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伸展的重要性
1
伸展的重要性
2
Mario Mendoza破50K跑步機世界紀錄
跑步機50K破三! 美國跑者在高中體育館打破世界紀錄
3
對抗阿茲海默症最理想的7種能量供給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伸展的重要性

2016-05-17
話題 跑步 保健 運動傷害 運動恢復 伸展

伸展這項動作無論是對於運動後的放鬆,或是舒展平時的肌肉都很有幫助,平時更需要利用伸展動作提高自身的柔軟度。柔軟度是身體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人體運動的範圍多半跟柔軟度有關,如果肌肉過於緊繃,自然會限制人體關節的動作範圍,在運動時也會因為肌肉過度僵硬,容易導致受傷,所以,建議您在運動前利用「動態伸展」當作暖身,運動後以「靜態伸展」的緩和運動做為結束。

靜態伸展就是以往我們常做的伸展拉筋動作,在固定的姿勢跟範圍下做伸展。然而,這樣的動作並不適合在運動前做,當肌肉透過靜態伸展,肌肉在運動中會減緩爆發力與運動能力的表現。在肌肉是冷卻的狀態做伸展,就好比把橡皮筋從冰箱中拿出來要強迫拉開,很容易導致斷裂,所以,不建議在運動前做靜態伸展。

但是,靜態伸展對於運動後的恢復有很好的效果,當身體在運動時,動作多半是藉由肌肉收縮產生動作,在肌肉不斷地縮短的狀態下,當運動結束後,如果沒有適當的伸展與放鬆,容易讓肌肉總是保持緊繃狀態,長期處於這樣的情況下不但會造成運動能力的降低,同時也會讓身形外觀變得不好看。藉由伸展的動作,能讓肌肉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

©Shutterstock

另外,伸展不只是在運動後做,平時的伸展也很重要,現代人因為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或是服務業長期久站等等,身體的肌肉都普遍緊繃,也會容易造成身體疲勞,久而久之身體的運動能力將越來差。利用不同的伸展動作,能夠延展這些各部位的肌群,幫助肌肉放鬆;適度的伸展還有助於睡眠,對於部分失眠的人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適度的伸展有助於改變身體的狀況,依照自身的狀況與需求,找尋最適合的伸展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靜態的伸展不要在運動前做,以免影響到運動表現,對於一般人來說,適度的伸展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但是當自己身體真的過於緊繃時,可能已經出現問題,這時候就不適合利用伸展來舒緩,所以還是需要諮詢專業的醫生來評估解決問題。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江旻諺-全面啟動:你真的知道啟動是在幹嘛嗎?
6. 山姆伯伯工作坊-運動前,不要進行靜態伸展
7. 山姆伯伯工作坊-運動前進行靜態伸展的影響
8. 山姆伯伯工作坊-[怪獸訓練] 動態伸展與靜態伸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機50K破三! 美國跑者在高中體育館打破世界紀錄

2020-02-18
話題故事跑步機跑步

在馬拉松賽道上破三是許多嚴肅跑者努力多年的目標,那你有想過在跑步機上50K破三嗎?墨西哥裔美國超馬選手Mario Mendoza上個月以2小時59分03 秒創下50K跑步機的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推進46秒。讓人驚訝的是,他並沒有因為跑跑步機而多一點舒適待遇,反倒選擇沒空調、越跑越熱的體育館作為破紀錄場地。

Mario Mendoza破50K跑步機世界紀錄
跑步機50K破三! 美國跑者在高中體育館打破世界紀錄 ©Mario Mendoza FB/ @steelehaugen

現年33歲的Mendoza現居於美國奧勒岡州,兒時在移民父母的墨西哥文化中長大,他身為一名跑者、牧師以及演講者,擁有豐富的越野跑及超馬經歷。自2013年起,他5次獲得美國越野跑國家冠軍、4次獲選為美國田徑協會(USATF)年度最佳越野跑選手、3次獲得世界錦標賽上的美國頂級跑者殊榮,並在年度超馬跑者排名第九。

Mario Mendoza
Mario Mendoza擁有豐富的越野跑及超馬經歷 ©Mario Mendoza FB/ @steveheinrichsphotography

為了幫青年募資而破紀錄

這次破世界紀錄計畫主因Mendoza想透過改寫美國超馬運動員Michael Wardian在2015年創下的50K跑步機世界紀錄(2:59:49),幫一個青年俱樂部募資。計畫就在位於奧勒岡州的馬德拉斯高中體育館舉行,當Mendoza完成50公里,將雙腳踩上跑步機兩側,他受到館內數百名學生熱烈歡呼,他創造了歷史、也如願以償籌集了四千多美元。

