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腹」、「減少腹部脂肪」絕對是最常見的減肥目標之一。大家都不想要有個凸肚,但你也許不知道的是,腹部脂肪是一種特別有害的脂肪類型。研究發現,腹部囤積過墮地脂肪與 2 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疾病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減少這種脂肪,可以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非常大的好處。我們並不是要強調「有腹肌」才是健康的身體,而是在於不要讓腹部囤積過多的脂肪;你可以試試看用捲尺來針對腹部脂肪進行一個簡單的測量:男性超過40英寸(102厘米)、女性超過35英寸(88厘米)的標準,就會被粗淺定義為腹部肥胖。
想要甩掉肥胖的小腹,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我們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甩掉腹部脂肪的六大方法,這些都與生活習慣有關,只要咬著牙忍一下就能做到的簡單方法,快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會覺得,廢話,誰不知道加糖的食物對健康有害,吃很多含糖食物會導致體重增加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然而,事實不僅僅是如此,已經有研究表明,糖對代謝健康具有獨特的有害影響,有大量研究發現,過量的糖(主要是由於果糖的大量攝入)會導致腹部和肝臟周圍脂肪堆積!糖是一半葡萄糖和一半果糖。當你吃下很多添加的糖時,肝臟中的果糖會超負荷,並被迫將其轉化為脂肪。
一些人認為,這是糖對健康有害影響的主要因素,它會增加腹部脂肪和肝脂肪,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各種新陳代謝問題。而在這方面,液態糖(也就是含糖飲料)會更糟。大腦似乎辦法沒有像固體卡路里那樣記錄液體卡路里,因此,當你喝含糖飲料時,你最終會攝入更多的總卡路里量。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每天補充糖分飲料的兒童,罹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增加60%,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飲食中的糖分,並考慮完全消除含糖飲料。這包括汽水、果汁和各種高糖運動飲料。只要做到買東西前仔細閱讀標籤,確保產品不含精製糖就行了。隨便拿一瓶飲料,再想像一下實際上20克的糖有多少,你絕對喝不下去。
蛋白質可能是減肥最重要的營養素。研究發現,它可以減少 60% 的飢餓感,並每天增加 80–100 卡路里的新陳代謝。如果減肥是你的目標,那麼增加蛋白質可能是你飲食中最有效的改變。蛋白質不僅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而且還可以幫助你避免體重增加!而蛋白質在減少腹部脂肪方面特別有效,嘗試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例如全蛋、魚、豆類、堅果、肉和乳製品。這些都是我們飲食中最好的蛋白質來源。
如果你在日常飲食中難以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那麼優質的蛋白質補充劑(如乳清蛋白)是增加總攝入量的健康便捷的方法哦!
少吃碳水化合物是減少脂肪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許多研究都支持這一點。當人們減少碳水化合物時,他們的食慾會下降並且體重減輕。現在有20多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低碳飲食有時導致的體重減輕,甚至還比低脂肪飲食多 2 至 3 倍。即使低碳水化合物組的人可以隨意吃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低脂肪組的人卻受卡路里限制,這也是事實。
低碳飲食還可以使體重迅速下降,從而使人們感覺成效相當顯著,人們通常會在 1–2 天內就能看出明顯的差異。比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脂肪飲食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特別能減少腹部以及器官和肝臟周圍的脂肪,這意味著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損失的一些脂肪是那些有害的腹部脂肪!
