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中華隊划船隊甜姐兒黃義婷出征東京搶東奧門票誓言要第一名拿到資格
1
中華划船隊
中華隊划船隊甜姐兒黃義婷出征東京搶東奧門票誓言要第一名拿到資格
2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3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隊划船隊甜姐兒黃義婷出征東京搶東奧門票誓言要第一名拿到資格

2021-05-03
話題 綜合 奧運 賽事 新聞

中華隊划船隊5月1日從桃機啟程,將飛往東京參加亞洲區奧運資格賽爭奪奧運門票。而此次的比賽場地-海之森水上競技場,也是東京奧運划船項目的比賽場地。雖對於疫情的控制仍有些擔心,但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黃義婷認為,至少多了一層安全防護加上能先到場地模擬事件好事,畢竟因疫情之影響,不僅一年多沒有比賽,連原先安排的移地訓練都取消了。

中華隊划船隊搶東奧門票
中華隊划船隊選手黃義婷、謝怡晴和李冠儀出發東京搶東奧門票。(由左至右)

黃義婷過去在2016年的亞洲區奧運資格賽已第三名的成績取得里約奧運門票,這次她誓言要以第一名的成績拿下東奧參賽資格。黃義婷表示曾在2018年拿到亞運銀牌後,有猶豫過是否要再戰東京奧運?直到2019年8月參加世錦賽拿到第17名,發現即便很久沒有參加國際賽,卻還可拿到不錯的成績而增添了再戰奧運的信心。

另一方面,義婷也認為挑戰奧運也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她想為自己留下一個在台灣前所未有的紀錄,留給學弟妹一個挑戰的目標,這樣台灣的划船項目才會更進步。

中華隊划船隊黃義婷5/1出發日本誓言要第一名拿到東奧參賽資格。
黃義婷

其實黃義婷在登上里約奧運舞台時,那次也是她在歐美國際賽的處女秀,所以當時到了現場,除了覺得新鮮,更多的還是緊張,畢竟人生第一次的國際賽面對的就是神聖的奧運殿堂,真的緊張到不行。隨著這5年的經驗,她漸漸能在國際賽上更能控制比賽的節奏以及調適內心的壓力,義婷更認為若要比較的話,現在的自己比里約奧運得自己來得更自信。

黃義婷的教練謝茂松也表示她的身上一直有傷,所以在雅加達亞運之後就讓黃義婷徹底治療恢復,這樣選手的路才會走得更長。為了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幾年義婷也爭對自己的優劣勢做加強。啟航的船速、心肺是她在划船比賽中的優勢,但最後500公尺的船速衝刺卻變成劣勢。因此在這段期間,她更利用重訓及測攻儀加強心肺有氧及肌耐力的部分。

中華划船隊黃義婷
黃義婷認為挑戰奧運也是挑戰自己的極限。

不僅如此,2019年時物理治療師陳妍伶也加入划船隊來協助他們在訓練前做肌肉、關節活動度以及模擬水上姿勢等動作以及賽後的恢復放鬆,幫助他們在划船表現上的突破。

中華划船隊隨行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陳妍伶、划船選手黃義婷、謝怡情、李冠儀、教練謝茂松(由左至右)

亞洲區奧運資格賽中華隊派出單人雙槳的黃義婷以及輕量級雙人雙槳的謝怡晴、李冠儀選手參賽。黃義婷所屬的單人雙槳項目最終若划進前5名,則能順利取得奧運門票,而雙人雙槳則划進前3名,方能拿下資格。謝怡晴、李冠儀在出發前也說:「這次去日本很緊張也很期待,但先前該做的準備都準備好了,會用享受的心態去完成這次的比賽。」

輕量級雙人雙槳謝怡晴與李冠儀
輕量級雙人雙槳選手謝怡晴和李冠儀表示,會用享受的心態去完成這次的比賽。

對於這段時間的準備,划船隊教練謝茂松也述說「因疫情的因素,雖然無法出國比賽訓練,但相對準備時間也變多了。特別是近一年,每日一點一滴地把選手們的訓練量拉上來,到出發前的最後測驗,結果我都非常滿意。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但整體來說還算理想,對選手有信心。」

資料提供/承筠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2018-05-22
配備館穿搭指南運動時尚鞋子NIKE綜合

