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拒絕承認自身的無力 首位完成鐵人賽的唐氏症運動員Chris Nikic
1
Chris Nikic人生第一場IRONMAN
拒絕承認自身的無力 首位完成鐵人賽的唐氏症運動員Chris Nikic
2
公路車騎姿與風阻的關聯──實際操作篇
3
為響應環保而裸,2017英國裸騎單車即將出發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拒絕承認自身的無力 首位完成鐵人賽的唐氏症運動員Chris Nikic

2021-05-11
話題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故事

來自梅特蘭的21歲男子Chris Nikic克里斯·尼克西斯在2020年11月完成了他人生第一場IRONMAN,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跨過終點線的唐氏綜合症者。

Chris Nikic人生第一場IRONMAN
照片來源:IronmanFlorida

在巴拿馬城開賽前幾天,克里斯表示:「醫生跟專家都說我不能幹甚麼事,所以我說,醫生、專家,你們該停止了,你們錯了。」

Chris Nikic人生第一場IRONMAN
照片來源:IronmanFlorida

兩年前,他嘗試了跑一英里。秉持著每天進步1%的理念,積極進取的態度使他創造了歷史。2020年11月7日他完成了IRONMAN競賽。

如果你訝異克里斯的表現,那你應該聽聽這個。克里斯在九歲時就開始參加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他曾經挑戰過高爾夫球、游泳、田徑與籃球,儘管知道運動對他並不簡單,卻也明白從挑戰中得獲意義。

照片來源:IronmanFlorida

他曾經說過:「對我來說,我喜歡所有體育賽事。但不是比賽本身,而是社交部分,與朋友們在一起,然後去跳舞玩樂。」對於運動的熱愛,不只是讓他勇於嘗試挑戰,而促使克里斯成為一為激勵人心的演講者。

克里斯提醒人們:「我們都被局限住。但我們都可以更加努力,可以變得更好。」他在2019年HMH全國演講時說明了自己1%的概念,稱之為『1% Better』,務求一天比一天更好一點。

內容來源:IronmanFlorida、orlandosentinel、specialolympics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愛運動動無礙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許元耕

公路車騎姿與風阻的關聯──實際操作篇

2017-09-13
戶外運動運動部落單車

我們都知道,計時車藉由減少騎乘時的迎風阻力,來達到更高的騎乘速度,但51.5的正規ITU三項賽事,或是公路賽當中,並不允許計時車的出現,該怎麼用公路車創造更好的低風阻狀態,就非常重要了!

這次我們的實際案例,來在今年三月許雅喬參與的全國安平鐵人三項錦標賽,在自行車追趕集團中,與鐵人警花 - 謝伯韶合作,運用了不同把位來減少風阻帶來的速度損失,包含下把位、上把位趴低,以及比較有風險的計時把騎姿(雅喬並沒有安裝休息把),這對只能使用彎把公路車的賽事至關重要,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日常騎乘最常使用的騎姿,不需要太多核心參與,舒適度佳,但因為迎風面積大,故風阻也會隨之提升!

常見的加速動作,可以保有低風阻,在良好的Fitting狀態,可以長時間維持,舒適性與速度上較為平衡。

常在攻擊逃脫或領騎時使用,彎曲的手肘,和握下把比起來,正面迎風風阻更低,但因為趴低的狀態讓核心及上肢肌力考驗極高,對肌力較弱的騎士來說難以維持!

與騎計時車一樣的姿勢,風阻最低的騎乘方式,但因為接觸把手的支撐點極少,故安全性會受到影響,常見於公路賽的單飛選手,在鐵人賽當中,部分選手會加裝符合ITU規則的休息把來提升舒適性!

注意!
嘗試此騎姿具有極大風險,不建議在沒有專業指導下嘗試。

以上是這此的騎姿公路車騎姿與風阻分享,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直線平路環境作嘗試,希望可以直接從碼錶上的時速感覺到騎乘的差異!

關於許元耕高中之前是和大多數學生一樣以升學為目標,國三畢業毅然決然進入高中甲組棒球隊,可惜在高三結束全國木棒聯賽後,被診斷肩膀韌帶斷裂,而終止棒球競賽。

在高中畢業的暑假開始騎單車,我是越野、公路雙棲選手,同時擔任鐵人三項教練,希望整合「訓練 X 教育 X 行銷」,讓台灣選手有更多機會!

