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在家也能做的EMOM訓練法
1
在家也能做的EMOM訓練法
2
無邊際泳池 Endless Pools──全方位的水中健身訓練
3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在家也能做的EMOM訓練法

2017-03-29
知識庫 健身 減脂 間歇訓練 訓練動作 中階訓練

不想去健身房總有千百種理由,不管外面太冷、太熱、下雨還是下雪,都讓你懶得去運動,不過,誰說要運動一定得去健身房,知名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認證教練 Mike Donavanik 提供了一套「EMOM訓練法」(Every Minute on the Minute Workout) 訓練計畫,讓你不去健身房也依然能夠健身。

EMOM訓練法是一種以時間(分鐘)為基準的高強度訓練方式

何謂EMOM訓練法(Every Minute on the Minute Workout)

EMOM訓練法是從CrossFit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間歇訓練方式,操作者必須要在指定的時間點(一分鐘之內)執行完各種訓練任務,因此,是一種很有效率的高強度訓練方式。

EMOM訓練法的好處

 1  訓練節奏感
EMOM訓練打破你傳統的訓練思維,而是由時鐘來決定你何時訓練、何時休息。在每一分鐘之中,你將能判定自己是否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訓練,或者需要調快或調慢一些。例如,設定一個8分鐘的每分鐘完成10次藥球擲牆的訓練,若你第一次花35秒完成動作,而第二次則花費50秒,那麼你就知道自己掉了節奏。

 2  容易檢視進步
EMOM訓練法讓你很容易在逐週的訓練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以上面的8分鐘10次藥球擲牆訓練來說,第一週你可能可以用40秒完成一個動作,這會讓你有20秒的時間來休息;在下一週你可能就能夠再縮短一些時間,而可以在8分鐘之內完成更多組動作。

 3  多元性
EMOM可以納入各種各樣的訓練,包含阻力訓練、有氧或無氧訓練、器械或技巧性的訓練。

 4  重視休息時間
一套良好的EMOM訓練計畫,應該將休息時間仔細盤算並妥善安排。不像一般CrossFit的WOD課表,EMOM更重視組間的休息,這能讓你在做完每一次的動作之後有時間分析一下該動作執行上的優缺點,例如:做起來感覺如何?技巧上有沒有問題?有沒有落了節奏?在每次休息時迅速檢討上一次的動作,就能夠在下次動作時立即做改善。

Donavanik教練建議的居家EMOM訓練菜單

EMOM的精神就是每項動作都希望能在一分鐘內完成,當你能在一分鐘內完成指定的動作與次數,這一分鐘所剩下的來的秒數就是你可以休息的時間,時間到了之後緊接著立刻再做下一個動作。舉例來說,如果你花了40秒做十五下的波比跳,那你還有20秒可以休息,接著再用30秒做完登山式動作,休息三十秒後,繼續做手離地伏地挺身,完成所有的指定動作之後,有一分鐘的休息時間。做完後再從頭做一組循環,整個訓練應該要在七分鐘內做完全部指定動作以及休息,並做到嘗試做到三組,不過如果你夠厲害,也可以試著做更多的組數。

這裡唯一的竅門就是對自己負責,整個運動過程沒有足夠長的休息時間讓你可以回個訊息、上個臉書等等,這訓練中的每分鐘都會讓你喘到不行,而且沒有停歇。如果這樣完成這些運動,你還不會累到抓著膝蓋狂喘,汗水像是下大雨一般狂流,我想你不是沒認真就是超人了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無邊際泳池 Endless Pools──全方位的水中健身訓練

2017-05-19
游泳跑步機趨勢新聞新知健身話題運動器材

游泳訓練只能到大型泳池嗎?現在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了。因為環境的限制,一般人想要游泳通常得到公立或私立游泳池,在訓練上若想有大幅進展也許會相對耗時費工,不過,現在連游泳都可以更個人更客製化了,日前有代理商引進已在歐美風行數十年的無邊際泳池 Endless Pools,不但可以讓你愛游多遠就游多遠,還可以提供水中跑步機和水中阻力訓練等等,讓你的水中訓練更全面更多元!

Endless Pools開啟全新的游泳學習體驗。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為了更了解這款泳池的實際功能與效益,運動星球的編輯群日前到訪台北瘋三鐵工作室,為大家搶先體驗了這種多功能無邊際泳池。目前由負責人賴曉春教練所購置的這款,型號為E500,不過因為是針對鐵人三項訓練所準備,賴教練並未安裝跑步機功能,所以我們這次專注於其對於游泳訓練的效益上,日後有機會再為大家體驗水中跑步機。

台北瘋三鐵工作室外觀。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Endless Pools創業故事

Endless Pools是由James Murdock於1988年所研發推出。據其所述,最早是他父親在鳳凰城的科羅拉多河灌溉水渠道中游泳時有了這樣的靈感,James於是與父親投入全副心力來研發,1988年夏天,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游泳池台上建造了第一台無邊際泳池。

