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didas ULTRA4D 跑鞋集 UltraBOOST + 4D 品牌科技大成 紫黑配色上市
1
adidas ULTRA4D跑鞋
adidas ULTRA4D 跑鞋集 UltraBOOST + 4D 品牌科技大成 紫黑配色上市
2
身障人士與美國教練攜手以最精采的方式獲波士頓馬資格
3
如何修正你的下坡跑姿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 ULTRA4D 跑鞋集 UltraBOOST + 4D 品牌科技大成 紫黑配色上市

2020-08-17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ADIDAS

adidas 再度開創跑鞋機能與潮流的全新指標,集品牌科技大成的 adidas ULTRA4D 於今夏正式登台!adidas 自 2018 正式推出使用 4D 科技中底的跑鞋後,首度打造結合經典元祖紫黑配色 UltraBOOST 鞋身的 adidas ULTRA4D 跑鞋,經典設計與未來科技完美結合,已於 8 月 13 日在台上市。

adidas ULTRA4D跑鞋
adidas ULTRA4D 跑鞋集 UltraBOOST + 4D 品牌科技大成 紫黑配色上市

adidas 全新 ULTRA4D 汲取品牌指標性科技,鞋款搭載 Ultraboost 1.0 極具代表性的 Primeknit 針織鞋面,精準貼合足部,帶來優異彈性與支撐,賦予雙足完美包覆及絕佳舒適度。中底則以劃時代的 Futurecraft 4D 中底科技取代 BOOST 中底,結合尖端科技與運動科學數據所打造,透過數位光學合成技術設計的多密度中底,強化鞋跟、中足及腳掌三個關鍵區域設計,提供更順暢能量回饋。品牌兩大劃時代科技精準結合,今夏再度馳騁街頭。

adidas ULTRA4D
adidas ULTRA4D 鞋款搭載 Ultraboost 1.0 極具代表性的 Primeknit 針織鞋面

首發配色 adidas ULTRA4D 以俐落黑為主色調貫穿全鞋鞋身,並將 4D 科技中底換上率性黑色新衣,打造帥度破表的純黑跑鞋。鞋後跟則加入標誌性藍紫色 TPU 穩定片,並使用金屬質地「ULTRA 4D」字樣予以點綴,時尚外型混血重生,成就今夏最搶眼黑魂!

adidas ULTRA4D 鞋後跟TPU 穩定片
adidas ULTRA4D 鞋後跟則加入藍紫色 TPU 穩定片,並使用金屬質地「ULTRA 4D」字樣點綴

adidas Ultra 4D 跑鞋已於 8 月 13 日震撼上市,台灣販售訊息請密切關注官方粉絲團。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身障人士與美國教練攜手以最精采的方式獲波士頓馬資格

2017-06-02
波士頓馬拉松六大馬新聞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布萊恩‧麥克威廉姆斯 (Brian McWilliams)和雅各布‧范登堡(Jacob Vandenberg)已經認識六年了。過去,44歲的麥克威廉姆斯會在跑步比賽和鐵人三項的比賽當中,用輪椅推著21歲的范登堡,他不僅身體殘缺且也無法言喻,但雖然殘障限制了他的活動力,但他始終非常愛跑步,是一位相當特殊的跑步運動員。

布萊恩‧麥克威廉姆斯 (Brian McWilliams)和雅各布‧范登堡(Jacob Vandenberg)攜手獲得波士頓馬拉松資格 ©BRIAN MCWILLIAMS

因一致的目標,培養良好默契

上星期天,他們兩人相約參加美國當地舉辦的綠灣馬拉松比賽以3小時13分44秒的成績衝過終點線之後,成績達到官方的門檻限制,因此兩個人都獲得了2018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資格。
 
他們透過一個名為My TEAM TRIUMPH的組織,將挑戰者稱為隊長,跑步者稱為天使。為了要順利完成綠灣馬拉松的比賽,從六個星期前開始,無法言喻的范登堡卻提出要設計一套培訓計劃,經過威斯康星州德佩雷的鐵人三項教練的指導與說明,他們倆便開始加緊練習,雖然無法交談,但是卻總是相互理解著,當范登堡指向輪椅,麥克威廉姆斯就明白范登堡是想讓他推著他練習。

©greenbaypressgazette.com

范登堡的母親黛寶拉‧范登堡(Debra Vandenberg)也幫他們分享了這個計劃,雖然他也知道這不能保證他們是否一定能成功,作為最愛他的母親心裡明白范登堡的身體狀況,如果太冷,他的身體會僵硬而不舒服,同時也不知道范登堡內心真正的想法,不過她依然相信,他們倆有足夠的競爭力可以完成這場比賽。

同心協力,以3小時15分完賽獲波士頓馬資格

當天抵達會場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能獲得波士頓馬資格這件事,因為若要符合資格,麥克威廉姆斯必須達到3小時25分的標準,因為他將在2018年的比賽中年滿45歲,而波士頓馬拉松成績門檻是男子組40-44歲得在3小時15分完成,45-49歲則是3小時25分,因此他多了10分鐘的緩衝時間。此外麥克威廉姆斯身上還有著許多的運動傷害沒有痊癒,所以到底,他們能達標嗎?
 
