驟︰仰臥,腳底平放地面,膝蓋彎曲至可用手指尖觸摸到腳後跟。將啞鈴、壺鈴或其他重物放在臀部前方。保持核心穩定,臀部緊縮,推腳後跟並抬起臀部,直到肩膀、臀部和膝蓋呈一直線為止。接著慢慢降低臀部回到地面。

自重腿部訓練

用自己的身體重量,就能鍛鍊肌力、肌耐力並增肌,同時對增加穩定性和活動度非常有幫助。

1. 深蹲跳︰3組,每組10次

目標肌群︰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旁肌、核心及下背部
步驟︰雙腳站立比臀部稍寬,臀部向後下方如坐椅子一樣。全程保持挺胸,注意力放在臀部與膝蓋之間。用腳跟向下推的力量站立或是跳起(跳起能增加強度並燃燒較多熱量),回到蹲姿並接續下一次。

2. 橋式︰3組,每組12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髖內收肌、核心及腹斜肌
步驟︰仰臥,腳底平放地面,膝蓋彎曲至可用手指尖觸摸到腳後跟。保持核心穩定,臀部緊縮,推腳後跟並抬起臀部,直到肩膀、臀部和膝蓋呈一直線為止。接著慢慢降低臀部回到地面。

3. 反向弓箭步或跳躍弓箭步︰3組,每組單腿各10次

目標肌群︰股四頭肌、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核心及髖關節穩定肌群
步驟︰始於站姿,左腳後退呈弓箭步,右足平坦貼地,右小腿垂直地面,雙腳膝蓋盡量呈90度彎曲。全程保持挺胸。推左腳跟向前跨,立刻換右腳重複。

如果做跳躍弓箭步,請從雙腳呈90度時迅速向上彈跳,在空中切換雙腳並控制著地。跳躍弓箭步可增加心血管和穩定性方面的強度。

4. 單腳硬舉︰3組,每組單腿各10次

目標肌群︰股四頭肌、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核心及髖關節穩定肌群
步驟︰始於左腳單腳站在地面。左膝稍微彎曲,右腳向後推,雙手臂向前延伸,專注於將臀部和肩膀保持在一直線上。彎曲後腳踝,並將腳跟壓向身後的牆壁。臀部夾緊,驅動右腿返回到單腳站立的初始位置。

5. 登階︰單腿3組,每組10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及核心
步驟︰找一個可以踩的凳子、盒子或台階,其需要有一定高度。抬起右腳放在台階上,保持挺胸、右小腿垂直將右腳跟推向地面,接著另一隻腳也踩上台階呈站姿。雙腳分別返回到起始位置。 如果找不到墊高可踩的物體,可改為始於跪姿,將右腳向前踩之後站起身,再回到跪姿。
(示意請見上文「負重登階」影片)

阻力帶腿部訓練

阻力帶對於肌力訓練的新手,或是傷後恢復的人特別有用。請根據你的力量和能力來挑選適合自己阻力的阻力帶。

1. 阻力帶跨步︰3組,每組10次

目標肌群︰臀肌、髖屈肌、小腿、大腿後側膕旁肌及股四頭肌
步驟︰將阻力帶放在膝蓋下方,臀部向後下蹲,全程保持挺胸。雙腳在臀部外,右腳先向外側踏出然後踏回,接著換左腳重複。
提醒︰如果是阻力較低的阻力帶可置於腳踝處;阻力較高的則應置於腳踝上方,因為將阻力帶至於腳踝周圍可能增加膝蓋的負擔和受傷風險。

2. 阻力帶深蹲︰3組,每組12次

目標肌群︰臀肌、髖外展肌群和股四頭肌
步驟︰將阻力帶放在膝蓋上方。雙腳站立在臀部寬度之外,臀部向後下方如坐椅子一樣,全程保持挺胸,注意力放在臀部與膝蓋之間。擠壓臀部,同時將重量推向腳後跟,接著回到站姿。

3. 阻力帶單腳羅馬尼亞硬舉︰單腿3組,每組15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髖部與核心
步驟︰始於左腳單腳站在地面,雙手抓住阻力帶一端,另一端放在左腳的腳掌下方。左膝稍微彎曲,右腳向後推,專注於臀部、肩膀與腳後跟呈一直線。接著臀部夾緊,驅動右腿返回到單腳站立的初始位置。

4. 阻力帶橋式︰3組,每組15次

目標肌群︰臀肌、大腿後側膕旁肌、髖內收肌、核心及腹斜肌
步驟︰仰臥,腳底平放地面,膝蓋彎曲,將阻力帶放在膝蓋上方。保持核心穩定,臀部緊縮,推腳後跟並抬起臀部,直到肩膀、臀部和膝蓋呈一直線為止。在臀部推到頂時,雙腳膝蓋同時往外側延展再收回原位,接著慢慢降低臀部回到地面。

