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訓練動作
  • 瘦身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5K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大幅提升運動後的燃脂效率 這3項有氧運動你絕對不能錯過
1
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
想大幅提升運動後的燃脂效率 這3項有氧運動你絕對不能錯過
2
你的背肌訓練總是成效不彰?有可能是肌肉相互競爭的關係
3
IFBB職業卡是走上國際健美舞台的金鑰匙?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大幅提升運動後的燃脂效率 這3項有氧運動你絕對不能錯過

2021-09-22
知識庫 健身 減脂 爆發力 增肌

想透過運動讓燃脂效率更加提升的你,是否都有聽過「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這在科學上稱為「運動後過量耗氧量(EPOC)」,簡單來說就是指身體在訓練的過程中,會透過氧氣來產生出運動所需的能量;然而,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所需的必要元素,如果沒有氧氣,人體就無法產生可用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在缺氧的狀態下人類很快就會死亡,所以消耗更多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所以,如果你想要讓運動訓練過後,身體依然可以持續的消耗脂肪來提供給肌肉使用,那你就必須要了解做哪些運動可以提升它,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們將告訴你「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的原理,以及做哪3項運動能有效提升。

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
增進運動過後的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將能有效的提升脂肪的消耗。

後燃效應的原理與提升

根據美國南緬因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Christopher Scott博士的研究,他找來了7位健康男性,並要求他們完成31分鐘的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在重量訓練結束後,研究者持續監控他們的氧氣消耗量,在這個研究中他們發現,這7位測試者在重訓後的38小時內,身體的氧氣消耗量都大於運動前。而後燃效應的原理就是因為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必需的元素,所以消耗更多的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健身後持續加速新陳代謝,身體仍會在休息時繼續燃燒卡路里。

高強度間歇訓練
運動生理學家Christopher Scott博士的研究發現,高強度重訓後38小時內身體氧氣消耗將會大於訓練之前。

那我們該如何提升後燃效應?根據研究指出,並不是所有運動都有顯著的後燃效應,但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比「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還更能刺激後燃效應產生,但是,什麼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呢?像是短跑衝刺、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式訓練,或是任何需要爆發力、力量的運動,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像是有慢跑、快走、中低速游泳、騎腳踏車等相對緩和且持久的運動。然而提升訓練強度以及拉長訓練時間,後燃效果都會相應增強,因為在訓練的過程中消耗能量越多,運動結束後身體狀態恢復所需的能量就越多,這也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接下來你就可以將下列這3項運動納入訓練排程之中,讓脂肪的消耗能更加的充滿效率。

1.Tabata訓練

Tabata是一種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是由東京國立健身體育學院 Izumi Tabata 博士所開發。它是一種間歇訓練,其中一個人必須以最大強度進行任何運動20秒,然後休息10秒,然後重複相同的動作,一項練習重複8次即4分鐘,然後切換到下一項動作;當進行這種高強度運動訓練時,會快速並大幅度的增加你的心率數值,並幫助你在運動訓練前後大量的燃燒卡路里,另外Tabata 訓練也有助於增加肌肉的耐力。

2.飛輪或單車訓練

騎乘單車或飛輪與其它的訓練有著不同的效能。這項運動能提高心率同時幫助你在運動的過程之中與之後燃燒卡路里,根據研究,以中等速度騎單車45分鐘可以在騎乘後燃燒高達190卡路里的熱量;即使是騎飛輪也能提供同樣的好處與優點,但在戶外騎單車時,可以選擇透過上坡使訓練更具挑戰性,另外在戶外騎乘還可以轉換情緒並增加肌肉的耐力。

飛輪或單車是有氧運動
騎乘單車或飛輪都能快速且有效率的提高心率,同時大量消耗卡路里以提供能量給肌肉使用。

3.增強式訓練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 一詞是由前美國奧林匹克長跑運動員Fred Wilt和Michael Yessis創造的術語,主要是將跳躍作為一種訓練工具以各種方式改善運動表現,所以也被稱做為跳躍訓練或爆發力訓練。由位於美國紐約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骨科的Brian R. Umberger,於1998年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出垂直跳躍機制,在於兩個關節肌的結構。這個想法是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即股四頭肌、腿筋和小腿,如何在垂直跳躍期間轉移它們的能量,以產生高度協調的肌肉動作序列並接著產生這種特定的運動方式。

