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跑10K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跑5K
  • 觀念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1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2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3
GIANT改寫空氣力學新標準,發表競速神器──碟煞New Propel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2016-05-17
知識庫 戶外運動 攀岩 極限運動

攀岩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難的運動,當你站在一個看不見頂端的山腳下,別說是爬上去了,光看就覺得很可怕。然而攀岩確實是一項有風險的運動,在從事這項運動之前,首先必須得正視它的風險、學習必要的技巧、使用正確的裝備、克服心理障礙,這樣,其實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道路,從中獲取成就感。

攀岩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攀岩的起源與發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1970年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屬於極限運動的攀岩,光想像常讓人望之卻步,但隨著越來越多攀岩館的設立,各種高度、形式,挑戰度高的、或是親民型的,抑或甚至專屬幼兒的,都讓想嘗試攀岩運動的人,有了更多容易入門的選擇機會,加上課程的多樣化設計,不論是想單純體驗或是想長期學習的,都能滿足需求。

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攀岩的種類

常見的攀登模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攀登:由下往上攀,並一路架設出支點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這種攀登方式必須沿途放置確保點,所以傳統攀登路線大多都選擇裂隙地形,攀登的路線是沿著裂隙來前進。
傳統攀登分為自由攀登與人工攀登兩種;自由攀登又稱為徒手攀登,攀爬時只憑藉手腳四肢並不依靠其他裝備,而繩子只是作為確保安全之用;而人工攀登只求登頂,不限定任何的使用方法或裝備。在美國傳統攀登的難度級數是採用YDS系統,YDS系統只評鑑路線中最難的一段來做為整條路線的難度。

2.運動攀登: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用bolt當固定點,危險性低,通常只有一個繩距,很少需要自己放確保點,追求難度為主要目的。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

3.抱石:是攀岩種類中,最容易上手的其一類型。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也不用使用繩索固定,所以必須要在地上舖上抱石墊防止墜落時的衝擊。如果有三五好友一起玩,會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項目。

攀岩的配備

1. 吊帶: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2. 攀岩鞋: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3. 岩盔:岩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所有的岩盔都必須符合U.I.A.A的規範以及取得C.E.認證。
4. 粉袋:裡面裝碳酸鎂粉,可以吸取手上的汗水,避免因為手汗而影響手對岩壁的觸感。
5. 快扣組: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6. 確保器: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
7. 鉤環: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上攀、下降確保主繩,以不鏽鋼或鋁合金為材質,方便單手操作,不同鉤環有不同的承重,一般約為2000公斤左右。
8. 主繩: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9. 抱石墊:為了減少戶外抱石的運動傷害所設計的墊子。

圖片來源:zztzr.com

攀岩的好處

1. 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協調感:這是攀岩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岩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2. 增強體力:攀岩運動要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並且足以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這件事,女孩可是一點兒也不輸男孩的。
3. 集中力:腳下全神灌注地踏著岩塊,留意身體在岩塊上位移的每個細節,可以培養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專注程度。
4. 進取心:當自己靠著攀登繩承受體重、「掛」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時,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已經不只是勇氣可形容,還有意志力、榮譽感,及自我超越的決心。
5. 自信心: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至少3、4倍的岩場,仍毅然決定向上攀登、不怕面對攀岩過程中的困難,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與自信。
6. 平衡感:被稱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勢是「三點不動一點動」,靠的就是平衡感!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如何開始攀岩

當你開始決定接觸攀岩後,通常可以到攀岩館參加短期從1-3堂不等的學習體驗課程,以3堂、每堂3小時的基礎課程為例,就以安全確保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反而不在於強調攀爬技巧的教授,因為唯有扎實的安全觀念,才能確保往後的攀爬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課程最後一堂,也會進行安檢卡考核測驗,學員通過檢定,就能取得安檢卡,未來就能在教練在場的攀岩場館中,自行租用器材,協助朋友進行攀爬時的地面確保者角色。

圖片來源:redbull.com

台灣攀岩團體組織
1. 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2. 中華民國攀岩協會
3.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
4. Wusa攀岩館

分享文章
黃柏青
黃柏青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2022-03-31
跑步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運動部落