全天候裝備的預設從本質上來講有些悲觀:設想最糟糕的天氣狀況,以至於穿著者完全忘記了他們對衣物的要求。然而這一季有些意外的是,NikeLab ACG 2018年夏季系列採用了一個你通常會與全天候聯繫起來的關鍵元素,那就是Gore-Tex面料。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這一季,我們討論瞭如何為男性和女性設計一個更加模組化的服裝系統。我們思考了我們對夏季服裝在適應性和模組化方面有什麼期望,”NikeLab 高級設計總監約翰娜·施耐德(Johanna Schneider)說道。

施耐德和NikeLab ACG品牌合作者厄勒森·修(Errolson Hugh)在推出最新ACG夏季系列時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一系列有三大價值支柱:Gore-Tex面料的實用性、棉絨材質的透氣性,以及備受喜愛的褲裝的靈活性。

就Gore-Tex而言,設計團隊希望通過一個新穎的視角來詮釋這一面料在夏季的功用性,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布膜材質是一種專門對抗寒冷潮濕天氣的面料。但實際上Gore-Tex面料不僅具有防護功能,它還可以充當一道既柔韌又透氣的防線,抵擋夏季多變的天氣狀況。

NikeLab ACG Gore Tex夾克

“我們使用的這種面料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既具有防護功能,又高度透氣,”施耐德說道,“它基本上是一種一年365天都適用的材質。我們希望通過服裝的版型來把它改造得更具有季節適應性,比如針對那些希望在海濱別墅度假的人。”
 
NikeLab ACG Gore Tex夾克是這一系列的基石之作。這款三層外套有男女款可供選擇,包括標準四分之三袖長可拆卸衣袖,提供更多防護。多個口袋提供充足空間存放個人隨身貴重物品。夾克內層的繫帶使穿著者可以把這一層的重量從身上解放,同時保證它觸手可及。

NikeLab ACG 女子背心

這一系列還採用了另一個出人意料的元素:棉絨。套頭連帽衫中採用了這種面料。

“我們在思考棉絨材質在夏季衣物中可以有怎樣的應用,”施耐德說道,“我們融入了更多透氣性設計細節,比如在領子周圍採用網眼材質,通風透氣,當你把頭伸進兜帽裡的時候,依然可以保持清爽,你也可以信賴整件衣服身體關節部位的靈活性。”

新款工裝褲沿襲了一貫的多功能理念,褲腿銜接剪裁設計讓雙腿動作更加自由隨意,帶有拉鍊和按扣工具袋增加可擴展性,此外還帶有功能性拉鍊前襠。但是穿著者一定會注意到另一個細節:這一系列中只有一款男女通用的褲裝。
 
 “我們設想的是人們在夏季可能只需要一條長褲,”施耐德說道。這種想法來源於我們對適合夏季穿著的服裝的期望。設計師把重點放在採用相似設計的男女款工裝短褲上。這些短褲融入了更多針織設計,這是NikeLab ACG首次在產品中運用無縫針織技術,此外應用這一技術的還有這一系列服裝的衣袖和褲腿。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2017-08-21
賽事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

中華隊滑輪溜冰國手楊合貞(YANG Ho-Chen)生涯首度參加臺北世大運,在家人的支持下,於女子1萬公尺計點淘汰賽以23分勇奪金牌,拿下世大運29屆以來的第一面女子滑輪溜冰金牌。

楊合貞表示,能夠回家比賽很開心,前幾天心情也有些起伏,感覺越來越興奮,很久沒有這種感覺;近年來由於成績上來難免有些壓力,但這次反而是興奮大於緊張。

楊合貞說:「有家人到場支持,在身邊默默支持我,加上教練的陪伴,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定心丸。」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楊合貞國際賽經驗豐富,時常飛去國外征戰,但出國比賽總比不上在家出賽。她表示,今年去波蘭世運會賽前的狀況調整不錯,但到波蘭有點小感冒、水土不服,加上住的地方外面就是地鐵很吵,總是睡不好,飲食也不習慣,最終只拿到銅牌感覺很失落。

世大運開賽前,楊合貞不斷告訴自己,「最差的都經歷過了,就沒什麼好怕,最後能在台灣發揮自己的實力,感覺很開心。」

能將金牌留在台灣,楊合貞坦言,有種一吐怨氣的感覺,因為她已經有兩年多沒在國際賽摘金,這次奪金感到非常高興。

賽後楊合貞將奪金功勞歸於教練吳炯助,她說:「非常感謝教練的支持與栽培,如果沒有教練,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教練一路陪伴。」

此外,男子300公尺計時賽決賽由韓國KIM Jinyoung以23秒949摘金;壓軸登場的女子300公尺計時賽決賽,由韓國AN Yiseul以25秒805奪金。KIM Jinyoung表示,能拿下金牌,感覺很開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