這項發明引來眾人的驚訝與讚嘆。因為他們發現,原來真的可以在原地游泳。時至今日,已有超過2萬用戶在家中或是訓練場所訂製安裝了這種便利的水中訓練器材,滿足他們專業訓練或休憩上的各種需求。

1988年於哥倫比亞大學建造的第一台無邊際泳池。 ©Endless Pools

Endless Pools Fitness 健身系統—游泳機功能

據廠商所提供資料,Endless Pools 主要分為兩種系統,其中Fitness健身系統使用一套特製的液壓動力推進系統,可以帶動5,000加侖的水,產生52種流速,配有按鈕式的遙控器。多重調節格欄平順與重新定向水流,產生一個沒有亂流,有層次的游泳水流。

Endless Pools游泳機功能
• 52種的速度變化選項
• 最高速度為1分14秒 / 100公尺
• 最低速度為5分28秒 / 100公尺
• 防水遙控器

Endless Pools健身系統使用游泳機,水流均勻穩定。 增培發公司/提供
Endless Pools健身系統另搭配速度顯示器,水流速度一目瞭然。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Endless Pools SwimCross 運動系統

Endless Pools 另一款 SwimCross運動系統配備5個游泳噴嘴,由 2 個 2.5HP泵驅動,比一般噴嘴更強大,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流。游泳噴嘴使用附壁效應來倍增水量,這種設計能產生更少的亂流,讓使用者於游泳時可獲更強的阻力。由於噴嘴的巧妙配置設計,游泳者在其中會發現更容易保持居中並浮起。噴嘴提供五種輸出水量的組合,方便使用者自訂不同鍛鍊方式。

Endless Pools運動系統使用的游泳噴嘴。 增培發公司/提供

另外,Endless Pools 也配備恆溫加熱裝置,可將水溫控制在14~40℃之間。該產品還配備高級氧化程序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提供紫外線C (UVC) + 電暈放電(CD)臭氧系統,確保水質衛生。

賴曉春:無邊際泳池是私人游泳指導未來趨勢

瘋三鐵工作室負責人、知名鐵人三項教練賴曉春表示,他在2012年前往紐約參賽時,曾於一家鐵人三項專賣店中看到這款無邊際泳池,當下就覺得非常適合自己未來要設立的工作室,他說,「這個就像游泳的訓練台一樣。」回台之後看到有台灣廠商代理進來,便立刻與他們洽談,在4月底安裝完成,5月15日開放大家體驗使用。

賴曉春與他的 Endless Pools E500。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一對一即時指導 讓初學者突飛猛進

賴曉春說,這種無邊際泳池的好處就是像跑步機一樣,速度可以自由設定、隨時調整,將一般在大眾游泳池被動的訓練方式變成主動。用這種機器訓練,可以隨時觀測學員的泳姿並監控其速度,隨時互動的方式也能讓學員在水中比較不會無聊,因為需要時時抵抗不斷的水流,可以讓注意力更集中。搭配水下耳機,教練可以即時做指導,並不斷給予鼓勵,除了即時修正動作,得到教練更多關注,也可以讓學員更能有心理上的支持,克服初學者對於下水的恐懼感。

賴教練說,這款器材對於初學者幫助效果非常顯著,例如一位游泳初學者來接受自由式訓練,第一天學會踢水、第二天學會划手,第三天就會在水中保持穩定並學會換氣。他並表示,與在大眾泳池做訓練最大的不同,就是訓練效益非常高,一般在大眾泳池可能要做一小時或1.5小時才能達到的訓練效果,在這個無邊際泳池上只需要30-40分鐘就可以達到,因此他非常推薦給想要在短時間內在游泳項目上有快速進步的人前來體驗使用。

學員戴上水下耳機(左),教練便能用無線對講機給予即時指導。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水流穩定 阻力逼使自己不斷向前划

至於編輯親身下水體驗的感受是,水流蠻集中的,阻力會讓你很自然地往前划,也蠻容易保持身體浮起,的確是一種很有效率的訓練機器。編輯還試用了它的Spa功能,在努力游了一段時間之後,立馬躺下來個噴射水流按摩,不啻是身心靈的雙重享受。

運動星球編輯下水試游。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賴教練表示,為了這個無邊際泳池訓練,他們特別安排了體驗課程,歡迎上他們臉書粉絲頁洽詢預約(酌收費用)。

另外,若有興趣想在家中安裝一個無邊際泳池,台灣代理商表示,他們6/30-7/3會在國際運動用品展展出,歡迎大家前來體驗,或洽詢其官方粉絲頁。

分享文章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

2016-08-29
運動部落營養補給運動生理運動營養健身書摘飲食史考特醫師

運動完飢腸轆轆時,要不要硬ㄍㄧㄥ?吃還是不吃?能吃什麼?本篇要解除大家的疑慮!

