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1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2
GoPro HERO12
運動相機 GoPro HERO12 真的值得下手?這 7 種改變一次告訴你
3
2019 Red Bull Paper Wings 世界紙飛機大賽飛行員強力募集中!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2021-06-17
話題 綜合 減脂 新知 觀念

有許多人都習慣配戴智慧型運動手錶,以監測自己每日步數和消耗的卡路里,但每天走到10,000步就能維持體態及身體健康嗎?BBC科學節目日前針對「每日一萬步」進行測試,發現這觀念有可能只是一場行銷的世紀騙局!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天走1萬步真的可以維持身體健康嗎? ©gppconline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日行10,000能維持身體健康的觀念,是在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舉辦前夕,有一間公司推出所謂的萬步計(Manpo-Kei)裝置,意思就是行走10,000步計數器,並向許多關心自身健康的民眾進行推廣及行銷,且依據日本一位名為波多野義郎教授所提出「若每日行走步數從4,000增加到10,000能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並讓身體更加健康。」的理論,造就了日行10,000這套的說法。

然而,這個想法的靈感主要來自於行銷的話數而不是科學研究的結果,因此,近期有許多的人便提出「每天步行10,000 步真的可以維持健康?」這樣的問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需要每天走 4400 步才能活得更久,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概念。

專家的說法

根據一些專業學者的說法,人們應該以分鐘而非公里來計算他們的運動量,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十分的簡單易懂,但這將翻轉你可能原有的訓練概念;例如你每次都專注於45分鐘的跑步訓練,與你專注於跑5公里的訓練相較之下,跑45分鐘將能為你的長期訓練帶來更好的成效,因此,重點應該是要擺放在運動訓練(步行)的時間上,而不是只注意速度及距離。

智慧型運動手錶
大多數的人都會使用運動手錶來注意每日的運動量及步行數。

研究駁斥10,000步的觀點

根據 2018 年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同樣的想法也應該運用於步行這項運動,相對來說這也是駁斥了每天步行 10,000 步的流行觀點。專家表示,與流行的觀念相反,每天步行 10,000 步並不是理想的基準,也不是身體健康的準確指標。

另外,根據哈佛大學附屬布里格姆婦女醫院進行並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醫學雜誌上的研究表示,人們每天只需行走4,400步就可有效的降低死亡風險,穩定在每天7,500步左右就可以。同時,隨著步行運動的習慣養成,每天至少運動20分鐘也是一種保持身體健康的目標之一。

BBC科學節目也特別針對「日行10,000步」與「10分鐘快步健走」哪個運動方式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進行研究,研究團隊對於「10分鐘快步健走」的強度解釋,每天必須要以Borg Scale of Perceived Exertion(Borg RPE Scale,博格量表)第六等級能聊天卻無法唱歌的強度,完成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

這項研究的受測者被分為兩組,一組目標為每日走完10,000步,另一組則必須完成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同時,每個人身上都配戴運動用監視器,以用來量測受測者的活動量及訓練強度。最後實驗的結果發現,日走10,000步的這組覺得達成目標十分困難,必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這組,不僅覺得可以輕鬆達成之外,還比另一組能多做30%中等或比較劇烈的運動,到底哪個方式可以讓身體比較健康,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結論

看完上述的一些研究報告就可知道,運動與訓練請花費在時間與訓練強度上,而非堅持在每日的步數或公里數,如果你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也請在正常步行的設計上再增加20分鐘的鐘等強度運動。

資料參考/BBC、JAMA Internal Medicine、Scientific Report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相機 GoPro HERO12 真的值得下手?這 7 種改變一次告訴你

2023-09-06
運動配備新聞綜合話題

網路上謠傳已久的GoPro HERO12上市消息,終於在9/6正式發佈!GoPro品牌在發布前兩天於台北三創12樓展演廳,舉辦GoPro HERO12 新品發表暨體驗會。現場邀請台灣知名網紅如阿滴、那群人-董仔、台客劇場導演等60位各類型的創作人,與全台經銷商通路代表近150人,一同體驗全新的Vlogger創作神機。活動現場規劃動靜態各式體驗,現場儼如台灣KOL創作者年度盛會。

