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冬天賴床才健康!中醫師教你起床前的暖身運動穩定血壓、防頭暈
1
冬天賴床才健康!中醫師教你起床前的暖身運動穩定血壓、防頭暈
2
你不可不知的孩童和青少年訓練與發展關鍵(上)
3
劈腿伸展操的5大好處、伸展小撇步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冬天賴床才健康!中醫師教你起床前的暖身運動穩定血壓、防頭暈

2025-01-22
話題 保健 觀念 新知

冬天早晨好冷,別急著離開暖和的被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教你賴床做運動,只要抬手抬腳就能保護心血管健康。他提醒,若太快起床,身體從溫暖狀態一下子接觸到寒冷環境,可能對心血管健康帶來風險,建議不妨先在床上進行伸展運動,或按摩2大穴位,讓身體暖起來後再下床活動。

冬天早晨別急著起床,先賴個床才比較健康!

林舜穀表示,冬天早晨起床太快離開溫暖被窩,讓身體接觸寒冷環境,可能讓血管收縮、血壓瞬間升高,導致血壓急劇波動而增加心臟負擔;從躺姿一下子站起來,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導致大腦短暫缺氧,嚴重甚至會引發頭暈甚至昏厥。

「尤其對於本身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清晨低溫起床若太急太快,甚至會進一步引發心絞痛或其他心臟問題。」林舜穀提醒,為了穩定血壓、減少寒冷刺激,提升全身暖感,不妨透過簡單活動,幫助身體循序漸進適應環境溫度變化。

賴床運動2步驟保護心血管

林舜穀建議,民眾可先在床上花3~5分鐘進行「由慢到快的左右交替抬手抬腳運動」,幫助身體暖起來後,再緩慢地坐起身來活動!

準備姿勢:仰躺於床上,雙手放身體兩側,雙腳伸直,全身放鬆

動作分解:

慢速開始:吸氣時,左手向頭頂舉起,同時右腿抬高至30~45度角,保持3秒,於呼氣時緩緩放下。換右手與左腿,左右交替,進行10組

加快速度:保持動作協調性,逐漸加快節奏,左右交替進行,每側各5次、持續10組

總次數:左右各10組慢速與各10組快速,共20組,總時間約3~4分鐘

小提醒:

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不要憋氣 若有頭暈或不適感,立即停止並放慢動作 完成後,先坐起1分鐘再下床,以避免頭暈

按摩2穴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此外,林舜穀建議,早晨起床時還可按摩少府穴和湧泉穴,有助於活血通絡,促進全身循環:

少府穴

位置:手掌面,小指與無名指根部之間的凹陷處

徒手按摩方法:雙手握拳,用拇指按壓對側少府穴,順時針揉按30~50次,力度適中有酸脹感即可

功效:通心絡,促進手部血液循環,舒緩心悸與胸悶,特別適合寒冷天氣保護心臟

湧泉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處,在第2、3趾根延長線交界的凹陷處

徒手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腳掌湧泉穴,順時針揉按,或用拳頭輕輕敲擊30~50次

功效:引火歸元、改善足部寒冷,促進血液回流,穩定心腎功能

林舜穀提醒,每天進行上述2處的穴位按摩,可以緩解寒冷帶來的血液阻滯,保護心臟、穩定血壓心率,有助提升能量,用溫暖身體開始一整天的良好狀態。

延伸閱讀:

2024冬至進補吃什麼?醫揭:今年暖冬「這類食材」可多吃!不建議溫補

比除濕機還好用!專家力推「歐美愛用1神器」濕毛巾速乾:不再怕霉味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冬天養生祕訣竟是「賴床」?醫授2步驟「抬手抬腳運動」讓身體暖起來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Eddie熊璟鴻

你不可不知的孩童和青少年訓練與發展關鍵(上)

2017-02-20
保健運動部落體適能Eddie熊璟鴻兒童專欄

那些尚未準備好、過早進入運動專項化、且急切可望成功的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7-12歲)孩童通常會在青春期(Adolescence,12-18歲)有著快速的進步成效,但卻被發現一但過了青少年發展階段,在成年後的運動表現就會容易進入高原期(Plateau),且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青少年運動發展奠定日後生理基礎,不可不慎。 ©Rugby World

