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1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2
HIIT訓練最佳的間隔與休息時間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秒數該抓多少最佳?最新研究指出這數字
3
預防籃球運動傷害的9個肌力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2021-09-16
配備館 健身 UNDER ARMOUR 服裝 生活流行

對很多女性運動愛好者來說,獨自一人要維持運動計畫常常力不從心,但和一群愛訓練的人一起運動,團體向心力會燃起訓練動力。專業運動品牌 UNDER ARMOUR 邀請「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 UA 女子系列新品,鼓勵廣大女性運動愛好者別再獨自埋頭苦練,現在起就加入 #TrainTogether 訓練行列,和一群熱愛訓練的運動同好盡情突破自我極限,展現自己最耀眼的樣子!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UA號召女力加入#TrainTogether訓練行列 陽光女神夏語心演繹運動內在美

夏語心美力推薦!UA Infinity 機能型運動內衣

UNDER ARMOUR 廣受好評熱銷的 UA Infinity 機能型運動內衣提供高度包覆支撐,也是夏語心最喜愛的運動內衣款式,其一體成型罩杯捨棄傳統運動內衣的結構,胸墊內側的『∞』無限符號壓紋提升緩震與支撐穩定性,並降低女性乳房在運動過程中感到的壓迫不適,搭配絕佳透氣布料讓訓練期間有效控制排汗、改善悶熱和黏膩感,其三段背扣式設計也讓運動內衣更好穿脫。

UA Infinity 機能型運動內衣
(左起)女 UA Infinity 低衝擊運動內衣 $1,280 / 中衝擊運動內衣 $1,480 / 高衝擊運動內衣 $2,080

UA Crossback 交叉線條設計 展現迷人的背部線條

在挑選運動內衣時,除了良好支撐固定的特性,能自信展現鍛鍊成果也是很重要的!UA Crossback 運動內衣的交叉肩帶設計提升支撐度,並能自信展現背部線條;內衣領口加高設計強化整體包覆性;搭配透氣、柔軟的內襯墊片塑形包覆,給予自然胸形輪廓,UA Crossback 運動內衣這一季全新推出糖果色系,透過舒適又亮眼的運動內衣裝備,能讓女性運動愛好者更專注於每一項運動,展現美力自信!

UA Crossback 運動內衣
(左起)女 UA Crossback 低衝擊運動內衣 $1,080 / 中衝擊運動內衣 $1,280 / 高衝擊運動內衣 $1,880

UA 防滑緊身褲新色登場 高腰設計 x 雙層矽膠結構

多數女性在進行臀部以下高移動性訓練時,會因大動作施力拉扯造成褲頭下滑或鬆弛,為了讓女性運動愛好者能專注於訓練,UNDER ARMOUR 推出 UA 防滑緊身褲系列,於後腰的褲頭布料內置入雙層矽膠穩定結構,使褲頭能固定在適當的位置,避免在運動過程中滑動,無論進行深蹲或多向訓練時都能專注施力;緊身褲搭配舒適高腰設計,完美包覆腰部並提供高度支撐,絕對是減少訓練負擔的必要裝備!

UA 防滑緊身褲系列
(左起) 女 UA Armour HG 紫 $1,480 / 黑、藍、粉 $1,880

資料來源/UNDER ARMOU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秒數該抓多少最佳?最新研究指出這數字

2020-02-12
話題觀念減脂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間歇訓練健身

運動時間不足或是沒時間運動,一直都是現代上班族最困擾的問題,因此,有許多的人都會採用所謂短時間高強度的間歇性訓練,例如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或TABATA訓練,都十分的受到歡迎;然而,有一個最新的研究表示間隔與休息的時間,關係著訓練效果是否良好,真得是這樣嗎?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研究分析吧!

HIIT訓練最佳的間隔與休息時間
高強度間歇訓練的間隔及休息時間,將關係著訓練效果是否良好!

