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10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日本武士盔甲精神融合跑鞋科技 ASICS GEL-KINSEI BLAS全新跑鞋上市!
1
GEL-KINSEI BLAST
日本武士盔甲精神融合跑鞋科技 ASICS GEL-KINSEI BLAS全新跑鞋上市!
2
96歲阿公Ernie Andrus二度跑步橫跨美國
96歲阿公二度跑步橫跨美國 只為這個「不可能的夢想」
3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武士盔甲精神融合跑鞋科技 ASICS GEL-KINSEI BLAS全新跑鞋上市!

2023-03-09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ASICS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在台灣跑鞋市場正式引進GEL-KINSEI BLAST跑鞋,以武士盔甲為靈感設計,結合 GEL 亞瑟膠、FF BLAST 與 FF BLAST PLUS 回彈中底,打造出緩震護足、充滿動力的極上跑感。配合中底置入的 PEBAX推進板,助益跑者每一步舒適推進,更加靈活迅捷!GEL-KINSEI BLAST 將於3/10推出男性兩款與女性一款,提供尋求良好緩震與追求平穩步伐的跑者一項全新選擇。

GEL-KINSEI BLAST
ASICS亞瑟士在台灣跑鞋市場正式引進GEL-KINSEI BLAST跑鞋

源自日本武士盔甲精神

源自2000年代中期的GEL-KINSEI迭代跑鞋,GEL-KINSEI BLAST結合日本工藝與現代科技,工程針織鞋面外型設計靈感來自日本武士盔甲,保護身體之餘,更能恣意伸展靈動之勢,顛覆性的設計線條不僅映出日本工藝之美,帶來額外支撐與包裹,打造跑者心中的非凡鞋履!

FF BLAST與FF BLAST PLUS 科技中底結合PEBAX中足推進板,提供安穩的能量回饋,加上前掌與後跟大面積的GEL亞瑟膠科技,讓每一次跑動落地,都能感受令人安心的緩震感。中底的斜切紋理與 GEL 亞瑟膠外型也取樣於日本武士刀彎順剛柔並濟之美學,體現未來武士感,為鞋款添上標誌性亮點。

GEL-KINSEI BLAST
FF BLAST與FF BLAST PLUS 科技中底結合PEBAX中足推進板,提供安穩的能量回饋

大底承襲彈力跑鞋基因

GEL-KINSEI BLAST 不僅活用亞瑟士多項跑鞋科技,更於鞋底結構,加入取樣彈力跑鞋系列基因的蹦床概念鞋底凹槽。特殊凹槽設計與結構,讓跑動的每一步都能充滿回彈能量!大底材質,使用AHAR耐磨橡膠大底,強化鞋款抓力與耐用性,將鞋款壽命更加延長。

GEL-KINSEI BLAST
於鞋底結構加入取樣彈力跑鞋系列基因的蹦床概念鞋底凹槽。

直營店鋪限定黑橘配色

GEL-KINSEI BLAST 將於 3/10(五) 在 ASICS 官網、全台直營門市(OUTLET除外)與北中南指定經銷店點上市,共推出男性兩款與女性一款,其中充滿日式神秘色彩的的黑橘色男性款式,為 ASICS 線下直營店鋪限定販售!

GEL-KINSEI BLAST限定色
充滿日式神秘色彩的GEL-KINSEI BLAST黑橘色款式,只有在 ASICS 線下直營店鋪限定販售!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96歲阿公二度跑步橫跨美國 只為這個「不可能的夢想」

2020-04-28
跑步人物誌故事超馬越野跑

高齡96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安德魯(Ernie Andrus)熱愛跑步,曾在93歲完成跑步橫越美國的瘋狂壯舉,老當益壯的他似乎沒有打算停跑,4月21日起,他開始二度挑戰橫越美國東西岸,並預計未來四年內完成。此舉為了向全美各地籌募資金,以修復諾曼地登陸的軍用登陸艦USS LST 325,讓它在諾曼第登陸週年時返回法國諾曼第,也完成這位海軍老兵「不可能的夢想」。