在近20年間青少年的發展已經過度的強調專項化(Specialization),而忽略了原本應該發展全面基礎身體動作技巧的時期。在這樣的結果下,並沒有產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事實上結果卻是和預期背道而馳,造成運動勞損的機率反而提高了。

我們必須了解到大多數的運動項目,田徑、球類等運動必須在場上高速移動的同時,也要求極高的運動感知能力(Movement Perception),以及在各個面向動作模式的發揮。協調能力(Coordination)可以帶領運動員進入更高的水平。各項目的菁英運動員無論在場上或場下,通常都具備著高水準的動作與移動技巧,因為他們的發展更著重於訓練人體的運動能力(Athleticism)上,而並非只專注於專項的發展。不意外的發現到,在高中籃球菁英運動員的賽季時會強調於籃球的專項技巧訓練,但到了休賽期則會從事不同的項目,足球、游泳、美式足球等,目的是為了讓身體的協調、移動能力、身心發展可以更全面。

©emaze.com

過早進入專項化的單一平面(特別是矢狀面)運動,例如舉重、馬拉松運動員通常會因為長期只專注在同一面向的訓練上,而跳過了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7-12歲)、青春期(Adolescence,12-18歲)應該多元、多面向接觸不同運動的發展時期,而更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在身體的協調性與控制能力的發展上可能也會受到限制。身為教練或父母的我們應該給予在發展階段的孩童更多面向的運動,讓對於長跑有興趣的孩童也同樣的接觸網球、籃球等需要具備身體側向移動或是軀幹旋轉的運動,或是體能教練在重量訓練時給予側蹲、藥球側拋、敏捷踢等需要橫向移動、或是旋轉、跨越身體中線的運動,目的是預防運動損傷,也同樣訓練手腳協調性、方向感與節奏感。

©parisicedardale.com
©ericcressey.com

在我們的上一代,青少年進入專項有組織的運動比這個世代來的相對較晚。在每天閒暇之餘會在後院、學校操場玩耍,跟鄰居摔角、爬樹等不被專項所約束的運動,在發展全面的動作技巧上非常關鍵的階段。當到了加入專項運動隊伍的時候,在暑假或非賽季從事其它運動也是非常普遍的事。在這樣的結果下,長時間讓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方向感因為接觸更多元的運動而有有更全面的發展,在大學或畢業加入職業隊後可以有更長的選手生涯,並且較少的運動損傷發生。在科技的進步下,現下的孩童除了每天平均8-10小時必須「坐」在教室上課外,課後的時間可能會到補習班繼續「坐」著學習,或是回家滑滑手機、Ipad,這會讓身體喪失在青春前期、青春期建構身體運動能力最佳的黃金時段,這是身為家長或教練的我們不可不知的。

©laprensa.hn

在孩童青春前期時,會經歷一段在建構身體移動技巧的“敏感時期(Sensitive Periods)”,這階段的神經系統可碩性極高,如果受到持續且正確的刺激,神經系統(運動感知、技巧)可以快速的被建構。運動神經元路徑(Motor Pathways)在此階段類似於在森林中充滿泥濘的道路,身體的動作模式還是在非常發育不完全和粗糙的時期,但是通過長年多方向的練習,不斷的增加通過原本滿是泥濘的運動神經元路徑,就會慢慢建構出一條平順且可高速通過的道路。

©npexp.com

專精於孩童訓練的專家Jozef Drabik博士在他所著作的孩童與運動訓練《Children and Sports Training》一書中提到:

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協調能力,是沒有辦法發揮出運動潛能的。
(Without good coordination the full motor potential of a person cannot be realized.)
 
不具備好的動作協調性,想要獲得更精進的專項技術是不可能的。
(Mastery of sports technique is impossible without good movement coordination.)
 
協調性是當同時運用身體不同部位運動時更順暢且有效率的能力。
(Coordination is the ability to us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together smoothly and efficiently.)

