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基礎伏地挺身 PUSH UPS
1
基礎伏地挺身 PUSH UPS
2
重訓速度變慢
放慢重訓速度可提升肌肉刺激度與卡路里消耗量嗎?
3
早午晚運動差別
運動早上燃脂最佳、下午適合劇烈、晚上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基礎伏地挺身 PUSH UPS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基礎伏地挺身 (Push Ups)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也是核心訓練裡很基礎也很重要的一環。在執行的時候手肘應當彎曲90度,整個上半身應當貼到地面,而不該只有胸口或肚子往下。

基礎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掌撐放於肩膀下方,肚子收緊,雙腳併攏彎曲抬起預備。

STEP 2 上半身往下

手肘彎曲,上半身往下貼至地面,上下連續動作,做1分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放慢重訓速度可提升肌肉刺激度與卡路里消耗量嗎?

2021-12-16
減脂重量訓練健身話題觀念增肌

重訓時你是否只注意到訓練組數及重量?然而,有一些研究運動的專家認為,簡單的改變訓練速度可增加肌肉的刺激度。這樣放慢速的的訓練方式,主要是在恆定的張力條件下,穩定的舉起重量10-14秒;接著緩慢的用5-10秒的時間回復到起始位置,然而這樣超慢速的重訓方式,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肌肉在較少的重複次數(Reps)中呈現疲憊的狀態;也被稱之為暫時性的肌肉衰竭。

重訓速度變慢
有一些研究運動的專家認為,簡單的改變訓練速度可增加肌肉的刺激度。

超慢速重訓的研究

在2001年的一項「規律和慢速抗阻訓練對肌肉力量的影響」研究報告中指出,未經訓練的中年男女(平均年齡53.6歲)進行了兩項研究,他們每週訓練2-3 次,並持續8-10週的兩種訓練方案,第一種是使用常規速度重複進行8-12次重複訓練,每次動作7秒(2秒上舉1秒暫停4 秒下降)或第二種每次14秒完成每組4-6次重複動作(10秒上舉4秒下降)的超慢速訓練;所有的測試者都接受了10次最大重複(RM)負重常規速度組或5RM負重慢速組的測試。

慢速訓練的成效
有研究指出,放慢訓練速度對於肌肉的刺激度幾乎等同超重負荷的訓練方式。

最後在這兩個方案的研究結果發現,與常規速度訓練組相較之下,超慢速訓練組會使男性和女性的肌肉力量增加約50%左右,在第一種方案的研究中,超慢訓練組平均增加12公斤,常規速度組增加8公斤;而第二種方案中,超慢訓練組增加了10.9公斤,常規速度組增加了7.1公斤。另外,在2018年的一項「抗阻運動的節奏會影響訓練量嗎?」評論中也發現,在放慢訓練速度對於肌肉的刺激度幾乎等同超重負荷的訓練方式。

轉換成慢速訓練

無論你是使用自由重量或機械式訓練,都可以將練習的技巧修改為慢速訓練,只要將離心或向心的速度放慢即可,這也會根據不同的訓練類型來進行調整。這樣調整訓練速度的方式,可能需要幾週的時間來練習與適應,當你從輕重量慢速的方式開始時,會慢慢感受到肌肉的刺激度,同時也會發現這樣的訓練技巧並非你所想的簡單輕鬆。

力量訓練頻率

為了能有效率的刺激訓練肌肉,每隔1-2天再重複相同肌群訓練是較佳的方式;這樣能讓身體的肌肉有時間來進行修復和建構纖維組織,同時,也建議用步行來讓身體活動起來,再加上每週3次20分鐘的肌力訓練,就能讓整體的肌群獲得刺激與成長。

步行熱身技巧
用步行讓身體活動起來再加上每週3次20分鐘的肌力訓練,就能讓整體的肌群獲得刺激與成長。

重訓消耗卡路里

一次重訓所消耗的卡路里跟許多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相當,但比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消耗較少;雖然,這樣的消耗量也取決於你的體重及訓練時的強度。然而,使用較慢速的重訓方式刺激肌肉組織,會很快的讓肌肉達到力竭的狀態,這將會促使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來幫助肌肉恢復;簡單來說越多的肌肉量將能消耗更多的卡路里,這包含睡覺或是吃飯的同時。

資料參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Sports Performance、Human Kinetics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香港01
香港01

運動早上燃脂最佳、下午適合劇烈、晚上呢?

