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米克·凡寧並未真正遭受鯊魚攻擊
1
米克·凡寧並未真正遭受鯊魚攻擊
2
史無前例6連勝! Nino Schutter世界盃不敗紀錄達成
3
新的木造原型自行車被用來進行結構技術測試-AERO樺木自行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米克·凡寧並未真正遭受鯊魚攻擊

2016-05-16
話題 水上運動 戶外運動 新聞

職業衝浪選手米克·凡寧 (Mick Fanning) 2015年7月在南非J-Bay衝浪錦標賽遭遇大白鯊攻擊的片段(點此)像恐怖片的某個場景,佔據了各大新聞版面。在影片中觀眾看到,一陣波濤洶湧之後,一片超大背鰭出現在這位三次世界衝浪冠軍得主身後,他當時似乎嘗試要擊退這尾巨獸,然後一陣浪頭襲來擋住視線,讓觀眾驚恐等候了10秒鐘;後來,像是奇蹟般的,凡寧從混亂之中毫髮無損逃脫出來。

圖片翻攝YouTube

但我們要理解,這事件的關鍵因素是發生在鏡頭之外。鯊魚專家安迪·卡薩格蘭德 (Andy Casagrande) 說,「我不會說這是一個攻擊。」卡薩格蘭德是一位經驗老道、專注於大白鯊生態的水底攝影師,他曾為國家地理頻道、英國廣播公司等拍攝影片,作品包括探索頻道的鯊魚週。「結局可能只有一個,但他很幸運。」

凡寧在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覺得在看到背鰭之前,這頭鯊魚似乎被他的腳繩纏到了。對於這點,卡薩格蘭德說,應該就是救了凡寧的關鍵因素。「在拍攝鯊魚時,我已經看到這類現象好多次,」他說,「當牠們碰觸到繩索——不管是拴在籠子上面的或是一條錨線——他們會立即做出本能反應。這就像有人在你的背部潑冷水,你會立即彈開。」

卡薩格蘭德認為凡寧的腳繩碰到了鯊魚的臉或鰓,導致牠反應激烈、粗暴地想逃脫,過程中很可能把凡寧撞下板子。「事實上,凡寧的腳繩可能救了他一命或他的四肢,」卡薩格蘭德說,「如果鯊魚已經盤旋了一兩圈,也許一口調查性的試咬就可以命中凡寧大腿的股動脈。」

大白鯊出現在凡寧身後。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坊間對於這頭鯊魚的品種有許多猜測。由背鰭來看,卡薩格蘭德說,這頭鯊魚很可能有八到十英尺長、不是完全成年的大白鯊,但也絕不是一頭小鯊。(年輕的大白鯊捕食一般小魚和魟魚,而成年大白鯊的目標一般則是更大的獵物。)卡薩格蘭德也提到,雖然看起來很像是凡寧的下肢被咬到,但鯊魚比較像在調查凡寧是否是一個可以食用的獵物,而不急著痛下殺手。

「如果這是一個狙殺的行動,牠們通常會由下方接近獵物並展開快速攻擊,目標通常是頭部或尾部,」卡薩格蘭德說,「牠們會先讓獵物失去行動力或判斷力。」

此外,這頭鯊魚在碰到凡寧的腳繩之後就馬上離開,證明卡薩格蘭德所言非虛,這很可能只是牠在對凡寧做一些好奇性的調查。「現實情況是,如果這頭鯊魚是在真正的捕食模式之下,牠是不會在意是否被腳繩糾纏到的,」卡薩格蘭德說。「當牠們從海底衝上來,牠們已經準備好要大開殺戒了。」

種種事跡顯示,這頭大白鯊並不想獵食人類。雖然,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所記載,從1960年到2013年間,大白鯊在南非僅有59次攻擊人類的事件。換算下來平均每年僅有一次襲擊,在這麼一個聚集了成千上萬衝浪者,超過1700英里的綿長海岸線上。但,位於南非東南岸的Jeffreys Bay傑弗里斯灣,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卻也代表了一個相對的鯊魚攻擊熱點,在過去20年中至少有八次鯊魚襲擊事件。在這次攻擊事件發生後,當地官員正在考慮使用空拍機或定點攝影機來定期檢查鯊魚的出沒情形。