中長距離鐵人賽的勝負關鍵,自行車配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自行車距離不是 90km 就是 180km,配速快一點慢一點也許就會差到數十分鐘。另外如果配速失誤,跑步正常發揮與抽筋爆掉,21km/42km 差距更是可能拉大到半小時甚至 1-2 小時,因此,自行車段要如何配速真是要好好研究一番。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Victoire Joncheray on Unsplash

一般來說,在 113km 的半程超鐵賽,也就是 Half Ironman 距離,自行車段 90km 的配速,我們會建議選手控制在 FTP 75% 強度左右,才能在比賽有正常發揮。當然如果你是自行車訓練非常札實、跑步實力也很強的選手,也可以控制在 80% 左右去騎乘。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跑步 21km 的合理成績範圍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跑步有沒有正常發揮呢? 我都是這樣判斷,半程超鐵的最後 21km 路跑成績,比起你的半馬最佳成績來看,多出 15% 以內都算正常發揮。如果在 10% 以內就是神級表現,超過 20% 都可以算是爆掉,超過 30% 就算是去散步健行的。

以我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來說,最後半馬能夠跑在 PB 的 10% 以內也是有,但是真的很少,一般可以在 15% 以內就算是非常不錯的發揮。 剛好月初我有多位課表學員參加這次 IM70.3 台東站,就拿他們的數據來分析不同配速後,跑步段的表現如何。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首先我們看自行車段的配速 IF,最低是 0.70、也就是 NP 是 FTP 的 70%,最高是 0.88。跑步表現最佳的 C 與 D 選手,分別配速是在 0.70 與 0.76,都是在合理甚至偏低範圍。跑步爆最慘的自行車是用 0.88 去配,幾乎是 All-out 全開。另外他因為習慣用低轉速 70rpm 左右騎車,也是爆掉的一個重要關鍵。另外二位騎到 0.80 以上的,跑步也都跑得不好。

再來看一下變動指數 VI,一般我們建議最好能控制在 1.05 以下,也就是全程穩定輸出。跑步表現較佳的二位 C/D 選手,都穩定控制在 1.05/1.03。二位選手在 1.10 以上的,跑步也都表現比較差。IM70.3 台東的路線算是相當平坦,途中會遇到兩次上下坡,但是要控制在 1.05 以內其實並不難。 這次表現最好的 C 與 D 選手,剛好也是我的課表學員中,訓練最穩定與扎實的,可以發現如果平常訓練很穩定,生活很正常,比賽可以有好表現的機會就比較高。而 D 選手甚至騎車最後十幾公里還爆胎降速騎完,成績並沒有太大影響。

鐵人賽是比誰先進終點、不是誰先進 T2

雖然說正常建議自行車配速是在 75% FTP,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假設用 80% 去騎,或是用 70% 甚至 65% 去騎,對於整體成績影響如何? 這個其實很難有定論,如果沒有真的去嘗試也很難知道結果怎樣。

對於幾位訓練比較札實,自行車與跑步成績都很不錯的選手,我會建議他們可以挑戰 80% 配速。如果是跑步原本就稍弱的,我會建議用 70% 穩穩完成,希望跑步可以穩穩跑完。有時候騎車犧牲個 3-5 分鐘,跑步反而可以快 10-15 分鐘,算是一個很不錯的交易。

以上數據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其實配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多少,但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如何、訓練狀況、甚至要考量當天氣候與風勢,決定最適合自己的配速。

/ 關於黃柏青 /
黃柏青

筆名:柏青哥
鐵人運動專欄作家
焦耳極限訓練中心總教練
USAT Level II Endurace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長距離LII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認證教練
USAT Level 1 coach/ Level 2 Endurance Coach
美國Peaks Coaching功率訓練認證教練
NSCA CPT 美國肌力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IANT改寫空氣力學新標準,發表競速神器──碟煞New Propel

2017-09-12
配備館單車戶外運動

全球自行車領導品牌GIANT,8月底在法國ACE風洞實驗室Magny-Cours舉行新一代Propel發表,震撼世界各大專業媒體。全新Propel在3年前即展開研究改版,工程師與設計師攜手空氣力學科技專家共同合作,耗費長達3年時間研發,並於風洞實驗室進行無數次的測試,再加上Team Sunweb頂尖車手共同驗證,打造出最優越的空氣力學效能並整合碟煞設計的New Propel。

GIANT 全新 PROPEL 搭載競速碟煞重磅登場!

