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完美的古銅色是許多喜好運動族群追求的目標,但平時要上班根本沒時間做日光浴。多虧了現代黑科技,這個夢想可以輕鬆實現皮膚黝黑願望。不少人為了讓身材看起來更加結實,都會選擇日曬機方式來助曬。
1.快速效果
日曬機可在幾分鐘內達到你想要的膚色,當你沒有時間進行足夠長的日光浴以曬黑時時,不仿選擇日曬機作為曬黑的另一種選擇。
2.改善情緒
根據 WebMD 的研究表明,紫外線接觸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關於憂鬱疾病可能是由缺乏自然陽光引起的,多曬太陽會增加維生素 D,從而提高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監督情緒平衡的維持。事實上,《科學日報》的研究表明,無論是在陽光直射下自然還是在日曬機上,暴露在紫外線下都會引發感覺良好的內啡肽的釋放,這些荷爾蒙也會會立即改善你的情緒和自尊心。
3.維生素D
維生素D是健康骨骼、肌肉、牙齒、皮膚色素沈澱的必需激素。相反,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兒童佝僂病和成人骨痛。Research Gate的研究表明,經常使用日曬機可以幫您吸收 40–100 nmol/L 維生素D ,而這種吸收是由於日曬機的 UVB 射線刺激皮膚產生維生素D。
4.遮瑕改善膚況
大多數痘痘都發生在油性皮膚的人身上。為此,曬黑可以使多餘的皮脂變乾,以減少粉刺的出現。曬黑會隱藏可見的疤痕,包括妊娠紋,變得不明顯。如果你想隱藏疤痕和妊娠紋,會許這也是一種方式,可透過日曬機方式均勻曬黑,來達到隱藏疤痕的狀態。
1.日曬和日機曬差在哪?
戶外陽光和室內助曬機的紫外線種類不同。 UVA會讓你曬黑,UVB會使你的皮膚紅腫疼痛,UVC則可能導致皮膚病變。 日曬有UVA和UVB以及UVC:沒擦夠防曬或曬太久,容易曬傷不適。日機曬大部分是純UVA或UVA含比高:時間可調控,不易曬傷;而有的燈管會摻一點比例的UVB,讓皮膚曬出來像室外曬般自然。
2.日曬/日曬機要曬多久?
日曬:
如果在大太陽底下,建議每次曬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以免曬痛曬傷,而且曬的時間過長不只會脫皮,表皮皮膚還會壞死,脫皮後的膚色反而很難看,甚至有明顯色差,適得其反。助曬乳每半個小時就要補擦一次,以免因汗濕或玩水被稀釋掉。
機曬:
依機器燈管數量不同而有差異,每次約莫15分鐘就足夠,如果是單次9分鐘的機型可以連曬兩次,如果是單次20分鐘的曬一次就好。助曬乳只要曬前擦一次就好。
3.曬的頻率多久?
日曬:
如果天氣晴朗,又有時間天天曬,不妨抓一次曬半小時。如果隔兩三天曬一次,不妨一次曬1~2小時。
機曬:
一周起碼曬兩次,如果想要效果好,最好密集曬,也不必怕曬傷。
4.室內日曬前需要注意什麼?
日曬前不需要刻意洗澡,但需要徹底卸妝並清除身上任何保養品。治療皮膚用的果酸、A酸也請於日曬前一晚停用,有些藥物會因接觸紫外線而產生敏感現象,如避孕藥、抗生素及排尿劑等。若能在日曬前1–2天做去角質護理,使皮膚愈被接受陽光洗禮,定期將皮膚上的老舊細胞去除,您的肌膚將會更富有光澤,曬出來的膚色將更持久亮麗。
5.使用日曬機容易致癌?
在目前生活環境下,很多生活因子都會有致癌風險,選擇在戶外曬太陽容易曬傷,紫外線更無法控制強度,反而更可能加提高致癌風險。使用室內日曬機除了穩定日曬波長,也可控制日曬時間避免曬傷、過量曝曬或造成皮膚的曬傷,千萬不要求快,做足適度的防曬與曬後保養才能成功打造出理想的小麥肌!