爆發式訓練燃脂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可以幫助你的身體肌肉同時提高速度和力量,並加速訓練後的燃脂效率。

簡而言之,增強式訓練可以幫助你的身體肌肉同時提高速度和力量;因此可以在運動及訓練之後,長時間的消耗脂肪做為身體能量的補充,但這項運動不太適合初學者,如果想要執行請詢問你的私人教練較為妥當。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nutritionnews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的背肌訓練總是成效不彰?有可能是肌肉相互競爭的關係

2019-10-31
觀念上半身肌群背部肌群知識庫健身

當背部肌力比較弱的時後,許多人直覺的反應就是採用「老方法」加重重量或是做更多的多關節運動,會這樣想其實也沒錯,因為,有許多的肌群訓練成長都是採用這兩個老方式來進行,當然,如果其它部位的肌肉都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相信背肌應該也可以吧?

然而,就正因為有許多的人認為要增進背部肌群成長,就必需要採用大重量的訓練方式,但實際上這樣不會讓肌肉獲得成長,反而會增加背部痠痛的機會。因此,想要增加並促進若小肌群的成長,安排的方式一定會與發達的肌肉不同,關於這點就必續要採用完全相反的策略,針對弱小又徵召不易的肌群,你必需要將重點放置在大腦與肌肉之間的連結,而不是一昧的去增加訓練的負重。

競爭的肌肉相互作用

背部肌群的肌肉生長問題,常常都與徵召模式與感受度有關,你試想一下看看,是否常常要訓練背部某個肌肉,確反而讓另一個肌群參與過多;反而搶走原本背部該有的訓練量?這樣講有點太過於籠統,我們這邊舉個例子來說,對於手臂與肩膀肌群較為發達的人來說,要在訓練動作中徵召背闊肌的難度就會變高,為什麼會這樣?一般人的直覺反應會以為有強壯的手臂,就可以更有效率的提升背肌表現,但是實上卻剛剛好相反!反而是手臂較不發達的人,能將絕大部分的訓練火力集中在背部肌群,進而提升訓練效果。

手臂過於發達的人在訓練背闊肌時,徵召的難度就會有所提升。

另外,還有一些人在進行背肌訓練時,會傾向使用斜方肌的肌力來完成這些訓練工作,最後這樣的訓練結果,只是讓你的脊椎兩側創造出更深的溝痕;卻沒有將背部肌群練寬練厚。其實,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斜方肌與背闊肌應該要互相配合以產生出最大的力量,然而,在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時後,這兩個原本應該要協同作戰的肌肉就會變成相互競爭的肌肉,進而徵召較容易使用的斜方肌成為主導肌群,並減弱背闊肌的訓練程度。這樣就會讓徵召越困難的肌肉在成長的幅度大幅縮小,並依據弱者恆弱的特性,就會讓弱者與強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有一些人在進行背肌訓練時,會傾向使用斜方肌的肌力來完成這些訓練工作。

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如何解決?如果兩者的差距不會特過嚴重時,你只需要加強背闊肌的訓練動作,並同時減少斜方肌的訓練量就可以讓兩者獲得平衡。但如果兩者的差距已經很大的時後,那你就必需要要專注於背闊肌的訓練並停止斜方肌訓練;雖然,要改變訓練的優先順序並不容易,但這樣的方式是唯一可行的解決之道。

要了解每一次對斜方肌的訓練,都是在強化其肌肉的徵召能力,我們唯有藉由暫時性的忽略訓練才能有效的改寫神經迴路,避免斜方肌對於背闊肌的訓練干擾。然而,兩條肌肉的競爭狀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消除,否則,背闊肌的優先性永遠都會被排擠到次要,如果,你在訓練的優先順序不去做任何的調整,將會使得這樣的問題日趨嚴重外,同時也無法建立肌肉的平衡。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FBB職業卡是走上國際健美舞台的金鑰匙?