GoPro HERO12
GoPro品牌在9/4於台北三創12樓展演廳,舉辦GoPro HERO12 新品發表暨體驗會。

GoPro亞太區行銷總監Eddie在演說時透露,原先GoPro創辦人Nick Woodman將抵台與台灣創作人互動,因颱風關係在最後一刻取消行程。創辦人Nick Woodman特地拍攝一段影片與台灣創作者問好,並說明鼓勵創作人勇於嘗試創作的品牌理念。

GoPro創辦人
GoPro創辦人Nick Woodman特地拍攝一段影片與台灣創作者問好。

GoPro HERO12 的重大特色

1.電源優化續航升級2倍

GoPro HERO12聆聽了市場需求,繼發表Enduro低溫長續航電池之後,再次優化了續航能力,在5.3K60的高畫質拍攝達到了驚人的100%續航升級,對GoPro舊用戶或競品來說,是有感提升。

2.全新的5.3K HDR影片

眾人期待已久的HDR影片終於到來。全新HDR影片功能可在陰影部分保留更多細節,同時也能夠避免高光區域的剪切。

• 5.3K60 和 4K120 影片的高解析度和幀率。

• 8倍慢動作。

• 可拍攝高達2700萬像素(27MP)的照片。

• 可從視頻中抓取高達24.7MP的照片。

• 支持10-bit,色彩還原效果更出色,現在可以通過Log + LUT進行編碼。

GoPro HERO12
最新推出的 GoPro HERO12 這次共有 7 個地方有進行強化與調整。

3.HyperSmooth 6.0超高穩定度

GoPro HERO12 將手持拍攝的穩定功能再創新高峰。

• 經改善的 AutoBoost,可在不犧牲穩定功能的情況下,維持最廣視角。

• 與前代 HyperSmooth5.0相比較,AutoBoost 運算分析高達4倍資訊量。

• 360地平線鎖定功能,讓生活隨拍更順手。

4.新增9:16模式一次搞定

無需橫竪切換相機,無需額外的外框及配件來實現竪屏拍攝。

• 加入全新 9:16 縱向竪屏拍攝模式,適合社交媒體分享。

• 寬視頻 16:9 – 傳統寬幅適合電視、影片創作者創作使用。

• 「全畫幅」8:7 格式,讓後期盡享極大靈活性,可任意裁切不損失畫質。

• 8:7 格式現在全模式可用,包含TimeWarp、縮時攝影、夜間縮時及所有夜間特效。

HyperSmooth 6.0
體驗會現場特地放置衝浪練習器,讓所有與會來賓測試最新的HyperSmooth 6.0的超高穩定度。

5.Max 鏡頭模組2.0

擁有比任何運動相機更寬廣的 4K60視野,及延伸的177度視野比 HERO12 Black 更寬廣36%!另外,可搭配 HyperSmooth+360度地平線鎖定一起使用,與疏水性鏡頭可防水+2倍抗刮性。

6.夜間效果增強

從HERO11開始,新增機內默認3種夜間模式預設,可一鍵拍攝星軌,光繪,車輛光軌等影片。機內自動合成,無需後製。新手也可以輕鬆上手。

在HERO12的夜間效果增強的同時,新增了夜間效果的拍照功能,可直接生成照片(HERO11僅生成影片,可從視頻高清截圖)。還有三種延時拍攝模式讓用戶能夠在夜間盡情揮灑創意,現在支持高分辨率照片拍攝功能(與從視頻中抓取的畫面相比)。

7.提升專業效能符合特殊族群

•GP-Log+LUT。

• 時間碼同步。

• 可連線至AirPod+其他Bluetooth耳機。

• 同時可達4個Bluetooth連線。

• 使用前後麥克風在媒體模組上錄製立體聲音。

• 底座新增1/4固定螺紋,讓你可以快速鎖上攝影腳架與快拆設備。

GoPro亞太區行銷總監Eddie
GoPro亞太區行銷總監Eddie也特地講到Max 鏡頭模組2.0做的改變。

GoPro從包裝100%支持環保

今年,GoPro致力於環保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將相機包裝在一個 100%可回收的成型紙盤中,該紙盤由紙、竹子、椰子和甘蔗的混合物制成,不只支持影像創作,更具體支持環保。

HERO12 Black 台灣售價為 NTD$14,900

HERO12 Black 創作者套組 台灣售價為 NTD$22,400

Max Lens Mod 2.0鏡頭組 台灣售價為 NTD$3,600

HERO12 台灣預購時間為 9/6晚間10點,於各大電商平台、實體通路同步開跑。

發售日為 9/13晚間9點。

 

GoPro HERO12
GoPro 運動相機一直深受許多影像創作者的喜愛,這次推出的GoPro HERO12讓大家非常有感!

