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人愛上跑步,專業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致力於滿足所有跑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為年輕世代跑者推出彈力系列最新力作DYNABLAST,搭載科技中底FLYTEFOAM BLAST,帶來更輕、更快、更彈的舒適腳感,讓每一步更愉悅有趣,從此彈出你的跑步樂趣。
儘管全球受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越來越多跑者為舒壓而愛上跑步,更有不少跑者在這段期間首度嘗試跑步運動。ASICS彈力系列今年上半年成功推出NOVABLAST,成為ASICS回彈力最高的跑鞋,8月再度推出同系列鞋款最新力作DYNABLAST,滿足跑者對於彈力跑鞋的不同需求;ASICS人體工學研究所所長兼資深總經理原野健一(Kenichi Harano)表示,為更多人在這段疫情期間開啟跑步契機,從此愛上跑步是我們的任務,DYNABLAST是我們想要讓更多跑者探索跑步的方法之一。
DYNABLAST同樣採用FLYTEFOAM BLAST科技中底,營造出輕巧、靈敏的腳感,大底凹槽設計與中底的結合,形成彈跳床的反彈效果,讓跑者跑出的每一步都有強勁回彈的感受,是ASICS專為新一代年輕跑者設計,追求更輕、更快、更彈,以及更多跑步樂趣。與NOVABLAST的不同在於,中底整體厚度降低,提高穩定性,滿足喜愛彈力跑鞋,但更傾向輕鬆玩跑不追速的跑者;且針織鞋面也提供良好的透氣性與貼合度,創造裸足般的舒適腳感。
ASICS彈力系列跑鞋讓跑步不再嚴肅、不再遙不可及,隨時隨地輕鬆起跑,包括新登場的DYNABLAST,以及NOVABALST和ROADBLAST三大鞋款,跑者可依據不同回彈需求和使用方式,選擇合適彈力跑鞋(如下表)。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以UA HOVR旗艦中底技術為核心發展的「UA HOVR跑鞋家族」,針對菁英、穩健訓練及初心跑者量身調校機能設計,升級再推出放膽競速款「HOVR Machina 2」、穩定暢跑款「HOVR Infinite 3」以及靈活輕快款「HOVR Sonic 4」,並於跑鞋中底搭載智能晶片與UA MapMyRun APP連結,讓跑者透過手機即可隨時掌握步幅、步頻、配速、距離等跑步關鍵數據,更獨家提供觸地角度分析功能,讓科技跑鞋儼然成為隨身智能教練,不僅滿足各類型跑者對緩震和反應性的細緻需求,更有助進行高效訓練,跑得更加出色!
對於分秒必爭,追求突破自我的菁英專業跑者來說, HOVR Machina 2絕對是速度感與舒適性完美融合的選擇,提供出色能量回饋外,以田徑釘鞋為設計靈感的Pebax推進板,讓腳步轉換獲得更多回彈與推進力量,幫助跑者即使在競賽後半程肌肉疲勞時仍感受良好支持。HOVR Machina 2鞋面採用獨特輕盈、透氣的網眼布搭配新型鞋舌結構設計使整體更輕量快乾,並於重點部位提供所需的彈性與支撐;大底碳黑橡膠提供高衝擊區域絕佳抓地力及耐磨性;此外,3D壓模鞋墊悉心設計提供舒適腳感,幫助跑者在面對龐大的訓練量依然保持優秀運動表現,放膽全速向前!
專為長距離訓練而生的HOVR Infinite 3,旨在提供全程舒適且俐落輕盈的腳感,相較於前兩代,HOVR Infinite 3 透過加30%HOVR緩衝層,從而給予出色緩震與能量回彈,每一步都精力充沛,讓你快速準備好下一步的推進。堅硬TPU後腳跟固定器強化支撐導正著地姿勢、預防過度內旋,為跑者帶來零干擾的暢跑體驗,而貼合腳掌自然形狀的EVA鞋墊,減少足部滑動也因此增加穩定性與舒適度。
HOVR Sonic 4專為希望輕鬆上腳且能完全專注的跑者量身打造,採用Microthread波浪紋路針織鞋面,並置入中足透氣孔,強化快乾及透氣性能,給予輕盈舒適的零重力腳感,使足部排除悶熱不適,輕量透氣特性融合UA HOVR高效緩衝,減輕足部負擔。HOVR Sonic 4同時採用Ortho Lite防菌鞋墊貼合腳掌,大大增加足底舒適度,帶領跑者放心邁步,專注奔馳。HOVR Sonic 4適合喜歡輕鬆跑、間歇跑練習以及正起步訓練的運動愛好者!