關於減碳飲食並不需要太嚴格,只要避免食用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糖果和白麵包)就足夠了,特別是如果你也可以一邊保持較高的蛋白質攝入量。
膳食纖維主要是不可消化的植物物質,多吃纖維可以幫助減肥。但是,纖維的類型很重要,大多數可溶性纖維和粘性纖維都會影響我們的體重,當這些纖維與水結合會形成粘稠的凝膠「黏」在你的腸胃道內;這種凝膠可以顯著減慢食物通過消化系統的運動。它還會減慢營養的消化吸收。
這代表什麼?這表示你的身體能夠維持長時間的飽腹感,進而降低你的食慾。也有研究發現,每天增加 14 克纖維與 4 個月內卡路里攝入量減少 10% 和體重減輕約 2 公斤有關;另外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報告說,每天攝取 10 克可溶性纖維與腹部脂肪減少 3.7% 有關,這意味著可溶性纖維在減少有害的腹部脂肪方面可能特別有效。
獲得更多纖維的最佳方法是吃很多植物性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豆類以及一些穀物(例如全燕麥)也是很好的來源,如果是外食族沒辦法餐餐都吃到建議攝取量,你也可以嘗試服用葡甘露聚醣等纖維補充劑,這是最粘的膳食纖維之一,研究證明它可以幫助減輕體重。 另外提醒,在您於飲食習慣中加入任何補充劑之前,務必先諮詢專業的醫療諮詢。
大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內心的懶惰往往會忽略運動真正的重要性。運動是增加壽命和避免疾病的最佳措施之一。而當然,減少腹部脂肪是運動的驚人健康益處。
別擔心,我們並不是要你立刻就開始進行腹部鍛鍊,因為運動就能立刻減掉脂肪在科學上是不可能的。在一項研究中,僅訓練 6 週的腹肌對腰圍或腹腔中的脂肪量,幾乎沒有可測量的影響。相對地,重量訓練和心血管運動將減少整個身體的脂肪。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和游泳)可以大量減少腹部脂肪。另一項研究發現,訓練可以防止人們在減肥後再次增加腹部脂肪,這表明鍛鍊在維持體重方面尤其重要,還可以減少炎症,降低血糖水平,並改善與過多腹部脂肪相關的其他代謝問題。
大多數人都知道放到我們嘴巴中的東西很重要,但是許多人並不特別意識到他們在吃什麼。一個人可能以為自己正在吃高蛋白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但是如果不好好記錄飲食,很容易高估或低估食物攝入量。
記錄食物攝取並不代表你需要斤斤計較自己所吃的一切,連續幾天記錄攝取,可以幫助你了解最重要的變化領域。而提前計劃也可以幫助你實現特定目標,例如將蛋白質攝入量提高到卡路里的 25 到 30%或減少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的主要方式來減少腹部脂肪,例如飲食習慣、攝取富含瘦肉蛋白、蔬菜和水果以及豆類的食物,並定期運動,在減重甩肚卡關時也不要氣餒,適時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也別忘了尋求專業教練和營養師的協助哦!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隨著年齡增長,是否覺得體型越來越橫向發展?當年過30時,感受到代謝比之前還差,直到面臨中年發福,體態日漸變寬,每次洗完澡照鏡子,總讓你忍不住感嘆青春不再?根據營養學專家表示,不管是年輕族群中老年人,其實想解決中年發福,其實只要吃對食物且日常保健謹記幾個小技巧,就能搶救下滑的基礎代謝率避免發胖。
為什麼許多人在步入中年後容易發福呢?根據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其實這與人體基礎代謝率在25以及30歲後,會隨著年齡逐步降低有關,是非常自然的現象。雖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但普遍來說,當年過40、50歲後,在基礎代謝率下降的狀況下,身體耗能會慢慢減少且在基礎代謝率下滑下,民眾更容易伴隨有手腳冰冷、疲倦、提不起勁的問題,連帶使運動及活動量跟著下降。在此情況下,一旦吃下肚的多餘熱量沒辦法被身體有效消耗、利用,便會以脂肪的形態儲存於體內,同時也就容易導致民眾陷入明明吃的不多,但身材卻仍橫向發展的窘境。
至於具體而言該怎麼做才對?首先應培養規律的體能活動,對於40至50歲的中年人來說,想要培養運動習慣,不一定要非常激烈。其實,只要養成每天專心健走30分鐘,到微微出汗地步的習慣,就是有效幫助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速率維持或往上的好方法。除了加強體能活動量外,學會聰明吃,避免腸胃難消化、利用富含精緻糖、經油炸烹調,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的的垃圾食物,吃對營養素更是關鍵。現代人之所以容易變胖,主要與民眾生活步調忙碌,經常忽視早餐的重要性,省略不吃。
中午又因為忙於工作、午休時間短等因素,隨便吃、吃的少,而到了晚上,為彌補一整天的辛勞,反而狂吃大魚、大肉、油炸等精緻食物當大餐有關。在缺乏運動,三餐飲食比例又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自然容易越來越胖。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民眾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根據王進崑教授分享自己多年來早、午、晚餐的分量分配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早餐:8分飽。早餐吃的飽、吃的好,能讓身體有足夠能量與營養素,應付一天活動所需。
午餐:6~7分飽。午餐7分飽,能避免下午因血糖飆升而昏昏欲睡的情況發生。
晚餐:4~5分飽。除了能讓腸胃有足夠時間休息,也能避免吃下肚的熱量,因晚上缺乏消耗而轉化成脂肪。
根據王進崑教授也提到,對於步入中年的朋友來說,提升身體肌肉量,更是幫助身體燃燒更多脂肪的關鍵。因此進行適度的肌力訓練,並正確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也就是說體重60公斤的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為60公克。不過,由於人體腎臟每次吸收、利用蛋白質的分量相當有限(一餐蛋白質不宜超過25公克),故這60公克的蛋白質可不能一次集中於一餐吃完。 所以,如果想有效補充蛋白質來發揮增肌減脂的益處,以60公斤成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60公克來說,應以1:1:1的比例,分配為早午晚餐各20公克為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