Keng Sports 粉絲頁
許元耕 Facebook

/ 關於許元耕 /
許元耕

高中之前是和大多數學生一樣以升學為目標,國三畢業毅然決然進入高中甲組棒球隊,可惜在高三結束全國木棒聯賽後,被診斷肩膀韌帶斷裂,而終止棒球競賽。 在高中畢業的暑假開始騎單車,我是越野、公路雙棲選手,同時擔任鐵人三項教練,希望整合「訓練 X 教育 X 行銷」,讓台灣選手有更多機會! Keng Sports

FB 許元耕/Keng Sports 耕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響應環保而裸,2017英國裸騎單車即將出發

2017-05-12
戶外運動話題低碳運動趣味單車新聞

英國裸騎日已有超過十年的歷史,並且將這個文化傳遞到各國,起初是希望能騎單車代替開車、騎車以減少廢氣排放,並且倡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意識,但是,為什麼騎單車要裸體呢?其實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宣導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更純潔、乾淨的環境,而隨後演變成能更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不論種族、膚色或是高矮胖瘦,都應該好好珍惜並且愛惜自己。 

2017英國裸騎單車日即將出發 ©capovelo.co

從2004年開始,由一個加拿大團體與訴求類似的西班牙團體組成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將主張定調為「拯救地球,改騎單車,回歸原始的人性與自然」,並號召世界各大城市的人們共襄盛舉,該年已有28個城市響應,到了2010年,更有17個國家74個城市加入,像是有巴西、墨爾本、舊金山等數十個國家一同共襄盛舉,今年英國共有18個城市參與,從2017年5月27日起的週末,為期三個月到七月中旬,最大場的倫敦則是6月10日開始,其他各國詳細資訊請點此:World Naked Bike Ride Dates Announced for 2017

在每次活動時,約有70%的人是全裸騎車,如果不願意坦誠相見的人,都會用彩繪、綁布條的方式遮蓋重要部位。

不想全裸的人,都會使用彩繪方式來遮擋重要部位 ©billypenn.com

在每年的裸體單車日活動中,已經漸漸演變成一個歡樂的變裝舞會,不僅可以以更有創意的造型亮相,還可以一同交友歡樂,以下是一些國家參與裸體單車日活動的寫真。

澳洲裸體騎車活動。 ©huffingtonpost.com
費城裸體自行車為參加者噴染料彩繪身體 ©billypenn.com
美國裸體單車日 ©huffingtonpost.com
英國裸體單車日 ©walesonline.co.uk

 小知識  關於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
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英文:World Naked Bike Ride,縮寫:WNBR)是一個國際性的可穿可不穿(cloth-optional)的自行車組織,參與者集體規劃及聚會,共同以人力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也有少數滑板及溜冰鞋等)騎車,以號召人們「拒絕對石油的依賴,並且讚頌我們身體的力量與個人性」。
選擇服裝類型的口號是「裸體到你所敢做的範圍」 。全裸或者部分裸體(特別是除去上衣)都是受到鼓勵的,但並不強制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如此。相對於其他的騎車活動,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的一項特色,就是嚴格禁止要求人們必須至少遮掩一部分身體。
創意表現型態也受到鼓勵,以便在騎乘過程中,創造一個有趣的令人沉浸其中的氣氛,來吸引路人與媒體的關注和想像,並使騎乘者的這個經驗更加個人化與令人滿足。形體藝術(例如,人體彩繪)是常見的創造表現型態,還包括服裝,藝術自行車,可攜式揚聲系統(如公共廣播系統、電動擴音器、手提式音響)和樂器,以及其他類型的喧鬧聲音。
對於世界裸體自行車遊行組織而言,行前派對已成為他們內部的活動,內容包括樂團、DJ、身體彩繪、臨時搭建結構(或裝置藝術)、政治論壇與飲食。除了能在社區街道上除去衣服束縛而騎車,一些騎車者已樹立了先例,藉由人體彩繪派對,其中也包含了眾多的裸體騎車者與藝術家,在可讓許多人看見的市區公園內騎車。
這種獨特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形式,經常被描繪或歸類成一種政治抗議、街頭劇場、車輪上的聚會、裸奔、公開裸體,以及可穿可不穿的休閒活動,因此吸引了大批參與者。(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