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練肌肉前,你夠了解肌肉嗎?
1
練肌肉前,你夠了解肌肉嗎?
2
初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下手? 5個建議助你脫離焦慮期!
3
梨狀肌症候群 Piriformis Syndrome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肌肉前,你夠了解肌肉嗎?

2016-05-16
話題 運動生理 健身 觀念 體適能

瘋狂鍛鍊肌肉,隨著肌肉越大,代表你越了解它嗎?人體的肌肉是數個「運動單位」也就是肌束所組成,腦部在下達動作指令時,經由「運動神經元」傳達到多個運 動單位,同時進行收縮,進而產生動作。這些運動單元又是由絲線般的「肌纖維」所組成,這些細小的肌纖維正式鍛鍊肌肉時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Shutterstock

肌纖維

肌纖維是由三種更細小的纖維所組成,掌控耐力的「紅肌纖維」、爆發力關鍵的「白肌纖維」與介於兩者之間的「FOG纖維」。紅肌纖維擁有收縮速度慢,擁有優異持久力的的功能,是耐力型運動員最重要的肌肉組成,相反的對於專注於爆發力的選手,白肌纖維,就對他們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三種肌纖維的比例會因為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有所不同,而且每個人天生的擁有的比列也不盡相同,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素質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對於運動 員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且苛刻的,對於天生「紅肌纖維」比例較高的選手來說,非常適合耐力型的運動,反之「白肌纖維」多的多半為短跑選手。

不過有人會說,利用重量訓練的方式,改變三種纖維的比例,可是,這樣的說法只對了一部分,如前面所言三種纖維比例是固定的,是無法利用訓練的方式改變,只有利用肌肥大的方式,在固定的比例之下,增加三種纖維的的纖維直徑,提升運動能力。

對於運動員來說,肌纖維的比例,可以說是運動員的天賦一般,即使在同樣的訓練之下,天生某種比例偏高的運動員,在這項運動就容易有更高的天賦,這種天賦有 時候是相當難利用訓練的方式補足,就像世界最快男人Usain Bolt,天生就是一般短跑選手的白肌纖維比例高,再加上其他的優勢,造成他至今仍然獨霸世界最速男人的稱號。

肌肥大與最大肌力

對於健身者來說,常關注的就是肌肥大與最大肌力,簡單來說,肌肥大與掌控耐力的「紅肌纖維」相關,但是依然有部分的白肌纖維參與,最大肌力就是提升「白肌 纖維」的直徑,提高力量的輸出,但是在肌肥大的鍛鍊中,當紅肌纖維感到疲勞時,白肌纖維會暫時介入輔助,所以部分的的肌肥大也是由白肌纖維貢獻。

所以在訓練上才會有使用不同強度以及組數的訓練方式,這些訓練方式的選擇,還是依造自己的需求來設計,並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唯有找到自己的最適合的方式,先從肌纖維開始認識起,對於肌肉構造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後,對於未來選擇自己的訓練方式,會有更好的幫助。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同一天,進行最大肌力及肌肥大的訓練,效果加倍?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初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下手? 5個建議助你脫離焦慮期!

2018-03-12
生活觀念健身知識庫

你是否有過滿懷著熱誠,去健身房繳錢辦好會員卡,摩拳擦掌準備展開你人生中的第一場改變 ?但很多人一進到健身房後,看著一堆沒看過的器材、陌生的環境及大聲嘶吼的聲音,就像畢業進入職場時既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有當過健身新手,當時那種不知該如何下手?該從哪邊開始練?這個動作會不會受傷?這樣的疑問相信很多朋友都經歷過!我們如何在健身房初登場時進行訓練,縮短不知道該練什麼?該怎麼練的焦慮與摸索期。

三大肌群先練

要進健身房之前,你先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是要增加力量、減脂瘦身、增肌變壯、調整身體狀態或參加比賽。只有想清楚了自己要的目標,你才能慢慢的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訓練方向與課表,但在朝向目標方向之前,每個人都不能避免就是全身性的神經與肌肉適應期,尤其是現代文明人已經習慣長時間坐著,大部分的肌肉與神經之間的聯繫,不是沒有開通就是不夠緊密,所以一開始建議從大肌群開始訓練起,人體的三大肌群:胸部、背部及腿部,這三大肌群的訓練是全身肌肉參與性比例較高的部位,不僅可以快速建構身體的肌力外,還可以串起全身的運動神經活化,可以說是入門初學者必須優先學習的肌群。

