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短跑仰臥起坐 RUNNER'S CRUNCH
1
短跑仰臥起坐 RUNNER'S CRUNCH
2
8個辦公室超簡單的上半身運動
3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短跑仰臥起坐 RUNNER'S CRUNCH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短跑仰臥起坐 (Runner's Crunch)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執行此動作時必須要穩住腹部核心,頸部放鬆,雙腳緊貼地面,勿浮動。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將雙手放與兩朵兩側即可。

短跑仰臥起坐

鍛鍊肌肉群:下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平躺於地,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腰部平貼於地面預備。

STEP 2 捲起右腳彎曲

上半身慢慢捲起,右腳彎曲,呈跑步姿勢。

STEP 3 回到第一步驟

慢慢回到平躺姿勢,腰部平貼於地面。

STEP 4 捲起左腳彎曲

上半身慢慢捲起,左腳彎曲,呈跑步姿勢,相互交替約1分鐘,左右輪替,各10下。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辦公室超簡單的上半身運動

2017-09-11
上半身肌群健身知識庫

運動這個詞來自拉丁語exercere,意指在工作中保持忙碌。但典型的成年人往往在工作時,一坐在辦公椅上就是八個小時,加上通勤路上坐在公車或捷運上,以及回家後的整個晚上,都坐在電視機前度過。許多研究證實,整天坐著會增加我們患肥胖症的風險,使我們面臨背部疼痛、姿勢不良、腿部抽筋、肌肉緊張等症狀。

8個辦公室超簡單的上半身運動 ©phyathai2international.com

然而,運動是使用肌肉和骨頭和心臟跳動保持你身體活動的一種方式,在繁雜的電子郵件和永遠開不完的會議中,或許你會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做這樣的事情。

保持身體直立 頭勿向前傾

根據國家慢性病預防和健康促進中心的調查,在美國近50%的成年人並不想要參與每天30分鐘,或者每週運動20分鐘的建議,簡言之,大約一半的美國人不認為自己需要加強運動鍛鍊。
 
康乃狄克州的運動與脊椎按摩師Jason Queiros說:「即使你不運動,你也應該確定你在辦公椅上的姿勢是否正確。」

他說:「你的桌椅應該在適當的高度,以減輕脖子和背部的壓力。」 椅子是提供身體支撐的工具。所以關於高度,應是處於90-90-90的位置;腳平放在地板或腳踏墊上,你的膝蓋和臀部保持90度彎曲,保持你的下脊柱平放在椅背上以保持適當的彎度。椅子將幫助保持背部和頸部部分的直立,以減少向前傾斜的機會,因為當脖子向前傾時,很可能引起背部和頸部的痙攣,並導致頭痛。

對於電腦螢幕,Queiros也提出了建議:眼睛在螢幕前應高於水平的1/3,這樣既能減少眼睛疲勞還能防止彎腰駝背。他補充說:「多伸展也可以幫助減少背部疼痛。嘗試頸部伸展:觸摸耳朵到肩膀,停留數秒。擴胸伸展;把手臂向後伸展,想像你要在肩胛骨之間拿一支鉛筆。或者站在門口,抓住兩邊的門框,向前走,直到你覺得胸部被伸展。最後,嘗試支持臀部擴展,讓你的臀部和背部向後彎曲地延伸。」
 
以下8個是關於利用辦公室坐椅的簡單練習,每天只需利用午休的15分鐘,即可放鬆勞累的上半身 。

​ 1  小美人魚伸展

步驟1:坐在椅子上,右手抓住左手手腕。
步驟2:左側身體向右側彎曲延伸,停留10秒,再換另一側,共做5組。

©goodhousekeeping.com

​ 2  雙肘伸展

步驟1:雙手呈90度反握在桌邊。
步驟2:臀部如同坐下來姿勢來回上下蹲,共做20次。

©athleta.net

​ 3  桌子伏地挺身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打直往後放。
步驟2:手肘彎曲,上半身往下貼至桌面,上下連續動作,做1分鐘。

©blog.anytimefitness.com

​ 4  手腕旋轉運動

步驟1:雙手被併攏放置於桌面上,手臂打直。
步驟2:施力向下壓15秒,連續十次。

©forbes.com

​ 5  坐姿脊柱伸展

步驟1:坐在椅子上,右側身體向右轉至手摸置椅背。
步驟2:停留10秒,再換左邊,共做20次。

©linkedin.com

​ 6  推椅壓背

步驟1:站於椅子後方,身體延伸拉長,雙手放於椅背上 。
步驟2:雙手將椅子向前推,身體自然前彎,保持膝蓋微彎,臀部向後推,停留10秒,做20組。

©greatist.com

​ 7  靠椅後仰

步驟1:坐於椅子前端,身體向後靠在椅子上,雙手十指互扣於後腦杓 。
步驟2:吸氣,身體向後仰,藉由椅背向胸口頂起,雙肘打開,吐氣身體回正,停留10秒,做20組。

©stretching-exercises-guide.com

​ 8  背部伸展

步驟1:雙手向上伸直,上半身向前傾呈45度,頸部平放置水平線。
步驟2:用背肌拉動,將頸部和頭部抬起至45度,再回到起始位置,共做15次。

©brit.co

資料來源/Forbes、《整個辦公室都是我的健身房》、《隨時隨地輕運動》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

2016-08-29
運動部落營養補給運動生理運動營養健身書摘飲食史考特醫師

運動完飢腸轆轆時,要不要硬ㄍㄧㄥ?吃還是不吃?能吃什麼?本篇要解除大家的疑慮!

