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放慢重訓速度可提升肌肉刺激度與卡路里消耗量嗎?
1
重訓速度變慢
放慢重訓速度可提升肌肉刺激度與卡路里消耗量嗎?
2
背部肌肉的訓練重點
要避免駝背圓肩的發生!你最該注意這樣的背肌訓練與安排
3
練肌肉前,你夠了解肌肉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放慢重訓速度可提升肌肉刺激度與卡路里消耗量嗎?

2021-12-16
話題 健身 重量訓練 減脂 增肌 觀念

重訓時你是否只注意到訓練組數及重量?然而,有一些研究運動的專家認為,簡單的改變訓練速度可增加肌肉的刺激度。這樣放慢速的的訓練方式,主要是在恆定的張力條件下,穩定的舉起重量10-14秒;接著緩慢的用5-10秒的時間回復到起始位置,然而這樣超慢速的重訓方式,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肌肉在較少的重複次數(Reps)中呈現疲憊的狀態;也被稱之為暫時性的肌肉衰竭。

重訓速度變慢
有一些研究運動的專家認為,簡單的改變訓練速度可增加肌肉的刺激度。

超慢速重訓的研究

在2001年的一項「規律和慢速抗阻訓練對肌肉力量的影響」研究報告中指出,未經訓練的中年男女(平均年齡53.6歲)進行了兩項研究,他們每週訓練2-3 次,並持續8-10週的兩種訓練方案,第一種是使用常規速度重複進行8-12次重複訓練,每次動作7秒(2秒上舉1秒暫停4 秒下降)或第二種每次14秒完成每組4-6次重複動作(10秒上舉4秒下降)的超慢速訓練;所有的測試者都接受了10次最大重複(RM)負重常規速度組或5RM負重慢速組的測試。

慢速訓練的成效
有研究指出,放慢訓練速度對於肌肉的刺激度幾乎等同超重負荷的訓練方式。

最後在這兩個方案的研究結果發現,與常規速度訓練組相較之下,超慢速訓練組會使男性和女性的肌肉力量增加約50%左右,在第一種方案的研究中,超慢訓練組平均增加12公斤,常規速度組增加8公斤;而第二種方案中,超慢訓練組增加了10.9公斤,常規速度組增加了7.1公斤。另外,在2018年的一項「抗阻運動的節奏會影響訓練量嗎?」評論中也發現,在放慢訓練速度對於肌肉的刺激度幾乎等同超重負荷的訓練方式。

轉換成慢速訓練

無論你是使用自由重量或機械式訓練,都可以將練習的技巧修改為慢速訓練,只要將離心或向心的速度放慢即可,這也會根據不同的訓練類型來進行調整。這樣調整訓練速度的方式,可能需要幾週的時間來練習與適應,當你從輕重量慢速的方式開始時,會慢慢感受到肌肉的刺激度,同時也會發現這樣的訓練技巧並非你所想的簡單輕鬆。

力量訓練頻率

為了能有效率的刺激訓練肌肉,每隔1-2天再重複相同肌群訓練是較佳的方式;這樣能讓身體的肌肉有時間來進行修復和建構纖維組織,同時,也建議用步行來讓身體活動起來,再加上每週3次20分鐘的肌力訓練,就能讓整體的肌群獲得刺激與成長。

步行熱身技巧
用步行讓身體活動起來再加上每週3次20分鐘的肌力訓練,就能讓整體的肌群獲得刺激與成長。

重訓消耗卡路里

一次重訓所消耗的卡路里跟許多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相當,但比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消耗較少;雖然,這樣的消耗量也取決於你的體重及訓練時的強度。然而,使用較慢速的重訓方式刺激肌肉組織,會很快的讓肌肉達到力竭的狀態,這將會促使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來幫助肌肉恢復;簡單來說越多的肌肉量將能消耗更多的卡路里,這包含睡覺或是吃飯的同時。

資料參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Sports Performance、Human Kinetics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避免駝背圓肩的發生!你最該注意這樣的背肌訓練與安排

2020-06-20
上半身肌群背部肌群健身知識庫重量訓練

背部肌肉是一塊在功能及外觀上十分容易被低估的肌肉群,然而,與胸部肌群相比它的潛在力量甚至於比胸部推力來的要大,但是在各項訓練裡面許多人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胸部或手臂,如果你也是採用這樣訓練方式的人,那真的非常的可惜。因為,背部肌群是功能性和運動性的關鍵肌肉群,在加上擁有發達的背部肌肉不僅可吸引人之外,還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腰背的痠痛與更正確的姿勢,接下來我們將告訴你該如何開始訓練背肌。

背部肌肉的訓練重點
要避免駝背圓肩的發生!你最該注意這樣的背肌訓練與安排

背肌訓練如何安排?

