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讓大腦更年輕!「麥得飲食」對抗失智症風險
1
讓大腦更年輕!「麥得飲食」對抗失智症風險
2
「醫學瑜伽」讓你活絡氣血以及更能預防運動傷害
3
按摩都改善不了的痠痛 只需10分鐘徒手肌筋膜伸展便能鬆筋止痛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讓大腦更年輕!「麥得飲食」對抗失智症風險

2024-11-21
話題 保健 觀念 新知

近年來,「麥得飲食」成為頗受歡迎的飲食方法,這種飲食法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主要以天然、植物性食物為主,對於保護心血管和降低失智症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更有研究顯示,這樣的飲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化過程,有助於保護腦細胞並提升認知功能。

熱門的「麥得飲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化過程!

根據衛生福利部「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的盛行率已達7.99%,隨著高齡化的加劇,失智症病例數量持續上升,成為大家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若要避免疾病繼續惡化,可嘗試使用「麥得飲食」(MIND diet),也是目前最推薦的護腦飲食,可延緩神經退化。

麥得飲食降失智症風險

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張家豪解釋,「麥得飲食」(MIND diet)是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高血壓防治飲食)的優點,針對腦部健康設計,並減少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及其他認知退化疾病的風險。

該飲食模式強調攝取未精緻全榖雜糧、蔬菜、堅果和橄欖油等健康食材,並建議減少紅肉、速食、高糖及高鹽食物的攝取。研究顯示,這樣的飲食結構不僅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化過程,對於大腦保護有顯著效果。

堅果是重要組成部分

張家豪指出,麥得飲食鼓勵每餐攝取三分之一的全榖雜糧,同時多食用含有豐富纖維、植化素與抗氧化成分的蔬菜,這些營養成分能夠為大腦提供良好的保護。此外,該飲食模式建議減少紅肉的攝取,並以魚類或植物性蛋白質取而代之,尤其是魚類中富含的Omega-3、EPA及DHA等成分,對於保護心血管和降低失智症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至於烹調油,則以橄欖油為主,不飽和脂肪酸和多酚類物質有助於大腦健康;堅果也是麥得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攝取1湯匙即可補充鋅、鎂等微量元素。

2類人注意不適反應

張家豪特別提醒,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均衡飲食,應避免偏食,確保各種營養的攝取。他還強調,除了調整飲食之外,控制體重、血壓、血糖,以及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和壓力管理都很重要。不過,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建議在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調整,避免帶來不適反應。

延伸閱讀:

繼DHA、卵磷脂、銀杏…醫親解護腦成分「AIE2」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好處?

照顧失智親人壓力好大⋯該送長照機構嗎?劉秀枝:先顧好自己最重要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不只地中海飲食!研究揭「麥得飲食」也能預防失智:多吃堅果是關鍵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醫學瑜伽」讓你活絡氣血以及更能預防運動傷害

2019-08-12
知識庫運動傷害保健瑜伽

近年來,在坊間流行一套名叫「醫學瑜伽」的一詞,但是,到底什麼是醫學瑜伽呢?其實,醫學瑜伽主要的架構是以「呼吸」為主,並融合中西醫學以深層的呼吸牽動內臟筋膜,再搭配肌筋膜鍛練來帶動全身氣血循環,這樣更能讓身體增進健康以及預防運動傷害。

「醫學瑜伽」讓你活絡氣血以及更能預防運動傷害 ©yogaville.org

醫學瑜伽提升自我保護力

醫學瑜伽的特性在於能引導自己找出身上不夠的肌肉力量來加以鍛練,同時也能找出過度緊繃的肌筋膜以及有痠痛或是嚴重症狀地方,然而有筋肉、肌筋膜緊繃的嚴重者,更要勤勞地做筋膜伸展來讓筋膜恢復健康的任性以及彈力。若是筋膜的伸縮彈性良好且肌肉力量又足夠時,就像我們身體穿上了無堅不摧的盔甲一樣,能夠足以應付許多意外,像是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跌倒、拉傷,此時就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傷或是縮短疼痛時間且加速復原。但是,假使筋膜缺乏彈性、同時肌肉力量也不足時,身體就會非常緊繃且容易受傷,更容易會有筋骨關節病變等問題。

在認識「醫學瑜伽」後,以下4大理由你一定要學習:

©rebalancept.com

4大理由一定要學習「醫學瑜伽」

融合中西醫學的呼吸:醫學瑜伽的主要架構是以「呼吸」為主,並融合中西醫學以深層的呼吸牽動內臟筋膜,再搭配肌筋膜訓練,此時就能放鬆身體的筋膜,以及帶動全身氣血的循環。

