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王小姐平時有使用荷爾蒙藥物,因工作關係需長時間久坐於電腦前,近期又因出差搭乘多次長途飛機,返國後她發現左小腿腫脹、疼痛,還伴隨發熱與緊繃感,就醫檢查竟確診為深層靜脈栓塞(DVT),也就是血管內出現血塊堵塞的情況。醫師指出,若未及時治療,恐將演變為肺栓塞,後果不堪設想。
國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怡均表示,深層靜脈栓塞指的是血栓形成於深層靜脈,阻塞血液回流後造成靜脈血管發炎及患側肢體腫脹,較常見於下肢(小腿或大腿)的深部靜脈。典型症狀包括:單側下肢腫脹、疼痛、皮膚變色或發熱,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久坐、肥胖、長期臥床或有家族史者,最需要當心!」劉怡均說明,以下是深層靜脈栓塞的高風險族群:
長時間飛行或乘車(超過4小時)
60歲以上高齡者
肥胖族群
手術後或長期臥床者
有家族血栓病史或凝血功能異常者
癌症患者
使用避孕藥或荷爾蒙療法者
劉怡均說,雖然台灣深層靜脈栓塞的發生率相較西方國家較低,約每年萬分之一,但實際數據可能被低估。
劉怡均強調,深層靜脈栓塞常見症狀多發生於下肢,以下3大警訊不可輕忽:
單側小腿或大腿突然腫脹
疼痛或壓痛感,行走或按壓時更加明顯
局部皮膚發熱、泛紅或變色
劉怡均提醒,若血栓脫落並移動至肺部,恐引發肺栓塞,進而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暈厥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猝死。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務必立即就醫。
劉怡均提到,深層靜脈栓塞在治療上分為急性期及非急性期。急性發作期的第一步是啟動抗凝血藥物治療,如口服或注射型抗凝劑,用以穩定血栓、避免擴大與脫落;若病人血栓範圍大、出現缺血症狀或藥物效果不佳,需進一步進行導管溶栓、血栓抽吸或植入靜脈過濾器等血管介入治療。
劉怡均提醒,上班久坐族、暑假在家長時間玩電腦,或出國旅遊搭乘飛機超過4小時者,都是深層靜脈栓塞高風險群,建議日常生活做到5件事可預防:
每小時起身活動一次:簡單走動、踝部轉動運動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過於乾燥或酒精攝取會增加血液濃稠度。
避免翹腳、雙腿交疊:避免壓迫靜脈。
穿醫療級壓力襪:有效預防下肢血液滯留,建議選用踝部壓力30~40毫米汞柱的膝下長襪。
高風險族群需諮詢:可詢問醫師是否預防性用藥。
劉怡均補充,深層靜脈栓塞患者在急性發作後,常因靜脈高壓而引發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引發下肢靜脈曲張、疼痛等症狀,在站立或行走時特別明顯,復健治療上應降低行走時的靜脈壓力,以減少組織損傷與不適。此外,適當的運動訓練也可幫助症狀改善,有助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最近三溫暖似乎很流行。
很常有人問我「我常常去三溫暖(芬蘭浴),能不能告訴我,這對大腦會產生什麼影響?」關於三溫暖,在芬蘭有許多相關的研究。這或許是因為許多芬蘭人的家裡都有三溫暖的設施吧。
有一個芬蘭的研究,曾以二千三百一十五人為對象,比較「每天進行三溫暖的人」與「一週進行一次三溫暖的人」在健康上的狀態進行比較。研究報告指出,比起不經常進行三溫暖的人來說,常進行三溫暖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目前已知的是,失智症是由大腦的某種有毒蛋白質沉積所引起。這些有毒的蛋白質將會慢慢破壞腦細胞,進而引發失智症。然而,為什麼經常進入三溫暖會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至今仍沒有明確的解釋。
但可以推測,經常進行三溫暖可能會帶來多種複合性的好處,例如:釋放壓力、改善睡眠、抑制體內的炎症以及促進精神放鬆等。此外,保持體溫上升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這也是已知的健康效益之一。
也有報告指出,常去80度左右的三溫暖,對大腦與身體健康有正面的影響。更有研究指出,常去三溫暖的人較不容易患上心肌梗塞,並且膽固醇積累的風險也較低。
但如果是溫度高達120度的三溫暖就不適合待太久,否則會對身體造成沉重的負擔,因此建議保持短時間使用。
不管是哪種的三溫暖溫度,都建議大家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盡情享受三溫暖。
如果你喜歡三溫暖,可以參考這些研究結果來進行使用。
但如果你不喜歡三溫暖,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否則反而會帶來壓力。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重塑幸福腦!腦科學家教你30天養成正向大腦的小習慣》一書。
★日本腦科學權威的25年研究
★牛津大學、Google等皆證實有效
★每天只需花3分鐘就能重塑出幸福型大腦
「想要獲得對方的喜歡」、「想要在工作上創造出成績」、「想成為一個超幸運的人」、「想讓自己不再深陷負面情緒」,以上相信不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一定都曾有過的念頭!