根據2019年12月17日在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於生裡學學會(Physiological Society)會議中,發表有關未來生裡學(Future Physiology)最新的研究結果,特別強調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以60秒為間隔和休息進行訓練,才能有效的提高體能水準,而30秒間隔和120秒休息時間則無效。

一般我們常見或常聽到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主要意味著運用20-90秒之間的短時間,採用高強度的有氧與無氧交替型運動,是一種十分節省時間的有效選擇,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都是許多運動人士的首選,具體而言,徒手型居家訓練會這樣的受到歡迎,因為,它擺脫我們去健身房運動,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

尋找最佳秒數

而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過去26個久坐的男女樣本中,兩種十分流行的HIIT訓練方案(60 HIIT和30 HIIT),60 HIIT表示6-10個60秒間隔,休息60秒,而30 HIIT表示4-8個30秒間隔,休息120秒。這個方案進行6週,每週3次的訓練頻率。

在HIIT的六週內,研究人員通過心率監測器遠程跟踪訓練者的依從性和強度,該監測器通過移動應用程序提供訊息給與研究人員有氧運動能力、動脈僵硬度和身體組成等三個數值,做為分析研究之用。

60HIIT與30HIIT
研究人員透過6週的訓練時間,發現60 HIIT的訓練方案比較好!

60秒的魔力

這項研究在六週之後,研究人員在三個參數中發現採用60 HIIT方案的這組,在有氧能力方面有提升的情況;但對於30 HIIT方案組而言都沒有差異,雖然,兩組均未觀察到身體組成或動脈僵硬的差異,這也意味著在執行HIIT訓練過程中想要提高身體有氧能力的人,應該要採用60 HIIT訓練方案而不是30 HIIT,也表明因為,60 HIIT訓練可以提高適應性,而30 HIIT訓練則不能。

參與研究其中一位人員漢娜·丘奇(Hannah Church)表示,為了使人們從HIIT中能獲得最好的運動能力提升,這也正是解決運動時間不足的最佳方案,因此,我們更需要正確的把握運動及休息的時間性。這次的研究對於運動計劃相當的重要,因為,我們發現採用30秒的間隔和120秒的休息時間,受測者的心率並無法保持穩定,且120秒的休息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資料參考/ljmu、mindbodygree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預防籃球運動傷害的9個肌力訓練

2017-06-07
知識庫彈力帶健身運動傷害書摘訓練動作籃球球類

治療運動傷害最好的方法即是一開始就不要受傷。籃球員想要出現的地方是球場,而不是板凳。聰明的健身訓練有助於預防使用過度、反覆動作及訓練過度所造成的慢性傷害,讓你在投三分球時不會肩膀疼痛,在快速突破時也不會一跛一跛。

影響籃球表現最重要的兩個關節分別是膝關節及肩關節。雖然前十字韌帶傷害只佔了NBA所有傷害類別的13%,卻是殺傷力最大的傷害之一,僅次於肩傷。膝關節是打好籃球的關鍵之一,幾乎每個動作都與膝關節有關,包括跳起抓籃板、跑過半場及變向,肩關節則出現在投籃、封阻及搶籃板等動作中。肩關節因過度使用而受傷的情形時有所聞,便是由頻繁的過肩動作所引起。

本章將介紹幾個預防這些部位受傷的重要方法(當作術前復健操作亦可),就從膝關節開始。

©stack.com

預防前十字韌帶受傷

過去幾年由於前十字韌帶傷害日益頻繁且影響極鉅,使得相關的預防訓練方案獲得相當大的關注。韌帶是由堅固的纖維結締組織構成,提供兩塊骨骼間的穩定。對前十字韌帶而言(圖9.1),所連接的是股骨外髁的內側到脛骨平台上的脛骨棘前內側,其功能則是限制脛骨相對於股骨的內轉及向前平移。

根據2007年的研究顯示,籃球是所有運動中最常造成前十字韌帶傷害的,其中女性球員受傷的機率比男性球員高四到六倍,而高中球員又比大學及職業球員更容易受傷。此外,前十字韌帶撕裂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更使其免不了受到重視。

想想那短期的疼痛、功能受限、是否接受重建手術的困難抉擇以及重回球場所必需的密集復健,更別提得錯過至少一個完整賽季。好幾個研究指出在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二十年內發生膝關節炎的機率是百分之百,無論患者是否進行重建手術。也就是說,若是一位15歲的女籃球員撕裂其前十字韌帶,那麼她在35歲前必定會出現膝關節炎,而且還有高達四分之一的機率會再次撕裂或傷到另一腳的前十字韌帶。對前十字韌帶來說,預防絕對是勝於治療。

