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香港單車節復辦首設虛擬體驗 邀海外單車好手雲端參賽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1
香港單車節受到疫情影響停辦兩年後,將於2022年1月16日復辦!
香港單車節復辦首設虛擬體驗 邀海外單車好手雲端參賽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2
運動加救護國手新趨勢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
3
魏子茜/郭思廷晉撞球女雙金牌戰 柯秉逸/柯秉中兄弟檔晉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香港單車節復辦首設虛擬體驗 邀海外單車好手雲端參賽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2022-01-04
話題 綜合 單車 賽事 趣味

國際運動盛事「香港單車節」自2015年首次舉辦至今,每年皆吸引不少海內外單車愛好者到港參加,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停辦兩年,「香港單車節」將於2022年1月16日復辦!今年實體活動將首次移師至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辦,更首度設立免費虛擬體驗,不僅為賽事帶來嶄新的面向,更以新模式邀請全世界單車好手一同雲端參賽。

香港單車節受到疫情影響停辦兩年後,將於2022年1月16日復辦!
香港單車節

「香港單車節」於2017年列為國際自行車聯盟(UCI)亞洲巡迴賽1.1級賽事,往年都吸引許多國際頂級車隊參與。本屆復辦的「香港單車節」將會創下兩個「第一次」,首先是活動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這也是這條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啟用以來,首次有大型體育活動舉行;此外,活動也首次推出虛擬體驗,讓香港以外的民眾也能線上參與感受馳騁大橋的感覺,透過線下結合線上的形式,參加者不管是親臨現場或置身家中,都能享受騎行帶來的樂趣,期望吸引未能到訪的香港以外的單車愛好者或選手,下次能親自造訪香港體驗下一屆的運動賽事,感受香港的充沛能量。

國際自行車聯盟
本屆復辦的「香港單車節」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香港以外的民眾也能線上參與感受馳騁大橋的感覺。

國外好手也能線上虛擬體驗

本屆單車節活動首度推出線上虛擬體驗,2021年12月28日起透過Google Play即可免費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在家搶先體驗依照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真實環境所模擬設計的虛擬路線,虛擬體驗亦加入電玩元素畫面,例如加速區域等,不僅增加刺激性猶如身歷其境,感受爬坡、滑行等不同路段所帶來的真實感,還能體驗在大橋上馳騁的樂趣及欣賞全長 26 公里路段的獨有景色。虛擬體驗線上比賽於2022年1月3日至16日期間舉行,世界各地的參加者將不限次數免費參與。每次完成整段路程後,可查看自己的時間和排名。比賽最後二十強,將獲贈單車用品現金抵用券,獎品豐富。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本屆香港單車節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首度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香港本地疫情穩定,超過68% 民眾已完成二劑疫苗接種,許多大型體育盛事也陸續恢復舉辦。本屆香港單車節首次移師全長26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進行,香港本地的參加者將於香港口岸出發,經過觀景山隧道、位於機場水道及西部水域的高架道路,直至粵港邊界前折返。為了確保達門檻的公路騎車技巧及公共衛生安全,參加者必須擁有於過往賽事中成功完成30公里以上組別的紀錄,且需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及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實體活動的參與人數上限計劃為3,000 人。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本屆香港單車節首次移師全長26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進行,破風騎行之餘同時觀賞獨有的大橋景色。

更多「香港單車節」詳情,請點網址查詢!

資料提供/香港旅遊發展局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加救護國手新趨勢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

2018-06-11
綜合活動生活新聞話題

結合產官學之教育部體育署「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6/9在277自轉車高雄店盛大開學,本次首度結合「學校訓練」與「救護認證」賽事安全構想,學員在經過兩個月的計畫中所提供游泳、馬拉松及自行車課程的洗禮後,更可進階參加醫護鐵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了!