先選用固定機器

了解了上面所說的三大肌群之後,請先選擇三大部位所要練的固定式器材,選用固定式器材可以避免新手在肌力與核心,不穩的狀況下容易造成肌肉受傷的機率,所以建議先從固定式器材下手。重量方面建議用一組可以完成12~15下的重量,每個動作做3組左右就可以,之後當肌力慢慢提升之後,就可以將負重增加。

有氧運動不能少

進健身房除了重量訓練之外,也建議新手們將有氧運動加入每日課表內,為何要加入有氧運動?不是要減脂的人才要做有氧運動嗎?其實有氧運動是在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將心肺功能提升起來,在做重量訓練的時候,也可以有比較好的體能可以接受訓練。有氧運動可以從中低強度的跑步、划船開始,當習慣中低強度訓練的時候,再加入HIIT間歇式訓練的方式,來增加體能。如果你一週去運動5~6天,那就可以1天重訓1天有氧,如果一週只去3~4天,那就可以先重訓再有氧。

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

健身房的時間盡量控制在90分鐘內完成,因為太長的時間會讓身體的疲勞度增加、也會讓訓練注意力下降,這時候就很容易導致訓練成效不彰,也會讓訓練的受傷風險增加,另外,組間的休息時間也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1分鐘內,因此當你進到健身房開始運動的時候,請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讓每一分鐘的訓練都有效果。

保持熱誠與耐心

健身這件事絕對不是花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一種需要長久的訓練,所以要保持著你當初的熱誠與目標,就算一開始重量拿不重、動作姿勢也無法一次到位、肌肉的感受度也不明顯,但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除了適時的吸取新知之外,記得可以多多請教專業的教練,千萬別因為一個小挫折就放棄目標。

參考資料/BODY FOR LIFE、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梨狀肌症候群 Piriformis Syndrome

2017-01-04
知識庫運動傷害運動生理保健

梨狀肌症候群亦稱梨狀肌損傷、梨狀孔狹窄綜合徵或坐骨神經出口綜合徵,是指因梨狀肌發生損傷、痙攣、變性以致坐骨神經的梨狀孔出口狹窄,從而使通過該孔的坐骨神經和其他骶叢神經及臀部血管遭受牽拉、壓迫並產生相應症狀。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如果這條肌肉拉傷或腫脹發炎,就有可能會壓迫到做骨神經,導致下肢放射性的痠麻電熱痛,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其受傷可能原因包含:久坐、運動過度、坐姿不良或工作必須長時蹲坐、久坐硬椅、長久站立等。

梨狀肌症候群 ©evolveosteopathy.com

症狀

感到臀部中間或是靠近薦椎或尾椎處的深部疼痛,有時疼痛或麻刺感會沿著坐骨神經的走向,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運動、走路、長時間久坐等可加重症狀,反覆發作,觸診梨狀肌時會有誘發疼痛。有時小腿後側皮膚會感覺異常;嚴重時小腿肌萎縮、肌力喪失、行走不穩、跛行。

©siliconvalleypainclinic.com

預防方法

想要讓肌肉降低傷害,平時就得做好預防工作,以下有2個動作,平時在家中即可自行操作:

1. 仰躺在地上,雙膝彎曲,腳跟貼近臀部並置於膝蓋正下方 ,雙手放在大腿前方,抬起右腳並交叉放在左腿上 ,背部微彎,雙手抓住大腿後方,大腿用力推向雙手遠離頭部 ,維持10秒後,換邊操作 。

©morphopedics.wikidot.com

2. 趴姿,右腳向後伸直,左腳彎曲於右大腿內側,上半身往前趴,延伸,維持10秒後,換邊操作。

©morphopedics.wikidot.com

參考資料

1.《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采實文化出版 (2016)
2. siliconvalleypainclinic.com
3.  骨力診所
4.  山姆伯伯工作坊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