比賽當天,這兩個人獲得了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麥克威廉姆斯表示:「大家看起來就像都認識我們一樣。」過程中,范登堡曾在9英里的時候因為太累而停下,但現場的觀眾仍不停的鼓勵他們,這些熱烈的鼓勵也促使二人繼續跑下去的動力,他們維持每英里7分49秒的速度進行,因為麥克威廉姆斯內心的目標是期望能在3小時15分完賽。

到了比賽最後不到一英里,麥克威廉姆斯突然一個轉身,讓范登堡從輪椅上下來,並換他坐進輪椅,一路換由范登堡推著他抵達終點。

黛布拉和她的丈夫傑夫,看到這個畫面後,一邊歡呼一邊感動得落淚,黛寶拉表示:「我的兒子參加了馬拉松的比賽,那可不僅僅代表著一場比賽而已。」這一刻更代表了麥克威廉姆斯在自己的訓練中所做的一切犧牲,並與萬登堡達成了這個精英的目標。而且,他們的成就也給每個人一個模範,無論有多少的限制,都能從運動中獲得身心益處。

范登堡與他的母親和父親 ©radaris.com

在符合波士頓馬的資格標準之下,麥克威廉姆斯會填寫一份在波士頓馬拉松賽中為這樣的二人組合預留參賽席位的申請表,申請的批准需要在今年晚些時候得到結果。他說:「我們必須耐心等待著,但是,如果我們獲得了參賽資格,我們期待著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經歷難得經驗,同時也想改變世界讓大家知道,我們一樣可以做到。」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修正你的下坡跑姿

2016-05-19
跑步姿勢越野跑跑步訓練觀念跑步知識庫

想要破PB、在長跑競賽有更好的成績?調整一下你的下坡跑姿可能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方法。

如果在越野跑或有上下坡的路跑比賽隔天,你的大腿和膝蓋開始疼痛,你也許會歸咎於下坡時的衝擊和震動。沒錯,儘管上坡時對心肺耐力來說是個考驗,但下坡對身體的挑戰遠比你想的要大。

肌肉收縮有兩種方式:向心收縮(肌纖維縮短:想像你把某件東西拿起來)與離心收縮(肌纖維伸長:想像你把東西放回去)。美國 Natural Running Center 的健康指導醫師 Dr. Ivo Waerlop 說,「肌肉離心收縮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帶來更大的磨損。下坡時需要更多的離心收縮,特別是大腿的股四頭肌與小腿肌肉。」因此,下坡時調整好跑姿,會減少衝擊對腿部的壓力,更能幫助你在比賽中節省不少時間。

下坡對腳衝擊大,須謹慎修正跑姿

技巧運用

1.  學會用髖部帶動身體向前,而不是用肩部 → 重力會迫使你下坡。不要將身體向後靠,確保身體與地面垂直,隨着下坡速度的增加,讓重心跟着你向前。

2.  使用手臂保持平衡 → 下坡時,不需要像在平坦路面或者上坡那樣前後擺動手臂。手臂在下坡時的作用就是當你速度超出控制或者方向突然轉變、需要做出反應時,保持身體的平衡。

3.  運用核心力量 → 想像你的腹部、臀部和背部是你保持穩定性的基礎,四肢只不過是圍繞並輔助着這些軀幹的基礎在運作。

4.  弧形踩步 → 正是因為重力的存在,你不需要雙腳太費力往前衝,注意腳步在身體下方不要步幅過大即可。特別是在很陡的下坡,最好用弧形側踢的方式將腳往對側邊踩(如右腳往左前方,左腳往右前方),不要直接往前踩,這種姿勢能夠充分拉伸背部,也能夠減緩衝擊力,從而放鬆其他肌肉群,為接下來的上坡積蓄力量。

5. 視線往遠處看,不要緊盯腳步; 下坡時一直往下看,注意腳步路況,會讓頸部肌肉前屈,致使身體不自覺往前傾,最後導致向前跌倒的危險係數增加。

6. 想像腳下是滾燙的煤炭 → 意思就是腳步接觸地面的時間儘量縮短,就像跳舞一樣,每次腳掌前端/中段觸地的瞬間便迅速抬起,衝刺出去。這對非公路路面的越野跑下坡尤其重要,不同路況需要不同觸地方式和觸地時間,請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Competitor Running

使腳步姿勢更完美

想像你的腳底是三腳架,大腳趾、小腳趾和腳跟是三個支點。這個三腳架需要適當平衡,讓腳掌發揮最佳功能。如果你使用太多腳跟支撐,會大量使用脛骨做緩衝,導致脛骨周邊疼痛;如果前腳掌着地過多,會讓小腿肌肉為了壓低腳跟用力更多,這種姿勢會惡化前腳跑姿的異常,並且給膝蓋增加額外的壓力。

若您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跑比賽,最好側身下坡,隨著功力增長再改為正常姿勢。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