利用虛擬智能教練進行自主訓練真的可以幫助跑者進步嗎?專業運動品牌致力於研究各類跑者型態及透過跑步應用程式「UA MapMyRun」用戶數據,發現跑者基於身高、體重與其不同步態及訓練節奏確實存在關鍵性的差異,若能明確制定個人化訓練技巧來優化跑步方式,更能減少身體與地面接觸時受到的衝擊,有效提升跑步運動表現。
UA HOVR跑鞋家族中底置入智能感應晶片,不須充電且能離線使用,連接跑步應用程式「UA MapMyRun」,便能獲取即時的個人訓練數據,跑步過程中可聽取語音教練給予的調整提醒,依照個人目標和習慣指導,還可規劃長期訓練挑戰,讓你的每一次訓練都更了解自己的狀態與改變, 獨家「觸地角度」數據功能,改善跑步姿勢與習慣,大幅降低受傷風險!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一日兩跑(Doubles)是多數精英跑者的訓練標準方法,但市民跑者鮮少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即便時間足夠,也會擔心有過度訓練或傷害風險。然而據美國休士頓大學運動生理學家暨越野跑教練Steve Magness建議,對於追求自我突破的嚴肅跑者來說,是時候重新考慮自己的訓練策略了!
Steve Magness表示﹕「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日兩跑是高里程選手和精英選手才需要做的事,但許多跑者都能從中受益。」為什麼呢﹖研究已顯示,在耗竭狀態下一日兩跑可促進脂肪燃燒、訓練身體更有效率地使用肝醣,並刺激粒線體產生,而更多的粒線體可延緩疲勞。除了這個,一日兩跑還有其他好處。
好處1﹕如果你要在週間一次跑10-13公里可能較難,但如果把這樣個公里數拆成兩半,你將獲得驚人的跑量好處。例如,一天跑兩次40分鐘可增加人體生長激素(在跑步中,生長激素產生的高峰期大約是40分鐘),這有助於建立和修復肌肉。
好處2﹕你還可以享受兩次運動後的安靜代謝率(RMR)飆升,這被稱為「減肥催化劑」,有助於減重。
好處3﹕在較短的訓練中較容易加快配速;有時進行兩次狀況良好的訓練,更勝過一次。
好處4﹕運動生理學家暨線上跑步教學網站創辦人Greg McMillan指出,通過縮短每次練習之間的時間,你正在嘗試讓身體恢復得更快,而加速恢復時間對訓練來說是件好事。
不過,如果訓練過度將提高傷害風險,所以我們也要熟知如何「安全地」進行一日兩跑。
無論你的練習或課表是什麼,累積里程很重要,可透過每週一次的一日兩跑來增加總里程,同時仍然保有休息日。在進行間歇訓練或節奏跑等關鍵訓練後的4-10小時,可做20-45分鐘輕鬆跑,此時不需要在意配速。這樣不但能增加跑量,還能透過增加新陳代謝來促進第一次練習後的恢復,讓你的下一次訓練更加帶勁!
「最佳跑後恢復來自一日兩跑的第二跑」,即便如此,跑步作家布拉德·哈德森也指出,如果你實在無法忍受一天內穿上第二次跑鞋,那也可以嘗試水中慢跑、騎自行車或滑步機,這些選擇可提供類似的恢復效益,同時不會受到過多衝擊。
要注意的是,在建立耐力、肌力和心理準備上,每週的長距離訓練是無可取代的,特別當你的目標賽事是半馬或全馬時。因此,你可以保持長跑和關鍵訓練,只需將中距離的恢復跑切分。
這是針對經驗豐富的跑者,他們擁有扎實的有氧基礎和高遠的目標時間,很適合透過一日兩跑來增加耐力和速度。以下方法適用於想盡力加強訓練並尋求額外跑量提升的人,原則是在你的速度訓練日,根據特定比賽目標量身規畫短距離高強度訓練(距離約是第一次訓練的一半到4分之3)。
∙ 如果你想提高半馬或全馬速度﹕依照早上的節奏跑配速調整晚上的訓練,例如重複3 x 1,600公尺,速度比節奏跑再快一些。
∙ 如果你的目標賽事是5K或10K﹕和早上的節奏跑配速相同,並在晚上增加更短、更快的重複爬坡或間歇訓練。例如以10K配速重複4 x 2公里,恢復3分鐘;接著以3K配速重複4 x 400公尺,恢復1分鐘。
Steve Magness提醒,當部分肌肉疲勞時,你必須使用平常不會使用到的肌纖維,所以你必須制定一個不同的策略來深入挖掘它們。而上述負荷讓你的跑前暖身、跑後伸展和恢復顯得更加重要,所以切記休息日就得完全地休息。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Daniel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