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在辦公室常聽到有些人走步聲特別的大,還沒看到人就聽到鞋子拖著前進的聲音?根據專家表示,在走路時,其實這樣拖行的步伐,很有可能是導致下半身肥胖的原因。正確走路方式應該要使用到核心肌群的力量,不僅可以消除腹脹和減輕體重,還能預防讓雙腳腫脹以及改善腿部線條。
是否注意過自己走路、爬樓梯時,是否總是發出很大的聲音?其實走路的姿勢會決定人的體態,錯誤的走路姿勢會讓人雙腿線條變粗以及水腫,其中能一個判斷方式也許就可以從腳步聲中看出端倪。根據日本足踝醫學會表示,如果走路時僅使用腿部肌肉,而不使用身體核心力量在行動,就會聽到很大的腳步聲。對於廣義的核心肌群是指肩膀、胸肌、腹肌、臀肌與大腿等,包圍在人體中心脊椎周圍的肌群。不管做哪種動作即便只是彎腰、撿東西,都是可以利用核心肌群達到,如果都不利用核心力量,而是只用四肢出力,易導致肌肉過度使用,當累積過多疲勞時就會出現疼痛。
當有用核心肌群出力時,可以減輕下半身肌肉的壓力,防止下半身疲勞和腫脹,以及減輕關節的負擔,不僅更方便移動,同時也擁有健康輕巧的雙腿,因此,正確的走路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根據日本由足治療院院長新保泰秀長期關注如何正確走路,他表示,光只是改變走路方式就能改變,曾經有患者1個月瘦了5公斤,橘皮組織消失,同時便祕改善且水腫也消失。只是如果是本身核心肌群的肌力不夠的人,身體就會顯得不夠穩定,感覺隨時就會跌倒,平時就也可以透過其他運動方式訓練核心肌群,透過肌力訓練的方式,可以保持步態穩健、預防跌倒。
1.走路時雙腳不能合併,應該要微寬。身體呈筆直,腹部內收,髖部擺正。
2.注意腳尖的方向,因為外八或內吧容易導致膝蓋、髖關節、骨盤歪斜,甚至整個人的體態也會受到影響。
3.前腳踏地後,重心要移往前腳,此時上半身和腳踝、膝蓋為一直線。剛開始調整姿勢走路速度可以較慢,每走一步後腳都在伸展後腳根部,有助於刺激腸道及改善便秘。
但是,走路習慣是長久累積下來的,若要短時間改變真的相較不容易,因此,可以先透過日常走路練習時,用正確的姿態來進行,久而久就能讓步態越來越正確,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骨質疏鬆這四個字已經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根據2019年的一項統計數據發現,全台灣已經有700萬人有骨質疏鬆的症狀,近半數的人骨質密度不足,然而,對於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常見的有透過飲食及藥物來治療外,選擇正確且適當的運動方式也成為重要的一環,雖然,運動能增加骨質密度及改善骨骼的健康狀態,但並非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有著預防與改善的效果,同時,也有許多的研究發現,運動對於骨質疏鬆的改善也具有局部性的成效,例如下肢訓練能對下肢及脊椎產生良好的作用,因此,建議想要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必需要充分且全面性的進行訓練。那怎麼樣的運動訓練比較適合想改善骨質密度的人?以下我們將從一些研究報告看起。
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回顧了1961年至2009年的數據,以確定運動對骨密度的影響。在研究中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運動訓練這三個特點對骨密度(BMD)的影響最大: 1.一項運動所施加的肌肉拉緊力的大小:此類運動包括舉重和體操,因為施加在肌肉和骨骼上的力量很大。 2.訓練所施加的肌肉勞損率:這表示執行重複的且高影響力的訓練(如網球)的速度。 3.出現肌肉拉傷的頻率:跑步是最典型的例子,因為對肌肉的影響不僅是重複的,而且會持續很長時間。
儘管這項研究的人員沒有確定這三個特點因素,哪個對於骨質密度(BMD)最為重要,但該實驗的結論得出,只要每週進行12-20分鐘的負重訓練,就可以有效的達到增加骨質密度的目的性。
我們可以合裡的假設,對於骨骼施加大量重複性應力的任何訓練都會得到相同的好處,但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於2015年所發表的研究,發現跳躍這項運動訓練遠比其它訓練要來的更加有效率。研究小組發現,每天進行2組10-20下間歇性的跳躍訓練,在16週之後可以改善25-50歲之間的女性髖骨質量密度(BMD),同時,骨密度的增加直接與運動量相吻合;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每天兩次跳躍20次的人比每天兩次跳躍10次的人在BMD上要高出75%。
雖然,我們常聽見的跑步也能改善BMD值,但確遠遠不及跳躍的訓練成效;這也表明跳躍型運動項目應該安排到任何一項運動訓練計劃之中,包含騎自行車、游泳和跑步等影響較小的活動。
要知道並非任何一項運動或訓練項目都能增加骨質密度(BMD),例如與騎自行車這樣的低衝擊力的運動相比跑步就能增加更多的BMD,這是因為跑步這個動作是直接將壓力施加於腿部和臀部上,而騎自行車雖然可以增加肌力,但對於骨質疏鬆並沒有明顯的幫助,這是因為騎自行較沒有負重,相對來說身體就不認為需要促進骨質的生成。另外,根據尼柯爾斯的研究報告指出,騎自行車的過程中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消耗及流汗,在這個同時也會流失大量的礦物質,長期以往之下容易造成骨頭密度的不足。
