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運動品牌 PUMA 2021 年研發總部首度發佈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將液態氮氣注入發泡成型的中底胚模中,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讓中底擁有「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2022 年初再度優化科技性能,推出全新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中底,以更輕量、更大能量回饋的絕佳機能震撼全球跑圈。今夏,PUMA 全面升級 PUMA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強勢置入雙層氮氣中底以及全新 PWRPLATE 純碳纖維動力推進片,同步與 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菁英競速型跑鞋推出全新 Fireglow 烈焰配色,象徵夏日熱血活力和跑者對跑步的無限熱情。
PUMA 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是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更比 PROFOAM 輕量 30%,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 2022 年初 PUMA 更升級祭出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科技中底,相較 NITRO 氮氣中底更輕量 25-30% 的完美輕盈腳感,完勝最大化緩衝和避震雙大關鍵機能。
PUMA 全新碳板科技 PWRPLATE 是純碳纖維結構的叉狀碳板,以槓桿的原理最大程度將腳趾推蹬的力量轉移為推力,也有效的降低足部關節推蹬的損耗。純碳纖維結構提供了絕佳的支撐性與回彈,與 PROPLATE 動力推進片最大的不同則是採用了動態足體形狀設計,更深的叉狀切割形狀讓大拇指壓在碳板內側,其他腳趾則在外側產生扭轉,進而獲得全方位的超級回彈,即使是在轉彎和不平坦的地面上也能提供能量回饋。
全新升級的 PUMA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採用超輕量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特別於鞋領和足跟的部分填充加厚,提升穿著舒適度也滿足更多元足型的跑者;中底置入雙層式 NITRO 科技,上層使用輕量 20-30% 的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中底,與下層 NITRO 氮氣中底一樣擁有高回彈及高緩衝兩大關鍵機能,帶來舒適 Q 彈足感;更令人驚喜的即是在兩層氮氣中底間置入全新 PWRPLATE 熱塑碳纖維動力推進片,其純碳纖維結構加上叉狀切割有效減輕碳板重量,動態足體形狀設計讓足部扭轉更靈活,實跑時會有種被牽引往前推進的強韌力道,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省力有效率;大底搭配 PUMAGRIP 防滑抗磨橡膠大底,採用高性能橡膠混和打造,優秀的牽引力即使在溼地也可提供絕佳抓地力,比一般橡膠大底提升了 31.6% 的抗滑效果,可說是濕滑地面的最佳利器。
PUMA 也同步針對女性跑者量身推出女款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相較於男性跑鞋,女性專屬系列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專門針對長距離菁英跑者所量身打造的 PUMA NITRO Elite 菁英競速型跑鞋則採用超輕盈單層多孔透氣網布包覆,不僅打造潮流半透明透視視覺,更能有效降低跑鞋整體重量,同時創造絕佳貼合度;鞋底中層搭載雙層式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科技中底,提供最高規格緩衝避震效能,搭配 PUMAGRIP Light 輕量防滑橡膠大底,打造絕對輕量特性以及優異抗滑效果與抓地力;鞋頭採用 semi-curved 楦頭設計,為前腳掌提供更大活動空間,有效增進推進動力與身體穩定性;PUMA NITRO Elite 在其雙層式 NITRO Elite 菁英氮氣中底之間所崁入的 INNOPLATE 熱塑全碳纖維動力推進片,採用純碳纖維結構帶來獨特的支撐性與回彈腳感,提升跑步效能進而協助菁英競速型跑者突破個人 PB。
配合炎熱的盛夏,推出全新 2022 Fireglow 烈焰配色,除了象徵夏日暑假體育活動陸續開跑的熱血活力外,同時也秉持每位跑者對於跑步運動的無限熱情精神,PUMA 用最先進的跑鞋科技和最潮流的外型設計,陪伴你不斷超越自己,Forever Faster!
響應越來越多跑者對 NITRO 氮氣跑鞋的推薦與喜愛,PUMA 在今年夏天推出多款針對不同跑者量身打造的專屬氮氣鞋款,除外,PUMA 更延續年度線上路跑活動「2022 PUMA螢光夜跑- NITRO 氮氣極速挑戰」,消費者只要購買任一 PUMA Run / Train 系列 NITRO 氮氣跑鞋,即可獲得氮氣極速挑戰活動序號卡,憑卡號上網登錄,免費領取飆速路跑三件組(內含:跑衣、毛巾、環保水壺腰帶組,市值 $2,14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參與 5KM 極速跳戰破 PB 還有機會再抽中氮氣跑鞋!PUMA 邀請各位跑友們穿上你的 NITRO 氮氣跑鞋挑戰個人紀錄拿好禮,一起飆出個人 PB 最高速。
•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2/12/31 (六)
• 活動組別:個人組及雙人組
• 物資領取辦法:凡至 PUMA 門市或電商平台購買 Run / Train 系列 NITRO 氮氣跑鞋,即可獲得專屬活動序號卡,上網登錄填寫收件資料並完成運費付款,即完成飆速路跑三件組(內含:跑衣、毛巾、環保水壺腰帶組,市值 $2,14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免費領取登記,雙人組另加碼贈送透明束口後背包 (每人一個)。
• 極速挑戰辦法:參加挑戰者需上傳 5KM 的初始成績,並同時上傳穿著賽衣照片。每季皆可上傳最新成績,以任一運動 APP 之軌跡紀錄截圖以茲證明,破 PB 者即可獲得獎勵及參加氮氣跑鞋抽獎活動。
• 好康加碼活動:成功下載PUMA官方APP並註冊成為會員,另加贈PUMA商品$200 電子折價券(每人一份)。
• 更多詳情請見活動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因為疫情關係,已有 2 年半沒有出賽的極地好手陳彥博,終於赴斯洛維尼亞挑戰 250km 世界超馬錦標賽,賽事於昨日台灣時間下午兩點開始。陳彥博賽前考察了一些路線,山脊滾動的石頭很難跑,包含很多細節需要考量。此次賽事許多國家的超馬頂尖好手都來挑戰,是一個極高強度的超耐力賽事,雖然已經有許多賽事經驗,陳彥博仍表示,太久沒參加國際賽事了,還是會緊張,但會盡全力拚好成績,再將挑戰故事分享鼓勵給更多的人!