破紀錄後,Mendoza受《跑者世界》訪問時表示:「讓我感到緊張的是體育館裡沒有空調,所以我知道會越來越熱。雖然,我可以選擇在比較舒適的冷氣房裡做這件事,但冷氣房打破世界紀錄有點愚蠢。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為這些孩子做些事,例如向他們展現做一件大事時需要什麼。」

Mario Mendoza
Mendoza破紀錄計畫之前的跑步機練習 ©Mario Mendoza FB

計畫籌備期:嘗試各種出錯可能

在學校管理員的協助下,Mendoza從2019年秋天就開始為這次計畫準備。要破世界紀錄,他必須以每英里5:45(約每公里3:34)的配速完成,這對於過去7年在美國越野跑界經歷豐富(請見本文第二段)的他來說,這並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不過Mendoza仍戰戰兢兢地準備。他混和了戶外與跑步機訓練,在室內時,他嘗試各種不同方法,例如遮蔽螢幕讓自己看不到距離和配速,不過他很快了解到,遮蔽螢幕讓他花更多心力去猜測目前配速,因此最後選擇不遮蔽。「我一直在測試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例如體育館電源中斷或需要上廁所,儘管如此,我知道自己至少有機會達成。」

Mario Mendoza
破紀錄當天全校學生輪流來為Mendoza加油、妻子全程陪伴 ©Mario Mendoza FB/ @steelehaugen

破三戰場上 愛妻全程陪伴補給

Mendoza要等寒假結束後執行計畫,於是他和學校訂了1月14日這天。到了當天,午休時間全校的人都跑來觀看專家在體育館中測試跑步機皮帶,即便之前已嘗試過許多可能錯誤,但是測試發現,儘管將速度設為每小時11英里(相當於每公里配速3:23),皮帶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加速到達這個速度。「當下我笑了一下,心想著『動起來吧!跑步機』這台跑步機加速時間約400公尺,所以我不得不在階段配速下降到3:35之前,用3:21的配速來彌補這一點。

無論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整個下午,學校都輪流開放一些班級來為Mendoza加油,而他的妻子一整天都待在這陪伴他,不只是精神支持,妻子更負責當他的補給員,在50K中補了6瓶營養補給品。

Mario Mendoza
破紀錄時,圍觀的學生們歡欣鼓舞著 ©Mario Mendoza FB/ @steelehaugen

在2小時59分03秒的那瞬間,跑步機顯示50公里,Mendoza雙腿跳上機台兩側呆站了數秒鐘,雙手握住手把以免身體跌落,此時,他周圍的學生們瘋狂歡欣鼓舞著。然而Mendoza事後表示:「我試圖想破2時59分,只可惜,當下我的大腿後側開始抽筋,雙腿再也無法前進。」

近兩年,許多運動員穿同一系列內嵌碳纖維板的厚底跑鞋打破世界紀錄,然而Mendoza是在沒有碳纖維板加持下完成的,他選擇穿了新款的Brooks跑鞋。他表示:「我真的很自豪,因為這雙鞋沒有碳纖維板,所有破紀錄都與此有關,這讓我覺得我仍然可以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對抗阿茲海默症最理想的7種能量供給

2017-08-31
知識庫觀念高齡保健

大腦的替代能源:酮體

長久以來,科學一直都認為大腦僅能將糖轉化成能量;因為雖然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其他器官的主要能量來源,但飽和脂肪酸無法經由血液抵達大腦。因為大腦裡有一種被稱為「血腦屏障」的特別保護機制,保護大腦不被例如病毒、細菌及毒素等危險外來者侵入。這些侵入者有時也會經由血液輸送到達腦部。如β類澱粉蛋白的輸送一樣,體積大於葡萄糖分子的物質因為血腦屏障而無法穿過所有供給大腦能量與氧氣的血管壁。如β類澱粉蛋白等更大一點的分子,想穿過這道障礙就必須透過一種特殊的運輸系統,就好比夜店警衛只讓受歡迎的客人通過,攔下麻煩的客人。

對抗阿茲海默症最理想的7種能量供給 ©regenestemasia.com

例如多元不飽和Omega-3脂肪酸和Omega-6脂肪酸雖然也比葡萄糖分子大,但這些大腦建構材料還是可以很有效地進入大腦;其機制仍未明。會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的化學成分與這兩種脂肪酸相近,所以它們極可能透過同一個管道進入大腦,閘道看守者因此無法發揮作用。若閘道看守者被這種方式矇騙,導致上述兩種脂肪酸進入腦內,就會對健康形成負面影響。

人體內為緊急時期所預備的儲備脂肪當中,就含有長鏈飽和脂肪酸。它沒有特殊的運輸系統,亦可穿過血腦屏障。問題來了,大腦本身既沒有儲備葡萄糖,也沒有儲備脂肪,如果人體長期未曾攝取糖分,那麼大腦從何獲得能量呢?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問題,容我舉例演算說明:甲君體重七十公斤,體脂量只有百分之十(全身脂肪組織重量七公斤);每克脂肪約可產生十大卡能量,因此可資利用之卡路里數約為七萬大卡,以長鏈飽和脂肪酸的形式存在。若甲君每日需要兩千大卡的熱量,那麼這些脂肪存量可以支持一個月。但因血腦屏障阻擋,飽和脂肪酸(不同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無法抵達大腦。