無論在任何年齡每週只要固定運動2-3天,就可以充分的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改變,若將運動依照對人體衝擊力大小來做為區分,將可分為低衝擊性和高衝擊性這兩種。而高衝擊性是屬於腳很少接觸地面的運動項目,例如快走、慢跑、快跑和跳繩等等,那低衝擊性運動則是在運動時,雙腳或至少一隻腳會接觸地面的運動,例如走路、橢圓形划歩機、舞蹈、瑜伽或是皮拉提斯等。那為何負重式訓練能有效的增加骨密?根據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研究,發現負重訓練能增加人體分泌特殊激素控制抑硬素(Sclerostin)的水平,並有效的幫助其骨骼的生長。然而,抑硬素是人體中天然的蛋白質之一,如果骨頭中積累的量過高骨質會變得更加稀疏,因此,透過負重就可幫助預防骨質疏鬆症,即使是骨質疏鬆症患者也可藉由漸進式的負重訓練來延緩骨質流失的情況。
資料參考/healthline、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儘管人們知道應該努力喝足夠的水,但是我們經常會忘記,或者不喜歡只喝白開水,又或著只喝任何其他的東西。人體有70%是水組成的,人體如果喪失10%水分時即會感到不適,開始對身體組織造成損傷,而喪失20~25%時就會對生命帶來危險。因此每天喝到足夠的水分是很重要的,而且只要持續多喝水,它為身體帶來的好處及變化是可以看見的!身體脫水時會導致頭暈、頭痛、呆滯和精神不集中,終究使我們的工作生產力不足,難以集中精力繼續我們的一天。一杯含有H20那麼微不足道的東西,就可以避免這些不適,只要我們不要忘記喝它。如果你經常忘記,以下是一些使你更容易記住和達成的技巧 :
做每一件事成習慣的第一條法則 : 就是要容易做到。為了喝更多的水,請隨時隨手在桌上,在隨身包裡放一個水瓶或水杯,自然有水可以喝。
人體吸收水分是有上限的,所以需要分次飲水。平均來說,人體20分鐘大約能吸收200c.c.的水分,快速、大量的飲水其實是做白工。建議可以將水放在手邊容易取得的位置,想到的時候就喝個幾口。
讓自己多喝水的最簡單方法是使杯中的水增加自己喜歡的口感。如果你平時就喜愛手搖杯,甜的飲料過渡到飲用無味的東西,這個作法會特別有用,至少可以加速適應。你可以使用喜歡的口味,例如製作黃瓜檸檬水,而無需添加甜味劑;只需天然的水果即可使其口感變好。最好是在前一天晚上預先製成:將半個檸檬或半個黃瓜切成薄片,並加入到一個水罐中,將2公升(2000 cc)的水裝滿,並在冰箱中放置過夜。你就隨時備有兩公升冰冷的調味水,這個作法會讓人驚奇地發現,有味道的水對你的飲水習慣產生了什麼變化 : 你會比預期多喝一杯。
我們會到餐廳飲用咖啡和茶,葡萄酒和啤酒。除非我們正在訓練或必須整日躺在陽光下,否則我們不會刻意的大口的喝水。喝水不如喝加味飲料那麼有趣,更別說要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手去拿杯子,你會被其他的飲料分心,寂寞的水就坐在你的桌子上,待用餐結束後被倒入水槽。因此,你可以在第一時間盡可能多地喝一大口,再來,將吸管加到一杯水,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以完全改變一次喝水的量。嘗試一下。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現在,買一枝不锈鋼或玻璃製吸管,在需要時隨時備好,它會有效的改善你喝水的量。
每個人的體型不同,用更科學的方式來計算你一天需要喝多少水才夠。
體重1kg約需喝30cc的水。ex. 體重60kg的成人,一天的基本喝水量 = 60*30 = 1800cc。
當然還需要考量到其他身體會排除水分的相關因素,如流汗、呼吸、排尿…等等。成人一天建議的正確喝水量,會落在 2000cc~3000cc的區間比較合適。
保持足夠的攝水量的另一種方法是逐次登錄喝水的次數及量,但是,實際上不必每天記錄有沒有喝足2公升,只需要經常喝水,而我們每天還會從食物和其他飲料(例如咖啡和茶)中得到水份的。但是,最好的水源仍然是水,因此,多喝2-3杯大玻璃杯是綽綽有餘。所謂的做記錄是指設置一天中必須喝一杯水的時間,並且每次都保持相同的時間,例如:上午8點,下午3點和晚上9點,這就是你的「飲水」時間。那麼,你其他要做的就是在想喝酒的時候喝上一杯。
有許多積極訓練的人甚至會利用應用程式來做記錄。畢竟,你想要透過記錄每天喝的每一滴液體來使訓練或如瘦身目標更輕鬆,但不管怎麼記錄,增加記錄的工作就是讓喝水變得加乏味又浪費時間,所以為你的飲水時間及量設計一個定量的方法,至少直到習慣養成為止。
凡事都是剛好最好,喝水也是如此。
過量喝水可能導致水中毒 (低鈉血症),常發生在運動前後短時間大量補充水分,導致身體無法一次接納這麼多的水分而引起。攝取的水份需要透過腎臟代謝,若短時間內攝取速度 > 腎臟製造尿液速度,多餘的水分就會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主要是納離子),就容易產生低血鈉症狀,低血鈉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產生痙攣、休克症狀,嚴重甚至會死亡。
因此就算運動後覺得很渴,也建議一個小時之內不要一次攝取超過 1 公升的水,另搭配電解質補充,有助於體內的重要機能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