訓練不足的肌力:醫學瑜伽的肌力訓練是以強化連結上下半身的關鍵核心肌群為主軸,在深層伸展筋膜來緩解發炎不適後,加以鍛練身體不足的肌力,同時持續伸展來避免二度緊繃感,幫助身體打造出最近康的防護層。

疼痛治療導向的筋膜伸展:痛的根源都是肌筋膜太緊繃而導致發炎,因此可以透過身體症狀檢視來瞭解自己是哪一塊肌肉與筋膜發炎再加以伸展,然而伸展後可以降低發炎以及緩解疼痛。沒有症狀的人,也能藉此保養身體,以及預防未來筋骨、肌肉上發生的疾病,它是最好的運動治療方式。

提高靈活度:當身體緊繃的肌肉、肌筋膜在被放鬆時,人體的靈活度就會自動提高,此時就能預防一些運動傷害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像是跌倒或是扭傷,以及能避開人體最容易因為姿勢不良或是錯誤動作,而使幾為、骨關節與肌筋膜受傷的危險因子。

©therapeuticyogatraining.com

有按摩習慣還要練習醫學瑜伽嗎?

很多人都誤以為不必運動,只要有去復健、按摩、推拿等,就可以遠離病痛,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這些行為屬於被動性,或許能幫助筋膜短暫被軟化,這肌肉纖維沒有真正的被伸展開來,因此很容就會在短時間內復發,加上施予者無法知道自身感覺,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傷。因此,想要將緊繃的筋膜打開,一定要做「主動性」的伸展運動。

©therapeuticyogatraining.com

如果有病史和特殊情況,建議還是先諮詢專業醫生診斷與治療,如尚無大礙再開始練習醫學瑜伽。

資料來源/《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謝明儒醫師 Dr.Victor》、YOGAVILLE、YOGA PEDI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按摩都改善不了的痠痛 只需10分鐘徒手肌筋膜伸展便能鬆筋止痛

2019-03-20
痠痛對策保健知識庫觀念訓練動作

你知道肌肉伸展也是一種柔和的離心收縮運動嗎?除了能增加身體循環外,還能有效放鬆緊繃的肌肉與筋膜。只要將肌肉伸展動作與按摩技巧結合做被動運動時,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創造出個別獨特的手法與效果,主動運動亦是如此。特別是能讓繃緊的肌肉獲得增長,並提高柔軟度與關節活動範圍,及緩解肌肉因長期使用而導致的攣縮僵硬現象。

按摩都改善不了的痠痛,只需10分鐘徒手肌筋膜伸展便能鬆筋止痛!

所謂伸展並不是只有活動關節,而是在微動關節的情形下盡量擴增肌肉的張力,使緊繃的肌肉放鬆,增加身體柔軟度,並幫助主控協同僵硬肌肉放鬆,藉此增加關節柔軟與平衡並改善體能,減少因肌肉持久不平衡導致的傷害。肌肉有所謂的肌緊張纖維,它與腦部下視丘部位連結著,當這束肌肉受到刺激時,就會分泌腦內啡使心情變好,也會促使做伸展運動的人在運動中感到全身放鬆的舒適感。

自動與被動伸展動作的功能

1. 增加血液與淋巴液循環,有助於維持肌肉與軟組織獲得適當供氧狀態。
2. 降低肌肉緊繃與硬化,改善肌肉緊張與柔軟度及放鬆肌肉,並促進全身肌肉張力的平衡,促進代謝,消除炎症、腫脹、疼痛等。
3. 降低肌肉痙攣與僵硬,並緩解損傷的肌肉使其恢復,及預防傷害發生。
4. 緩解肌肉痠痛,增加運動員連貫性及高層次的訓練,以獲得最佳表現。
5. 有助於細胞纖維重新排列組合更新。

徒手肌筋膜放鬆

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大家較常遇到的手腕、肩頸、腰背、膝蓋與腳底等5大區塊部位,來進行肌筋膜伸展動作介紹,不需要任何器材在家裡也能自行放鬆筋肌膜,不但能強化肌力外,還能在伸展過程中舒緩日漸僵硬的肌肉,進而讓肌肉、肌力、協調性與柔軟度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並預防筋膜沾黏及改善身體痠痛的不適感。

