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hallenge Taiwan 賽程第二天的頒獎典禮上,賴智傑在友人的引導下,與領騎、領跑員一起走上台,他以 14 小時 05 分 18 秒獲得視障組冠軍!而當主持人喊出賴智傑等人的名字的同時,台下也響起如雷掌聲!
「謝謝我的隊友,沒有你們我做不到。」雖然賴智傑眼睛帶著墨鏡,但仍遮擋不住滿是喜悅的笑臉。
賴智傑從 2017 年開始挑戰鐵人三項運動,他也是台灣第一個完成半程超鐵賽的視障運動員。2018 年,賴智傑又完成了難度更高的 226 公里全程超鐵賽。賴智傑表示,這一次的成績比起過往有大幅的進步,關鍵就在於自行車。
本身就是游泳國手的賴智傑,游泳自然不必擔心,而路跑平時也有規律地進行訓練,獨缺自行車始終無法突破。
為了彌補這個缺點,賴智傑找到了一位自行車好手,不只是賽事當天領騎,也特別抽空互相培養默契,每次練習幾乎都是 90 公里起跳,智傑說,很開心訓練有收到效果,進步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賴智傑身旁的領跑員 周筱嵐,在陪同賴智傑進行最後一項路跑前,還先參加了 113 公里組的半超鐵(總成績 06 小時 08 分 02 秒),完成後再去和賴智傑會合,繼續領跑!周筱嵐與智傑合作多年、一同征戰各大馬拉松賽與鐵人賽,甚至被喻為「瘋狂二人組」!
或許就如賴智傑所說,「如果沒有引導員,他們可能無法完成一場鐵人三項賽。」但這並不代表視障朋友沒有能力挑戰!無論是視障選手還是其他身心障礙運動員,他們都不應該因為生理缺陷,而被全盤否定任何事物。
身心障礙選手們需要的是「合理的對待與環境」。下次遇到身心障礙選手時,請不要同情,他們只需一句最真誠的:加油!
成績查詢:BraveLog
文章出處/don 1 don
12月4日,台南昇陽自行車總部舉辦「第二屆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由醫護鐵人邀請全台大型賽事主辦單位高層及各知名運動品牌為台灣耐力型賽事共同發聲。易飛網董事長周昀生更在該活動倡議成立「台灣賽事推廣平台」,透過異業整合及多國語言介面系統報名系統協助台灣耐力型賽事在疫情解禁後走向國際舞台。當天與會者包括勇奪MOMO購物1111活動全類型圖書第一名之《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一書的多位作者,他們談到參加鐵人賽事的經驗與出書心得,及透過集體創作捐贈作者版稅的百分之五十予弘道老人基金會的計劃。
易飛網董事長周昀生指出,台灣耐力型賽事(路跑、馬拉松、越野跑、長泳、自行車及鐵人三項等)活躍,但普遍來說卻缺乏整合的資訊及服務便利,然而疫情時加速運動領域線上及線下活動串接的新商業模式,未來整合性服務平台已是不可或缺的發展方向,故本次透過與多方有合作默契的醫護鐵人為樞紐,藉由本次舉辦的「第二屆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結合上市公司易飛網、各大縣市政府網站系統服務商哈瑪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賽事主辦單位量身訂做一服務平台「台灣賽事推廣平台」,整合報名、賽事資訊及交通住宿,不僅便利台灣民眾,未來多國語言版本更能讓台灣與全球賽事交流,讓更多的台灣耐力行賽事走向國際化,使得後疫情時代台灣能夠透過賽事發展多元旅遊商機發展運動經濟。
《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由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統籌,透過十八位具有完賽鐵人三項經驗的各領域名人用行動力挺,以親身的故事鼓勵民眾為夢想而努力,同時為社會公益奉獻心意。昇陽自行車創辦人施和鋐與陳素梅夫婦提及:「賽事是運動產業的火車頭,而相關領域都需要行銷及資源的整合,不論是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及一本書的發行,能共同幫台灣樹立體壇合作的成功典範,實屬難能可貴。」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恆在活動中表達,本次為《狂飆的18鐵人: 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推薦,除了原本就與書中多位作者相識外,也提到鐵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大家庭,鐵人們不僅熱愛參與鐵人賽,對路跑、自行車、長泳、越野跑等各類耐力型賽事的推廣,到每個鐵人家庭的連結,還有社會公益的回饋與參與等等都是不餘遺力。能以運動的能量去感動與感染他人,也是功德一件。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恆表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時,醫護鐵人出版全台第一本介紹台灣耐力型賽事專業書籍《醫護鐵人台灣經典賽事全攻略》一書,藉此廣邀全台耐力型賽事主辦單位高層齊聚一堂召開「第一屆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堪稱2、30年來台灣最大賽事領袖高峰會。
