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培養固定運動習慣以及定期肌肉訓練,能改善體態、增加心率和血液循環、提神、促進新陳代謝等,但是,在運動或訓練過後也可能會導致肌肉疲憊,尤其是經過高強度或常時間的訓練之後。因此,除了透過飲食來修復肌肉外,其實小睡一下也大有幫助。
人體的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它會在入睡後約一小時裡,進入深度睡眠後才分泌出來,此時會導致蛋白質合成作用,變得更加旺盛,而修補在訓練中遭到損傷的肌肉並使之成長,這樣的工作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所以,肌肉是在睡眠休息當中成長。所以,充足的睡眠以及適當的休息能幫助肌肉恢復,以及能比不休息的人肌肉生長速度更快。
訓練時肌纖維會受損,受損時,連在周圍負責修補的肌肉細胞會對肌細胞進行修補,同時修復的部分會比以前更加強壯,所以在訓練的時候肌纖維在受損,修復肌纖維的工作就在休息時進行,當我們在訓練完後短暫休息時,免疫系統會修復運動後受損的肌肉與身體,如果你都不休息,身體修復的就不夠,同時肌肉恢復也不夠,可能會影響你下次訓練的表現以及訓練時間。然而睡眠不足也會促進身體分泌更多的皮質醇,皮質醇會導致延緩肌肉塑造,同時還會破壞身體的組織。
對於透過健身長肌肉分為3大要素:充足訓練、充足營養、充足睡眠,這三者為一個環節,是缺一不可的,一般來說,擁有充足的睡眠,是讓促進生理健康所不可或缺的,當睡眠不足時,還會影響情緒,使人變得煩躁不安、缺乏耐心和意志力,這些狀態都往往限制了運動狀態的正常發揮,使健身者感受到焦慮和氣餒,影響鍛鍊效果和健身習慣的養成,尤其是健身者,如果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將會破壞隔天的訓練效果,並影響到力量發揮以及運動表現,寧肯早起不要晚睡的道理,是每個人都該從事的習慣,因為在23:00~2:00是正常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的三個小時,其間也是促進肌肉生長的「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活躍的時期,因此必須要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才能促進肌肉生長以及修補受損的肌群。
資料來源/NEPT、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但短時間的運動有助降低久坐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嗎?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小時進行5次4秒鐘衝刺運動,有效幫助改善脂肪代謝、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水平。以後別說你工作太忙「沒時間運動」了!每次只要4秒鐘,就算多忙都可以從運動中獲得好處。
這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招募了8名參與者,分別為四男四女,並請他們在實驗室坐著8小時。這期間,他們唯一的運動就是每小時5次在健身車上衝刺4秒,換算每小時運動20秒,或是每天運動不到3分鐘(160秒)。
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少量的劇烈運動,也可以抵銷長時間坐著的一些負面影響。此外,與一天中進行較長的訓練相比,這種微型運動還能提供不同的益處。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體運動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Edward F. Coyle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小時進行5次4秒衝刺,有助改善脂肪代謝並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水平。主因脂肪代謝的關鍵是活化肌肉,不能讓肌肉長時間不活動,而衝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活化肌肉方式。
身為協助開發這項健身車設備的Coyle表示,器材本身很重要,以實際層面來看,與其他類型的高強度訓練,如短跑衝刺、爬樓梯相比,固定式的健身車更方便且需要的空間更少,並能快速讓使用者發揮最大的能量消耗,非常適合上班族做短暫的高強度運動。
至於短跑衝刺,Coyle指出在大學生身上是可行的,但如果對年紀稍長的人,例如對中年人就行不通,因為年紀越長的人肌肉越緊繃。
該研究重點是將訓練納入工作日,而不是等到5點下班才去健身房訓練1小時。Coyle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消耗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但如果已經長時間坐著,運動就不會加強消耗率。時間點上,就脂肪代謝而言,只有下午進行運動並不會很有效,建議全天間歇運動較有益。
這項有趣的研究凸顯出全天運動的重要性,也有許多研究已證實,在工作中起身是相當重要的。實際案例上,日本要求員工在工作日的指定時間進行運動、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都設置了遊戲區來促進運動,這些舉措都是為了讓員工能在工作時穿插運動。
要注意的是,上述結果並非阻止你下班後去健身房,無論如何,任何運動都比沒有運動來的好!
與久坐相關的健康風險近年來已被廣為人知,例如體重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臟病和糖尿病等風險增加。Coyle則提及一個較少人知道的:久坐也會使脂肪燃燒變得更困難,這種情形可稱為「運動阻力」(Exercise Resistance)。
一般情況下,運動會改善新陳代謝,但把久坐不動的人與運動較活躍的人相比,前者運動時在脂肪燃燒方面的益處較小。
雖然這項研究提出了建議的時間和運動類型,但最重要的是,無論任何類型運動、任何時間點,只要你把時間擠出來、動起來,都比坐著不動對健康更好!
資料來源/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ma
為了瘦身,是不是開始拚上健身房運動、開始計劃飲食?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規律運動,但長時間久坐、而且每天走路少於4000步者,就算有運動習慣也一樣不利於新陳代謝,同時也不容易瘦身!
根據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最新研究發現,其實保有規律運動習慣雖然能維持身材,但因為久坐關係導致預期的效果大幅縮短。德州大學的人體運動學教授愛德華·柯爾(Edward Coyle)表示,當許多人長時間不動時,這會使人體對運動所提升的新陳代謝產生阻抗,意思就是,如果坐得太久,運動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然而這份研究找來10位身體健康、常活動的研究生進行實驗,要求他們減少活動量,並且每天走路不超過4000步以及久坐超過13小時。
這些受試者連續四天坐著不動,但也同時減少熱量攝取,讓體重不至於增加,在觀察一陣子後,確實發現「久坐」對新陳代謝有影響。到了第五天早上時,這些受試者喝下含有牛奶、鮮奶油,以及冰淇淋的高熱量奶昔,研究人員記錄他們三酸甘油脂、血糖以及胰島素在接下來六小時的變化。同一批受試者再次展開另外四天的不動生活,但這一次到了第四天傍晚,增加一小時的跑步機運動。第五天早上同樣喝下高熱量奶昔,並記錄三酸甘油脂、血糖等變化,根據實驗結果當然不讓人意外,整整四天近乎零活動的生活,讓受試者的新陳代謝變得極緩慢,即使在食用高熱量奶昔好幾小時後,依舊記錄到高三酸甘油脂、高血糖,以及低胰島素敏感性。
雖然這份研究的樣本數不多,實驗時間也不夠長,但柯爾教授認為,數據已經足以顯示整日久坐對身體的衝擊。他表示,久坐讓身體釋出更多不好的物質,可能阻礙運動的有益物質正常釋放。然而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一天走路超過8000步的人,只要1小時的運動就能增加脂肪的新陳代謝,因此他建議每天至少走8000步,才能讓跑步、游泳等運動達到該有的效果。
柯爾教授表示,如果要讓運動達到最佳效果,必須經常保持在活動狀態,像是跑步的休息時間,要用走路增進新陳代謝,然而在辦公室的久坐族,可以每小時起身上廁所或是裝水,或在上班前以及下班後散步半小時。即使週末已經排定要跑步,也不妨在週五就維持活動狀態,不停動才能讓身體這部引擎運轉得更順暢,也能讓雙腿習慣活動來避免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康健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