本文作者史考特醫師

我常被問到:剛運動完肚子好餓,這時候吃東西會不會吸收更快?會不會全部變成肥肉?要吃什麼才對啊?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這可是個大哉問!讓我來為大家簡單地解說一下:

就像汽車有油箱一樣,人體肌肉所需的燃料(肝醣)被儲藏在細胞內以備不時之需。不管是游泳、跑步、打籃球、重訓,只要是中等強度以上、會讓人感到喘的運動,或多或少都會消耗肌肉裡的燃料(肝醣)。

運動之後不補充養分、肌肉中的肝醣存量不足,會讓疲勞感持續,短期內的運動表現就不如平常水準,就好像開了汽車不加油一樣,等到下一次要上路的時候,就開不動啦!

如果你習慣空腹運動,或是個每天都運動的狂熱份子,運動過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幫助你更快地從疲勞中恢復。

碳水化合物補充燃料、蛋白質修補肌肉

研究發現,運動後的肌肉因為承受了壓力及微小的損傷,此時如果補充一些蛋白質,提供肌肉必須的材料來自我修補,可以減緩甚至逆轉蛋白質流失的過程。
發表於2001年《美國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運動後立刻補充營養,能促進蛋白質合成達到平時的3倍之多。
如果你想要加速肌肉復原,那麼運動之後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個理想的習慣。

2006年,加拿大學者約翰.貝拉第(John Berardi)找來6位單車選手,在60分鐘的訓練後,他們分別被給予: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品
˙碳水化合物
˙零熱量的安慰劑

結果他們發現,在熱量相等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加在一起,比單獨補充碳水化合物更能促進肝醣的增加。在下圖,我們可以見到三種不同營養品對於補充肌肉內肝醣的效果;肝醣的單位為mmol/L,亦即每公升體積的肌肉內含有多少「微莫耳」的肝醣分子。各位不理會這艱澀的名詞也無妨,從圖表上可以明顯看出,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效果更好!

運動後該怎麼吃?

歸納以上結論,中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或是任何一種會讓你有點喘,沒辦法講完一整句話的運動)之後應該要補充養分。運動後,肌肉細胞會打開細胞膜上的通道歡迎血液中的糖分進入,以補充消耗殆盡的肝醣庫存。此時吃下碳水化合物,提高血液中的糖分,正是投肌肉細胞所好。

此外,碳水化合物能提高胰島素的分泌、阻止運動後肌肉分解──也就是能夠抑制運動後肌肉因細微損傷,而導致的肌蛋白流失狀態。
講到這裡,我們來談談實際應該如何執行:

何時吃?

空腹運動的朋友(距離上一餐4小時以上),運動後應該盡快地補充養分;如果距離上一餐不到4小時,則盡量在運動後2小時內補充。如果上一餐才剛吃飽就去運動,運動後甚至完全不用補充熱量也沒關係。

吃什麼?

如果是以「增肌」或是「恢復體能狀態」為主要目的,碳水化合物應以能快速消化吸收的醣類(蔗糖、果糖都不錯)為主,想要喝含糖飲料、吃個餅乾或是麵包都可以。如果是以「減脂」為訴求,最好選擇高纖蔬果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
蛋白質則盡量以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為原則,乳清、蛋、乳製品、肉類、豆類都是不錯的來源。如果剛好遇到用餐時間,吃一頓營養均衡的正餐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乳清蛋白

Tips
‧增肌或恢復體能狀態:能快速消化吸收的醣類,含糖飲料、餅乾、麵包+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
‧減脂:高纖蔬果+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

吃多少?

這端看個人的目標與進餐習慣而定。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運動競賽,或是長肌肉增加重量,那麼每公斤體重攝取0.8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4克的蛋白質應該是一個最低標準。舉例來說,一個70公斤的成人若想長肌肉,運動完之後至少要攝取56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28公克的蛋白質。相反地,如果減重才是你的目標,那麼每公斤體重攝取0.4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2克的蛋白質,應該已經相當充足。因此一個70公斤的成人目標是減重的話,運動之後則是攝取2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14公克的蛋白質。

Tips
‧競賽或增加肌肉:每公斤體重→0.8克碳水化合物+0.4克蛋白質。
‧減重:每公斤體重→0.4克碳水化合物+0.2克蛋白質。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

以上為一些運動後營養補充的原則性建議,但這絕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金科玉律」。要知道,運動營養是個高度「客製化」的學問,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理特性,需要慢慢實驗調整,才能掌握最理想的飲食策略。各位讀者可以把這些原則當成是一個出發點,由此慢慢去嘗試、記錄、調整方向。
希望本篇解除了各位讀者的疑慮,以後運動完飢腸轆轆時,不用再硬ㄍㄧㄥ啦!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史考特醫師(王思恒)新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用「科學」✕「圖解」破除迷思,打造完美體態!
書籍資訊 請點此

/ 關於史考特醫師 /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閒時間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是個健身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