2020-07-24
知識庫減脂體脂肪觀念健身

運動益處多,可增強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強健骨骼、增加肌肉的柔韌度等。不過,你有想過平時該在什麼時間運動?運動也有黃金時間嗎?究竟應該在早上空腹運動,或是黃昏下班後出一身汗對身體最好?上班族平日只能下班後運動,但有說法指晚上運動會影響睡眠,令人卻步。

選擇不同的時段運動,真的會影響效果和健康嗎?美國《時代雜誌》報導,為大家分析不同時段運動的益處和壞處。

早午晚運動差別
運動早上燃脂最強、下午適合劇烈、晚上呢?

早上:減肥首選

早上運動,尤其是空腹運動,可以有效燃燒體脂肪,是減肥人士運動的最理想的時段。

體內荷爾蒙在早上能更好地代謝脂肪,主因代謝所需的皮質醇(Cortisol)水平在早上通常會較高,而荷爾蒙水平也會上升;因此在早上運動,可從脂肪儲備中提取並消耗更多能量,有助於減肥。《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早上運動也有助你在一整天降低食慾,預防變胖。

早上運動有效燃燒體脂肪
早上運動可以有效燃燒體脂肪 ©Unsplash/ brucemars

即使你本來討厭早起,早上運動也可讓你有所改變。刊登在生理學雜誌《Journal of Physiology》的研究發現,早上 7 點運動有助調節你的生理時鐘,變得更早;也使你在早上變得更敏捷,而晚間會更早一些感到疲倦,有助確保有充足的休息。

另外,運動有助減壓,早上運動可改善精神健康、提升接下來一天的生產力。不過如果你不是喜歡早上活動的人,就不要強逼自己,如果在此情況下強逼自己運動,即使有做,也可能只是如伸展等低強度運動,無法有效燃燒脂肪,效用不大。

下午:適合做劇烈運動

雖然早上運動是減肥人士運動的最理想時段,但下午運動可幫助促進運動表現。在下午 2 點到 6 點期間,體溫處於一整天中的最高點,代表身體處於最好的運動狀態。加上下午時段身體消耗體力比早上更慢,讓人能更有效運用體力。

下午和傍晚時段,身體的反應時間最快,十分有利於進行高強度間歇式訓練(HIIT)的人。而傍晚也是心率和血壓最低的時候,在改善運動表現的同時,也可減低受傷的機會。

下午運動有助促進運動表現
下午運動有助促進運動表現 ©Unsplash scottwebb

此外,下午運動有助避免在一整天過後,體力突然急劇下降。刊登於《Journal of Physiology》的研究發現,在下午 1 時到 4 時運動,即使只是快走,也有助你重新提起精神、提高專注力,甚至可達到早上運動一樣的效果,將生理時鐘調得更早。

晚上: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對於上班族來說,下班才是運動最方便的時間。不過,刊登在《Journal of Physiology》的研究發現,在下午 7 時至 10 時期間運動,會延遲生理時鐘、延後睡眠時間,晚間運動似乎較容易影響健康。

晚間建議做瑜伽之類的紓壓運動
晚間做瑜伽之類的紓壓運動不會影響睡眠 ©Unsplash / rawanyasser

然而有其他不同的研究和意見。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運動科學系教授 Anthony Hackney 認為,即使在晚間,做如瑜伽的紓壓運動並不會影響睡眠,甚至可有助你睡得更好。

此外,刊登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的研究發現,晚上運動並不會擾亂睡眠,長期還有助減低飢餓素的水平,或能有助減肥及管理體重。刊登於《Sports Medicine》的報告分析了過去 23 份研究,發現在晚上運動,不只不會影響睡眠,並似乎有助加快入睡,及增長深層睡眠的時間。不過,如果在睡前 1 小時內進行高強度運動,例如間歇式訓練或跳繩,就需更長的入睡時間,並且會讓睡眠品質變差。

晚上應不應該運動? 仍存在爭議性。莫昆洋醫生提醒,由於運動時心跳加快,使人進入興奮狀態,會較難以入睡,建議大家睡前 2-3 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資料來源/TIME, Healthline,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撰文/廖青霞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健康」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