這次發表,特別選在對New Propel意義重大的Magny-Cours風洞實驗室舉辦,GIANT也帶領台灣自行車專業媒體前往法國參與發表,而這也是GIANT首度帶領媒體進入風洞實驗室採訪,此外,為實際體驗Propel改版後的優異性能,GIANT更精心安排帶領媒體,騎上Magny-Cours風洞實驗室旁的F1賽道上競速馳騁,為的就是體驗New Propel的速度感!而這次也是自行車業創舉,首度有品牌於風洞實驗室與F1賽車場發表新品。

GIANT PROPEL 在 Magny-Cours風洞實驗室經過長時間研發測試。

回顧地表最速空氣力學公路車Propel,早在2011年便研擬打造,歷經3年88次反覆修正,於2014年正式發表以來,佳評如潮,這次大改版更是眾所矚目,捷安特身為全球自行車領導品牌,這次特地在Propel車款發表上揭開神秘面紗。

地表最速空氣力學公路車Propel

New Propel的目標,是致力成為一輛會致勝的空氣力學公路車,但在重量與剛性以及整體操控上不能有任何打折,頂尖的空力表現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今年環法自行車賽取得好成績的Team Sunweb頂尖車手Matthews也是New Propel開發測試團隊的其中一員,在試乘體驗完測試版後,也回饋實際騎乘體驗給工程師做開發改善。

GIANT找來頂尖車手實測Propel。

進行風洞測試的法國ACE風洞實驗室Magny-Cours,最初為研發F1方程式賽車而設置,ACE風洞實驗室以無比的精準和一致性著稱,持續投資尖端科技,打造最貼近現實的風洞實驗。New Propel開發歷時3年,更精進動態人體模型測試,在風洞測試中,該車系的旗艦車型Propel Advanced SL Disc,其空氣力學效果更勝非disc版本,並且擁有同類產品中最佳的側風表現。

New Propel在法國ACE風洞實驗室Magny-Cours測試。

測試成員之一的Team Sunweb頂尖車手Matthews表示:「隨著新的空氣動力發揮效用,在你加速時,New Propel回饋你一臂之力;甚至在下雨天,碟煞的表現也是相當完美。」

New Propel共有三個系列:
Propel Advanced SL Disc

Propel Advanced Pro Disc

Propel Advanced Disc

GIANT New Propel
Propel Advanced SL 0 Disc
車  架:Advanced SL-Grade Composite, Integrated Seatpost, Disc 
前  叉:Advanced SL-Grade Composite, Full-Composite OverDrive 2 Steerer, Disc
段  速:22
前變速器:Shimano Dura-Ace Di2 
後變速器:Shimano Dura-Ace Di2 
尺  寸:XS, S, M
顏  色:黑/藍
建議售價/$300,000

Propel Advanced SL 1 Disc
車  架:Advanced SL-Grade Composite, Integrated Seatpost, Disc 
前  叉:Advanced SL-Grade Composite, Full-Composite OverDrive 2 Steerer, Disc
段  速:22
前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Di2
後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Di2
尺  寸:XS, S, M
顏  色:黑色
建議售價/$188,000

Propel Advanced Disc
車  架:Advanced -Grade Composite, Disc
前  叉:Advanced-Grade Composite, hybrid OverDrive 2 Steerer, Disc
段  速:22
前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後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尺  寸:XS, S, M
顏  色:紅色
建議售價/$108,000

Propel Advanced Disc
車  架:Advanced -Grade Composite, Disc
前  叉:Advanced-Grade Composite, hybrid OverDrive Steerer, Disc
段  速:22
前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後變速器:Shimano Ultegra
尺  寸:XS, S, M
顏  色:紅色
建議售價/$108,000

❊實際產品規格請依實車為準。

資料、圖片、影片提供/GIANT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跑10K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跑5K
  • 觀念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