本文作者史考特醫師

我常被問到:剛運動完肚子好餓,這時候吃東西會不會吸收更快?會不會全部變成肥肉?要吃什麼才對啊?
「運動完,吃還是不吃?」這可是個大哉問!讓我來為大家簡單地解說一下:

就像汽車有油箱一樣,人體肌肉所需的燃料(肝醣)被儲藏在細胞內以備不時之需。不管是游泳、跑步、打籃球、重訓,只要是中等強度以上、會讓人感到喘的運動,或多或少都會消耗肌肉裡的燃料(肝醣)。

運動之後不補充養分、肌肉中的肝醣存量不足,會讓疲勞感持續,短期內的運動表現就不如平常水準,就好像開了汽車不加油一樣,等到下一次要上路的時候,就開不動啦!

如果你習慣空腹運動,或是個每天都運動的狂熱份子,運動過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幫助你更快地從疲勞中恢復。

碳水化合物補充燃料、蛋白質修補肌肉

研究發現,運動後的肌肉因為承受了壓力及微小的損傷,此時如果補充一些蛋白質,提供肌肉必須的材料來自我修補,可以減緩甚至逆轉蛋白質流失的過程。
發表於2001年《美國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運動後立刻補充營養,能促進蛋白質合成達到平時的3倍之多。
如果你想要加速肌肉復原,那麼運動之後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個理想的習慣。

2006年,加拿大學者約翰.貝拉第(John Berardi)找來6位單車選手,在60分鐘的訓練後,他們分別被給予: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品
˙碳水化合物
˙零熱量的安慰劑

結果他們發現,在熱量相等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加在一起,比單獨補充碳水化合物更能促進肝醣的增加。在下圖,我們可以見到三種不同營養品對於補充肌肉內肝醣的效果;肝醣的單位為mmol/L,亦即每公升體積的肌肉內含有多少「微莫耳」的肝醣分子。各位不理會這艱澀的名詞也無妨,從圖表上可以明顯看出,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效果更好!

運動後該怎麼吃?

歸納以上結論,中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或是任何一種會讓你有點喘,沒辦法講完一整句話的運動)之後應該要補充養分。運動後,肌肉細胞會打開細胞膜上的通道歡迎血液中的糖分進入,以補充消耗殆盡的肝醣庫存。此時吃下碳水化合物,提高血液中的糖分,正是投肌肉細胞所好。

此外,碳水化合物能提高胰島素的分泌、阻止運動後肌肉分解──也就是能夠抑制運動後肌肉因細微損傷,而導致的肌蛋白流失狀態。
講到這裡,我們來談談實際應該如何執行:

何時吃?

空腹運動的朋友(距離上一餐4小時以上),運動後應該盡快地補充養分;如果距離上一餐不到4小時,則盡量在運動後2小時內補充。如果上一餐才剛吃飽就去運動,運動後甚至完全不用補充熱量也沒關係。

吃什麼?

如果是以「增肌」或是「恢復體能狀態」為主要目的,碳水化合物應以能快速消化吸收的醣類(蔗糖、果糖都不錯)為主,想要喝含糖飲料、吃個餅乾或是麵包都可以。如果是以「減脂」為訴求,最好選擇高纖蔬果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
蛋白質則盡量以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為原則,乳清、蛋、乳製品、肉類、豆類都是不錯的來源。如果剛好遇到用餐時間,吃一頓營養均衡的正餐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乳清蛋白

Tips
‧增肌或恢復體能狀態:能快速消化吸收的醣類,含糖飲料、餅乾、麵包+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
‧減脂:高纖蔬果+動物性或高品質的植物性蛋白。

吃多少?

這端看個人的目標與進餐習慣而定。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運動競賽,或是長肌肉增加重量,那麼每公斤體重攝取0.8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4克的蛋白質應該是一個最低標準。舉例來說,一個70公斤的成人若想長肌肉,運動完之後至少要攝取56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28公克的蛋白質。相反地,如果減重才是你的目標,那麼每公斤體重攝取0.4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2克的蛋白質,應該已經相當充足。因此一個70公斤的成人目標是減重的話,運動之後則是攝取2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14公克的蛋白質。

Tips
‧競賽或增加肌肉:每公斤體重→0.8克碳水化合物+0.4克蛋白質。
‧減重:每公斤體重→0.4克碳水化合物+0.2克蛋白質。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

以上為一些運動後營養補充的原則性建議,但這絕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金科玉律」。要知道,運動營養是個高度「客製化」的學問,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理特性,需要慢慢實驗調整,才能掌握最理想的飲食策略。各位讀者可以把這些原則當成是一個出發點,由此慢慢去嘗試、記錄、調整方向。
希望本篇解除了各位讀者的疑慮,以後運動完飢腸轆轆時,不用再硬ㄍㄧㄥ啦!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史考特醫師(王思恒)新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用「科學」✕「圖解」破除迷思,打造完美體態!
書籍資訊 請點此

/ 關於史考特醫師 /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閒時間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是個健身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