開學典禮當天,廣邀產官學代表蒞臨指導,包括現任立委趙天麟、高雄市政府體育處代表、高雄市運動熱區計畫主持人實踐大學方信淵教授、協辦單位正修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主任顏克典教授、高雄市體育會鐵人三項委員會主委姜寄生與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等代表。

南區醫護鐵人校長楊媛涵與實踐大學方信淵教授對於兩個單位的合作相當期待,也共同指出運動熱區今年推行醫護鐵人學校有7大亮點,包括非競賽型訓練、社群聯盟、整合行銷、地方特色、訓練課程結合EMT等賽場防護觀念。

本次參與醫鐵學校並同步報名醫護鐵人EMT訓練的鐵人三項國家級選手蔡曜宇表示,從選手走向教練幾乎是過去以來的常態,但具備救護的觀念不僅可以自助更可以導正許多人對於運動防護甚至是強化賽事安全概念的重要基石。教練需EMT證照更是坊間各大健身房常見的要求,醫護鐵人結合知名金鳳凰協會共同舉辦的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課程,不僅結訓通過考試後可以拿到證照還能在過程中享有賽事安全相關的概念,可謂一舉數得。

正修大學顏克典教授表示,目前與醫護鐵人合作協辦中國民國鐵人三項協會裁判、國際知名鐵人三項IRONMAN賽務人員等課程及賽事安全講座,正是為了替未來國家的賽事安全評鑑進行鋪路,藉由點線面的結合及產官學的資源,讓賽事安全的概念更融入賽場。

醫護鐵人學校及醫護鐵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課程,今年在高雄及台北皆有舉辦,有興趣的民眾歡迎洽詢各地277自轉車門市或醫護鐵人官方網站、高雄市運動熱區臉書粉絲專頁-「高雄運動幫幫忙」。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賽事安全協會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魏子茜/郭思廷晉撞球女雙金牌戰 柯秉逸/柯秉中兄弟檔晉四

2017-08-29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臺北世大運示範賽撞球賽,男、女9號球雙打賽28日登場,中華臺北魏子茜(Wei Tzu Chien)/郭思廷(Kuo Szu Ting)9:2輕取蒙古,勇闖女雙金牌戰。柯秉逸(KO Pin Yi)/柯秉中(KO Ping Chung)兄弟檔11:5逆轉勝,晉級男雙四強。

柯秉逸(左)、柯秉中兄弟檔勇闖男子9號球雙打四強。

魏子茜狀況不錯,開賽馬上進入狀況,但郭思廷超緊張。魏子茜說:「思廷緊張時,問她問題會回答,但根本沒在思考。」郭思廷笑說:「我真的超緊張,腦袋一片空白,還好子茜一直跟我開笑玩笑,第四局才比較正常。」

比賽當中每拿下一局,兩個人就會相視而笑、用食指比出「1」,原來這是兩人的「奪金密碼」,意思是「Thank God!」魏子茜說:「大家都擊掌,這樣比較有創意。」那有信心奪冠嗎?兩人不約而同說:「只要表現正常,一定可以贏!」

另一場女雙四強賽激戰至8:8,搶尾局才由韓國張玧蕙(Jang Yoon Hye)/鄭恩秀(Jeong Eunsu)以9:8獲勝。鄭恩秀笑說:「本來就超緊張,那麼多觀眾在看,我們一直失誤很不好意思,愈緊張愈打不進,還好最後贏了。」

挪威Seatre(左)和Rllsnaes闖進男子9號球雙打四強。

地主柯氏兄弟在男子9號球雙打八強賽對到蒙古Odsuren/Soronzonbold,一度以0:2落後,隨後兩人及時回穩連下五城,5:2後來居上,被追到5:4後打出6:1好波,第16局時對手出現致命失誤,讓柯氏兄弟以11:5守住勝利。

哥哥柯秉逸說:「剛開賽時因為自覺揹負大家的高期望,壓力很大沒調適好,有些綁手綁腳,還好弟弟揹著我走,希望明天可以正常演出。」柯秉中說:「我沒想太多啦,只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大家面前。」

撞球中華隊柯秉逸(左)、柯秉中兄弟檔比賽中互相討論。

柯秉逸和柯秉中兄弟檔的父親柯志明在羅東經營權威撞球館,從小耳濡目染,「撞球王子」柯秉逸2015年連拿世界撞球10號球、9號球錦標賽冠軍,世界排名衝上第一,柯秉中則因14歲時到日本比賽打敗多位世界冠軍,被封為「天王殺手」。 

29日柯氏兄弟將在四強賽對上挪威Seatre(左)和Rllsnaes,爭奪冠軍戰門票。

中華隊柯秉逸(右)柯秉中兄弟檔比賽中互相打氣。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