前十字韌帶傷害究竟是否能夠加以預防,在文獻中仍有許多爭論。令人遺憾的是,並沒有所謂萬無一失的好方法。這聽起像在玩文字遊戲,不過你卻是應該把「預防」想成「減少」。事實上,要完全避免撕裂傷是不可能的,但的確可以努力降低發生次數。我們沒有辦法避免前十字韌帶遭受撞擊時不會撕裂,但大多數的傷害並非由碰撞引起,也就是說,導致撕裂傷的原因是跟籃球員在打球時的移動習慣比較有關係。因此,透過訓練養成正確移動的習慣並強化控制有效移動肌肉,是能夠降低前十字韌帶受傷之機率的。

前十字韌帶傷害經常是由三種動作的組合所造成:脛骨外轉增加、髖部內轉及內收增加、膝蓋動態外翻。這三者之一若是單獨發生,並不足以造成前十字韌帶受傷,但若三者合而為一,則會造成韌帶難以負荷的強大壓力。

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所謂的「動態外翻」。「外翻」描述的是X型腿姿勢,與描述O型腿姿勢的「內翻」相反。動態外翻發生在運動員進行某些肢體動作(搶籃板落地)而造成膝蓋過度內轉時。內轉的動作會對前十字韌帶帶來異常的力道,使其容易拉傷,常見於躍起落地、轉身或切入。像是為了變向而在快步切入時忽然減速,便會產生極大的壓力。尤其是當這些動作的發生是毫無預警時,後果會更加嚴重,而這正是在籃球場上屢見不鮮的。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往籃下進攻的球員打算閃過防守者,就在減速的那一刻,若是他的軀幹、或腿部肌肉沒有強壯到能夠維持良好的順位,其腿部就可能形成危險的姿勢(動態內翻),使韌帶面臨受傷的危險,而這通常就發生在電光石火之間。

多虧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員提姆錫‧哈維特(Timothy Hewett)、葛格瑞‧梅爾(Gregory Myer)及凱文‧福特(Kevin Ford)的偉大研究,才能讓前十字韌帶的預防訓練發展至今日的成就。這些學者論及造成前十字韌帶受傷的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並提出辨識及矯正的最佳方法。目前共發現四種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韌帶過度活躍、股四頭肌過度活躍、腿部過度活躍以及軀幹過度活躍。在完整的前十字韌帶預防訓練中,內容安排是相當全面,並且需要合格專業人員給予適切的回饋。運動及操練都是由淺入深,並根據運動員的個別需求漸進採用,從較靜態的肌力訓練開始,逐步進階到較動態、強調爆發力及技巧的動作,使選手對運動的壓力及要求做好萬全準備。沒有一套所謂的萬用菜單,而紐約州花園市職業運動訓練中心則有一套補足傳統復健療程及運動競技訓練間落差的銜接課程。以下將介紹一些針對各個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的基礎肌力訓練。

哈維特(Timothy Hewett)、葛格瑞‧梅爾(Gregory Myer)及凱文‧福特(Kevin Ford)研究造成前十字韌帶受傷的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原因 ©mayoclinic.org

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一:韌帶過度活躍

韌帶過度活躍─或是動態外翻─也就是膝蓋成X型腿的姿勢,要避免這種危險的動作,必須加強髖部側面的肌肉。以下是三種針對韌帶過度活躍的訓練:

 1  彈力帶深蹲

步驟1:將彈力帶套在兩腳膝蓋下緣,彈力帶的阻力大小則根據個人保持雙腿與肩同寬、膝蓋穩定對齊的能力調整。
步驟2:深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此時仍需持續對彈力帶施加向外的張力,活動臀中肌及臀小肌。

鍛鍊肌群
主要: 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中間肌)、臀中肌、臀小肌
次要:闊筋膜張肌、膕繩肌(半腱肌、股二頭肌、半膜肌)

籃球焦點
彈力帶深蹲能夠鍛練髖部肌力,使你在切入及變向時更加穩定。新手可從阻力較小的彈力帶開始練習,隨著肌力增加再慢慢提高阻力。在進行本運動的深蹲時,足部的正確位置及膝蓋的擺放姿勢也都相當重要。

 2  彈力帶防守滑步

步驟1:將彈力帶套在兩腳膝蓋下緣,成防守站姿,保持足夠的張力使彈力帶繃緊。
步驟2:單腳進行防守滑步,增加對彈力帶施加的張力。當張力到達個人肌力所及的上限時,帶進另一隻腳回到防守站姿。
步驟3:重複操作預定的距離或次數。
步驟4:朝反方向重複操作。