其他器官當中只有肝臟可以葡萄糖形式儲存能量,並提供部分葡萄糖直接供給大腦運用。肝臟重約一點五公斤,其中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五十克是由葡萄糖所組成(採肝糖形式,是一種澱粉)。如果大腦真的只能利用葡萄糖獲取能量(因為儲備脂肪中的脂肪酸無法直接通過血腦屏障),按照每克葡萄糖約產生四大卡的熱量來計算,人體僅具備約六百克的熱量就可在缺少飲食時供應大腦能量,但遠不足大腦一日所需。

更困難的是,人體雖能很有效率地將葡萄糖轉換成脂肪酸,並用它們來增加脂肪存量(啤酒肚就是一個證明);但相反的,即使在飢荒時期,人體卻無法將囤積的儲備脂肪酸轉換成葡萄糖。這表示:禁食會讓我們頭暈昏倒吧?這卻不符合事實。我們如何存活下來呢?人類如何度過饑荒?為何禁食不會危害健康,甚至有益健康?能量來源以及上述謎題解答就在於所謂的「酮體」。

半天時間裡不吃碳水化合物(麵粉,澱粉,糖),血糖值就會降低;人體也不會分泌胰島素(也就是糖壓力荷爾蒙)。只有在胰島素不活躍的階段裡,脂肪細胞才會釋放飽和脂肪酸,供應能量。如果不是偶爾禁食(例如晚上幾個小時不吃不喝就已是禁食),那麼一直存在的胰島素就會造成相反的狀況:人體永遠不會利用到這些儲備脂肪,它們就被一直囤積著。

胰島素不分泌,脂肪酸就會被釋出,並經由血液抵達肝臟。在肝臟裡,它會被分解成為更小的分子。在此過程中所出現之脂肪酸碎片,可概稱為「酮體」。它的體積比葡萄糖分子還要小,可以毫無困難通過血腦屏障抵達大腦,取代一直被認為是唯一能量供給者的葡萄糖。如此一來,大腦即可使用脂肪細胞中的儲備能量。

在阿茲海默症第一個臨床症狀出現之前,神經細胞胰島素抗性已經形成。因此,利用酮體供給大腦能量不僅是治療方法,也可以當作預防措施。早已缺乏能量的海馬迴神經細胞可透過酮體有效補充能量。

相對於葡萄糖,酮體有下列優點:在體內缺乏胰島素之際,就算是苗條的人也有豐富的儲備能量可以運用。酮體可以避開胰島素受體的阻礙,因它能夠直接進入海馬迴的神經細胞內。另外,它燃燒時的需氧量遠比葡萄糖燃燒時的氧氣需求量低,這也是為什麼在血液循環不良時(缺氧狀態)酮體尚可提供更多能量的原因。對於初期血管型失智患者,這也有好處;正因為神經組織供氧出了問題,才會導致血管型失智。

然而只要繼續吃碳水化合物,血糖值就會立刻飆高,胰島素濃度也會跟著再度上升,肝臟會停止生成酮體,導致神經細胞的胰島素抗性持續,海馬迴就必須面對能量匱乏狀況。

禁食,但不挨餓

遠古時期的獵人和採集者既沒有冰箱,也沒有超級市場和轉角的小吃店。因為打獵和採集遠比去超市購物來得危險,因此可以假設:我們的祖先一定是等到肚子咕嚕作響時才會出發打獵採集。換言之:空腹的時候,他們必須展現出特別有效率的體力及智力。因此也不必訝異,酮體不僅能在這種情況下有效供應大腦能量,還可完成更多其他的健康任務:身為類似荷爾蒙的傳導物質,它們能刺激舊有的大腦細胞年輕化,並促使海馬迴內形成新的神經細胞。

狩獵不是一直都有斬獲,而且也必須不斷熬過植物性食物非常匱乏的乾旱期。對我們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方面,我們每個星期應該吃兩次魚、多運動促進食慾;但也應該禁食,讓脂肪酸轉換為酮體,在阿茲海默症初期保護海馬迴的神經細胞不會餓死,甚至啟動神經細胞年輕化和形成。

想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妙招。第一招是優質的睡眠,因為只需禁食約十二小時即可刺激酮體生成。理想的禁食時間介於晚餐和早餐之間。因此,布雷德森鼓勵他的病人睡前至少三小時前不再進食,加上八到九個小時的睡眠,即可完成十二個小時的禁食時間,而且日復一日實行。