6.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一般來說只要選擇使用適當的助曬乳,並使用日曬機約4–5次即可擁有迷人的膚色,然而這當中還需要取決你的皮膚狀況而定。
擁有6塊肌或是馬甲線是許多健身男女都想要的目標,然而,腹肌是在廚房練出來這句話也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腦中,這也再次強調要練出腹肌在飲食上佔有絕大多數的比例,由此可知,訓練動作與設定對於腹肌是否能呈現只佔有少許的比例,但是,這並不代表腹肌(核心)的訓練知識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反而,你更需要了解腹肌的訓練頻率以及組間的休息時間,到底該如何來進行設定!這篇我們將針對大家都很容易隨性的組間休息時間來說明。
腹肌訓練的組間休息時間,簡單來說從1-60秒之間都可以,然而,這樣的休息時間區間長短,將取決於你的訓練動作難度及訓練目標,越困難的動作我們就休息越長時間,例如懸吊式舉腿與仰臥起坐,反之,越簡單的動作我們就休息越短時間,例如腹部捲曲這類;另外,腹肌的訓練也跟其餘肌群的訓練一樣,負荷越大休息越長;負荷越輕休息越短。那該如何決定哪些動作的休息時間要長或短?基本上,你只要注意自己的呼吸節奏是否已經恢復正常,或是感覺體能有恢復不再疲倦,以上這兩點都可以當作簡單的評估。
【延伸閱讀】在腹肌訓練中你常犯的幾個錯誤
在每一次開始進行訓練時,你也可以運用手錶或任何計時工具幫自己計時,這樣的方式除了可以督促自己不要休息太久之外,還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太過疲倦。另外,計時也可幫助自己更加了解及控制訓練強度與持續時間,並更加精準的調整出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但如果你在休息後接著做下一組訓練時,體能產生不在預期內的下滑狀態,這時後你就要先注意是否訓練組數已經做超過負荷;或是組間的休息時間過短必需要增加。這時你就可先試著增加休息時間,看看體能狀態是否有恢復或改善,如果仍然沒有改善的話,就表示你的訓練組數已經超過你的體能負擔,必需要試著將訓練組數下修。
【延伸閱讀】你要剷平腹部練出六塊肌的時間表
腹部肌群的訓練與身體其它的肌肉群一樣,都需要先設定訓練目標在進行設定強度、頻率及組間休息時間,因此,當你要了解組間休息時間該如何制定之前,這四種訓練目標你可先參考再進行調整。
目標1.加強腹肌力量
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加強腹肌力量,那表示你在訓練的強度上就必需要增加,因此,組間休息的長度也相對增加,才能讓肌肉在組間獲得充分的恢復;否則,超量的訓練會讓肌肉疲勞度增加,並讓姿勢與動作出現代償的現象,除了訓練品質與效能減低之外,還有可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性。另外,組間的休息你可嘗試不完全的躺下或是讓腹肌放鬆,而是持續保持腹肌的張力與緊繃,這裡建議休息時間為45-60秒左右,最多不要超過120秒。
目標2.減少腰圍尺寸
有需多的人都認為想要讓腰為變小就必需要做大量的腹肌訓練,然而,有可能腹肌訓練做越多反而腰圍會變的越粗大,這將跟你做哪些腹肌(核心)訓練動作有關。回到正題!要減少腰圍我們的組間休息時間相對較短,通常都不會設定超過30秒的時間,這就表示在訓練的強度選擇為較輕,因此,是以反覆次數增加為主,比如嘗試將原本休息30秒的運動改為休息25秒,進而提高肌肉的能量代謝,當你做幾組之後感受到腹肌出現無力感時,就可將休息時間再次調回30秒。
目標3.提高心肺能力
想要達成提高心肺能力目標,最裡想的做法就是進行循環式訓練。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不同的訓練動作組合來進行,因此,在組間的休息時間就變為只有在轉換動作時進行,這時後當你的訓練動作越來越困難,或訓練強度越來越高的時後,可以再轉換動作之外給自己再10秒的休息時間,以調整整體的肌力及恢復效能。
目標4.加強運動表現
有許多的核心訓練是在增加運動專項的表現,因此,你就必需要針對運動專項的需求來進行調整。例如你的運動是需要短時間爆發力,就可以依據目標1的增強肌力方式訓練,但如果運動項目必需要兼具耐力與爆發力時,就可參考目標2減少腰圍尺寸的方式;最後,如果你只是要單純的耐力型運動,那就可以參考目標3的提高心肺能力的訓練方式來進行。
【延伸閱讀】你應該多久練一次核心肌群?
