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運動補給與飲食營養稍微有了解的人,應該都有聽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是一個用來衡量不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於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影響的一種指標,然而,你還有聽過另一個名詞稱做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嗎?這兩個指標又分別能代表什麼?這篇我們將詳細的解說給你們聽。
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稱,是科學家們為了能更準確的描述不同的食物對於血糖水平的影響,因此,提出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這個名稱。最初這個概念是為了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水平所設計的,但它的參考值對於一般的運動族群也是有相當的作用,這項指標根據對於血糖水平即時影響,可將食物從0到100做為度量分級,並能詳細的表示出食物消化後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當血糖上升的速度越快GI的等級就越高。
升糖指數對於我們有什麼用處呢?它能依據度量的分級數字告訴你身體對於食物的反應,如果當你需要快速上升的血液和肌肉細胞的糖原儲存時,就可以選擇GI指數較高的食物來做食用,例如運動後必需要立即起動糖原補充。在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A),皆批准使用升糖指數對食物進行分類,並建議人們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透過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的概念,可以更精準的計算出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升高,這個概念起源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沃爾特.威利特教授發明的數學方程式,它的計算方式就是將食物的升糖指數(GI)乘以每份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然後再除以100,基本上一單位的升糖負荷相當於1克葡萄糖的血糖作用,它能清楚的呈現出碳水化合物的質和升糖指數的數量。
升糖指數仍然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議題,同時也是最可靠的健康指標之一。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指出,低升糖指數飲食與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腸癌和胰臟癌等慢性疾病有相關性,尤其是低升糖指數與高密度膽固醇(HDL-C)有關;因此,如果你採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方式,將會對於高密度膽固醇(HDL-C)提高有所影響,並罹患心臟病這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就會降低。
此外,總體飲食的總升糖負荷是用來做為預測疾病的風險參考值,換句話說,升糖負荷就只是加強了這個關係,這也就表示人們食用高GI食物的頻率越高,對於身體健康的風險就越高。然而,對於升糖負荷做為飲食建議指標的缺點,就是有可能會攝取較高的脂肪及蛋白質,也就是大家現在常聽到的低醣飲食法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而升糖指數也不是沒有缺點,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考量到食物的份量。例如西瓜的升糖指數為72因此就會被歸納為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但西瓜平均120克只含有6克的碳水化合物,並不足以提高整體的血糖濃度,你必需要一次攝取至少6片720克的西瓜,才有可能會影響到血糖的濃度高低;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蔬菜上,因此,這類的蔬菜就會被排除在低GI的飲食範圍之外。這也就是說儘管升糖指數較高,但升糖負荷確很小。
另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某些高脂肪的食品GI值非常的低,例如洋芋片或炸薯條的升糖指數都低於烤馬鈴薯,因此,為健康食物的選擇帶來錯誤的印象。然而,脂肪會降低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速度,但確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這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僅依據升糖指數選擇食物,還要評估脂肪的含量與類型,才能讓食物的選擇更加健康。
參考資料/webmd
責任編輯/David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晚上睡覺之前喝一些溫牛奶是有助於睡眠的。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牛奶之前先進行一定的低強度鍛煉能夠加快勞累了一天的身體的恢復速度。
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研究者以24位年輕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在吃過晚飯之後的2個小時內喝一杯蛋白質奶昔,完後立刻上床休息。其中,有一半的研究對象是在喝奶昔之前進行一個小時的下肢抗阻訓練,另外一半則靜坐不動。
在先前的研究中,這支研究團隊發現,睡前攝入蛋白質會提高睡眠期間肌肉的恢復。而在這項研究中,先進行訓練再喝蛋白質的受測者,和不運動的人相比,夜間的肌肉恢復提高了30%之多。
這樣的結果不只是對於健身者很重要,對於馬拉松跑者來說,它們因長期跑步容易引起肌肉的損傷,肌肉的恢復和生長除了依靠自身之外,還需要外界的幫助。肌肉組織的快速恢復,代表跑者的身體恢復也會加速,從而可以嘗試更好的訓練。
該項研究的領導者喬恩·特羅梅倫 (Jorn Trommelen)說:「比如,肌肉會合成更多的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中制造能量的結構,它的數量增多,也就代表著人體內的能量越多。所以,產生更多更好功能的線粒體對於有氧運動者來說是最大的益處。而這項研究也正式提供了一種增加線粒體數量的方法。
該研究中,受試者進行的運動時間為1個小時,包括15分鍾的飛輪騎乘,六組10次的腿部推蹬和伸展運動。特羅梅倫表示「任何數量的身體活動都能夠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即使運動強度不高。即便是走路也可以讓肌肉蛋白質合成增加,自主重訓或者啞鈴練習也能夠達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即使沒有器材,跑者們依然可以進行睡前運動,比如棒式,或者深蹲、抬腿與捲腹運動的結合,這些都能達到相似的效果,而且方便簡單。
關於蛋白質的攝入量,本次研究中為受試者提供的是每次20克。除了蛋白質奶昔之外,還有牛奶、雞蛋等多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知名教練德魯·瓦騰伯格Drew Wartenburg對於這樣的研究給予評價,『這些關於肌肉蛋白質恢復的研究是很值得考慮的。』他的隊員偶爾也會在睡眠之前攝入一些蛋白質,包含在訓練最困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