理想的禁食時間介於晚餐和早餐之間 ©diaadia.viapais.com.ar

★用杏仁滿足禁食時的飢餓感
睡前三小時不再吃任何東西或許很難。若感到小小嘴饞,建議吃些杏仁。杏仁不會啟動胰島素,因它僅含有微量的糖,而且碳水化合物只占百分之二。相較之下,杏仁提供非常多種健康的脂肪、植物性蛋白質,以及高營養價值的成分。所有優點加起來,甚至能重新活化胰島素受體,並且改善膽固醇數值。研究結果顯示,杏仁有助於消除腹部脂肪。每天六十克,大約兩把杏仁,非常適合解決三餐中間的飢餓感。

第一招是晚上禁食,完全沒壓力(同時能有效供應能量給飢餓的海馬迴)。第二個妙招就是在白天也刺激身體生成酮體,但是不用禁食。可利用所謂的中鏈飽和脂肪酸達到這個目標。大自然裡有兩種來源,含有高比例的中鏈飽和脂肪酸;它們就是:椰子油和棕櫚仁油。兩者之中鏈脂肪酸成分高達六成之多,特別有益健康。不禁讓科學家懷疑,盤古開天時,人類的搖籃即使不是直接放在椰子樹下(因為太危險了),至少也在椰子樹附近。研究早期人類史的學者們在這點上是很有把握的。

不同於儲備脂肪中的長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是水溶性,可直接通往肝臟,有效代謝成為酮體。

★椰子油小百科
天然椰子油是用新鮮的椰子果肉冷榨而成(理想狀況為攝氏四十度以下),並不需要經過提煉。提煉法只為了擴大產油量,或者因缺乏榨油設備。事後以化學方法處理過的椰子油會失去維生素E等高營養價值成分,也缺少了淡淡的椰子油口味。可藉由口味辨識出好的椰子油。天然椰子油不會以化學加工,例如Palmin®椰子油就是純天然的;同時例如Palmin® Soft也不會摻入其他油類混合。因此價格較昂貴。

對抗阿茲海默症最理想的能量供給

1. 夜間禁食,睡前三小時不再攝取碳水化合物,加上長時間睡眠,可以讓海馬迴把備用脂肪當作最好的能量來源加以利用。當阿茲海默症出現典型的糖閘道封閉時,酮體可轉載能量進入大腦。

2. 每天食用一湯匙有機種植的椰子油二至三次。有些人對飲食改變反應較為敏感;消化系統若需調適,則可先從一茶匙開始,然後慢慢增加劑量。若你已使用椰子油煎炒食物,並以之取代奶油和人造奶油,那麼你也可以不用每天服用椰子油。你的大腦會感激你!但是,絕對不能把椰子油當作廚房裡唯一的食用油,因為它只含有少數人體必需的基本脂肪酸。調拌沙拉和為食物增添地中海飲食風味時,可以使用高營養價值、有機種植的橄欖油。菜籽油有非常好的脂肪酸組合,也值得推薦。

每天食用一湯匙有機種植的椰子油二至三次 ©thealternativedaily.com

3. 堅果(杏仁,核桃等)和其他許多種子(奇亞籽、芝麻和亞麻籽)是很好的油類來源。它們也含有許多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

4. 基本上請飲食均衡!選擇全麥麵包、糙米和馬鈴薯。使用全麥麵粉烘焙。盡可能選用有機食物。

奇亞籽、芝麻和亞麻籽是很好的油類來源

5. 若懷疑有麩質不耐症,強烈建議食用不含麩質產品,以避免引發慢性腸炎。沒有麩質不耐症的人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替代穀物種類。

6. 避免所有的含糖飲料和甜點。所有讓血糖升高的食物都會損害大腦!應該努力將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液值(血糖記憶)長時期維持在每公升五點五毫莫爾以下。

7. 巧克力本身是健康的;但請選用可可成分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巧克力產品。否則,會一併攝取到過量的糖與其他不健康成分,例如含有反式脂肪的純奶油,或是為了彌補過少的可可而添加的人工香料。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 麥可.內爾斯醫學博士著作《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一書。醫生與分子遺傳學者,熱愛單車運動。在弗萊堡、海德堡、法蘭克福與漢諾威大學以及加州與聖地牙哥大學從事遺傳疾病病因研究。曾與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發表論文,學術論文超過五十篇,並擁有多項專利。與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一起發表的指標性研究後,成為一家美國公司的基因研究部門主管,專門負責功能基因組分析,也曾擔任大學研究室主任。之後在德國慕尼黑一家生技公司擔任董事,成為公司總裁。

全世界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失智
失智威脅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撕裂家庭情感
作者以卓越的醫學研究證明,失智並非絕症
教你從自己做起,全面排除疾病成因,及時讓神經與心智功能保有健全,聰明到老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