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專為鍛鍊而生!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訓練跑鞋全方位穩定
1
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
專為鍛鍊而生!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訓練跑鞋全方位穩定
2
爆汗循環式訓練菜單!助你消滅頑固脂肪
3
爆發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為鍛鍊而生!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訓練跑鞋全方位穩定

2020-09-08
配備館 健身 ADIDAS 鞋子

為滿足運動愛好者日常鍛鍊需求,adidas 推出全新訓練跑鞋 Alphatorsion Boost,搭載 360゜Torsion 系統加強全方位穩定與靈活程度,打造優越的穩定性,結合經典 BOOST 中底科技,賦予鞋款無與倫比的回彈腳感,讓運動員在進行體能跑動或間歇訓練等多方向運動時,都能享有加倍保護,更專注於運動表現。

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
專為鍛鍊而生!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訓練跑鞋全方位穩定

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 搭載品牌旗艦 BOOST 中底科技,並於中足處增設 EVA 穩定塊,提供絕佳回彈的緩震效果,同時提升 BOOST 中底的穩定性;由鞋面延伸至中底的 360゜Torsion 系統全面包覆足部,在雙足落地或變向時,給予快速且靈活的全方位穩定支撐。

360゜Torsion 系統全面包覆足部
由鞋面延伸至中底的 360゜Torsion 系統全面包覆足部

網眼鞋面搭配加寬鞋舌與開放式鞋跟設計,不僅透氣舒適,也讓穿脫更方便;鞋頭處的 TPU 軟式保護殼則可減少運動碰撞對腳趾所造成的傷害。鞋底以足球訓練鞋為靈感,採用顆粒狀碎釘耐磨大底,全面升級多面向的抓地力,幫助使用者制霸各類型間歇訓練與體能項目,再創每一次頂尖運動表現。

網眼鞋面搭配加寬鞋舌與開放式鞋跟設計
網眼鞋面搭配加寬鞋舌與開放式鞋跟設計
鞋底採用顆粒狀碎釘耐磨大底
鞋底採用顆粒狀碎釘耐磨大底

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 首發主打配色推出極簡百搭的黑白色系,分別以率性黑、質感白色系貫穿鞋面及鞋身 Torsion 系統,搭配白色 BOOST 中底成就流線外型,打造具備強悍個性的都會運動型格。adidas Alphtorsion Boost 鞋款現已上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官方粉絲專頁 以及 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爆汗循環式訓練菜單!助你消滅頑固脂肪

2019-04-23
瘦身攻略減脂健身菜單訓練動作徒手訓練健身動學堂

循環式訓練(Circuit training)是一種使用肌力訓練來挑戰能量代謝系統的訓練,其中包含了許多訓練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在許多的訓練動作中進行連續的訓練,每個訓練之間都夾雜短暫的休息,由這些的訓練所組成的就稱為循環訓練,對於想要瘦身減重的人來說,非常適合拿來做訓練。

爆汗循環式訓練菜單!助你消滅頑固脂肪 ©thevarsity.ca

以下12組為訓練動作,不僅能鍛練,還能燃燒全身脂肪。每一組間隔休息10秒,可以根據自己的訓練需求要延長或是縮短。

開合跳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靠近身體側邊。

步驟2:跳起時將雙腳往外側張開,雙手至然張開往頭上拍(不拍手也可)。

步驟3:落地時雙腳併攏,雙手回到身體兩側。(跳躍過程中,雙腳屈膝緩衝,以保護膝蓋)