 1  前臂屈肌群伸展法

伸展肌群:肱二頭肌、橈尺側屈腕肌群、上肢屈肌面深、淺筋膜
作用:可緩解腕隧道症候群,及肱骨內上髁損傷。

STEP 1 
站姿,兩手伸直張開,掌心向前,手指呈鷹爪形。

STEP 2   
伸腕,掌心盡量向外旋。

前臂屈肌群伸展法-可緩解腕隧道症候群及肱骨內上髁損傷。

 2  抱腳低頭弓背法

伸展肌群:大小菱形肌、頸半棘肌、斜方肌、提肩胛肌、股內收肌
作用:放鬆肩頸僵硬、舒緩肩胛痠痛。

STEP 1 
雙腳盤坐,雙腳掌併攏,雙手指交叉,抱緊腳外縱弓前半段。

STEP 2   
吸氣,低頭雙肩向上提,下巴盡量貼近胸骨,些微弓背,將肩胛骨拉開至極限為止。維持約20 秒,吐氣放鬆。

抱腳低頭弓背法-放鬆肩頸僵硬與舒緩肩胛痠痛。

 3  單手屈肘反掌旋腰法

伸展肌群:  背闊肌、腰方肌、腹外斜肌、臀中肌及胸、腰髂肋肌
作用:舒緩腰背痛,預防腰椎粘黏。

STEP 1 
站姿,以左側為例,雙腳張開,雙膝微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STEP 2   
左手往後伸,掌背貼於腰背,右手屈肘反掌於胸前。

STEP 3  
頭、肩、手、腰向左旋,眼睛朝左肩看,右腳跟離地約5 公分以利於旋轉。

單手屈肘反掌旋腰法-舒緩腰背痛,預防腰椎粘黏。

 4  脊柱旋轉腰背放鬆法

伸展肌群:背闊肌、腹外斜肌、腰方肌、腹橫肌、臀部肌群、闊筋膜張肌、胸髂肋助、腰髂肋肌
作用:放鬆腰背肌群,舒緩腰酸背痛。

STEP 1 
仰臥,腰背緊貼地面,雙腿併攏,屈髖屈膝,腳掌平貼地面,雙手張開,與身體呈90 度,掌心朝下。

STEP 2   
吸氣,將雙膝向右側傾斜, 臉朝左看,自然緩慢左右擺動。接著向左側傾斜,臉朝右側看著右手掌背。無論傾斜或收回,膝蓋都應保持併攏。

脊柱旋轉腰背放鬆法-放鬆腰背肌群與舒緩腰酸背痛。

註:此法可當做每天起床或睡前的伸展與放鬆,及運動前的暖身動作,堪稱腰背保養的基本功。尤其對腰背部特別僵硬者,極為有效。

 5  彎腰伸展法

伸展肌群:膕窩及膝上下周圍肌群
作用:放鬆股後屈肌群。

STEP 1 
站姿,雙腳呈內八字,屈膝彎腰。雙手伸直勾住腳尖。

STEP 2   
臀部提高,雙膝伸直,維持20 秒。

彎腰伸展法-放鬆股後屈肌群

 6  單腳伸膝跟腱伸展法

伸展肌群:比目魚肌、腓腸肌、膕繩肌
作用:放鬆膝關節股後側坐骨神經,及緩解跟腱炎。

STEP 1 
站姿,右側為例。雙手抬高130 度, 雙掌貼牆,右腳向後伸直,右腳掌著地踩內八字,左腳屈膝掌呈八字。

STEP 2   
胸腹部向前傾,臀部下降,手掌向前推,左腳跟稍離地,右腳保持伸直腳跟不得離地。要伸展到膝膕窩有緊繃微痠的感覺。維持姿勢約20秒。同樣姿勢左右交替。

單腳伸膝跟腱伸展法-放鬆膝關節股後側坐骨神經及緩解跟腱炎。

書籍資訊
文章摘自原水文化,肌筋膜舒活伸展法〔修訂版〕/  林萬成、鄭洪德 著

神奇的痠痛修復力及減壓放鬆,來自肌筋膜伸展!
10分鐘!改善痠痛不適.身心減壓放鬆.身材健美勻稱
超過30年功力,幫助近7萬人鬆筋止痛、改善健康的理療按摩大師
及鑽研肌筋膜力學軌道的專家,共同傳授肌筋膜舒活伸展訓練!
從為民眾理療的觀察,及自身對肌筋膜伸展的實際體驗,
兩位大師深刻體會伸展對於保健與復健的重要性與獨特效果,
研發這套促進身體動態平衡與細胞自我修復功能,
改善疼痛不適、身心放鬆、強化肌力、健美身型的肌筋膜伸展法。
不僅政商名流、公務員、教育界、科技界人士前來求助,
更吸引視障同業按摩師學習,連明眼的理容院按摩師、醫院復健師也前來請益!

 mail《肌筋膜舒活伸展法〔修訂版〕》購買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