96歲阿公Ernie Andrus二度跑步橫跨美國
96歲阿公二度跑步橫跨美國 只為這個「不可能的夢想」

安德魯從88歲開始參加長距離接力賽,當年他跑出人生第一個200英里(約322公里)接力,並被Ragmag雜誌報導而引起人們關注,甚至曾被路人要簽名合照。他說:「我在想,如果一個88歲老人得到如此多的關注,那麼90歲老人用跑步橫越美國Coast to Coast又會如何呢?」

Coast to Coast 任務的靈感,來自聽說一名英國跑者以跑步穿越各個國家,這激發安德魯橫越美國的夢想。第一次挑戰,是在2013年他的妻子過世後出發,花了2年又10個月的時間,完成時他已93歲。

第二次、也就是現在,安德魯的挑戰從4月21日開始,規劃每週平均跑約21公里,並在未來4年內完成任務。路線則是沿著穿越路易斯安那州的190號高速高路。而這趟挑戰目的跟三年前一樣,是募款幫助一艘二戰時期的軍艦USS LST 325修復啟動,並在諾曼第登陸週年紀念前(D-Day)航行回法國諾曼第。

Ernie Andrus跑步橫越美國
安德魯花了2年又10個月的時間完成第一次跑步橫越美國壯舉 ©STEPHANIE STEVENS/The Lufkin News

二戰時期安德魯是海軍軍官,服役於LS 124 號戰艦(與修復後的LST 325相同),他的工作是幫受傷的海軍陸戰隊員在送醫之前存活下去,很幸運地,在整個戰爭中,從未有患者在他任務中離世。雖然跑步目標是為了冒險和樂趣,但他同時想藉此募資讓LST 325 回到諾曼第,「這是我們一些同梯船員共同的『不可能發生的夢想』」,他說。

為了這個夢想,安德魯和幾位老船員一群人飛到克里特島,並花了4個月時間對LST 325進行修復。而安德魯本人也在2016年8月20日,首次完成橫越美國挑戰,成為史上從美東跑到美西的最年長跑者。

疫情下的新挑戰

新冠病毒疫情未退,雖然安德魯仍有跑友們陪伴,但挑戰也顯得相對孤單,他跟大家保持社交距離、沒有握手擁抱,只是單純的在高速公路沿線跑步。而疫情另一個影響是贊助,近期對他的贊助商和捐款越來越少,但他仍然希望透過跑步得到大家的支持。

任務開啟之後,安德魯會在個人臉書上張貼當日開跑的時間和路線,並邀請大家一起來支持,並強調:「我會跑,你可以走路,我的速度很慢。"I'll run, you can walk. My pace is slow,"」

Ernie Andrus
Ernie Andrus ©Ernie Andrus

資料來源/USA TODAY,  Ernest Andrus F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2019-04-01
痠痛對策肌肉痠痛運動傷害跑步保健知識庫

年輕人發生膝蓋痛最常見於跑者,在跑步障礙當中,膝蓋痛高佔50%以上。許多運動咖一遇膝蓋痛,就認為自己罹患最常被統稱「跑者膝」的髂脛束症候群(ITBS)或髕骨疼痛症候群(PFPS),但膝蓋痛的兇手只有這兩個嗎?當你發現膝蓋周圍疼痛,看看以下這6種常見膝蓋疑難雜症,去找專業復健科或物理治療所檢查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吧!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跑者的膝蓋痛是怎麼來的?

