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1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2
最適合穿去上班的8大品牌運動鞋款
3
青春活力洋溢 運動元素滿點 全民一起歡慶世大運即將到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日1萬步是一場行銷騙局?科學研究:你該注重的是訓練時間非每日步數

2021-06-17
話題 綜合 減脂 新知 觀念

有許多人都習慣配戴智慧型運動手錶,以監測自己每日步數和消耗的卡路里,但每天走到10,000步就能維持體態及身體健康嗎?BBC科學節目日前針對「每日一萬步」進行測試,發現這觀念有可能只是一場行銷的世紀騙局!

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每天走1萬步真的可以維持身體健康嗎? ©gppconline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日行10,000能維持身體健康的觀念,是在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舉辦前夕,有一間公司推出所謂的萬步計(Manpo-Kei)裝置,意思就是行走10,000步計數器,並向許多關心自身健康的民眾進行推廣及行銷,且依據日本一位名為波多野義郎教授所提出「若每日行走步數從4,000增加到10,000能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並讓身體更加健康。」的理論,造就了日行10,000這套的說法。

然而,這個想法的靈感主要來自於行銷的話數而不是科學研究的結果,因此,近期有許多的人便提出「每天步行10,000 步真的可以維持健康?」這樣的問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需要每天走 4400 步才能活得更久,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概念。

專家的說法

根據一些專業學者的說法,人們應該以分鐘而非公里來計算他們的運動量,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十分的簡單易懂,但這將翻轉你可能原有的訓練概念;例如你每次都專注於45分鐘的跑步訓練,與你專注於跑5公里的訓練相較之下,跑45分鐘將能為你的長期訓練帶來更好的成效,因此,重點應該是要擺放在運動訓練(步行)的時間上,而不是只注意速度及距離。

智慧型運動手錶
大多數的人都會使用運動手錶來注意每日的運動量及步行數。

研究駁斥10,000步的觀點

根據 2018 年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同樣的想法也應該運用於步行這項運動,相對來說這也是駁斥了每天步行 10,000 步的流行觀點。專家表示,與流行的觀念相反,每天步行 10,000 步並不是理想的基準,也不是身體健康的準確指標。

另外,根據哈佛大學附屬布里格姆婦女醫院進行並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醫學雜誌上的研究表示,人們每天只需行走4,400步就可有效的降低死亡風險,穩定在每天7,500步左右就可以。同時,隨著步行運動的習慣養成,每天至少運動20分鐘也是一種保持身體健康的目標之一。

BBC科學節目也特別針對「日行10,000步」與「10分鐘快步健走」哪個運動方式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進行研究,研究團隊對於「10分鐘快步健走」的強度解釋,每天必須要以Borg Scale of Perceived Exertion(Borg RPE Scale,博格量表)第六等級能聊天卻無法唱歌的強度,完成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

這項研究的受測者被分為兩組,一組目標為每日走完10,000步,另一組則必須完成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同時,每個人身上都配戴運動用監視器,以用來量測受測者的活動量及訓練強度。最後實驗的結果發現,日走10,000步的這組覺得達成目標十分困難,必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每日3組的10分鐘快步健走這組,不僅覺得可以輕鬆達成之外,還比另一組能多做30%中等或比較劇烈的運動,到底哪個方式可以讓身體比較健康,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結論

看完上述的一些研究報告就可知道,運動與訓練請花費在時間與訓練強度上,而非堅持在每日的步數或公里數,如果你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也請在正常步行的設計上再增加20分鐘的鐘等強度運動。

資料參考/BBC、JAMA Internal Medicine、Scientific Report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最適合穿去上班的8大品牌運動鞋款

2018-07-06
NEW BALANCEUNDER ARMOURSKECHERSREEBOKPUMA綜合配備館穿搭指南運動時尚鞋子ADIDAS

對男性而言,萬年不敗且能呈現年輕氣息的穿搭風格,非運動風莫屬。無論上班族或是為業務奔走的你,想搭配既休閒又不失專業形象的衣裝,同時保有輕鬆舒適感,那麽一款適合上班穿搭的運動鞋是必備條件。我們特別邀請Nike、PUMA、Reebok、SKECHERS、UNDER ARMOUR、New Balance、adidas、Daniel Wong等8大品牌,分別秀出今年新推出的男款運動鞋,讓品味獨到的你能更自在兼顧嚴肅工作、熱血運動與時尚潮流。

