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你知道每個人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其實都不一樣嗎?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會在新聞上看到,有民眾在健身房或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原因。醫師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應格外注意身體究竟能負荷多大強度的運動,也提供日常生活中檢測及保養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施奕仲表示,臨床上曾遇到自覺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民眾,檢查後才發現心臟有肥厚性心肌病變。這是一個容易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心臟問題,若未及時警覺,且持續以高強度運動對心臟施壓,恐釀猝死危機。因此提醒民眾,先了解身體狀況,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施奕仲表示,運動導致猝死的緣由,多數是心臟抑或是血管問題,而罹患慢性病患者,就是高危險群。提醒民眾若符合以下3大原因者,即是「運動猝死」主要的高風險群:
1.心臟問題
心臟結構異常:如肥厚性心肌病變、左心室出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等。 患有致命性心律不整:如長QT症候群、Brugada症候群、心肌炎後遺症、陳舊性心肌梗塞或電解質嚴重失調等等所誘發的心室頻脈,甚至心室顫動等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
2.血管性問題
血管的主要問題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急性發作,也就是急性心肌梗塞。 腦血管梗塞(梗塞性中風)、主動脈剝離、腦出血(出血性中風)等,也是應注意的狀況。以主動脈剝離為例,由於運動時血壓會有生理性的上升,所以如果本身體內的血管硬梆梆、缺乏彈性,就有可能在運動時,因血壓起伏過大,而導致主動脈剝離。
3.慢性病
患有慢性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其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群人,如果又控制不良,會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好發族群,不可不慎。 本身缺乏運動習慣的慢性病者:更需注意避免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最好經醫師評估、定期健康檢查,在良好控制慢性病的情況下,漸進式地增加運動時間、強度與頻率,才能安全地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
此外施奕仲補充,有時心臟問題也可能是藥物交互作用造成,尤其是有些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發作,可能是因為同時服用部分抗組織胺類藥物,與部分抗生素時所引發。因此提醒民眾,若有同時在看診不同科別時,一定要告知醫師正在使用中的藥物。
施奕仲舉個案說明:30歲黃先生是馬拉松的愛好者,在一次健檢過程中,因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左心室心尖部肥厚問題,加上心電圖出現頻發性的心室早期收縮,甚至是心室性二連脈、三連脈,是典型的運動猝死高風險者。所幸及早發現治療,接受心臟科醫師建議的運動規劃,安心防範未來可能的運動猝死風險。
他提醒,運動猝死的機率其實並不高,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此類狀況發生前,多數都毫無徵兆,才是最令人擔心的一點。建議民眾最好先透過健康檢查,了解自身是否有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結構、血管、心電傳導等異常,才能避開運動時導致的急性心血管風險。
施奕仲呼籲,民眾最晚應於在45歲以前,透過心血管狀況5大檢測,進行完整評估,但若有家族史者,越早檢測越好:
1.血液檢驗:
可了解心臟冠狀動脈相關疾病各個風險因子的數值,並評估脂蛋白型態、血管是否有異常發炎等的狀況。
2.心臟超音波:
了解心臟結構是否有異常,如是否有肥大、瓣膜、先天性心臟病、陳舊性心肌梗塞或升主動脈大小等問題。
3.運動心電圖:
透過運動來評估冠狀動脈血流是否受阻造成心肌缺氧,且運動激發交感神經張力,還可評估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狀況。
4.頸動脈超音波:
了解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群有無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或血管狹窄等異常。
5.動脈硬化儀:
藉由脈動波流速檢測血管硬化程度,了解血管因缺乏彈性而爆裂的風險。
除了以上基本檢查,醫師也會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需求,更進一步建議應做的檢查,像是攜帶式24小時、72小時或7天的心電圖監測,以及動脈粥狀硬化進展分析、脂蛋白亞型分析等更全面的檢測,並針對問題提供解方,協助民眾確認心血管健康。
施奕仲指出,儘管心血管有異狀者,在運動時的確會有風險,但是想要保養心血管健康,定期做有氧運動很重要。尤其是血管硬化者,多數無運動習慣,才會導致血管彈性消失,進一步造成一運動就會爆血管的狀況。
他強調:「不是因為運動導致血管出狀況,而是不運動導致高風險。」且規律有氧運動者,心臟效能還會變好,也能降低心臟負擔,好處甚多。他建議,只有充分理解自身健康狀況,搭配適量的運動的時間、頻率及強度,才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門,也能盡情享受運動的樂趣與好處。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來自美國的健身運動品牌大廠Rogue Fitness在3/23宣佈,將投入生產對抗新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所需的個人設備與呼吸器。根據Rogue Fitness在Instagram上所發佈的帖子,宣佈它們已經購買3台3D工業列印機來幫助製造零件與招募100位新員工,來協助美國渡過這次的危機。
由於近期新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在年初於中國開始展開大流行導致全世界超過100個以上的國家進行鎖國與隔離的動作,並影響許多的體育賽事例如: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0 Tokyo Olympic Games)、IWF世界青年錦標賽(IWF Junior World Championships)、美國舉重全國大師賽(USA Weightlifting National Masters Championships)、歐洲世界錦標賽(European World Championships)等多項重要賽事。
並導致美國十幾個洲(仍持續增加)的醫療院所因缺乏口罩與必須的醫療設備缺乏(包含手術服與護目鏡),因此,必須宣告暫時關閉這些區域,以保護當地最前線醫療人員的安全,根據紐約時報在3月19日的報導指出「缺乏合適的醫療型口罩、工作服以及護目鏡正在削減醫療人員對抗新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的能力」,在缺乏醫療用品的狀況之下美國醫院協會(AHA)、美國護士協會(ANA)和美國醫學協會(AMA)共同發起一封信,將要求美國總統唐納·約翰·川普(Donald John Trump)敦促他採取國防保護法(DPA),要求企業生產國家所需的醫療資源,而不是生產日常的民生用品。
在3月21日的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川普依然拒絕使用國防保護法(Defense Protection Act,DPA),他表示,DPA的法令是要以備不時之需,但現在有很多的人是採取自願性的生產醫療用設備與口罩。針對這點美國醫院協會(AHA)、美國護士協會(ANA)和美國醫學協會(AMA)再次表明,當前這些自願性的努力並不足以供給前限的醫療人員使用。
儘管Rogue Fitness是在此次新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流行疾病危機中自願的公司之一,但並無法一次滿足全美國的醫療設備需求,甚至不得不暫停一整天的訂單,以使它們的運營團隊能夠滿足當前的需求。
Rogue Fitness領導高層也表示,儘管目前防禦保護法(DPA)尚未生效,但我們已經與當地的洲官員進行聯繫,並於3月23日進行全面性的醫療口罩生產,接下來將會進行隔離衣與防護罩的生產,以滿足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需求,如果各洲有任何的需求也請與我們聯繫。
1950年在朝鮮戰爭期間簽署的國防保護法(Defense Protection Act,DPA),它賦予美國總統權力,能強制要求企業製造戰時的必要用品,而不是它們原本會生產的產品
資料參考/barbend、Rogue 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