跑步和走路的模式大不相同,以膝蓋為例,走路時會有一股力量將小腿肚的肌肉往腳踝方向拉,但理想的跑步姿勢卻是將其往膝蓋方向拉。另一方面,跑步的著地點如果跟走路相同,不斷反覆的錯誤動作,使膝蓋處的肌腱左右晃動,摩擦到骨骼,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疼痛;如果你喜好的運動項目廣泛,那麼膝蓋更可能有其他激烈動作造成的問題。

簡單來說,因為跑步導致的疼痛主因是「壓力」,過度的壓力使肌肉與肌腱有發炎現象,甚至使骨頭受損。造成疼痛的壓力可分為拉扯、壓迫、錯動,或是這三種組合成複合式壓力。拉扯壓力代表性的例子是拉傷;壓迫壓力代表性例子是髕骨疼痛症候群;而錯動壓力代表例子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以下是膝蓋周圍各種可能的疼痛症狀、原因,以及可自行舒緩的改善方法。

膝關節週邊的組成 ©nayasaveralive.com

1. 髂脛束症候群(ITBS)

症狀:膝蓋外側刺痛、尖銳疼痛或瞬間劇痛,疼痛感可能從大腿外側延伸到膝蓋下方,上下樓梯時膝部疼痛加劇。
主因:膝蓋重複彎曲伸直動作時朝內或外倒,使韌帶與骨骼產生摩擦造成發炎。X型腿的人應特別注意右腳發生ITBS。
改善方法:把右大腿朝髖關節外旋的方向扭轉,若不疼痛可在伸展狀態下施加壓力。

髕骨疼痛部位 圖片來源:saveyourself.ca

2. 髕骨疼痛症候群(PFPS)

症狀:膝蓋內側疼痛,但又指不出、摸不到確切位置。初期時有時無,隨著時間慢慢變嚴重,不只在跑步時疼痛,走路時也會痛。
主因:髕骨軌跡滑動異常,使髕骨與髕骨溝相互摩擦造成發炎、疼痛。
改善方法:握住左大腿靠近膝蓋部位,往膝蓋方向按壓;伸展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3. 鵝足肌腱炎

症狀:突出於膝蓋內側的肌腱疼痛,尤其常見於左腳。因為患部接近,常被誤認為內側韌帶炎或半月板損傷。
主因:左腳踢蹬之後,讓鵝足部的肌肉在放鬆狀態下甩向空中,拉扯肌肉與肌腱;尤其在腳懸空時不是前後擺動,膝蓋下方出現扭轉動作,就容易產生此問題。
改善方法:伸展放鬆臀部肌肉,藉此改善左腳與身體連接處的緊繃狀況。

4. 腓腸肌痛

症狀:膝蓋內側中央刺痛或尖銳疼痛,右腳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遠大於左腳。
主因:通過膝蓋的小腿肚肌肉(腓腸肌)承受拉扯壓力,造成位於膝蓋的小腿肚肌肉端點(肌腱)發炎。
改善方法:揉捏小腿肚下方的內側部位的比目魚肌、伸展比目魚肌、訓練腓腸肌。 

5. 跳躍者膝

症狀:膝蓋肌腱接於膝蓋骨處有明顯的壓痛,尤其膝蓋下緣疼痛較常見,偶爾伴隨局部腫脹現象。
主因:最多見膝蓋肌腱反覆拉扯或過度運動引發,但也可能因為一次不當的跳躍或局部撞擊而引起。
改善方法:做股四頭肌等長運動,伸展股四頭肌、腿後肌。

6. 膝關節韌帶損傷

症狀:輕則關節感到拉扯或活動時有疼痛感;重則關節腫大、劇痛發炎。如果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主因:膝關節有4條主要韌帶,包括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外側副韌帶及內側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損傷主因在運動中激烈跳躍或急停,脛骨過度前移或後移,增加十字韌帶的壓力;內、外側副韌帶常在膝部外側受到加強的外力或過度扭轉時造成損傷。
改善方法:大腿前方股四頭肌的強化訓練。

TIPS

當你想解決運動傷害造成的膝蓋疼痛,不能只針對疼痛的患部,還得改善造成壓力的原因,例如不合腳的鞋子、變形的骨骼、失去平衡的肌肉與不當的跑姿。

資料來源/《跑步障礙改善BOOK》、堡 醫師的運動傷害診療室、運動醫學資訊網、力邁物理治療所、台中學善物理治療所、國軍高雄總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世英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10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