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1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2
用10種食材增加免疫力
要擁有健康的免疫系統必需要多吃10種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
3
這樣吃火鍋不會胖 營養師的外食火鍋技巧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2022-10-07
知識庫 飲食 飲食方式 觀念 間歇性斷食

你有嘗試過「間歇性斷食」嗎?如近年流行的 168 斷食法或 52 斷食法,是以不同時段的限制進食,來達到可能幫助減重的效果;但你的「可進食時段」是選在早上還是晚上呢?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間歇性斷食早上吃或晚上吃較有效? 專家揭「減重原理」關鍵在⋯

近來有國外研究指出,若是把可以吃東西的時段限制,依照選在早上或晚上來分開測試,選在早上的減重效果可能略勝一籌。但專家認為,這樣的「限時飲食法」恐怕只對部分人有益處,且忽略了其中的隱憂及限制。

限食時段較早有助減重 但對減脂卻無效

根據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 2022 年 8 月 8 日刊登的研究指出:「限制可飲食的時間,若選在一天之中較早的時段,對於肥胖者的減重、減脂與心臟代謝健康有效。」 該研究有共 90 位 25-75 歲、BMI 值介於 30-60 之間的肥胖成年人,接受「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eTRE)及對照組來進行比對。

結果發現,若是限時進食的特定時間,選在早上 7 點到下午 3 點間、僅在 8 小時內完成進食的 eTRE 組,14 週後的減重效果,會比起對照組在 12 小時或更長時間內進食的人,額外減輕了 2.3 公斤的體重。但在整體試驗的分析結果中,eTRE 組及對照組,在體脂肪的減少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體重減輕 可能是水分或肌肉流失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簡怡雯表示,該研究結果可以推論,eTRE 組在減重上比較有效,但也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為體脂肪沒有明顯減少,代表減輕的重量很可能是水分或肌肉重量,如此對於健康並非是好的建議方法。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侯建文則認為,該研究主要想探討的重點是,在熱量限制的情況下,降低整日的進食時間,並盡量在上半天的早上 7 點至下午 3 點,就將當日的食物攝取完,有點類似「過午不食」的飲食概念,到底是否能對減肥及健康相關指標,帶來更好的效果。

但他點出,其實這樣的飲食法,較適用於在沒有運動的時候;若是下午或晚上才運動,則需要改變此原則,並建議運動後一定要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

運動後一定要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
運動後一定要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沒有任何一種的飲食減肥計劃可以對所有人都有效。雖然有些人可能藉助 eTRE 的方式來達到減肥效果,但也有些人無效。建議在嘗試任何一種飲食控制計劃前,最好的方式是與專業人士、醫師討論,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運動和生活型態。

延伸閱讀:
6種常見間歇性斷食法哪一個適合我?
「咖啡加點油」抑制食慾?斷食能促進代謝?專家親解2大減脂迷思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間歇性斷食「選對時間」更有效果?專家揭「減重原理」其實是⋯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擁有健康的免疫系統必需要多吃10種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

2020-03-20
觀念飲食方式飲食話題免疫力COVID-19趨勢

最近由於新冠狀病毒(COVID-19,中國武漢肺炎)在世界各國產生大量的爆發流行,因此,讓許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身體免疫系統的重要性,然而,擁有健康又強悍的免疫力將可以保護我們人體減少或降低各種感染和疾病的侵害,例如感冒、流感或是大量的流行性疾病。

用10種食材增加免疫力
最近流行病瘋狂襲捲全世界,該用哪10種食材來增強免疫系統呢?

而為了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就必需要從每天的食物中獲取以下這幾種營養素,這包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C和E以及礦物質鋅和鐵。另外,良好的益生菌也可以從某些食物中獲得,它能幫助平衡消化系統中的菌群,雖然,不是屬於營養素但對於人體有著不小的幫助。基於以上的這些理由,你必需要在每週的飲食計劃裡添加這10種食物,因為,每個食物都含有兩種以上的營養素,能幫助我們增強免疫系統。

1.杏仁

杏仁在任何地方都很容易買到,它們是健康零食最完美的選擇,同時,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在體內充當抗氧化劑,另外,也含有豐富的鐵和蛋白質,這對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杏仁是很好的油脂來源
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在體內充當抗氧化劑。 ©parenting.firstcry.com

2.酪梨

酪梨與橄欖油類一樣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來源而聞名,同時,它也能提供維生素E、維生素C、鐵和鋅等豐富的營養素,然而,你也可以將酪梨切成片夾入三明治內或是製作成酪梨醬拌成沙拉享用。