步驟4:重複30秒後休息。

開合跳 ©YOUTUBE/FitnessBlender

靠牆深蹲

步驟1:身體往下蹲,臀部向後推至靠到牆壁,腳跟確實貼緊地面。

步驟2:膝蓋彎曲,雙臂保持向外伸展以維持平衡,停頓30秒後起身回到起始位置。

靠牆深蹲 ©YOUTUBE/FitnessBlender

伏地挺身

步驟1:雙手撐在地板上,將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保持背部水平。

步驟2:慢慢下壓後起來,連續做上30秒後休息。

伏地挺身 ©YOUTUBE/FitnessBlender

仰臥起坐

步驟1:平躺於地面上,雙手抱頭,膝蓋彎曲。

步驟2:吸氣,透過核心力量將身體捲起,盡量靠近膝蓋。

步驟3:吐氣,躺回地面,重複30秒。

仰臥起坐 ©YOUTUBE/FitnessBlender

登階

步驟1:準備小椅凳,或是在戶外樓梯創造出落差達10公分的踏台。

步驟2:左腳踏上椅子,讓左膝向前和向上,大腿盡量與椅面平行。

步驟3:左腳穩定回到原位,換右腳踏上椅子,重複30秒。

登階 ©YOUTUBE/FitnessBlender

深蹲

步驟1:兩腳距離稍比臀部寬,腳尖稍稍朝外,保持後背挺直。

步驟2:身體下蹲時,膝蓋不超過腳尖,臀部重心往後,雙手握拳放胸前度。

步驟3:重複30秒。

深蹲 ©YOUTUBE/FitnessBlender

三頭肌撐體

步驟1:背對訓練椅或是一般椅子(不要太高),掌心向下按住椅子邊緣,雙腿打直,雙腳伸直著地。

步驟2:手肘慢慢彎曲,使身體下降,直到上臂幾乎與地面平行為止。

步驟3:將雙臂慢慢撐起到起始位置,重複30秒。

三頭肌撐體 ©YOUTUBE/FitnessBlender

棒式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

步驟2: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30秒。

棒式 ©YOUTUBE/FitnessBlender

高抬膝

步驟1:站在原地,雙腳踩穩。

步驟2:開始原地跑步,同時雙手配合擺動,並將膝蓋提高。

步驟3:重複30秒。

高抬膝 ©YOUTUBE/FitnessBlender

弓箭步

步驟1:雙腳併攏站穩,左腿先向前邁出一步。

步驟2:臀部垂直坐向地板並彎曲膝蓋,兩邊都要呈約90度角。

步驟3:出力作用於前腳腳跟,將身體抬起回到原本站立預備姿勢,完成一組動作。

步驟4:重複30秒。

弓箭步 ©YOUTUBE/FitnessBlender

轉體伏地挺身

步驟1:雙手撐在地板上,將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保持背部水平。

步驟2:下壓後起來,並將右手朝右邊往上舉。

步驟3:再次下壓將左手朝左邊舉。

步驟4:連續做上30秒後休息。

轉體伏地挺身 ©YOUTUBE/FitnessBlender

側棒式

步驟1:左側臥,並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雙腿交疊伸直預備。

步驟2: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30秒。

步驟3:換右邊開始保持30秒後休息。

側棒式 ©YOUTUBE/FitnessBlender

資料來源/YOUTUBE/FitnessBlender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爆發力

2016-05-16
話題跑步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

爆發力與最大肌力是息息相關的肌肉運作方式,爆發力是「速度」乘上「肌力」,可以用「多快的速度」發揮「最大肌力」,簡單來說,爆發力是速度與肌力同 時配合,但是爆發力「強度」與「最大肌力」有關,如果自身的最大肌力不強,爆發力相對較弱,這也就是在訓練爆發力之前,要先培養最大肌力的原因。

爆發力的訓練方式,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先行培養最大肌力,再因每項運動的需求調整練習方式。跳躍是腿部的爆發力動作,至於腿部的訓練多以蹲的動作為主,雖然藉由重量訓練增加了腿部的最大肌力,在實際轉換上,卻只能有限的發揮最大肌力。

當確實提高最大肌力時,必須透過「增強式訓練」或是「專項式訓練」提高最大肌力轉換率,要增加跳躍時的爆發力,就是深蹲完之後,做跳躍的動作。身體做完肌力訓練後,做增強式訓練,讓身體習慣這樣的動作轉換,才能發揮最大肌力訓練上的效果。

唯有同時兼顧上述的三個元素,讓最大肌力配合速度展現,這樣的肌肉運動才是真的正的爆發力,在訓練爆發力的動作上,千萬不要再盲目的追求單項訓練法,只有綜合型的訓練,才能真正的訓練爆發力。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