資料提供/GoPro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 Red Bull Paper Wings 世界紙飛機大賽飛行員強力募集中!

2019-02-21
賽事趣味新聞綜合話題

三年一度的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來了!沒有燃料、沒有引擎、不需要VISA,單純用一張A4紙摺出你的偉大飛行航道,就能實現成為全球頂尖紙飛機飛行員的夢想。今年將舉辦第五屆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相信已有數以萬計的全球頂尖紙飛機飛行員在此之前不斷自我磨練、挖掘更多創意,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場全球最酷的賽事。

三年一度的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來了!

上屆台灣決賽由就讀實踐大學的黃華軒以最長距離射程37.16公尺,代表挺進飛遠項目總決賽;而飛久賽則由暨南大學的李界旻以停留空中7.26秒登上王者寶座,花式飛行則由元智大學的李掌櫃以驚奇魔術結合紙飛機,自評審手上拿到最高總分奪冠,並一同代表台灣前進奧地利參加全球總決賽,與各國優秀的飛行高手一決高下。

上屆台灣決賽花式飛行則由元智大學的李掌櫃以驚奇魔術結合紙飛機,自評審手上拿到最高總分奪冠。
飛久賽則由暨南大學的李界旻以停留空中7.26秒登上王者寶座。

世界高手們同台較量

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中共有3項挑戰,較勁飛得遠、飛得久和花式競賽,各項目將各取出一名優勝冠軍,除了充沛的創意和想像力之外,當然也需要過人的摺紙技巧,以及對飛行規則的基本理解力。2019 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你只要準備一張白紙、帶著無限創意的腦袋和一顆熱情的心,就有機會實現夢想,站上國際舞台。

摺出你的專屬紙飛機,爭取挺進台灣決賽成為台灣冠軍代表,就能前往Red Bull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Hangar–7(7號停機棚),參加Red Bull Paper Wings 世界紙飛機大賽全球總決賽,與來自超過60個國家頂尖飛行員競爭,成為飛行最遠、最高、最花俏的空中霸主!

與來自超過60個國家頂尖飛行員競爭,成為飛行最遠、最高、最花俏的空中霸主!

即日起展開線上報名

台灣資格賽即日起已開放線上報名,將自3月陸續於各學校校區展開,並將於4/13日舉辦台灣決賽;而今年花式競賽僅開放線上參與,於4/6日前發揮創意錄製60秒影片,並上傳到instagram,@redbull 及 #redbullpaperwings,以及需定位打卡所在地!得票數最高的前三分之一參賽作品將直接晉級,並由評審團選出最終的冠軍。本次資深評審團將邀請知名Youtuber團隊:上班不要看工作室以及Red Bull 籃球運動員林書緯連袂擔綱。

2019 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台灣資格賽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下載APP測試你的飛機

新手飛行員可以透過下載Red Bull Paper Wings App,來學習如何摺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紙飛機,並透過App中的擴增實境(AR)的功能,來幫助測量自己摺出的專屬紙飛機,飛行距離及時間,App同樣有活動相關資訊可供參考。各位飛行員,請備好紙飛機、創意與熱情,我們準備起飛!現在就上網報名為自己的飛行夢想動手開始摺紙飛機、磨練技巧並實際飛行測試吧! (點這裡報名)

關於Red Bull Paper Wings世界紙飛機大賽
三年一度的世界賽事,參賽者只需要準備一張A4白紙、無限創意以及爆發的熱情,就有機會前往奧地利7號停機棚參加全球總決賽 !與來自全世界的紙飛機代表爭取最高、最遠、最花俏的世界冠軍稱號!

資料來源/REDBUL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