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嘗試過「間歇性斷食」嗎?如近年流行的 168 斷食法或 52 斷食法,是以不同時段的限制進食,來達到可能幫助減重的效果;但你的「可進食時段」是選在早上還是晚上呢?
近來有國外研究指出,若是把可以吃東西的時段限制,依照選在早上或晚上來分開測試,選在早上的減重效果可能略勝一籌。但專家認為,這樣的「限時飲食法」恐怕只對部分人有益處,且忽略了其中的隱憂及限制。
根據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 2022 年 8 月 8 日刊登的研究指出:「限制可飲食的時間,若選在一天之中較早的時段,對於肥胖者的減重、減脂與心臟代謝健康有效。」 該研究有共 90 位 25-75 歲、BMI 值介於 30-60 之間的肥胖成年人,接受「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eTRE)及對照組來進行比對。
結果發現,若是限時進食的特定時間,選在早上 7 點到下午 3 點間、僅在 8 小時內完成進食的 eTRE 組,14 週後的減重效果,會比起對照組在 12 小時或更長時間內進食的人,額外減輕了 2.3 公斤的體重。但在整體試驗的分析結果中,eTRE 組及對照組,在體脂肪的減少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簡怡雯表示,該研究結果可以推論,eTRE 組在減重上比較有效,但也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為體脂肪沒有明顯減少,代表減輕的重量很可能是水分或肌肉重量,如此對於健康並非是好的建議方法。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侯建文則認為,該研究主要想探討的重點是,在熱量限制的情況下,降低整日的進食時間,並盡量在上半天的早上 7 點至下午 3 點,就將當日的食物攝取完,有點類似「過午不食」的飲食概念,到底是否能對減肥及健康相關指標,帶來更好的效果。
但他點出,其實這樣的飲食法,較適用於在沒有運動的時候;若是下午或晚上才運動,則需要改變此原則,並建議運動後一定要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沒有任何一種的飲食減肥計劃可以對所有人都有效。雖然有些人可能藉助 eTRE 的方式來達到減肥效果,但也有些人無效。建議在嘗試任何一種飲食控制計劃前,最好的方式是與專業人士、醫師討論,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運動和生活型態。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間歇性斷食「選對時間」更有效果?專家揭「減重原理」其實是⋯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為了減重瘦身以及健康著想,許多人會採取少油、甚至無油的飲食法,然而專家提醒,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減重觀念。根據據最新的研究與臨床醫學統計已證實,造成三高、肥胖的原因,其實與飲食是否攝取過量油脂並無太大關連,反而是熬夜、糖分攝取過多所導致。
根據美國神經學者大衛·珀爾穆特(David Perlmutter)在研究中發現,造成過去50年來肥胖人口大增的原因,其實不是攝取過量的油脂,而是碳水化合物與砂糖太容易取得,幾乎大量富含於所有生活周遭的主食、飲料、點心之中,造成現代人對這些醣類攝取過量所導致。反而適度攝取「好」的油脂與脂肪,還能對健康帶來以下4項有效的好處。
肺臟是負責呼吸作用的重要器官,表面包覆著一層飽和脂肪所構成的保護層,一旦身體缺乏脂肪,就會讓這層膜出現漏洞、導致肺部出現氣胸、易喘等症狀。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飽和脂肪酸代表著危害健康的油脂,但其實這類脂肪在人體內也負責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大腦的能量主要是由葡萄糖來提供,但由於60%的大腦組織都是由脂肪所構成,因此如果採取減油或無油飲食的減重方式,很可能會造成大腦缺乏修復的材料,導致大腦運作受影響,使記憶力下降、更容易疲勞,因此飲食中一定要適度補充油脂。
皮膚、內臟、骨骼,人體內有著各式各樣的細胞,構成了體內的屏障並執行著各自的功能。飲食中所攝取的脂肪,同時也是生產這些細胞的原料。如果脂肪攝取不足,將會導致缺乏製造細胞膜的基礎材料,使得細胞變得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與細菌、病毒感染。
飽和脂肪除了能維持肺臟正常功能之外,與免疫系統的作用也密切相關。血液中的白血球細胞中必須含有足量的飽和脂肪,才能正確分辨病毒與細菌,並且有效的消滅與破壞外來入侵細菌。血液中的飽和脂肪一旦不足,就可能使白血球活性下降,讓整體免疫力變差。
如果要攝取好油,建議可以從堅果、酪梨,以及鮭魚、鱈魚、沙丁魚等深海魚類萃取的深海魚油,他們含有Omega-3必需脂肪酸EPA和DHA,可有效幫助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
資料來源/日本健康最前線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