斯洛維尼亞 250km 世界超馬錦標賽總距離 250km,路線地形包含碎石、山徑、溪流、山脊、攀爬技術路段,預計前兩日賽程降雨機率為 80% 以上,此次賽事海拔總爬升 10189m 海拔總下降 10142m,在山脊上如 16 度有大風與大雨,技術攀爬與下降路段會是很大的挑戰,隨時都要能夠做轉換和彈性調整。
賽程第一天總長 42.7km,海拔爬升 1132m,海拔下降 1155m,賽前半夜還突然大風大雨,到開賽又突然大太陽。陳彥博於官方 FB 表示,一出發第一集團選手配速 3 分 47 秒,他緊跟在後穩穩推進,結果才第七公里就錯過標記多花了 50 秒,直到過了 10km 還沒看到 CP1,心裏開始擔心沒有沒跑錯路、有沒有錯過檢查站?會不會被罰時?要不要折返?後來跟著地圖轉了好幾條路線,終於看到 CP1。
過了 CP3,氣溫突然飆高到大約超過 30 度,曝曬在無風的山上,體能有些下滑,他又擔心後方選手追上,前幾名選手時間差距非常近,且因路線複雜,這天就有 2 名選手摔傷。陳彥博坦言:「太久沒有比國際賽事了,第一天後段才慢慢找回比賽的感覺」
首日賽程陳彥博以第三名做收,還有 4 天挑戰,一起為台灣之光陳彥博加油!
資料來源/全球超馬工作室
責任編輯/Dama
鐵人三項的魅力在於它的三項組成部分;游泳、騎車、跑步。就因為是三項不同的運動組合,於是想要對付這項挑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如果你對這幾項運動很陌生的時候。但若將這些項目拆解細緻的話,則在實行計畫的時候,亦會變得更加容易。
鐵人三項訓練就像建造一座新房子,在你要將第一件家具放進客廳之前,首先得將地基打穩。鐵人三項的道理也是,在準備短期比賽時,首先要考慮為成功奠定基礎的要素:適當的設備、充足的時間和有效的訓練系統。
以下是短期培訓計劃的基本藍圖,即使在最千篇一律的街區,每家的房子也略有不同,因為口味、風格和喜好各不相同。你的培訓計劃也是這樣,制定藍圖,使之適應你的生活方式,讓它為你工作,但記住不要忽視那些使你的訓練穩固、安全和能夠經受任何萬一的要素。
以下的三個基礎是在開始前,需先思考的:
參加元素:你選了好要參加什麼比賽了嗎?什麼地形呢?了解比賽細節和元素可以增強你的訓練能力。
正確的工具:不要被你需要的裝備所束縛。你需要一輛好騎乘的自行車、游泳衣、鐵人三項服、自行車安全帽和一雙像樣的跑鞋。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配備可以從中幫助你,比如心率監視器、功率表和GPS手錶,但是這些都還不是初學者最需要的。
指導:你可以選擇一個人訓練,但是若有一位教練從旁協助,他能帶領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使你在比賽日達到目標。
關鍵:建立一致性、有氧基礎,適應常規訓練以及學習如何使用裝備。
給初學者的提示:
1. 在必要時使用步行/跑步間歇,但隨著訓練的進行,增加跑步時間,減少步行休息時間。
2. 每小時喝6-24盎司的水。
3. 每個月第四周是恢復週。
4. 練習自行車可以在室內或室外,但建議是在戶外練習,尤其是面臨比賽的前幾天,一定要去戶外練習。
5. 如果可能的話,也建議在戶外跑步。
6. 確保自行車、安全帽和其他零件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7. 在戶外騎車時,隨身攜帶身份證和金錢。
8. 如果鍛煉超過一個小時,需攜帶大約200卡路里的營養補給。
9. 每周至少練習兩次為一個循環紀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恢復週
關鍵:增加力量 速度和強度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關鍵:最後的訓練和比賽週(如果你有更多的時間,您可以添加額外的訓練菜單)。
第九周:最後一周
第十周:比賽周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