但你知道嗎?大腦這個由 860 億個神經細胞所構成的奇妙結構,其潛力超乎想像。
然而,大多數人並真正瞭解並充分發揮它的全部潛力!
因為,大多數傳統的腦科學研究,皆集中於「如何消除負面狀態」,但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發現,想要通往幸福的人生,關鍵在於「先讓大腦進入幸福狀態」,也就是培養「幸福型大腦」(Well-being brain)。
書中以「很簡單就能改變的日常小習慣」只需透過每天3分鐘只需持續30天的練習方式,讓你有意識地進行這套腦部鍛鍊。增強溝通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及發揮意出想不到的大腦潛力。
特別附錄!只要透過18題測驗,就可知道自己大腦風格與優勢潛力!
• 更多《重塑幸福腦!腦科學家教你30天養成正向大腦的小習慣》資訊 請點此
無論是否有在進行運動或訓練的你,都一定偶爾會感覺到身體僵硬與緊張的感覺,這時你就會想嘗試一些伸展或拉筋的動作。然而,Stretching是來自於英文Stretch主要的意思就是「伸展」,這不僅僅只是一種對於肌肉的放鬆方式,也是讓人意識到該如何幫助緊繃的身體排解壓力,這也如同瑜伽訓練一樣是一種充滿技巧性的動作,在這篇文章我們將從頭到腳為大家介紹13個實用的伸展動作,希望各位都能在日常生活或運動訓練後,讓肌肉更充滿活力並避免運動傷害。
步驟:
1.雙腳平踏在地上,上半身挺直坐在長凳上,雙臂順著身體垂下。屁股稍微收縮,以免力量被下背部抵銷。
2.慢慢把頭傾向一側,盡可能伸展到極限。
3.練習這個動作時,需要配合緩慢而規律的吸氣和吐氣。右邊伸展完之後,換左邊伸展。
步驟:
1.跨坐在長凳上,腿彎曲雙腳平踏在地上,上半身挺直。
2.雙手在背後交握,掌心向內(如1)。將手臂逐漸提高,直到最高為止(如2),注意不可勉強!且不要弓著下背部。
3.維持這個姿勢二十秒,同時規律的呼吸,然後把手放開。
步驟:
1.上半身挺直坐在長凳上,腿稍微分開,雙腳確實平踏在地上。
2.彎曲一隻手臂,將它舉到胸部上方,與肩同高,再伸出另一隻手貼在彎曲手臂的手肘上。
3.輕輕推並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做同樣的動作。
步驟:
1.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站立,一手搭在腰上,另一隻手握在支撐物肩膀高度的位置上,手臂伸直。
2.將身體稍微扭向支撐物的另一側,頭也轉到同一邊。
3.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秒同時緩緩的呼吸,然後換另一邊做同樣的動作。
步驟:
1.站在支撐物旁,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上半身挺直一手搭腰上。
2.另一隻手臂伸直平舉到肩膀高度,前臂的外側靠著支撐物。
3.為了加強胸肌的伸展,手臂對支撐物輕輕施壓並維持這個伸展姿勢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然後放鬆換另一隻手臂執行同樣動作。
步驟:
1.坐在長凳上雙腳確實平踏在地上以保持穩定,一隻手臂彎曲伸到腦後,另一隻手握住彎曲手臂的手肘輕輕的拉扯。
2.慢慢把手肘拉過來加強伸展,當你達到想要的姿勢時,維持這個姿勢約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深沉並規律的呼吸,然後再換另一隻手臂執行。