健康的超級食物酪梨
除了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之外,還能提供維生素E、維生素C、鐵和鋅等豐富營養素。 ©today.com

3.綠花椰菜

只要一杯切碎的綠花椰菜就可提供一整天的維生素C含量,這對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刺激抗體的形成,另外,綠花椰菜還提供維生素A和植物性的鐵,這對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十分的重要。

綠花椰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綠花椰菜可以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這對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 ©healthline.com

4.羽衣甘藍

在國外被稱為超級蔬菜的羽衣甘藍,因其富含葉黃素、β-胡蘿蔔素以及含硫物質,是國外常見被打成早餐奶昔或拌入沙拉內食用的熱門蔬菜,它與花椰菜和芝麻菜一樣同屬十字花科,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對於健康的皮膚與黏膜至關重要。

國外的超級蔬菜羽衣甘藍
被稱為超級蔬菜的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對於健康的皮膚與黏膜至關重要。 ©snaped.fns.usda.gov

5.芒果

這是臺灣十分常見的夏季水果,在水果攤或是超市中都十分的常見,不景可以整顆切來吃,還可以打成果汁或是搭配食物享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6和少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K、硫胺素、核黃素、葉酸,菸酸和泛酸等等。大量的維生素C對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結締組織牢固和血管壁健康至關重要。

芒果是臺灣十分常見的夏季水果
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6等,對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結締組織牢固和血管壁健康至關重要。 ©medicalnewstoday.com

6.牡蠣

牡蠣又被稱做生蠔,因富含大量的礦物質鋅也被許多的男性所喜愛,另外,它也是蛋白質和鐵質極佳的來源,同時,也含有維生素A對於身體的免疫功能有絕佳的幫助,你在餐點中可以將生蠔用燉或炒的方式來享用。

牡蠣擁有大量的維生素A跟蛋白質
牡蠣擁有大量的維生素A跟蛋白質,對於身體的免疫功能有絕佳的幫助。 ©hogislandoysters.com

7.紅甜椒

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的紅甜椒又被稱為燈籠椒,是身體膳食纖維的極好來源之一,而也富含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6等豐富的維生素,而其中維生素C是最著名的抗氧化劑之一,它具有增強免疫力、促進細胞修復、幫助鐵和葉酸的吸收及協助生產用於健康骨骼、皮膚的膠原蛋白和頭髮等多種健康益處的蔬菜。

紅甜椒的維生素C具有增強免疫力
紅甜椒又被稱為燈籠椒富含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6等豐富的維生素。 ©healthline.com

8.地瓜

地瓜是一種營養豐富且美味的食物選擇,也是良好的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並且也富含大量脂溶性維生素A能幫助細胞發育增強免疫功能;維生素C也能幫助保護我們的細胞遭到破壞;另外,也是也是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的良好來源。

地瓜最常見的營養食物
美味的地瓜除了是良好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外,也富含大量脂溶性維生素A能幫助細胞發育增強免疫功能。 ©healthline.com

9.金槍魚

金槍魚是眾所周知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它富含鋅、硒和蛋白質等營養素,然而,這些都是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另外,金槍魚也是一種十分方便料理與烹煮的魚類,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煎或烤,再加上會作成罐頭來方便食用。

金槍魚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
金槍魚是眾所周知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富含鋅、硒和蛋白質等營養素。 ©thespruceeats.com

10.無糖優格

優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飽足感,因此,有許多控制體重的人會安排在早餐吃一些優格來幫助減低飢餓,再加上有豐富的益生菌與一些維生素A能幫助人體的腸道保持健康,並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

優格有豐富的益生菌增強免疫力
優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益生菌和維生素A,可幫助腸胃並增強免疫力。 ©montreal.eater.com

資料參考/draxe、verywellfi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陳怡錞
陳怡錞

這樣吃火鍋不會胖 營養師的外食火鍋技巧

2018-01-05
陳怡錞營養師瘦身飲食方式專欄飲食運動部落

天氣冷颼颼的冬天 (咦!明明就還很熱),與家人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火鍋是很幸福的事情,無論是薑母鴨、羊肉爐、韓式鍋物…等餐廳,都是冬天非常受歡迎的地方。但是,經常這樣吃的結果,可能導致三高患者控制不佳,或是冬天結束後胖了好幾公斤,這是我們不樂見的。到底該如何吃火鍋才不會有負擔呢?讓Donna營養師來告訴大家,只要注意以下幾個小地方,吃火鍋也能吃得比較健康。

這樣吃火鍋不會胖 營養師的外食火鍋技巧

哪些人吃火鍋要注意?

