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式 (Punch)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也是一個有氧型的運動。除上半身旋轉之外,加上臀部深蹲,整個身體皆能感受到動能。揮拳應當是腰部帶動手臂揮出去,所以腰部也要跟著旋轉,手臂才不會施力錯誤而受傷。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不要加入深蹲,僅上半身旋轉即可。
目標練習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腳打開超過肩寬,腳尖朝外,肚子收緊,呈深蹲姿勢預備。
STEP 2 向右揮拳
腰部往右邊旋轉,左手往左邊揮出。
STEP 3 向右邊揮拳
腰部往左邊旋轉,右手往右揮出,左右輪替,做1分鐘。
從未接觸健身過程的初學者們,當經歷過一段基礎肌力提升的時段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增肌的階段,這個階段你就必須要知道該如何將肌群訓練分門別類,才能讓你的增肌訓練獲得更穩健的成長。為何會需要將訓練肌群分類?不是每次都做好全身訓練就好?因為,當你得肌力有所提升之後,訓練的分量與強度就必須相對的有所提升,因此,你就會很難像之前一樣每次訓練都練完全身,而且,當我們強度與訓練動作增加之後,對於肌肉能量的消耗相對來說也會變大,若沒有讓肌肉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就接著重複同樣的訓練模式,也會讓肌肉無法完整的修復與成長。
所以,為了能更充分的獲得良好的訓練成果,我們就必須將全身的肌肉分為二或三個部分,並針對不同的肌群在不同的日子理安排每週2次的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我們統稱為「分肌訓練法」。雖然,這個訓練方式會讓你的訓練天數增加,但也因為每個肌群在一週內將只會有2-3 次的訓練,因此,就能讓每個肌群都獲得充分的恢復時間,讓訓練品質與成果兼具。
一開始的分肌訓練法,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區分,這裡將訓練分為「上半身肌群」與「下半身肌群」這兩大塊,並安排在每週的訓練日子裡;在訓練上、下半身的日子可以選擇適合你目標的動作來安排課表,另外,如果你想要特別加強上半身訓練的話,也可彈性的將一部分上半身動作,加進下半身的訓練時間內。
關於動作方面該如何來做分類設計,這塊就必須要依據每個人的目標與重視的肌群,以及訓練的次數組數有所不同來做規劃,因此,這塊的重點就會在於你要各自反覆的操作與測試之後,才能設計出最適合你自己的訓練菜單。所以,就必須要用心的去設計每天所需要的訓練內容及動作,並使得肌肉疲勞不要累積到下次的訓練內,這樣才能獲得練習上的最大效益。以下是分肌群一週的訓練次數與訓練動作建議,你也能參考並依據這個訓練菜單來做更動,以符合你自己的訓練方式。
分肌群的訓練方式,在強化運動選手的肌力與爆發力上也十分的有效。對於在規劃的訓練課表空檔內,適度的安排肌力訓練或對於重視爆發力的項目而言,也十分的好用!另外,若是職業級的運動選手,甚至會將每天的訓練分為兩次,進行所謂的「雙重分段訓練(double rputine)」只不過這必須要做好訓練量的管理,以及注意身體負荷的狀態。所以,下次有人說他是二天循環或三天循環你也不要再搞不懂了。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primehealthsolutions
責任編輯/David
頸部暖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固定上半身動作,保持頸部旋轉,身體軀幹固定。
STEP 2 正式動作
頭往左右兩側旋轉,感覺到頸部肌肉有伸展且被拉緊的感覺即可,左右重複10~15次。
STEP 3 順時針繞圈
定上半身的軀幹,以脖子為圓心,頭以順時針方式慢慢繞圈。
STEP 4 逆時針繞圈
完成之後再以逆時針的方式,做反向的頭部繞圈,來回做10~15次。
肩部暖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固定上半身動作,將雙手向上舉起。
STEP 2 正式動作
雙手掌心向前,雙手在身體兩側上下擺動。
STEP 3 回到準備動作
完成後回到準備動作,向前旋轉,並重複10~15次。肘關節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以左手壓住右手肘關節外側,右手握拳。
STEP 2 正式動作
左手向內繞圈。
STEP 3 回到原位
左手向內並穿過右手回到原位。
STEP 4 旋轉肘部
旋轉肘部10次之後換手。
髖關節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以左手固定右手腕關節。
STEP 2 正式動作
右手手腕向外做順時針旋轉。旋轉10~15次之後再向內做逆時旋轉,完成之後換手。
STEP 3 側面動作
以左手固定右手腕關節。
STEP 4 側面動作
右手手腕向外做順時針旋轉。旋轉10~15次之後再向內做逆時旋轉,完成之後換手。
胸椎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擺在頭後,且下半身維持固定姿勢。
STEP 2 正式動作
以胸口帶動上半身左右來回轉段,當身體旋轉至兩側時停頓一秒在回到準備動作,做10~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