最適合穿去上班的8大品牌運動鞋款

 1  Nike Air Max 270

1987年,第一雙Air Max 1問世,Nike首創將Air空氣的概念具象化,並推出一系列生活休閒風格的Air鞋款,但使用的氣墊原本都是針對跑鞋性能設計的。Air Max 270採用的氣墊和其延續款,則是第一款100%生活休閒風格的Air鞋款,簡單俐落好搭配的外型加上經典大氣墊,可滿足全天穿著的需求。

Nike邀請「跨欄王子」陳傑演繹Air Max 270「顛覆傳統,顛覆想像」的形象
Nike Air Max 270,NT$4,900

 2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PUMA 去年以「TSUGI」系列鞋款掀起一陣東瀛時尚浪潮,打造次世代的街頭運動風格。延續東瀛設計魂,今夏再次推出以全新色調搭配羅紋線條的新改款「次世代潮履霸主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雙色條紋襪套及側邊綁帶概念設計讓鞋的外型獨特出眾,原來,襪套上的雙色條紋設計靈感來自復古籃球長襪;而鞋面採用 evoKNIT 針織技術,增加整體彈性並提供絕佳舒適感。今年共推出藍白世代及灰色地帶兩款全新配色。

PUMA新任全球品牌大使根基樂團 (Rudimental) 為TSUGI JUN Sport Stripes代言(左為藍白世代款;右為灰色地帶款),NT$4,280

 3  Reebok FURYLITE X

黑、白、灰等中性色鞋款無論對於男女都是百搭不厭的不敗款。Reebok CLASSIC系列旗下最受歡迎的FURY家族,今年新推出「FURYLITE X」,正是選用黑、白、灰三色碰撞出強烈個性鞋面。鞋款最具特色的交叉式鞋帶與方便穿脫的鞋身設計,結合簡潔俐落的風格與方便舒適的優勢,不論是日常休閒打扮、上班的時髦造型,或是具街頭感的個性穿搭,都能以這款鞋搭配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Reebok FURYLITE X(男女同款),NT$3,650

 4  SKECHERS GO RUN 600

不論是上班或運動,一雙輕量便利、舒適好穿的鞋是對鞋子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訴求。以入門跑者為對象的GORUN 600擁有簡約流線型的外觀,鞋面採用針織混紗網布設計,從外形即能看出它的高舒適感與透氣性;優異的避震緩衝效果與支撐性、新一代5GEN®中底材質,讓運動時有足夠的能量回饋;特別設計快穿拉孔,讓穿脫鞋更便利。這次更由男神吳尊代言,想成為男神的一定要敗一下!

SKECHERS GO RUN 600(藍、黑色),NT$2,790

 5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

這系列鞋款是UNDER ARMOUR受街頭文化啟發的全新鞋款,以運動機能為基底融入街頭元素,顏色上使用經典百搭的灰、黑,以及耀眼的亮紅色,讓你自由搭配各種穿搭之餘,更顯現出不凡魅力。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以彈弓發射時迅捷優美的弧線打造鞋型,鞋身以針織技術排列整齊的凹凸設計,如人孔蓋造型,低調中帶有街頭風格;鞋底刻紋則象徵了斑馬線的元素,同時利用刻紋方向的轉換提升抓地力,並搭配高耐磨的透明外底橡膠提升耐用度與牽引力,更融入鐵欄杆、紋身等象徵性街頭元素,以大膽創意碰撞出反骨的街頭氣息。輕盈貼合的鞋身與中底打造全天穿著都舒適的腳感,讓率性自在的你即便只是外出幾分鐘,也能在街頭巷尾隨時想跑就跑,讓整座城市化作你的運動場。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男款上起黑、灰、灰綠、紅),NT$4,280

 6  New Balance Fresh Foam Cruz Knit

同樣是簡潔鮮明的次世代跑鞋,New Balance Fresh Foam Cruz承襲該該牌Future Sport系列簡潔鮮明的次世代潮流跑鞋氣息,為從運動時刻到日常穿搭的恣意轉換,打造多元搭配的跑鞋選擇。外觀以針織鞋面搭配麂皮鞋鞍,透過異材質的層次拼接,為跑鞋加乘細膩質感;延續Cruz系列一貫簡約俐落的修長鞋身,加載緩震中底Fresh Foam及後跟環狀泡綿支撐,滿足穿搭與隨時說跑就跑的需求。