今年的比賽時機也不對,卡薩格蘭德補充說明。除了讓選手在大白鯊的狩獵場衝浪,比賽期間正逢沙丁魚大遷徙經過當地。每年夏季期間,數十億的小魚擠滿南非海岸線,吸引了上百隻鯊魚前來獵食,「這就像你抱著一顆橄欖球想要往前衝,但是卻碰巧對上塞倫蓋地國家公園的動物大遷移,密密麻麻的動物群向你衝過來,然後後面跟了一整群獅子的那種情境。」

凡寧:「我不好吃啦!」(設計對白)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大白鯊:「我只是剛好在附近,然後被一條腳繩纏住,接著就被踢惹好幾下。(哭哭)」(設計對白) 圖片來源:metro.co.uk
大白鯊:「抱歉咬了你,我只是想把噁心的味道咬掉。」(設計對白) 圖片來源:PETER BROELMA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無前例6連勝! Nino Schutter世界盃不敗紀錄達成

2017-09-01
賽事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奧運金牌與現任世界冠軍得主,大家最熟悉的登山車選手,來自瑞士的Nino Schutter (尼諾‧修特),日前在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附近的滑雪勝地Val di Sole挑戰今年第六場,同時也是年度最後一場的World Cup XCO世界盃賽事。這場比賽Nino完全地展現了他應有的實力,除奪下職業生涯第26座世界盃冠軍,同時也締造了史無前例的6/6年度完勝紀錄!

Nino Schutter奪下Val di Sole登山車大賽冠軍。

本來Nino並沒有把目標放在這場比賽,原因是兩週後在澳洲,即將來臨的是每一位職業選手心中最重要的比賽:世界冠軍錦標賽,Nino身為世界冠軍的衛冕者,當然希望能夠繼續捍衛身上的彩虹衫。
 
但有趣的是,Nino發現World Cup世界盃歷史上並沒有任何一位選手拿下過年度全勝的紀錄,而在2017年度的6場世界盃賽事中,Nino已經拿下前5勝,這對於這位冠軍選手而言,絕對是一個值得挑戰的機會,因此Nino毅然決然的加入了這場比賽。

當然,Nino的競爭對手都不是等閒之輩,包括了他的生涯最敬佩的對手Julien Absalon(朱利安‧阿布薩隆)、奧運與世錦賽勁敵Jaroslav Kulhavy(雅羅斯拉夫‧庫爾哈維)都在這場比賽中。

這場比賽Nino完全地展現了他應有的實力,在充滿陽光的Val di Sole從容的奪下了他職業生涯第26座世界盃冠軍,同時也締造了史無前例的6/6年度完勝紀錄!

Nino在賽後表示:『我非常高興能夠挑戰6/6成功,但是我還不能鬆懈,因為兩週後的澳洲世界冠軍錦標賽才是我真正目標。』讓我們一起見證Nino Schurter這驚人的實力,與他的戰駒SCOTT SPARK 900一起寫下歷史。

資料、圖片提供/SCOTT TAIWAN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的木造原型自行車被用來進行結構技術測試-AERO樺木自行車

2016-05-10
新聞趨勢單車戶外運動配備館

義大利設計公司AERO製作了一款以好幾層樺木條打造的木製自行車原型來測試木材的結構技術在建築工程上面的應用。該自行車是由Martino Hutz、Atanas Zhelev和Mariya Korolova三人在就讀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時所設計,當時他們其實主要在探究倫敦的房子在木結構方面的可能性。

「我們收到了許多來自對當初那個房子產生興趣而生的,在設計結構方面的詢問。」現任AERO公司專案經理的Zhelev說。「為了進一步發展我們在大型建築上面的想法和技術,我們選擇了先從小規模著手,因而打造了一輛自行車。」

©cyclingweekly.co.u

這款木造自行車的設計採用Lamellas(薄片)的技術,這是一種以非常薄的木片一層一層壓在一起而成的木材。每片木材被切割成厚度0.9公釐的片材,然後將其粘在一起而形成有彈性的薄片。每個木片根據其纖維的走向,費心的排列在一起以提高整體的強度及韌性。由於其特定的物料需求而選擇了樺木。

設計者表示,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取代一般以彈簧製作的懸吊避震系統,希望能提供一個輕量的、柔韌性和強度都大幅提升的替代方案。他們也將樺木薄板層中加入碳纖維和鋁片,來測試新材質在增加強度和降低整體材料使用的可能性。

這款木造自行車的最終版原型車預計將在今年製造與測試,以建立這種自行車框架長期使用方面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這款原型車已經在2015米蘭設計週亮相,您可以在Ezgaat建築師的展覽館找到它。

©cyclingweekly.co.u
©cyclingweekly.co.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