步驟:
1.背挺直坐在長凳上,雙腿彎曲腳平踏在地上。
2.兩隻手臂向上伸直手指交握,上半身稍微傾向側面使整個背部和腰部得到伸展。
3.維持這個動作大約三十秒同時規律的呼吸,然後身體傾向另一側並重複同樣的伸展動作。
步驟:
1.屁股跟膝蓋垂直跪著,上半身向前傾。
2.一隻手臂向前伸直,另一隻手臂彎曲使其與胸部平行,雙手平貼在地上。
3.保持規律的呼吸,並持續這個姿勢至少三十秒使深層的肌肉得以伸展。
步驟:
1.坐在地上,靠一條彎曲的腿撐住身體,另一條腿沿著身體的方向伸直。
2.雙手平貼在地上,上半身向前傾。
3.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吸氣和吐氣,再換另一邊重新開始做這個動作。
步驟:
1.坐在地上,一條腿向前伸直腳尖順著腿的方向往前伸。
2.另一條腿彎曲腳底貼在地上,雙手放在彎曲腿的膝蓋下,將這條腿盡可能往胸口拉近。
3.維持這個姿勢二十到四十秒,然後換另一條腿執行同樣步驟。
步驟:
1.雙膝跪地屁股墊在腳跟上,雙手平貼在腳跟後地面。
2.指尖向後屁股離開腳跟並收縮臀肌,使下背部不至於彎曲且充分伸展股四頭肌。
3.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左右,同時緩慢規律的吸氣和吐氣。
步驟:
1.雙手叉腰站立,一腳向前踏一步。
2.上半身向前傾和前面那隻腳形成直角,頭則順著身體的方向以免拉扯到頸椎。
3.前面那隻腳的腳尖盡可能抬高,腳跟貼在地上使小腿肚也得以伸展,同時鍛鍊平衡感。
4.維持這個姿勢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重複這個動作。
步驟:
1.上半身挺直站立雙手插在腰部上,收縮腹肌和臀肌使自己站得更穩。
2.一隻腳往前跨,腳尖踩在一個幾公分高的支撐物上腳跟仍然貼著地面。
3.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重複這個動作。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榮皮耶‧克雷蒙梭, 菲德烈克‧德拉維耶, 麥克‧甘迪著作《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一書。
本書特色
法國亞馬遜10大暢銷書!讀者好評5顆星! 世界級權威健身專家Frédéric Delavier& Michael Gundill代表作Step-by-step,真人動作示範X肌肉部位圖解透視,精準鍛鍊12大深層肌群,提升肌力與柔軟度,塑造不易受傷的強健體態!
《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作者,同時是世界級權威健身專家暨暢銷書作家榮皮耶‧克雷蒙梭、菲德烈克‧德拉維耶和麥克‧甘迪皆表示,若想要真正消除身體長期緊繃、僵硬所導致的疼痛,以及解決情緒、壓力等困擾,必須先學會「自主性伸展」。如此一來,你能藉此認識、找回對自我身心的掌控權,同時啟動體內自癒能量,進而達到強化筋骨、肌肉等效果。
★170種伸展運動X400張肌肉解剖圖解,鬆筋解痛維持脊骨平衡。
更多《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資訊 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