CSCS的專業教練Scott Marshall說道,通常我會選擇5種不同的訓練方式,這將包含著兩個下拉動作、兩個划船動作以及一個下背肌動作。當我要進行背肌訓練時,我會從下拉動作或引體向上開始,因為這樣的動作可以確實的活動開我的肩膀,並且可以透過將身體懸掛的方式來伸展我的下背肌,所以,我會建議各位從下拉這個動作開始,它絕對比一開始就划船或是硬舉要來的好。

背肌訓練與安排
CSCS的專業教練Scott Marshall建議從下拉動作或引體向上開始,因為這樣的動作可以確實的活動開肩膀。

當然,這樣的建議只是一個案例,在每個人的肌肉訓練上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採用划船或硬舉會比下拉要來的更有感覺,然而,在你要進行全面性的背肌訓練前要先注意肌肉的感受度,並集中精神進行每個訓練動作。Scott Marshall也特別強調,如果你的姿勢不正確那麼硬舉350磅的背肌絕對不會比正確姿勢的250磅背肌發展要好。另外,Marshall也建議在背部訓練課程結束前,再進行下背肌的訓練動作,例如划船或是硬舉都需要下背肌的穩定與支撐度,因此,如果你一開始就訓練下背肌,就容易預先讓它過於疲勞,這對於我們整個背肌的訓練流程會造成一些運動傷害,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要加強上背肌?

當許多人開始訓練背部肌群時,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到腰部上方或腰部下方,這為了要練出所謂的寬度並增強肌力,但是上背肌的發展對於保持體態與背肌健康至關重要。當你的上背肌群無力再加上過多的臥推訓練及過少的柔軟性練習,就會導致胸部與腰部肌肉過於緊繃,就會呈現出蟹狀(駝背或稱為圓肩)的姿勢,這樣的姿勢除了在外觀上部好看之外,還會讓脊椎骨上產生更大的壓縮負荷。因此Scott Marshall指出,上背肌對於維持良好的姿勢與力量輸出十分重要,否則你會因為不正常的姿勢而導致更嚴重的運動傷害。

上背肌訓練
上背肌對於維持良好的姿勢與力量輸出十分重要,否則你會因為不正常的姿勢而導致更嚴重的運動傷害。

結論

在有效訓練背部肌群的前提之下,你必需要更加的勤奮定有規律的計劃,可以採取每週1-2次的背肌訓練日,搭配上適當的重量與多樣化的訓練動作進行訓練。背肌的訓練與胸部和肩部相比,背部的肌肉可以承受的重量相對來的要多,但必需要更加的注意訓練姿勢的正確性,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延伸閱讀】

背部訓練應該著重於寬度還是厚度?

解決腰背肌肉緊繃及疼痛最佳的6招拉伸動作

增強背部肌力問題不在重量而在發力點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肌肉前,你夠了解肌肉嗎?

2016-05-16
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瘋狂鍛鍊肌肉,隨著肌肉越大,代表你越了解它嗎?人體的肌肉是數個「運動單位」也就是肌束所組成,腦部在下達動作指令時,經由「運動神經元」傳達到多個運 動單位,同時進行收縮,進而產生動作。這些運動單元又是由絲線般的「肌纖維」所組成,這些細小的肌纖維正式鍛鍊肌肉時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Shutterstock

肌纖維

肌纖維是由三種更細小的纖維所組成,掌控耐力的「紅肌纖維」、爆發力關鍵的「白肌纖維」與介於兩者之間的「FOG纖維」。紅肌纖維擁有收縮速度慢,擁有優異持久力的的功能,是耐力型運動員最重要的肌肉組成,相反的對於專注於爆發力的選手,白肌纖維,就對他們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三種肌纖維的比例會因為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有所不同,而且每個人天生的擁有的比列也不盡相同,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素質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對於運動 員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且苛刻的,對於天生「紅肌纖維」比例較高的選手來說,非常適合耐力型的運動,反之「白肌纖維」多的多半為短跑選手。

不過有人會說,利用重量訓練的方式,改變三種纖維的比例,可是,這樣的說法只對了一部分,如前面所言三種纖維比例是固定的,是無法利用訓練的方式改變,只有利用肌肥大的方式,在固定的比例之下,增加三種纖維的的纖維直徑,提升運動能力。

對於運動員來說,肌纖維的比例,可以說是運動員的天賦一般,即使在同樣的訓練之下,天生某種比例偏高的運動員,在這項運動就容易有更高的天賦,這種天賦有 時候是相當難利用訓練的方式補足,就像世界最快男人Usain Bolt,天生就是一般短跑選手的白肌纖維比例高,再加上其他的優勢,造成他至今仍然獨霸世界最速男人的稱號。

肌肥大與最大肌力

對於健身者來說,常關注的就是肌肥大與最大肌力,簡單來說,肌肥大與掌控耐力的「紅肌纖維」相關,但是依然有部分的白肌纖維參與,最大肌力就是提升「白肌 纖維」的直徑,提高力量的輸出,但是在肌肥大的鍛鍊中,當紅肌纖維感到疲勞時,白肌纖維會暫時介入輔助,所以部分的的肌肥大也是由白肌纖維貢獻。

所以在訓練上才會有使用不同強度以及組數的訓練方式,這些訓練方式的選擇,還是依造自己的需求來設計,並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唯有找到自己的最適合的方式,先從肌纖維開始認識起,對於肌肉構造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後,對於未來選擇自己的訓練方式,會有更好的幫助。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同一天,進行最大肌力及肌肥大的訓練,效果加倍?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