5. 觸地開合跳︰3組,每組12次(兩邊交替)

目標肌群︰核心、臀肌和小腿
步驟︰始於站姿,將阻力帶放在膝蓋以下。雙腳跳起並向外展開至於臀部外側,順勢臀部後推屈膝蹲下,用左手觸摸地板。雙腳跳回站姿,並重複該動作,輪流用左、右手觸摸地板。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臺北渣打馬拉松 視障陪跑員訓練營 跨欄王子陳傑也首次體驗陪跑

2018-01-06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冠名贊助的「2018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這兩年都在賽前召募視障陪跑員,希望透過民眾的親自參與,讓視障關懷的議題能持續下去。今日(6)的「視障陪跑訓練營」,特別召集了「跨欄王子」陳傑及藝人Selina,與34位陪跑員一同受訓,為即將到來的賽事日(2018.1.28)做準備,並且驗收Selina和穎芝的練習成果。

2018臺北渣打馬拉松 視障陪跑員訓練營 跨欄王子陳傑也首次體驗陪跑

渣打國際商業總經理林遠棟表示:『今年是臺灣渣打銀行贊助馬拉松的第五年,我們很高興在渣打的推動之下,愈來愈多的視障朋友走出戶外參與跑步活動;更多的民眾採取行動成為陪跑員,讓跑步昇華成更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今年的視障報名人數多達210組,成長5%;申請陪跑員人數高達267位,成長30%,雙雙刷新記錄。這對持續推動視障就業關懷的渣打銀行是很大的鼓勵與肯定。』渣打銀行即將連續擔任四屆視障陪跑員的人資長陳瑋芝也出席訓練營,與跑者分享她的陪跑經驗。

首度體驗志工陪跑 陳傑自嘆不如

練營中,為了要感受視障朋友在跑步中所需的協助,陳傑首次矇上雙眼體驗「黑暗路跑」,只能憑著陪跑員的聲音與對環境的敏銳向前奔跑,陳傑分享:「田徑是我的專長,照理說我的反應應該要很敏捷,但在黑暗裡我因看不見前方而遲疑,甚至無法很快進入跑步狀況,反而要花多一點時間去適應、相信引領自己的人。十分敬佩能夠自在奔馳於賽道上的視障跑者們。」
 
陳傑佩服視障朋友的毅力,但仍以運動員身份分享基礎「3大完賽要素」。對於即將挑戰2018賽事的陪跑員與視障跑者們,有著莫大的幫助。第一是「好體能」,建立起好的體能才能順利完賽並且降低運動傷害的機會。第二是「好默契」,透過練習成為彼此的助力,才能往更好的成績邁進。第三,是陳傑這半年來最難忘的「加油」,因為他在世大運比賽中,獲得觀眾滿滿的加油聲,讓他有奮力一搏的信心。因此,他邀請大眾一起為視障跑者加油!

陳傑首度體驗視障陪跑,感受跨越黑暗的勇氣,期望帶領其他人突破自我!

2018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成果豐碩 持續陪伴跑者們成長

渣打銀行於2013年結合社福團體、企業及政府的資源,成立「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支持視障人才多元就業,幫助視障者能獨立自主地生活、讓企業在進用人才的同時實現社會責任;此外,也透過贊助國內最熱門的運動賽事「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期待透過這個每年近3萬人齊聚的平台,喚醒社會大眾對於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而截至2018年,渣打銀行與渣打集團也透過賽事將累計捐出近新台幣5,500萬元,持續推動台灣的視障就業及全球防盲救盲計畫,更幫助了近400位視障者投入各行各業。
 
2017年11月更是藉由全台首次「北中南500K視障接力」寫下全新的歷程碑,將視障者的多元能力、值得更多元的就業機會推上高峰,也因而使更多視障跑者、陪跑員選擇「2018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成為挑戰殿堂!因此「視障陪跑訓練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專業老師、視障跑者與視障陪跑員的分享,帶領陪跑員們學習在陪跑的過中要換位思考、以視障朋友的方位為中心,透過時鐘方向說明方位,適時告知環境中的變化外,擁有同理心也是建立彼此信任基礎的關鍵。期待陪跑員們能與視障跑者一同享受運動帶來的美好、也能幫助視障跑者在賽道上跑出自己的一片天、更多企業加入關懷視障就業議題的行列。
 

Selina與視障跑友 渣打銀行電銷小組 石穎芝以不間斷跑步狀態為賽事目標邁進

圖片、資料來源/渣打銀行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