沒有任何特定的組間休息時間規定你該休息多久,這完全都需要透過你每次的身體狀態來進行調整,如果休息30秒可以讓你的訓練成效獲得提升,你何必去按照大家口中的休息45秒或60秒呢?所以,在進行腹肌(核心)訓練時,隨身帶著計時器能幫助你紀錄每次的訓練過程,進而讓訓練的成效更加符合你的需求。
【延伸閱讀】強化側腹肌線條讓腹肌刻劃更加立體
責任編輯/David
我們從小時候就開始玩的跳繩,其實是個被遺忘的最佳健身工具,更是瘦身減脂的利器!以下根據兩名教練以及跳繩專家解釋所有跳繩的好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跳繩﹖又如何擬定跳繩訓練菜單﹖看完這篇,你就可以立馬去體育用品店買一把跳繩回家試試了。
1. 在任何場所都能進行﹕跑者可以說外面下大雨不能跑、健身人可以說健身房沒營業去不成,而跳繩是個無法給你藉口偷懶的訓練,因為隨時、隨地,只要有一把跳繩,哪怕是在公司外的走廊、出國旅遊都能練。
2. 鍛鍊全身﹕跳繩運動使用到全身肌肉,從股四頭肌、小腿到上半身都鍛鍊到,是種全身性運動。雖然在上半身不同於重量訓練的肩推,但肩膀、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其實都是跳繩時參與到的部位;此外,核心和腳踝的穩定肌也能在跳躍時得到很好的鍛鍊。 名人教練Amanda Kloots曾指出「跳繩是一項從小腿到頭腦都能鍛鍊到的全身性訓練,它能增強你的持久力、耐力與協調能力」
3. 增加協調性﹕轉動繩子、確保自己不會讓繩子糾結在一起、不絆到自己的腳,這些跳繩時必須訓練到的動作,有助增加協調能力。
4. 提升最大心率﹕跳繩是個能幫助提升最大心率的有氧運動,同時也能降低你的安靜心率。對於跑者而言,想提升跑步表現,提升最大心率是重要方式之一,而安靜心率低扣除疾病因素,代表心臟神經調節機制改善、心肌收縮力增強,有利於承受更大強度的運動。正因如此,跳繩也成為跑者無法出外跑步時相當適合的取代方案。
同一款跳繩並不是都能適合每一個人,有兩個重點必須參考﹕長度和重量。你使用的跳繩長度必須符合自己的身高,重量須符合你現有的程度,搭配一個適合你手掌的握把。
名人教練Erin Oprea建議,一個很好的經驗法則是,買一條比你的身高長約90公分的跳繩,也就是說,如果你160公分,可買250公分的跳繩。為了加強挑戰,你可以選一把加重跳繩,但Oprea建議先嘗試不同重量,再選擇重量對你來說舒適的跳繩,而目前市面上也有販售可調式加重跳繩。
一般跳繩15-20分鐘就能獲得很好的訓練,但如果一開始無法跳這麼久,可以將時間拆為兩個10分鐘來完成。更可以參考以下Oprea設計的跳繩菜單﹕
全身性循環訓練
這項菜單可刺激心率,並鍛鍊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和腹肌。一起來轟炸你的全身肌肉吧!
.2分鐘跳繩
.20個伏地挺身
.2分鐘跳繩
.40個深蹲
.2分鐘跳繩
.30個反向伏地挺身
.2分鐘跳繩
.每條腿15個反向弓步
.2分鐘跳繩
.1分鐘棒式
*以上重複1次
跳繩循環訓練
這項菜單能讓你的心臟在短時間內充滿活力,相當適合在你無法出外跑步時的替代方案。
.1分鐘慢
.1分鐘快
.30秒左腿跳
.30秒右腿跳
.1分鐘已開合跳的腳步動作完成跳繩
*以上重複3次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