New Balance Fresh Foam Cruz Knit,男款NT$3,050

 7  adidas SOLARBOOST

一看這雙顯眼的鞋款,就能感受到充滿現代潮流的科技感。全新SOLARBOOST設計靈感正是來自NASA航太科技,以「搭載火箭科技的創新跑鞋」為概念研發,結合革命性的鞋面TFP獨特纖維強化支撐科技,不僅提供跑者強韌的支撐與高度穩定性,鞋面織俐落的線條搭配漸層色,營造出有別於一般潮流感的科幻風格。

adidas SOLARBOOST

 8  Daniel Wong夏映運動鞋

曾為女神卡卡等知名歌手打造演唱會服裝的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自創同名品牌,一直以來以獨特的印花給人深刻印象。而他不單只是一名時尚服裝設計師,更嘗試跨越界線,將運動項目融合時尚,打造獨樹一幟的印花運動鞋款。雖然這款鞋是去年2017年春夏系列,但運動風不退流行,夏日運動的經典元素透過充滿活力的印花語彙,喃喃訴說著夏日映像。

Daniel Wong夏映運動鞋(白色),NT$6,880

資料來源/Nike、PUMA、Reebok、SKECHERS、UNDER ARMOUR、New Balance、adidas、Daniel Wong(品牌依文章先後排序)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青春活力洋溢 運動元素滿點 全民一起歡慶世大運即將到來

2017-08-14
新聞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

《看見! 青春之力》這場結合力與美的體育表演會由世大運執委會所主辦,首先,明星DJ 光頭刷出的電音秀展開序幕,參與演出團隊包含拋出精彩陀螺秀的「美華國小陀螺隊」;連續擊破木板、讓觀眾驚呼連連的「臺灣師大跆拳道隊」;用競技啦啦舞出世大運主題曲的「育達商職競技啦啦隊」;跆拳道比賽動作融入流行音樂,並與熊讚互相較勁的「武瀚道館」;街舞融入棒球、籃球、田徑、游泳動作的「台北市立大學街舞團隊」;「花式街頭籃球隊」為大家展現精彩的「指」上功夫與「臂」上絕技、Beatbox達人Echo李昶俊用超技Beatbox絕活加入世大運元素,精采表現,獲得如雷掌聲等13組表演團隊,年齡層橫跨小學至大學,象徵全民一起歡慶迎接世大運的到來!

青春活力洋溢 運動元素滿點 全民一起歡慶世大運即將到來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一週後「2017臺北世大運」將正式展開,這場青春的運動饗宴,將給予全球頂尖大學運動員勇敢追夢的舞台,在這倒數一週衝刺之際,《看見! 青春之力》於8月11日晚上7點於香堤廣場火力全開、演出節目精彩無敵、賽事主題一覽無遺、民眾看得開心過癮!文化局鍾永豐局長表示:本次世大運是以奧運規格在準備,連同開閉幕演出都是國際級打造,讓臺灣表演藝術極致呈現,希望市民朋友們趕快買票進場,為回家比賽的臺灣選手們加油,也相信我們會打造一場「最精彩的世大運」。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世大運開幕式門票已完售,8月30日世大運閉幕SHOW將以音樂、節奏打造一場華麗的搖滾之夜,超強卡司徐佳瑩、家家、紀曉君、臺灣獨立樂團Trash樂團、滅火器樂團、國際知名電音DJ Mykal a.k.a.林哲儀,以及閃閃電光樂團SIAM SIAM ROBOT BAND搭配想像力破表的大型道具演出,將嗨翻臺北田徑場,趕快來搶購!賽事門票也全力熱賣中,更多2017臺北世大運購票資訊請洽購票網站: https://tickets.2017.taipei/。

活動預告!世大運期間,除了刺激賽事外,「世大運公園 好好玩!」將從8月18日起至8月30日一起陪伴大家,活動內容豐富多元,五大貨櫃打造的【世大運主題特展】、顛覆你對運動的想像的【世大運的異想世界】,囊括世界各地特有競技運動的【國際民俗運動場】等精彩內容,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世大運歡樂接觸,8月18日起一同相約世大運公園見!詳細活動內容請詳見文化活動官網:http://events.2017.taipei/。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