• 尿酸高、痛風、腎臟病患者
很多人認為火鍋湯是集結所有食材的「精華」,吃完火鍋一定要喝個幾碗才營養,但火鍋煮越久也會將食材當中的農藥、重金屬等成分溶出來,加上火鍋湯又是高油脂、高鈉、高磷、高鉀、高普林,因此痛風與腎臟病患者是不宜喝火鍋湯的。

• 三高與心血管疾病患者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除了火鍋湯之外,沾醬也是個高鈉的陷阱,不小心吃多了血壓很快就升高。而加工的火鍋料,例如:熱狗、蛋餃、蝦餃、魚丸、魚板…等,通常也都是高油脂、高鈉食物,當然熱量也是不容小看,吃多了也容易使血壓和血脂肪升高,因此三高與體重控制者要盡量避免。

• 正在發炎、體質燥熱者
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這類的食補容易上火,因此若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下要避免,以免發炎情況更加嚴重。
這樣吃火鍋較健康

• 選擇低油脂湯底
建議選擇以天然蔬果、昆布或藥膳熬煮的湯底,可以減少油脂的含量,也可避免吃進過多的人工調味料和鈉。
大骨湯底、麻辣湯底、起司牛奶湯底、沙茶湯底、咖哩湯底、羊肉爐湯底…等,這些濃郁的火鍋湯底隱藏著高油脂、高熱量的陷阱,烹煮的同時蔬菜會把湯底的油脂吸進去,所以就算不喝湯,一樣還是會吃進多餘的油脂,不知不覺熱量就爆表了。
 
• 選擇高纖低脂食材
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多蔬菜、適量肉類。想要體重控制的朋友,可以選擇白肉或海鮮,油脂含量會比紅肉來的少,帶殼海鮮會更好,例如:螃蟹、蝦子,因為要花時間剝殼相對就會吃比較慢也比較少。但螃蟹的膽固醇含量高,每100公克帶殼螃蟹就含有296毫克膽固醇,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日不宜吃超過1/4隻。
而油脂含量高的梅花肉、雪花肉,以及加工食品,例如:魚漿製品、火鍋餃…等,都是高熱量的地雷,體重控制者與心血管疾病者盡量要避免。

• 先煮菜再煮肉
對於體重控制者來說,先吃體積大、熱量少的蔬菜類,再來吃肉類,最後吃澱粉類,這樣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量。而煮火鍋時先煮蔬菜還有另一個好處,可避免蔬菜吸取過多煮完肉之後的油脂。
 
• 自製低熱量沾醬
要避免高油脂、高熱量、有勾芡的沾醬,例如:沙茶醬、芝麻醬、醬油膏、甜辣醬、蒜蓉醬…等。建議可以多用辛香料來提味,例如:蔥、薑、蒜、辣椒、蘿蔔泥,加入少許的純釀造薄鹽醬油,也可加入一些無糖可樂,利用代糖的甜味來稀釋醬料,這樣即是「無油、無糖、低鈉」的自製火鍋沾醬。

Donna營養師小叮嚀
冬天是吃火鍋、進補的季節,但小心吃錯火鍋容易造成尿酸升高 (痛風)、膽固醇升高、血壓升高、腎臟負擔、脂肪囤積…等健康危機。把握以上四個健康吃火鍋的原則,並且「不要喝湯」,可以把負擔減到最低。

如果真的很想喝湯怎麼辦?建議使用鴛鴦鍋,另一邊用白開水先將食材川燙過,把表面的農藥、重金屬,以及部分油脂先去除掉,再放入有味道的火鍋湯中涮過一下就起鍋食用,並且不要煮超過30分鐘,這樣的火鍋湯風險較小,但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喝湯了吧!

原文出處:這樣吃火鍋不會胖-營養師的減肥外食技巧

關於陳怡錞Donna營養師,本名陳怡錞,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班畢業,曾任專業減肥中心營養師,並擔任保健食品公司專業講師(營養師)多年,專精保健食品與預防醫學領域。擁有千場演講經驗的營養保健講師,一個致力於預防保健的營養專家。

現職:錞盈生物科技公司執行長、芊營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知名保健營養講師。
我的營養部落格 http://donnadiet.com

/ 關於陳怡錞 /
陳怡錞

Donna營養師,本名陳怡錞,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班畢業,曾任專業減肥中心營養師,並擔任保健食品公司專業講師(營養師)多年,專精保健食品與預防醫學領域。擁有千場演講經驗的營養保健講師,一個致力於預防保健的營養專家。 現職:錞盈生物科技公司執行長、安民家醫診所營養師、知名保健營養講師。

部落格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FB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營養保健專家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