©amazon.com

協調性又被分成7大元素:
1. 靜態平衡、動態平衡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2. 節奏感 (Sense of Rhythm)
3. 特殊感知能力與方向感 (Spacial orientation)
4. 反應速度 (Speed of reaction)
5. 動作的同步性 (Synchronization of movement)
6. 動作的經濟性 (Movement Adequacy)
 
7. 動作分化能力 (Kinesthetic Differentiation)
 

在下個章節,將談到針對這7大元素訓練的運動為何。

參考資料:http://www.strengthcoach.com/members/Coordination-Training-for-Future-Champions.cfm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 關於Eddie熊璟鴻 /
Eddie熊璟鴻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分享文章

劈腿伸展操的5大好處、伸展小撇步

2017-01-24
保健知識庫訓練動作伸展書摘

 1  吸維持身體的柔軟度

很少有人知道,人體所有的機能中,最早衰退的是﹁柔軟度﹂。隨著年齡增長,肌力會逐漸衰退,如果因此漸漸減少身體的活動,僵硬的速度就會加快。特別是高齡長者,身體一旦變僵硬了,跌倒的危險性也會隨之增加,所以要特別注意。

 2  吸能伸展到重要的部位

劈腿伸展操的優點之一,是能伸展到骨盆周圍的肌肉。大腿和屁股的肌肉,占人體肌肉量很大的比例,因為很多都和骨盆相連,所以能讓整個骨盆傾倒的劈腿伸展操,一次就可能伸展到很多的肌肉。另外,髂腰肌、豎脊肌︙︙等身體軸心的重要肌肉也會伸展到,因此也有讓身體平衡變好的優點。

 3  吸改善腰痛

現代人很多都有腰痛的煩惱,這和骨盆的歪斜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和骨盆連結的特定肌肉變僵硬,造成骨盆不正,就容易形成腰痛。能伸展骨盆周圍的肌肉, 調整身體平衡的劈腿伸展操,最適合用來改善腰痛了。

 4  吸預防動脈硬化

研究結果發現,身體愈僵硬的人,動脈硬化的進展愈快,相反的,身體愈柔軟的人,就不容易動脈硬化。換句話說,讓身體保持柔軟,和預防動脈硬化息息相關。希望大家利用能伸展到很多肌肉的劈腿伸展操,確實預防這項疾病。

 5  吸延長健康壽命

研究結果發現,身體愈僵硬的人,動脈硬化的進展愈快,相反的,身體愈柔軟的人,就不容易動脈硬化。換句話說,讓身體保持柔軟,和預防動脈硬化息息相關。希望大家利用能伸展到很多肌肉的劈腿伸展操,確實預防這項疾病。

髖關節除了讓腳能前、後移動,還能讓腳往內旋、向外旋,這組伸展就是以髖關節內旋和外旋動作為主。
每個動作維持10秒,共做5次

 
 
第一次伸展髖關節,盡力就好、不要勉強。

  1   雙腳左右張開,左腳先往外、再往內側扭

左腳從大腿根部直到腳踝,先往外側扭轉,維持10 秒後,再往內側轉,維持10 秒。

  2   換腳,重複1 的動作

把雙手貼在右腳的大腿上,換右腳分別往外、往內扭轉。

  3   回到動作1,上半身往左側扭轉,左腳往外側、右腳往內側扭轉

雙腳保持伸直、打開的姿勢,上半身往左側扭轉,左腳從大腿根部到腳踝向外側扭轉,右腳則往內側扭轉。

  4   換邊,上半身往右側轉

同動作3,上半身往右側扭轉,右腳向外側、左腳往內側扭轉。

做完初階的髖關節伸展後,便可以開始試試大腿後側~內側的伸展。
動作維持15-30秒,共做2次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  NPO法人日本伸展協會著作《【全圖解】神奇的劈腿伸展操:百萬日本人都在練!4週健康奇蹟,只要拉開髖關節》新書。人體的肌肉原本都是柔軟的,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不是久坐便是久站,長時間重複同樣的動作及缺乏運動,肌肉漸漸變得僵硬。劈腿伸展操特別提出「4週伸展計畫」,包含「暖身伸展」、「劈腿伸展」和「部位強化伸展」,每一個伸展動作都有「基本」版,和專為身體超硬的人所設計的「初級」版。按照伸展計畫表,搭配隨書附的「劈腿伸展專用墊」,從最難伸展的腰部、髖關節、大腿內側開始,只要4週,再僵硬的人都能成功劈腿伸展,發現身體的驚人改變!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