2018-09-17
健身知識庫生活觀念

有在關心健美賽事的人應該都有聽過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它可以說是世界健美領域裡最具權威性的組織,匯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健美運動員,如果你想要參與任何一個國際賽事,就必須先拿到IFBB這把金鑰匙,所以,想要參與國際健美賽事的你就千萬不能不知道這個組織!

何謂IFBB職業卡?它有什麼用途? ©Generation Iron

健美運動員夢寐以求的事

在9/17-9/22於中國西安登場的一帶一路世界健美健身菁英排位賽暨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菁英職業卡資格賽,就是IFBB世界健美聯盟的職業賽事,包含著平時你在網路上所看到的職業級健美明星,幾乎都是IFBB職業健美聯盟出來的,因此,能拿到IFBB職業卡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健美運動員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2016年MR. OLYMPIA業餘組的比基尼賽事。 ©mdlatino.es

為何我們會說幾乎這些健美明星都是出自IFBB這個組織?因為,它作為世界健美領域權威的健美組織,並匯集了全球最頂尖的健美運動員,佔據全球健美領域85%以上份額,NABBA,WBPF,WFF,Musclemania等等這些組織加起來,在國際上總共占有另外15%左右的份額。所以,只要能在健美這個項目排名在國際前幾十名的運動員,全部隸屬於IFBB這個組織旗下,當然不可能全部的高手都在它這裡,但也只有IFBB的運動員才有資格登上奧賽舞台。

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佔據全球健美領域85%以上份額。 ©generationiron.fitness

IFBB的起源與分裂

總部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的國際健美聯合會(IFBB),是在1946年由Joe Weider和Ben Weider倆兄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所成立的健美組織,當時是以國際健美運動員聯合會的名義成立,第一屆的主席是由Ben Weider先生所擔任,最早的兩個創始國家分別是加拿大與美國,成立至今年已經長達72年的IFBB現有146個協會會員國。1969年,國際健美聯合會加入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1971年,IFBB成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總會(GAISF)。在獲得會員資格後,IFBB成為唯一獲得世界體育部門認可的健美官方代表。雖然健身從未參加奧運會計劃,但在1998年國際奧委會授予IFBB臨時承認,這項承認持續了近四年的時間,於2001年被撤銷這項承認。2004年,IFBB更名為國際健美與健身聯合會,並保留了IFBB的縮寫;2005年,IFBB根據世界反興奮劑條例採用了新的IFBB反興奮劑規則。

IFBB是Joe Weider和Ben Weider倆兄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所成立的健美組織。(Ben Weider/右) ©IFBB

另外,IFBB分割為以Rafael Santonja為主席的IFBB國際總會(IFBB international /Elite)與以Jim Manion為主席的IFBB職業聯盟(IFBB pro league/NPC),於2017年開始所有名為Olympia 的比賽,無論職業賽或是業餘賽都是IFBB pro league所舉辦,雖然這兩個聯盟都叫IFBB但在國際上已經是屬於不同的聯盟組織,這點大家可要分清楚。

2016年Mr. Olympia的冠軍Heath, Phil,頒獎人為巨石強森。 ©bodybuildingtimes.com

何謂職業卡?

大家一定都聽過職業卡,但這張職業卡又是什麼?所謂職業卡,就是運動員獲得一個組織的職業資格頒發的證書,國際上很多運動組織都有自己的卡頒發給運動員,但是,這些職業卡並不是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通用。而在健美界所提起的IFBB職業卡就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一張職業健美卡。另外,有很多人會以為拿到了這張卡就能登上奧賽舞台,其實,擁有這張卡只是代表你得到了職業的資格,想要登上奧賽的舞台就要拿到本年度IFBB旗下職業賽的全場冠軍,還有一條路可以登上這個舞台,就是你參加很多IFBB職業賽並獲得很多的積分,才有機會登上本年度的奧賽舞台,這個資格並非永久資格,必須要重複的參賽拿積分。可是只要拿過奧賽的冠軍就有資格永久參加奧賽,例如最近剛被打敗的奧賽七屆冠軍Heath, Phil(菲爾.希思),在2017年之前也是參加屬於IFBB國際總會所辦的奧賽(Mr. Olympia)冠軍。

資料參考/FIBB、bleacherreport、mrolympia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訓練動作
  • 瘦身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跑5K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