2021年在疫情影響台灣甚鉅時,醫護鐵人又再次廣邀各領域知名鐵人完賽者,共同創作《狂飆的18鐵人: 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一書,徹底地將賽事主辦單位、品牌商與具備影響力的作者們結合成一鐵三角,並趁勝舉辦「第二屆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目的為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協助台灣耐力型賽事的蓬勃發展,相信本次活動的心血結晶「台灣賽事推廣平台」將會是台灣耐力型運動史上重要里程碑。
圖片、文字/運動星球
悶熱的夏天在戶外跑步,你一定邊跑邊狂飆汗!無論在寒冷冬天或悶熱夏天跑步,汗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出汗有什麼必要呢﹖為什麼做同樣強度的運動你流的汗總是比別人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流汗是身體自然降溫的一種方式,當你的身體開始升溫,無論是因為自身體溫變化、外部溫度變化,或是為了應對壓力、食物、藥物或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會向全身汗線發出信號,使身體降溫;而降溫時機發生在汗液蒸發時,皮膚表面的熱量隨之消散。
此外,一些人認為「跑步流汗可以排毒」、「跑步爆汗瘦身更快」,前者目前沒有科學根據,後者沒有直接關連,其實都是迷思。反倒是運動流汗可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鈉,保持腎臟健康(但如果跑步超過1小時流了大量的汗,應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一般人1小時訓練中平均流800-1,400毫升的汗,但有些人流的汗總比別人多。費城骨科醫學院教授彼得比迪解釋道﹕實際上人的身體一整天都在不斷出汗,只是你沒注意到汗珠積聚在衣服上,直到出汗率或超過蒸發率。
而出汗率會受體重、年齡、性別和壓力指數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跑步時你總是汗如雨下,但隔壁跑友卻只是微微冒汗。一般而言,體重越重、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可能產生的汗水就越多;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汗。
此外,如果你的某部位特別容易出汗,例如明明只是輕鬆跑卻像剛洗完頭髮一樣,可能是因為某部位汗線過度活躍,汗液自然比其他人多。
事實上,沒有客觀的方法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流汗過多,但如果出汗影響到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例如手握筆或穿拖鞋),你可能成為占總人口中發生率1%的「多汗症」患者。
多汗症患者起床後會發現雙手、腋窩和腳底總是過度流汗,直到睡著才停止。然而原發性多汗症原因不明,多數自小就有某些部位流汗特別多,這些症狀可能造成患者在工作或社交上的困擾,尤其是處於緊張狀況或溫度較高的環境。如果懷疑自己有多汗症,可就醫診斷,經醫師評估做非手術或手術治療。
出汗是必要的,前文已說明這是防止你過熱的生理機制,但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度出汗,除了多汗症的診斷治療,你還可以做一些事來讓身體清爽一點。
1. 止汗制臭劑
坊間賣的止汗制臭劑是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能延緩出汗並減少汗液帶來的氣味。塗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肌膚乾燥時,當大量流汗、運動散熱時使用會效果不佳;此外,刮毛後的肌膚可能有傷口,建議不要使用。要注意的是,止汗制臭劑跟防曬乳不一樣,不需要常常補擦,過度塗抹反而容易刺激皮膚。
2. 透氣穿著
避免穿不透氣或是合成纖維製的衣服、大熱天運動不要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在戶外跑步選擇淺色衣服,都是能降低皮膚受熱的小技巧
3. 跑得越多,汗流得越少
跑步訓練得越多,跑步效率就越高,這意味著過熱情形發生的機率會減低,而產生的汗水相對越少。所以,別把溫度太高當作你不練跑的理由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郭豐州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