鍛鍊肌群
主要: 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中間肌)、臀中肌、臀小肌
次要:闊筋膜張肌、膕繩肌(半腱肌、股二頭肌、半膜肌)

籃球焦點
本運動模擬籃球比賽中的防守滑步,練習時可以將雙臂張開,就像在防守對手一樣。如同彈力帶深蹲,彈力帶防守滑步能夠鍛練髖部肌力。髖部及臀部肌肉的肌力在轉身及切入時對於穩定下肢十分重要,尤其女籃球員更是如此。

 3  側臥屈膝張腿

步驟1:將彈力帶套在兩腳膝蓋上緣,身體側躺,膝蓋及髖部各彎曲90度,頭部、肩膀、膝蓋及腳踝成一直線。
步驟2:保持側臥姿勢,上方的腿向外旋轉對彈力帶施加張力,使兩膝分開,再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3:操作預定的次數,接著換邊操作。

鍛鍊肌群
主要: 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梨狀肌、閉孔外肌、股方肌
次要:縫匠肌

籃球焦點
本運動鍛鍊臀部及髖部肌力。在操作時,避免上半身過度旋轉。保持頭部、肩膀、膝蓋及腳踝成一直線,當你旋轉上方的腿時,所有的動作都集中在髖部,而足部並未分開。

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二:股四頭肌過度活躍

股四頭肌過度活躍指的是股四頭肌肌群的肌力大於大腿後側肌群。若無客觀的資料,例如昂貴的等速肌力測定,其實很難正確評估股四頭肌是否過度活躍,不過當你以僵硬的膝蓋落地時,有經驗的教練便可一眼看出。當你的膝關節無法深度屈曲時,教練便會合理懷疑可能是大腿後側肌群無力、過度依賴股四頭肌所造成。如此過度活躍導致後腿肌群無法產生緩衝的作用。想要矯正這種過度活躍,可注意整個後側動鍊(膕繩肌、臀肌及下背)在他們躍起落地時能否吸收更多「力量」。以下是針對股四頭肌過度活躍的兩個後腿肌運動:

 4  抗力球後腿彎舉

步驟1:背部平躺在地,兩腿伸直,雙腳置於抗力球上。
步驟2:將髖部抬離地面,做出橋式。
步驟3:保持橋式姿勢,兩膝彎曲,將抗力球往臀部方向滾動,再滾回去,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4: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

鍛鍊肌群
主要: 膕繩肌(股二頭肌、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次要: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腹直肌

籃球焦點
在球季中可能遭遇到最大的運動傷害之一就是後腿肌拉傷。若是復健不當,傷勢甚至會持續數月而久久不癒。抗力球後腿彎舉除了藉由橋式增加下背及腹部肌力外,也能強化後腿肌群。很多女籃球員在落地及切入時有明顯的股四頭肌過度活躍症狀,因此需要更多的後側肌力。而增加後腿肌力有助於在進行類似動作時保護膝蓋。

 5  俄式後腿彎舉

步驟1:雙膝跪地,腳踝由旁人協助固定。雙臂自然下垂,手肘彎曲,雙手交疊。
步驟2:保持脊椎自然放鬆,伸展膝蓋,身體盡量放低。
步驟3:當到達髖部不會屈曲的最遠距離時,後腿肌用力,使身體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4: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

鍛鍊肌群
主要: 膕繩肌(股二頭肌、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次要: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腹直肌

籃球焦點
本運動是進階的後腿肌強化訓練,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可補充在平常的訓練課程中。由於比賽中常有大量的跑步動作,後腿肌力不足將大幅增加受傷的風險。

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三:腿部過度活躍

腿部過度活躍與肌力不對稱有關,也就是說,兩腿之一的肌力明顯大過另一腿。當你慣用某一腿時,自然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就跟慣用手的道理一樣。除此之外,若是傷後復健並未完全恢復原有肌力,也可能會發生類似症狀。矯正方式便是操作雙邊肌力運動,例如深蹲,並漸進到單腿的訓練,像是弓箭步及登階。在改善腿部過度活躍的肌力訓練課程中,我們通常會安排三分之一的內容針對單邊練習。以下是兩個絕佳的單腳運動:

 6  單腳離箱深蹲

步驟1:單腳保持平衡站在高30公分的箱子上,另一腳位於箱子邊緣,腳尖往上勾。
步驟2:箱子上的腳膝蓋彎曲,慢慢蹲下直到另一腳跟與地面接觸。
步驟3:當腳跟一接觸到地面,身體便立即上升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4: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再換邊操作。

鍛鍊肌群
主要: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股內側肌) 半膜肌、半腱肌、脛前肌
次要:豎脊肌( 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腹橫肌、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

籃球焦點
單腳離箱深蹲講究肌力與平衡。若你是新手還無法保持平衡的話,可以抓住固定的東西。本運動可鍛鍊弱側腳的肌力及穩定,在操作時必須注意技巧正確。你將可注意到兩隻腿肌力的差別,尤其是在切入籃下或上籃推蹬慣用腳時更加明顯。

 7  保加利亞分深蹲

步驟1:身體成弓箭步,主要以前腳支撐,後腳置於身後的長椅或箱子上。可額外在肩上放橫桿增加負重。
步驟2:身體下降直到前腳膝蓋彎曲90度。注意前腳的位置必須夠前面,以免後腳膝蓋超過前腳腳踝。
步驟3: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再換邊操作。

鍛鍊肌群
主要: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股內側肌) 半膜肌、半腱肌、脛前肌
次要:豎脊肌( 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腹橫肌、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

籃球焦點
保加利亞分腿蹲跟單腳深蹲一樣屬於進階的運動,而且因為後腳置於箱子或長椅上,所以更要求軀幹的穩定度。在操作時會發現其中一腳比另一腳有力,記得保持非慣用腳的姿勢正確。鍛練單腳肌力可在單腳跳躍時對地面施加更大的力量,於搶籃板落地時也有所幫助。

神經肌肉不平均症狀四:軀幹過度活躍

軀幹過度活躍就是核心肌力不足。如果無法控制身體或保持重心,很明顯就是軀幹過度活躍,改善方法則是強化核心肌群並提升本體感受能力。接下來將介紹兩個針對軀幹過度活躍的運動:

 8  半圓平衡球雙重捲腹

步驟1:坐在半圓平衡球的球面上,保持身體平衡。
步驟2:彎曲膝蓋及手肘,雙手置於耳朵旁,軀幹及髖部同時屈曲。
步驟3: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

鍛鍊肌群
主要: 腹直肌、腹橫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
次要: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股直肌、腰肌

籃球焦點
強壯的核心是所有動作所必需,諸如跑步、跳躍及防守。維持強壯的核心將有助於在對手進攻時穩固自己的腳步。在變向或落地時,軀幹肌肉能穩定身體重心。當你切入急停時,如果軀幹肌力不足以截阻動量,身體將停不下來。若是缺乏所需的軀幹肌力,膝蓋受傷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9  抗力球側腹捲曲

步驟1:將抗力球置於髖部旁,並側身靠在球上。雙腳交疊,其中一隻腳伸直抵住牆角以穩定下半身。
步驟2:肩膀、髖部、膝蓋及腳踝成一直線,上半身靠著抗力球進行側屈,再回到開始位置。若要提升訓練難度,可高舉一顆球過肩。
步驟3:重複操作預定的次數,再換邊操作。

鍛鍊肌群
主要: 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橫肌
次要: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

籃球焦點
抗力球側腹捲曲跟半圓平衡球雙重捲腹一樣,可鍛鍊旋轉及側屈所需的側邊肌力。由於身體會在各個平面上運動,因此軀幹的所有部位都必須強而有力才行。當跳起爭搶籃板球時,上半身可能會呈現詭異的角度。而強壯的核心將有助於穩定上半身,減少落地時膝蓋所承受的壓力。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布萊恩.柯爾, 羅伯.帕納列洛 著作《籃球運動解剖書》一書。NBA年度最佳隊醫.布萊恩‧柯爾以權威的學理及實際的經驗為依據,提供一把在過去數年造就許多成功籃球員的鑰匙。

書中所談各種增進肌力、動力、體能和技巧的訓練,跟跑步、游泳、舉重、健力、健美選手的訓練並不相同。訴求是提升籃球表現,是為了特定競技目標進行鍛鍊,利用全身、局部性等訓練來提升身體素質,達到增進體能及表現的目標。書中不僅針對場內的競技,場外的身體素質培育也一併顧及,這88個精華動作無形間會提升軟組織彈性、關節靈活度、肌力,以及肌肉、肌腱、關節的穩定性。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